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桃夭/周南

_________,_________。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背景: 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开创了以桃花比喻女子貌美的先河。

桃夭

选自《诗经·国风·周南》

桃之夭夭 ,灼灼 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 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①夭夭:桃树含苞欲放的样子。

②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诗词赏析

诗中利用桃树的三变,巧妙地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首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句就给读者带来一片生机勃勃、春光明媚的自然景色,又象征正是青年男女嫁娶的大好时光,并烘托着容貌如花的美丽的待嫁女子的青春气息。后两章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象征新人婚后生活的幸福美满。

延伸阅读

清代学者姚际恒(《诗经通论》的作者)说,此诗“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作品层出不穷,如魏阮籍《咏怀诗》之十三:“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辉光。”唐崔护《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R42f+zqdHrei6vtGczFuGSpT6Ti7t2lbDh7jzACBWVK/Vq5bdxhTsULXIcxz0e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