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找到不敢说话的原因

同样是不敢在公众面前讲话,有的男孩是因为缺乏胆量,有的则是由于肚中无墨。总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原因,对于男孩而言,关键是要找到自己问题的症结,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只有对症下药,加以纠正,才会有的放矢,得以提高。

小辉和小亮是从小在一起的好朋友。他们从上学前班开始就是同桌,直到上小学后他们还是同班同学。不过两人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对老师在课堂上让自己回答问题很害怕。小辉虽然很大胆,当老师让他回答问题时他也会主动,可是由于他成绩处于中下等,他的回答总是错误的,这让他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所以他干脆不想回答。而小亮则不是这样,他的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可是他天生胆小,上课的时候在同学面前讲话他会很羞涩,有时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正确答案他早已心知肚明,可是他就是缺乏胆量在同学面前讲出。

正如以上故事中的小辉和小亮,现实中对于在公众面前的讲话很多人存在误区。经过简要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种:不敢讲也不想讲、想讲却不敢讲、敢讲而想讲、敢讲不想讲。

(1)不敢讲也不想讲

他们主要是由于自己知识过于有限,所学甚少,文化程度较低,平时不善谈吐,因此在外人面前他们总是缺乏胆量讲话,即使上台也是十分紧张,面红耳赤,所以他们会觉得演讲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折磨。

(2)想讲却不敢讲

这种人已有所学,已有所思,他们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可以表达自己一定的思想,相信正常发挥,他们的讲话一定会无比精彩。可是他们天生性格内向,向来胆小,尤其是到了公众场合,总是害怕出丑,怕别人笑话。当众演讲时他们会难为情,面红心跳,因此想讲而不敢讲。

(3)敢讲而想讲

他们知识面广,所学更加充实,也经历过若干次演讲,即使即兴演讲也很轻松自如。他们很自信,觉得演讲是自己和听众在分享自己的成功,他们自我感觉不错,可以获得他人的赞扬,所以他们总会有一种欲表现的动机,于是敢讲想讲。

(4)敢讲不想讲

他们的经历很丰富,阅历也很多。他们会看淡眼前的一切,想过着平静的生活,不愿意卷入社会中的是是非非。因此他们会从内心深处逃避演讲,以免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治病要对症下药,对于以上四种对演讲不同态度的人,也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

对于第一类人,他们需要的是建立自己的自信,不可妄自菲薄。如果觉得自己技不如人,自己所学甚少,那就要想到重在参与,只要自己克服畏惧能够站在公众场合迈开人生的第一步便是胜利。只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与学习心得向大家汇报出来就是成功。

对于第二类人,尽管他们学有所成,知识渊博,可是他们却由于胆怯的心理让自己临场发挥十分失败。通常这都是和他们紧张有关。只有他们摆脱紧张,克服畏惧,才会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

对于第三类人,他们敢讲想讲,可是往往祸从口出,有时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会伤及别人的自尊,有时他们还会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打断别人的讲话,以上都是不礼貌的做法,必须在以后得以纠正。

对于第四类人,他们不应过分消极,而要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去教育其他人,让别人从中有所收益。

萧伯纳曾经很胆小,是伦敦最胆怯的人之一。一提到讲话就会觉得很害羞,有时他去拜访别人时,常常是在河堤上走了二十分钟或更多的时间以后,才壮起胆子去敲人家的门。可是后来他却能够声势夺人地当众演说。问及他变化的原因,他答道:“我是以自己学会溜冰的方法来做的——我固执地、一个劲地让自己出丑,直到我习以为常。”原来,萧伯纳无意中利用最好、最快、最有把握的方法来克服羞怯、胆小和恐惧。他决心把弱点变成自己最强劲的优点。于是他参加了伦敦的一个辩论学会,每逢有公众讨论的聚会,他必定参加。并且,他还全心投入社会运动,四处讲演,结果,他成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最具信心、最出色的演说家之一。

通过萧伯纳的变化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口才经过后天的努力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对于那些失去信心的男孩,你们一定会从中有所启发,那就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吧。不过成功非易事,它需要你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只要肯努力,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出色的演讲家。 0KsOg1JfLflIUylS92m7stX8grDhow0YLN/AR3W6TYdUdtkU+trvh72DCXOBnu9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