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 如果我们将其当作一首爱情诗来看待的话,可以这样理解:它写的是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写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
选自《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 ① 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②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③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④ 。
注释
①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
②坻(chí):水中的小沙洲。
③涘(sì):水边。
④沚(zhǐ):水中小沙滩,比坻稍大些。
诗词赏析
全诗共三章。此诗采取重章的形式,反复咏叹,以达到反复抒情的目的。其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画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既明写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延伸阅读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其诗意在劝其“遵循周礼”。二是“招贤”说。三是“爱情”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宋代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经典词句相提并论,认为这两者“最得风人情致”。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背景: 这首诗作于西周灭亡后,据说有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种上庄稼,不胜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
选自《诗经·王风》
彼黍 ① 离离 ② ,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③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①黍:谷物名,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②离离:成排成行的样子。
③摇摇:心中难过,恍惚不安。
诗词赏析
《黍离》是《诗经》中的抒情名篇。该诗采用了重章复沓的写法,每章只是调换了其中几个字,只以“苗、穗、实”、“摇摇、如醉、如噎”两组等位词加以递进。一来起到了分章换韵的作用,二来通过稷这种农作物的三种生长状态的变化,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的忧伤之情也随之加重的心理。
延伸阅读
由于本诗的流传,后人便将“亡国之痛,兴亡之感”称为“黍离之悲”。后代也出现了许多类似的诗歌,姜夔的《扬州慢》便是其中的代表作。除了“黍离之悲”的典故外,成语“黍离麦秀”也是出自于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