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先从最小的目标做起

明确的目标会让人充满自信,珍惜年华,从不虚度光阴,珍惜宝贵机会。

胡某二十六七岁,大学毕业已经3年,工作已经换了六七个。他最初的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偏远的山区负责企业管理方面的事情,然而过惯了大城市生活的他在山区不能上网,也看不到报纸,感觉与世隔绝,便辞职回了省城。后来的那份工作公司老板对他也不错,只不过他嫌薪水太低又不干了。之后他又去南方闯荡,虽说见了世面但却花光了积蓄,还借了一些债。听说做业务能挣钱,他又去做业务员,但他发觉自己不适合做业务员,干了一个多月,没有拉到一个客户。于是他在郊区一个农家院里租了一间每月30元的房子,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去外面转,参加面试和人才市场的招聘,面试了不少单位却总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算起来他的工作呆的最长的时间是半年,最短的只有一个上午。他相继做过企业管理、项目主管、文秘、业务员等工作,每份工作都是蜻蜓点水,毫无收获。

胡某频频跳槽,最后仍然两手空空。现实中像胡某这样的大有人在。其实“胡某”们缺少的是一份合理的职业规划。他们跳槽不是为了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标准而去选择工作,而总是因为工资低、工作累等客观原因。没有了明确的人生规划,他们只能是浑浑噩噩,虚度时光。因此,每个人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因为它是成功之舟上的路标,为航船的扬帆起航指明方向。

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曾经对一些学生做过一项跟踪调查。刚开始研究人员对参与调查的学生问了这样的问题:“你们有目标吗?”结果仅仅有10%的学生确认他们有目标。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问那些有目标的学生第二个问题:“如果你们有目标的话,你们是否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呢?”经过这轮调查,这回只有4%的学生把自己的目标写了下来。

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想尽一切办法,试图在世界各地追踪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结果他们发现一个规律:无论从事业发展上,还是生活水平上,当年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写下来的4%的那部分同学,远远比那些没有确立目标的96%的同龄人强得多。他们所创造的财富总和竟然是其他人的总和。其他96%的人终其一生都在为那4%的目光远大的人打工。

分析那少数4%的人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目标是构筑成功的基石,它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有的人能够事业有成,有的人却平平庸庸。他们看上去并没有多大差别,他们差就差在是否有远大的目标。一个人有了目标,他就会有了前进的动力,就会百折不挠地为之拼搏。

在古希腊,雅典有个演说家名叫狄摩西尼,他曾经是个严重的口吃患者,但是他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雄辩家。虽然家境优越,但他外貌丑陋,从小体弱多病。小时候,狄摩西尼的叔父为了霸占他的家产,将他告到法院。当法院审问他时,狄摩西尼由于第一次上法庭,心情十分紧张,最终因无法答辩而败诉。从此狄摩西尼所到之处,众人都在嘲笑和欺侮他,他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后来狄摩西尼意识到如今的苦痛都是由于自己口吃造成的。于是他痛下决心,立志矫正自己的口吃,锻炼自己正常说话和辩论的能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每天躲在家中,对着镜子练习讲话。有时他还跑到海边,把大海当听众,用自己激烈的雄辩式的演说,和海潮澎湃的吼声相对抗。

为了克服口吃的毛病,狄摩西尼在口中含着石子用来练习说话,经过持之以恒的苦心锻炼,他终于从一名无名小卒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雄辩家。由于他长于辩论,不到三十岁,就成为一个极有名望的律师。他为了反抗侵略祖国的敌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各国,订立军事同盟,又唤起本国人民觉醒,痛击强敌,当时企图吞并希腊诸邦的马其顿王腓力曾经感叹道:“希腊诸邦虽有强大的海陆军,实不足一顾,所惧者,唯狄摩西尼三寸之舌耳。”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确定目标是面对一切的应对之策。在此期间,面对众多的目标,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要将重要的事情放在首要的位置。那些心中想干大事却又不想做小事的人,只会将时间消耗在踌躇犹豫的瞬间。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把握现在,从一个个小目标做起。 FNBbpAa/KYEoZAK485bUiq367sVIADj5ftwpLhWV4BQp3IZ7DYvMIUY/OnZw5aT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