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能够造就人,坏习惯可以摧毁人。
有一则笑话很能说明习惯的重要性:
山上住着一户人家,父子二人靠砍柴为生,相依为命。每天早上,父子俩都会将前一天砍好的柴装在车上,套上牛,前往山下的集市去卖。
由于老父亲的眼神不好,每到山路的拐弯处时,儿子便会提醒赶车的父亲说:“爹,要拐弯了。”然后,父亲指挥着牛拐弯。
久而久之,那头牛每次来到拐弯处时都会稍作停顿,听到“爹,要拐弯了”这句喊话声后,才自觉地开始拐弯。
有一次,父亲因为身体不适,儿子只好一个人赶着牛车下山卖柴。结果,到了第一个拐弯处时,牛像往常一样站着不动了。儿子很着急,但无论他怎么吆喝、指挥,牛就是不动。他甚至用鞭子抽打它,可仍然没有效果。
儿子无可奈何,因为他必须赶快下山把柴卖掉,否则就会耽搁砍柴。在回忆以往每到山路拐弯处的情景后,他好像发现了其中的原因。他往四处看了看,发现周围没有什么人后,就大声喊道:“爹,要拐弯了。”顿时,奇迹出现了,牛听到了这句话后,又像往常一样动了起来。
动物的习惯是由条件反射造成的,很容易纠正。但人的习惯却不容易改变,因为是由思维定式造成的。
有的人习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有的人则习惯早上美美地睡个懒觉;有的人滴酒不沾,有的人则每天都好喝几口;有的人喜欢衣着整洁,有的人则大大咧咧,不修边幅;有的人说话谦恭有礼,有的人则唯我独尊;有的人宽容有度,有的人却小肚鸡肠;有的人做事有条不紊,有的人则杂乱无章;有的人承诺了别人,就绝不食言,有的人刚刚答允得极好,可一转身就抛置脑后;有的人勤于储蓄,有的人却喜欢挥霍无度……
其实,习惯的养成与从小所受到的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关。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许多习惯是因为经常做一件事而自然形成的,还有一些习惯是人为的,是人们刻意养成的。
莎士比亚说得好:“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它便是最坏的主人。”这句话很有意思,如果真的让坏习惯主宰了自己的生活,那么,它就是你“最坏的主人”。
圣雄甘地,是印度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一次,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前来拜见甘地,她说孩子非常喜欢吃糖,她很想让孩子改掉这个习惯,但孩子怎么也改不掉。于是,想请甘地帮忙。甘地了解母亲的来意后,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一个星期后,你再带孩子来吧!”一个星期很快过去了,母子俩如约到来。甘地对孩子说了一番话,孩子回去后便改掉了爱吃糖的习惯。原来,甘地也有爱吃糖的习惯,他不允许自己带着坏习惯去劝阻别人。但多年形成的习惯不是轻易能改变的,即使是圣雄甘地也要花一个星期才能改掉。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坏习惯也生出了许多“新花样”。例如:酗酒和吸烟,在女性和青少年中间已不罕见;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已成为富裕社会的大问题。许多人已经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可就是无法戒除。其实,要想彻底戒除坏习惯,也并不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除了要有坚定的毅力,还要培养自身的好习惯,要用好习惯来克服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