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以宽厚仁爱获取人心

唐太宗说:“民犹水,君犹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论在何时何地,人心都是事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是建筑事业大厦的基石。没有人心便没有稳固的根基,而获取人心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善待他人。

刘邦是一位非常善于笼络人心的人,很有做帝王的资质,他虽率先入了关中,却没有烧杀抢掠,而是召集关中各县父老,向他们宣布说:“秦朝的法律太苛刻,乡亲们长期遭受迫害,苦不堪言。只要发出抱怨,便会给加上‘诽谤朝廷’的罪名,杀掉全家;几个人在一块儿说话,也要绑赴市曹处斩,这哪是人过的日子呀!我受楚怀王委派,到这里是为大家解除痛苦的。义兵出发前,怀王与众将约定:

“谁先进入关中,就封谁为关中王。”我先到咸阳,自然应该由我治理关中。现在,我就以关中王的名义,与父老们约定三条法规:杀人的偿命;伤人和盗窃财物的按情节论罪;秦朝原来的严刑酷律,全部予以废除。

大家都屏息静气地听着,一些人的脸上仍流露出狐疑的神色。刘邦补充说:“秦朝原来的地方官吏,全部可以继续留任,士农工商,照旧从事自己的本业。”刘邦再一次重申,“父老乡亲们尽管放心,我们到这里来,决不会扰害百姓。现在,暴虐的秦朝已经被推翻了,我把军队撤到灞上,是想等候各路诸侯军队到来,再为大家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详细规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约法三章”。

关中是秦朝的发源地,又是秦朝向外扩张的根据地。以前,关中人民在秦对外扩张的战争中曾出过很大的力气,所以,秦王朝对关中人民的剥削,与关东其他地方比较要轻一些。再加上秦王朝长期的欺骗宣传和关中人狭隘的地方观念,秦末关东各地烽火四起时,关中大地,却始终风平浪静,犹如世外桃源。刘邦军队进入关中后,关中民众惊恐不安,只怕诸侯军队来了会报复杀人,如今听了刘邦这一席话,方才放下了心。

为了扩大影响,刘邦又派出了大批使者,在原秦朝地方官员带领下,走乡串户,说明推翻秦朝的原因;宣传新制定的三条约法。关中老百姓看到刘邦如此宽宏大量,义军秋毫无犯,果真和以前秦朝的军队大不一样,一个个欢天喜地,赶着牛羊,背着粮食,争先恐后地慰劳义军。刘邦好言相劝,坚决辞谢,说:“仓库里的粮食很多,我们不愿意给老百姓增加负担。盛情可以领受,送来的东西坚决不能收。”这一说,老百姓们更是感动不已,唯恐刘邦不能长久留驻关中。

刘邦为关中百姓约法三章,使得关中百姓欢天喜地,心悦诚服,尤其是刘邦后面所讲的话,更让百姓喜上加喜,都对刘邦无比敬爱。在进入关中后的短时间内,刘邦初步领略了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一真理。

从秦末战争初期刘邦和项羽的表现来看,项羽凭借自己的武勇和个性,杀降卒,杀子婴,屠寨民,烧咸阳,封诸侯,都彭城,弑义帝……项羽被人认为残暴;刘邦因为“仁义”的名声,所以被派去袭击政治中心咸阳,结果比项羽提前两个月进入关中,取得了“先入关者王秦”的政治优先权,而他为得民心提出的“约法三章”,更是为他赢得了宽厚、仁爱、善待百姓的好名声。

■马上试一试

武力可以把一个闹市变成废墟,但却不能收复人心。只有宽厚仁慈,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OPj/72q0ckE6cBJ6nFD7M7QT5jlRNe3wxNH7piT9u4H1+mS8qUkOuCHSEjWnpoM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