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欲求“道”须知“道”

谈到求“道”,首先有一个我们必须明白的大前提:“道在哪里?究竟从何而来?”这一点是重中之重,它确立我们努力的大方向。

《庄子·内篇·大宗师》有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道”这个东西是真实存在又确凿可信的,可是它无为无形;“道”可以被感觉到却不可以口授,可以被领悟到却又见不到面;“道”自身就是根本,天地还没有分开之前“道”就已经在那里了。庄子用高深久长来形容道,指出道原本就存在着,人们却被表面的事物所迷惑,没有探究到它的本质。

庄子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难题:道从何而来?自本自根。

南怀瑾先生解释说:“道在哪里?道就在你自己那里,这是自己本来就有的,只不过没有悟出来而已。”

有个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我们的寺庙千百年来出了无数的高僧大德,佛堂里育化过茫茫众生,可是佛案上的那只木鱼听过这么多经书,为什么至今还只是一只木鱼呢?”

老和尚教诲他:“你也来这里很久了,懂得念经,懂得礼佛,又懂得修持,为什么还只是一个小和尚呢?佛法不是说出来的,是悟出来的。”

为人处世的道理,做事的心得经验,都不是简简单单能够学到的。老师虽然教导我们,也不过是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而已。这些别人的经验,来得太过容易,如果我们不自己亲身试验一番,未必能够真正领悟。真正的“道”是自己悟出来的。

其次,我们要明确追求的目标,即求道的边界在哪里?

《庄子·内篇·齐物论》中提到:“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认知的边界在“不知道”的“道”的面前停下来,已经到了它的极限。对此南怀瑾先生指出,这里的“故知”指的是一般的智慧,道也有一个最高的标准,即“止其所不知”,到了最高处便是不知,无念之境,无道可道,方位最高。南北朝有一位僧肇,在文章《般若无知论》中说,智慧到最高处,没有智慧可谈,才是真正的智慧。孔子在《论语》中说自己一无所知,什么都不会,因此能够样样会,无所不知而有时又一无所知。南怀瑾先生以滚珠走盘为例解释说,珠子没有一个方向,没有一个固定,它一无所知,因此无所不知。知识到达最高处即为“无知”,始终宁静,没有主观,没有先入为主,就是学问最高的境界。

一个真正有才学的人,在智慧和知识得到充实以后,却常常感觉到自己的空洞无知,这才到达了有才学的真正境界。

庄子在《逍遥游》里提出过三个问题:“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南怀瑾先生一再强调:“读《庄子》一定要注意,问号后面还有很多的内容。……庄子不批判任何人,却又把所有的境界都推翻否定。”他自己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却从来不说一个确定的答案。有些问题在书本和自然里都找不到标准答案,这些答案可能需要我们穷尽一生去追寻,这恐怕正是庄子对后人的期望。

最后,屈原在《离骚》里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说,追求真理的道路漫长而艰辛,我们明确了方向,认清了目标,还必须找到正确的方法。

《庄子·内篇》说:“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

南怀瑾先生解释说:“昭文、师旷、惠子这三位历史上的音乐巨匠,其音乐造诣已经达到入道的境界,正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他们音乐成就的登峰造极源于其个人所‘好’,任何学问,任何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专注于心,必有所成。”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这里所说的“道”不是形而上的“道”,而是人生大道。我们立于人世间,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专注于心,有始有终。懂得多,欲望就会多,这就难免会流于表面形式,不能专一,不能深入;欲望太多,顾虑就会增加,就难免有困扰;困扰太多,就难免会感觉痛苦;深陷于痛苦,就很难得到解脱。

蔡邕《劝学篇》里提到一种小动物——鼯鼠。“鼯者,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泅不能渡渎,能走不能绝人,能藏不能覆身是也。”显然,鼯鼠“多才多艺”却又样样“稀松平常”,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南怀瑾先生也认为,修行之人想得自在,修成正果,须得一门深入,方法毋杂。方法多了,智慧不及,不能融会贯通,反而一无所成。可见,一门深入就是做事做人的大原则,方法多了杂而不精,是会制约人生发展的。 mtFnkVGUGOPcPfmHgMVcORUkJ/rl8Wy6J0ByQ/GC4jRK1n58tMKLQAZu7rTlDU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