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幸福指数99%取决于你的思维

卡耐基箴言

生活是否快乐,完全取决于自己对人生、世界和万物的看法。因此可以说,生活是由思想决定的。

几年前的一天,我参加了一个广播电台的节目。他们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什么?”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很简单,我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思想的重要性”。

我一直这样认为,只要你知道自己在心里想些什么,你就可以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每一个人的性格特征都是由他的思想造成的。我们的命运也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状态。

爱默生也曾经说过: “一个人就是他成天所想象的那种样子……他怎么可能成为另一种样子呢?” 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 “你和我所必须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正确的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几乎可以算是我们需要应对的唯一问题。事实亦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够选择正确的思想,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古罗马的统治者马尔卡斯·阿理流士,把这些总结成一句话,一句可以决定你的命运的话: “生活是由思想形成的。”

的确,如果我们的思想里都是快乐的东西,那我们就会得到快乐;如果我们所想的都是悲伤之事,那我们就会悲伤;如果我们所想的是一些恐怖的情况,那我们就会恐惧;如果我们所想的是不好的念头,那我们恐怕就不得安宁了;如果我们所想的全都是失败,那我们就会失败;如果我们沉浸在自我哀怜之中,那别人都会有意躲开我们。

诺曼·温森·皮尔说: “你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样子,而你却会是你所想的那种人。”

我这么说,是不是在暗示我们都应该用习惯性的乐观态度去应对一切困难呢?当然不是的。很不幸的是,生命不会像这样简单化,但我却鼓励大家要尽力采取积极正面的态度,而不要采取消极反面的态度。换句话说: “我们必须关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但是不能为此而忧虑忡忡。”

那么,关注和忧虑之间的区别又何在呢?让我说得更清楚明了一些。比如,每当我要通过交通拥挤的纽约市街区时,我对正在做的这件事就会很注意,可是我并不会忧虑。关注指的是要了解问题出在哪里,然后镇定自若地采取各种办法解决它;而忧虑却是盲目而疯狂地转圈子。

◎ 在逆境中戴着花出门的罗维尔·汤马斯

一个人可以关注一些很严峻的问题,但他同时可以将花插在衣襟上昂首阔步。罗维尔·汤马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有一次,我协助罗维尔·汤马斯主演一部著名电影,这是有关艾伦贝和劳伦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征的内容的电影。罗维尔·汤马斯和几个助手在前线拍摄了战争的镜头,用影片精彩地记录了劳伦斯和他统率的那支多姿多彩的军队,同时还记录了艾伦贝征战的经过。影片还穿插了他的著名演讲这部电影在整个伦敦乃至全世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了让他在卡尔文花园皇家歌剧院继续讲述这些冒险故事,并放映他的影片,伦敦的歌剧节也向后推迟了6个星期。

罗维尔·汤马斯在伦敦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又成功地去了好几个国家旅游。然后,他花了两年的时间,准备拍一部关于在印度和阿富汗生活的纪录片。然而不幸的是,厄运却在此时降临在了他的头上——他发现自己已经破产了。

那个时候,我恰好和他在一起。我还记得当时的我们不得不去街头的小饭店吃很便宜的食物。即使这样廉价的食物,也是源于苏格兰著名的画家——詹姆士·麦克贝的周济,否则,我们连那点菲薄的食物也吃不起了。

当然,我讲这个故事的重点并不是诉苦,故事的重点在于下面这些内容:当罗维尔·汤马斯面临庞大的债务,并陷入极度失望的时候,他很关切此事,可是他并不忧虑。他知道,一旦他被霉运击垮的话,他在别人眼里就会变得一钱不值,别人更会看不起他,尤其是他的债权人。

所以,他每天早上出门办事之前,都要给自己买一朵鲜花插在衣襟上,然后昂首走上牛津街头。他的内心积极而勇敢,绝不让挫折击垮他。对他来说,挫折只不过是整个事情的一部分——是你要攀上高峰所必须接受的有益锻炼。

◎ 哈德菲的心理力量测试

我们的精神状态会对我们的身体和力量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影响。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德菲曾在他那本只有54页的小册子《力量心理学》中解释了这种情况。

“我请来了三个人,”他写道,“以测试心理受生理的影响。我们采用了握力计来测量。”

他要求他们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下,竭尽全力抓紧握力计。在一般的清醒状态下,他们平均的握力是101磅。第二次实验时,则将他们催眠,并告诉他们说他们非常虚弱。结果,他们的握力只有29磅——而这还不到他们正常力量的1/3。

然后,哈德菲再让这些人做第三次实验:在催眠之后,他告诉他们,说他们非常健壮。结果,他们的握力平均达到了142磅。当他们在内心里非常肯定地认定自己有这种力量之后,他们的力量几乎增加了50%。

这就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心理力量。

◎ 信仰的力量让玛丽·贝克·艾迪站了起来

为了进一步说明心理思想的魔力,我要告诉你一个最离奇的故事,它发生在美国内战期间。这个故事足够写一大本书的,不过让我们长话短说。现在的信徒们都知道基督教信仰疗法的创始人玛丽·贝克·艾迪。然而,她当初认为自己的生命中只有疾病、愁苦和不幸。因为她的第一任丈夫在他们婚后不久就死了,她的第二个丈夫又抛弃了她,和一个已婚的女人私奔,后来死在一家贫民收容所。她只有一个儿子,却由于家里穷,加上经常生病,不得不在他4岁那年把他送人。她不知道儿子在哪里,在以后的31年当中,她都没有再见到他。

因为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好,使她对所谓的“信仰治疗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可是她生命中最富戏剧化的转折点,却发生在麻省的理安市。

那天,天气非常冷,她一个人在城里走着,突然滑倒在地,摔倒在结冰的路面上,而且昏死过去。她的脊椎受损,使她不停地抽搐,甚至连医生也都认为她活不了多久了。医生还说,即使出现奇迹而使她活了下来,她也绝不可能再行走了。

玛丽·贝克·艾迪躺在一张看上去像是送终的床上,打开了一部书。后来她说她读到这本书里的一段话:“有人用担架抬着一个瘫痪的人来到耶稣跟前,耶稣就对瘫痪的人说:‘孩子,放心吧,你的罪被宽赦了。起来吧,拿上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站起来,回家去了。”

她说正是耶稣这几句话使她产生了一种力量,一种信仰——一种能够医治她的创伤的力量,使她“立刻下了床,开始行走”。

“这种经验,”艾迪夫人说,“就像激发牛顿灵感的那个苹果一样,使我发现自己逐渐好了起来,并且逐渐地也能使别人做到这一点。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一切的根源就在于你内心的思想,而这一切的影响力都是心理现象。”

也许你会对自己说:“这个家伙大概是在替基督教的信仰治疗法作宣传吧。”不是的,你错了,我可不是这个教派的信徒。但是我活得越长,就越相信思想的力量。我从事成人教育35年,使我知道男人和女人只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就能够消除忧虑、恐惧和很多种疾病,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NVzrjTDGP7kwTrrxR3v8IynMjh7kKAWZVrLrxDQqyFIlzmQS1ou0j8OWDmeg8MP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