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薄伽梵歌》

序言

《薄伽梵歌》与印度教的关系,犹如山上训道与基督教教义的关系一样。《薄伽梵歌》被描述为“吠陀之精髓”。一位印度圣徒说,“所有的《奥义书》都是奶牛,神主就是挤奶者,阿周那是小牛,那些纯粹通晓之辈乃为饮牛奶之人。”

《薄伽梵歌》最初是印度伟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第六篇的一部分。采用对话形式,是武士阿周那和驾驭他的战车者——其实就是“恩赐神主”克里希纳神的对话。般度诸子(阿周那即为其中一个)和他们的堂兄弟朵踰哈那及其兄弟——盲国王持国诸子之间的战争必然爆发,简言之,即班度族和俱卢之间的战争势在必发。就在开战之际,阿周那看到自己将要伤害自己的亲属,便拒绝作战。克里希纳神向他解释说,不会有人被杀死,因为人的灵魂会永远存活下来。谈话就此开始,一直扩展到十八章,涉及伦理和宗教问题的方方面面。他们谈到有为瑜伽、仪式和祭祀的根据、上帝在这个有形世界的显现,最后结尾是重要的训谕,接受克里希纳作为各阶层人的庇护神,他们都可以来他这儿找到和平和拯救。老盲国王眼睛看不到战斗,一位大圣人给了他视力,但他谢绝了,因为他不希望看到自己亲属之间的残杀。接下来,大圣人授予桑遮耶力量,让他在远处观看战场上发生的事情。因此,主要是在开头和结尾的地方,才可以看到桑遮耶有关战斗的评论,而阿周那和克里希纳神之间的问答——正如桑遮耶报告的那样——构成了作品的主体。

整部书散发出印度思想和宗教氛围的气息,尽管有些教义,比如强调有为以及做事不考虑自私的利益而是出于对上帝的虔诚,尤其是否认唯物主义以及明显的《吠陀》式断言——万物背后的精神,是目前或现代世界极需的观点。不管怎么说,差异性与相似性同样重要,正因为《薄伽梵歌》是典型的印度宗教精神最重要的产物,它在印度的影响和地位才如此巨大。E.J.托马斯博士称之为“最伟大的世界宗教现象之一”和“印度宗教最早但仍是最伟大的里程碑”。

对我而言,《薄伽梵歌》不具佛教《法句经》那样的魅力,但这并不是它对印度民族不太重要的原因。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印度思想从《奥义书》到《薄伽梵歌》的发展以及其愈发清晰的思想和愈发接近我们的思想方式。该作品大概创作于公元前二世纪,其大约日期不详。它在印度宗教思想中非常重要,因而每个政体都得与《薄伽梵歌》的教义相吻合。其中泛神论、一神论、有神论和自然神论交织一起。后来的作家们是否有所增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过去直到现在,印度人仍把这些教义作为宗教智慧的最终体现。西方高级批评家试图把《薄伽梵歌》中的几股信仰分离开来,“重新恢复”“原文”,这些尝试注定都非常愚蠢荒唐。有些学者则预设一个人只能拥有一种始终如一的信仰体系,这一体系必定是他认为最原初的体系,而忽略了这样的文本必定是许多影响潮流的综合,从而令其信仰者满意这一事实,他们因而尝试决定其原初构成的愚蠢任务。他们从来没有想到世界可能是上帝,同时也可能存在一位个人上帝,这是仅存在于学者们头脑中相当组微的区分。《薄伽梵歌》的伟大力量在于这样的事实:它教导了一个“爱的信仰”,即对一位个人神克里希纳的虔诚(bhakti)。克里希纳的最后寓意是:“当您超脱了所有达摩,就来祈求我的福佑,我将求您出罪恶之海,请不要悲伤不要忧愁。”(第18章,66)

这样公开表白的印度宗教精神不应该由梵语学者来翻译,而应该由印度信徒翻译,因为后者谙熟这一语言,并与其教义精神吻合,他知晓不同诗节对印度人——直接简单——意味着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

《薄伽梵歌》耗费了许多译者充满深情的辛劳,许多优秀的译本才得以存在,比如莱昂内尔、D.巴雷特的《主歌》(坦普尔经典)有很长的序言和翔实的注释,E.J.托马斯的《神主之歌》(东方智慧系列),安妮·贝赞特的著名译本(神智学出版社),埃德温·阿诺德的《神仙歌》(特里尔本涅),M.M.查特济的《主歌》(休斯敦),有评注和与基督教圣典的参照,还有泰朗的东方圣书所作的学术翻译。但我却挑选了斯瓦米·帕拉曼纳达(吠檀多中心)的译本,因为我觉得,与其他译本相比,该译本表现出了语言的娴熟通畅以及对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这样的结果正像应该出现的那样,是一个易懂、表达力强的成熟译本,没有学术翻译的笨重,或是过火翻译的个人释意。正如该书编辑所言:“文字一定被精神阐明了;任何人读了这个译本,都会相信,理智、情感和生命都已经融入翻译之中。”这是极高的赞誉之词。我保留了斯瓦米·帕拉曼纳达的脚注。

《薄伽梵歌》
斯瓦米·帕拉曼纳达 英译

第一章

持国问道:

1. 桑遮耶!我方将士和般度诸子,聚集于圣地俱卢之野,奋奋欲战的他们干了些什么?

桑遮耶说:

2. 难敌见到般度诸子的军队已经摆好了阵势,便上前告诉他的老师:

3. 您看,您那聪颖的高足都鲁波陀之子部署了般度诸子的庞大队伍。

4—6.军中善射的英雄比比皆是,阵前都如同伟大的勇士毗摩和阿周那,其中有尤尤坦那、维罗陀以及都鲁波陀。再就是骁勇的逖施计都、掣岂丹那、英勇无畏的迦尸之王、布卢芝和恭底波遮,以及尸卑这位人中豪杰。刚勇无畏的尤坦曼牛、英勇果敢的乌多没赭、缫婆陀之子和陀劳波提诸子,个个勇武而战绩赫赫。

7. 最优秀的再生者 ,也要听听我们这边的豪杰哟!那些英勇的将领,我这就把他们的名字讲给您:

8. 有您、毗湿摩、迦尔纳、战无不胜的羯利波、阿湿婆他摩、维羯那,还有索摩达多之子缫末陀底。

9. 还有许许多多善战的英雄,手执各种兵器,都能为我捐躯舍生。

10. 我军有毗湿摩率领,兵力却非常稀松。而由毗摩率领的敌军,兵力却很充沛。

11. 诸位将士!要坚守自己的岗位!保卫我们的统帅毗湿摩!

12. 俱卢族元老(毗湿摩)和诸位尊长,顿时犹如狮吼大声呼喊,吹响了螺号,这使朵踰檀那王好生喜欢。

13. 顷刻间,号角齐鸣,大鼓小鼓响作一片,诸多声响热闹非凡。

14. 此时,摩闼婆(克里希纳)和般达婆(阿周那)乘坐着巨大的战车,几匹白色骏马挽络待命,他俩也吹响了天赐贝螺。

15. 赫里史给舍 (克里希纳)吹的旁伽涅,檀南遮耶 (阿周那)吹的是提婆达多 ,那位功绩显赫的乌里乔陀罗 吹响了他的螺号旁陀罗。

16. 恭底之子坚战王吹响的是胜无涯,无种吹的是妙声,偕天吹的是宝石花。

17. 最优秀的射手迦尸王,伟大的英雄施康底,逖施特丢幕那、维拉陀,还有不可战胜的萨铁基。

18. 都鲁波陀、陀劳波提诸子、力大无穷的缫婆陀,吹起了各自的贝螺。大地之主啊!

19. 这声音震天动地,使持国诸子肝胆欲裂。

20. 此刻,大地之主啊!般度之子(阿周那)以猿帜为旌旗,看到持国诸子摆好阵势正准备挥戈进攻,便挽起他的弓,对克里希那讲起了下面的话:

阿周那说:

21—23.阿逸多(不变的阿里希纳)哟!把我的战车赶到急切开战的两军中间,让我看看战争一开始我将和谁上阵交战。看看集聚在这里跃跃欲试的将士,他们想在战争中讨好心肠狠毒的持国之子。

桑遮耶说:

24—25.婆罗多哟!听了古塔给舍 (阿周那)的上述之言,阿里希纳便把那乘战车赶到了两支大军中间。面对毗湿摩、德罗纳,面对许多王国的国君,克里希纳说:帕尔特(阿周那)!你看集结的俱卢人群!

26. 帕尔特(阿周那)向那边摆阵的人群看去,映入眼帘的是:祖辈、父辈、舅父、兄弟、表兄、子孙、朋友、老师都站在对面。恭底之子还看到了他的岳父。

27. 恭底之子(阿周那)看到两支大军中间尽是列阵以待的亲属。于是便产生了强烈的怜悯之情,他将悲哀的心情作了如下陈述:

阿周那说:

28. 克里希纳!我看到的是在那里列阵欲战的亲族,感到四肢发软,口干舌燥;

29. 浑身发抖,毛发悚然。乾提婆(弓箭)从我手中滑落,浑身发烫。

30. 凯舍婆(克里希纳,凯舍的杀戮者)!我两腿站立不住,心烦意乱没了主张。我看到了各种不祥的征兆。

31. 克里希纳!上战场屠杀自己的亲族,什么好处我都看不到。我不希望胜利,也不愿获得王国和享乐。

32—34.我希望获得王国、幸福和享乐,是为了这些列阵以待的人们,众师长和岳父,诸位祖父和父亲,还有内兄和内弟,以及亲朋和子孙。而他们却要为战争献性命抛财富。歌温陀(克里希那)!王位、欢乐和生命,对于我们又有什么用处?

35. 即使这些勇士冲来将我杀戮,我也不愿意杀死他们。即使是为了三界的王位,我也不愿意杀死他们。更何况是仅仅为了大地,摩涂苏陀那!

36. 瞻纳陀那(克里希纳,赋予兴旺和救赎者)!杀了持国诸子,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杀死了那些罪人之后,罪过也就归属于我们。

37. 因而我们不该杀害持国诸子!他们是我们的亲属,摩闼婆(克里希纳)!杀了宗亲还谈什么幸福?

38. 我们的敌人因为贪欲把他们的心窍迷惑,他们看不到杀灭亲友的罪过。

39. 瞻纳陀那哟!如今我们看到了毁灭宗亲的罪恶,为什么还不赶快挣脱?

40. 宗族一旦毁灭,传统的宗法必废。宗法一废,邪恶就会将全族支配。

41. 克里希纳哟!邪恶泛滥,家族的女子便会失贞。女子一不贞,种姓的混乱便会产生。

42. 混乱会招致地狱之祸,降灾于毁族者和宗亲,因为无人举祭供奉饭水 ,祖先也会跟着他们倒霉。

43. 毁灭宗族者造成这些罪过,导致种姓混乱。它使传统的种姓之规丧失,它使传统的宗族之法溃崩。

44. 瞻纳陀那哟!我们曾经听说:毁了宗法的人们,永住地狱,这确凿而毫无疑问。

45. 哎呀!我们竟然横下心来去招致不容宽恕的罪过,为了贪求王权和享乐去诛戮自己的宗亲。

46. 如果说持国诸子用武器把我杀死在战场,我将放下武器而不抗争,如此倒觉得坦然舒畅。

桑遮耶说:

47. 阿周那在阵前说了这番话,说完他心里万分悲伤,于是他扔掉手中的弓箭,一屁股倒坐在车座上。

上述为《薄伽梵歌》第一章,名曰“阿周那的忧伤”。

第二章

桑遮耶说:

1. 阿周那满怀怜悯之情,心中充满悲伤,眼里泪水汪汪,摩涂苏陀那(克里希纳)对他说了下面的话:

薄伽梵说:

2. 阿周那哟!在这紧要关头,你怎么会产生这种不良的思想!这不是高贵的人所应有,更不是升天之道反而会招致毁谤。

3. 不要屈服于软弱,帕尔特!这对你的身份很不合适,敌人的惩罚者!站起来吧!快抛弃你心中的卑微怯懦。

阿周那说:

4. 毁敌哟!摩涂苏陀那(克里希纳)!毗湿摩值得尊敬,德罗纳值得推崇,在战场上,我怎么能用羽箭向这两位值得敬佩的人进攻?

5. 我宁愿行乞,也决不诛戮那些拥有伟大灵魂的尊长。杀死了他们,我们享受的财富和欲望将会沾上血渍。

6. 是我们战胜他们,还是他们战胜我们,二者哪一种更好,我却搞不清。持国的儿子们就站在前面,杀死了他们,我们也痛不欲生。

7. 我的天性已被怜悯和郁闷控制,什么是我的本分,我实在糊涂。请你(克里希纳哟!)一定告诉我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归依你,请教导我!我是您的门徒。

8. 即使授予我统治众神的权力,在大地上得到富饶无比的王国,我看也不能消除我的悲怆,这悲怆使我忧心如焚。

桑遮耶说:

9. 古塔给舍(阿周那)这位敌人的惩罚者,对赫里史给舍(克里希纳)说了这些,便说:“歌温陀哟!我不打仗了!”说完他就陷入了沉默。

10. 在两军之间,阿周那正在忧愁伤感。赫里史给舍(克里希纳)面带笑容,打开话题向他进言。

薄伽梵说:

11. 你嘴里说着聪明话,却为不应忧伤者忧伤。贤者不忧死者与尚存者。

12. 我未曾不存,你与诸王亦是如此。以后,我们大家也并非不存而亡。

13. 正如灵魂所寄宿的形体,经历童年、青年和老年;同样,灵魂也有形体的变更,对这一点,智者决不受惑乱。

14. 恭底耶!与物境接触,能给人带来苦乐寒暑,这些感觉来去无常,有始有终,婆罗多!你可要(勇敢地)忍住。

15. 人群中的豪杰哟!若感安详平静,接触物境不会烦恼。此人一定享有永生,把苦乐视为等同。

16. 无中不能生有,有中也不能生无。二者的自性与最后终极,唯真知者才能通晓。

17. 你要知道:不灭者遍及一切。永恒常存者,谁也不能把它毁掉。

18. 人体可以毁灭。宿于人体的灵魂,永恒常存,不可毁灭,不可言说。所以,战斗吧,婆罗多!

19. 有人认为它(自我)在杀伐,有人认为它(自我)可以被诛戮,这两种人都不懂得真理。因为它既不能杀,也不能被杀。

20. 任何时候它(自我)都不生不灭,曾经存在过,也不进入无。它不曾出生,它永恒常存,太始无变。形体可毁灭,它也不会灭。

21. 帕尔特!懂得它不生不灭,永恒常存,不曾出生,永远不变,那么他怎能使人杀伐?他又怎能诛戮别人?

22. 正如有人脱掉了旧衣,换上了新衣,同样,灵魂解脱了旧身,另入了新体。

23. 剑不能将它(自我)砍,火不能把它焚,水不能让它湿,风不能使它干。

24. 它的确不能砍、不能焚,它不能湿、不能干。它遍于一切、万劫不灭,它亘古长存、永恒不变。

25. 据说它隐而不显,不可言诠,绝无变异。因此,你就不该再忧愁伤感。

26. 即使你认为它不断地死和生,大力士哟!你也不该忧心忡忡。

27. 因为生者必有死,死者也必有生。所以,对不可避免之事,就不该如此忧伤。

28. 婆罗多哟!万物最初隐而不明,中间阶段它才显现,最后它又复归隐没。对此有何值得伤感?

29. 有人将它视为奇异,有人将它说成奇异,有人将它听成奇异,然而却无人将它听懂。

30. 灵魂宿于众生的体中,它永远不会受到毁坏。所以,婆罗多哟!对于芸芸众生就不必那样忧愁悲怆。

31. 即使从你自己的达摩 来看它,也不应该犹豫不定,因为对于刹帝利(勇士)而言,没有什么高于正义之战。

32. 那些刹帝利,帕尔特!他们却是那样的幸运,偶然遇到的这场战争,便是敞开的通天之门。

33. 倘若你不参与这次正义之战,就会丧失责任和盛名,就会招致罪恶的到来。

34. 世人就会永传你的恶名,对于高尚的人说来,恶名比死亡更加让人讨厌。

35. 勇士们将会这样认为:你因怯懦而临阵脱逃。那些曾经尊敬你的人,将会对你轻蔑。

36. 敌人也将对你进行毁谤,流言飞语一定不会很少,你的能力也会受到怀疑,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苦恼!

37. 你若在战场上倒下,你将会升入天堂。你若能获胜,你将拥有大地。所以,请站起来,恭底耶!下定决心去战斗!

38. 你要视胜败等同,等同看待得失苦乐。快去打仗吧!不然,你就会招致罪过。

39. 帕尔特!以上所述是数论的哲学观点。现在我来讲解瑜伽思想,知晓了它,你可挣脱业(因果)的束缚。

40. 在此(瑜伽)中,业既始则不废,也不会有什么恶果。只要有少许瑜伽,便可免除巨大恐惧。

41. 俱卢难陀那!本质为判断的智慧,只有一种。无判断能力的智慧,种类繁多,无穷无尽。

42. 帕尔特!喜欢蠢材的巧语花言,只信吠陀经典,声称:“其他皆无”。

43. 那些蠢材利欲熏心,视天 为最高目标。为了达到享受和荣华的目的,做烦琐的特殊仪式,其作为只会导致生和业的报应。

44. 其心为美辞所迷惑,故耽于富贵和享乐。此人不可入三昧,又不可冥想我。

45. 吠陀讲三德 的内容,阿周那哟!愿您从三德中得到解脱,愿您要坚持永恒真理、脱离双昧(苦乐冷热),丢掉财产幸福,只专注于自我。

46. 在洪水遍地的时候,一口井的用处能有几何;对于有学识的婆罗门,全部吠陀的用处就有几多

47. 您的责任就在于履行职责,任何时候都不要追求它的结果。切勿使追求业果成为动因,也不需要将那无为执著。

48. 如果您舍弃了迷恋又坚信瑜伽,那就该履行你的职责,檀南遮耶!对于成功失败应该等同看,等同看待也就是所谓的瑜伽。

49. 檀南遮耶!若把有为(追求业果)与智瑜伽相比,确实差得很远,所以,您要在智慧中寻求庇护!而贪求业果的人显得卑微可怜。

50. 在此生中,有智慧的人将把善恶全都抛掉,因此,您要修习瑜伽!在有为中瑜伽则是诀窍。

51. 有智慧的那些智者将业的结果全部舍弃,他们解脱了生的束缚,达到了无灾无难的境地。

52. 将来,当你的智慧超脱了迷惑的疑团,您就不会再被已闻和将闻的事情惑乱。

53. 你那判断事物的能力被吠陀经文弄得迷乱颠倒,一旦它坚定地处于三昧,您就会把那瑜伽得到(数论或与神结合)。

阿周那说:

54. 凯舍婆!已经入定的智慧坚定者如何形容?智慧坚定者如何说话?如何安坐?如何行动?

薄伽梵说:

55. 当摒弃了心中的欲望,而又满足于自我,帕尔特哟!这时候,他才被称为智慧坚定者。

56. 处忧患不为忧患所惊,居安乐不为安乐所动,抛却情欲、畏惧和嗔怒,此人才称为智慧坚定之圣。

57. 无论逢吉祥还是遇凶险,既不喜悦也没有怨憎。对于任何事物均无爱意,此人的智慧方称为坚定。

58. 犹如乌龟从四方缩回肢体,而将诸根抽离于根境。这种闭锁所有感官的人,他的智慧才称得上坚定。

59. 对于戒食的人说来,物境虽去其味尚存。当体验到无上我之后,原有之味将消失净尽。

60. 恭底耶!即使是一个智者,一个奋发努力的人,那躁动不安的诸根,也强烈地诱惑他的心。

61. 专注我的人既然控制了诸根,就应该继续将瑜伽修行。一个完全控制了诸根的人,他的智慧才算是坚定。

62. 一个人思念诸种物境,对物境的迷恋便会生出。由迷恋则能产生欲望,由欲望又会产生嗔怒。

63. 由嗔怒再生出迷惑,因迷惑而记忆消散。记忆消散而智慧泯灭,智慧一灭他就完蛋。

64. 人若携诸根漫游于根境,诸根屈服于自我而远离爱憎。这样一个自我克制的人,便可以获得安逸平静。

65. 当放逸平静出现之后,各种痛苦则会全部消除。这种心境平静的人,智慧很快就能显露。

66. 不坚持瑜伽则无智慧,不坚持瑜伽则无专注。无专注者则无平静,无平静者何谈幸福?

67. 因为诸根如若躁动,心将随之波动不安。波动之心会夺走智慧,犹如风卷水中之船。

68. 因此,无论于何处,都应使诸根脱离根境。诸根脱离根境者,其智慧才称得上坚定。

69. 众生沉睡的夜晚正是克己者清醒的时间,众生清醒的时间则是善察仙人的夜晚。

70. 犹如千流入大海,盈溢之海无波动。诸欲进入无欲者,所得到的是平静。诸欲进入贪欲者,所得却是不安宁。

71. 如若有为而无所求,既无我所亦无我慢,诸种欲望全被弃绝,那他会有平静安恬。

72. 这就是梵界(绝对真道),帕尔特!达到了此界,则无愚。如能安住于此界,寿终则能达到梵涅槃。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二章,名曰“数论和瑜伽,或智慧之道”。

第三章

阿周那说:

1. 瞻纳陀那!凯舍婆(克里希纳)!如果您认为智慧比有为更加优越,那您为什么还劝我从事可怕之业?

2. 您那似乎混乱的言辞 把我的头脑弄得糊里糊涂。请快给我以明确回答,好让我靠它获得更大幸福。

薄伽梵说:

3. 在此界有两种信仰,很久以前我就将它阐述。安那客!一种属于数论派,它借智慧瑜伽立其足。一种属于瑜伽派,而以有为瑜伽为基础。

4. 一个人不从事任何事业,也不能达到无为的目的。如果单是通过舍弃,也不能将那成功获取。

5. 无论谁如果完全休止无为,他就连一瞬间都不能维持。人之所以有为而不由自主,乃因受出于原质的三德驱使。

6. 所有业根虽被克制而心却盘旋于根境,这个本质愚昧的人,只能给以伪善之称。

7. 有人用思想克制知根,实践有为瑜伽而靠业根。他没有一丝一毫的迷恋,阿周那!他便是高尚之人。

8. 由于有为胜于无为,所以您一定要为之!对于无为的人说来,连身体都不能维持。

9. 除为祭献 的事情之外,这个世界均受业的束缚。恭底耶!你要为祭献而为!如此你就可以将迷恋解除。

10. 远古,生主创造了众生和祭祖,而后便说出了如下言语:“愿祭祀成为你们的如意牛 !将来你们要靠它繁衍生育。”

11. “你们要用祭祀供养众神!众神也要将你们抚育。神和人彼此相互滋养,你们将获得最大裨益。”

12. “依靠祭祀维生的众神,将给你们所渴望的享受。”只受神的恩施而不回报,这种人只能算是小偷。

13. 食祭祀余物的善人,免除了各种罪过。为自己烹煮的罪人,只能自食其恶果。

14. 众生依食而生,食物来自雨水,雨水出于祭祀,祭祀源于有为。

15. 要知道,业生于梵,梵由不灭所生。因此,遍于一切之梵,永远处于祭祀之中。

16. 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在此界人若不去顺应,却一味作孽纵欲,帕尔特!这种人活着亦属虚生。

17. 人若满足于自我,只从自我寻求欢乐,唯于自我尝到甘甜,那么他将无事要做。

18. 在此界,他决不靠有为去得到什么,也不靠无为失去什么。对于这样的人说来,则没有东西要向万有索取。

19. 因此,您不要有任何迷恋,经常从事应当从事的事业。从事其业而无迷恋的人方能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

20. 以禅那迦 为首的那些人,通过有为获得了成功。所以,您着眼于世界幸福,也该做你应该做的事情。

21. 无论高贵者做什么,平庸者也都做什么。人们之所以仿效他的作为,是因他树立了作为的准则。

22. 帕尔特!在三界之中,我没有应得而未得之物,也没有任何应为之业,然而我仍然在业中忙碌。

23. 因为假如我在业中,不是不知疲倦地劳作,人们就会完全循着我的道走。啊!帕尔特!

24. 假如我休止不为,诸界则会崩溃毁坏。 我就成了种姓 混乱的制造者,众生也会遭到灭顶之灾。

25. 婆罗多哟!愚蠢的人劳作而迷恋于业。智者不应迷恋于有为,一心只想造福于世界。

26. 愚者虽然迷恋于有为,智者也不要使其思想混乱。从事诸业而坚持瑜伽的智者,应使其从事诸正义业。

27. 三德隶属于原质,诸业均由三德所做。心灵被我慢迷惑的人,才认为“我是做者”。

28. 大力士哟!真道者!德业(品质、诸根和有为)本有别,谁对这种本质已经了然,认为“诸德运行于德中”,谁就不会陷入迷恋。

29. 因其为原质的三德所惑,才对三德之业产生迷恋。这些知之不全的愚夫,全知者不应将其扰乱。

30. 您将诸业献给我,心里只念纯自我,离却欲望 亦无我所 ,焦躁之情已经平息。战斗吧!阿周那哟!

31. 那些虔敬笃信之士,永远听从我的劝说,他们没有丝毫怨恨之心,那定将从业中获得解脱。

32. 不听从我的教诲者,总喜欢吹毛求疵,那些白痴毫无头脑,须知,他们定将泯没殄逝。

33. 即使是一位贤哲,也得随其原质而行,众生也得顺其原质,那强制不为尚有何用?

34. 爱憎皆属于知根,二者都基于根境。它是人们的仇敌,故不当受制于爱憎。

35. 自己的达摩虽然有些缺陷,也较善施他人之达摩优胜。履行他人之达摩确有危险,顺应自己的达摩虽死犹荣。

阿周那说:

36. 然而,瓦湿内耶(阿里希纳)!究竟是什么强迫人们去作孽?似乎有一种力量使人违愿。

薄伽梵说:

37. 一种是罪大恶极的嗔怒,一种是毁灭一切的贪欲,二者皆由罗阇之德(情感品质)产生,在此世二者皆为仇敌。

38. 正如火由烟所遮,明镜由灰尘所蔽,胎儿由子宫所包,智慧则由二者隐匿。

39. 恭底耶哟!贪欲之火难以满足,智慧则由欲火蒙蔽。难以满足的贪欲之火,永远是智者的大敌。

40. 诸根、心识和智力,被认为是贪欲的住所。贪欲靠三者蒙蔽智慧,并将那灵魂迷惑。

41. 因此,婆罗多的俊杰哟!你首先控制诸根。你要抛弃罪恶的贪欲,因为它能把智、识毁灭。

42. 众说诸根优胜,心识却在诸根之上,智力优于心识,而他(Atman,自我)则比智力更强。

43. 大力士哟!您既然明白了他高于智力,那您就要自己克制着自己,即克服以贪为貌的难克之敌。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三章,名曰“有为瑜伽,或行业之道”。

第四章

薄伽梵说:

1. 这一永恒不朽的瑜伽,我曾对毗婆思万讲述,毗婆思万又授予了摩奴,摩奴又传给了伊刹瓦古。

2. 瑜伽就这样相互传承,王仙们这才将其了然。敌人的惩罚者(阿周那)哟!随着时间的流逝,瑜伽在这界长期失传。

3. 古代的这种瑜伽是最高的机密,因为您是我的好友和信徒,所以我就把它传给了你。

阿周那说:

4. 毗婆思万生于前,而你却在他之后。我应该怎样理解瑜伽始于您的讲授?

薄伽梵说:

5. 阿周那,往世您我皆历多生,以往诸生我全都知晓。敌人的惩罚者!您却对以往诸生全不明了。

6. 尽管我自己不生不灭毫无变化,尽管我是万有的神主,然而我是以自己的原质,靠自我的摩耶(神秘力量)生出。

7. 每当达摩衰竭,而非达摩盛行之时,婆罗多!那时候,我就让自己降生于世。

8. 为了保护善良,为了剪除邪恶,我每时必现,来重新建树达摩(美德与宗教)。

9. 我这神圣的生和业,谁要是真正将它懂得,谁就会在抛却身体之后,不再投生而是归溶于我。

10. 离却情感、畏惧和嗔怒的人,求我庇护、心中唯有我存在,他们靠智慧苦行得到了净化,而后便能进入我的性态。

11. 谁要是归依于我,我就会满足他的愿望。帕尔特!在各个方面,他们都会沿着我的道走。

12. 在此界,人们崇敬众神,是希望事业获得成功。这是因为,在人世间,成就很快能从业中产生。

13. 是我依据不同的德和业创造了四个种姓。 要知道,我既是创造者,又是无为者且亘古常恒。

14. 我既不追求业的结果,又不为诸业所玷污。这样,认识我的人才不会受到业的束缚。

15. 业由欲求解脱的古人所为,这种情况你已经如实了解。了解之后,你就该从事曾由古人从事过的事业。

16. 什么是有为?什么是无为?即使智者对此也十分迷惑。我要给你讲讲什么是有为,懂得了它便能从邪恶中解脱。

17. 对于有为应该知晓,对于非为应该明了,对于无为应该懂得,有为之道确很深奥。

18. 谁能在有为中见到无为,又能在无为中见到有为,在众人中谁就算最有智慧。他是有确定智慧的人,是所有有为的真正实行者。

19. 谁在从事诸业的活动中,把各种意愿全都舍弃,并用智火把诸业焚烧净尽,智者们就把谁称为智者。

20. 常满足亦无所赖,且不执著于业果,尽管在业中忙碌,却等于任事没做。

21. 诸贪求舍弃净尽,无欲望而制身心,唯借体从事其业,故不会罪过染身。

22. 随其所获皆大满足,超越双昧(苦乐寒暑),消除嫉妒,同等看待成功失败,纵然有为亦不受缚。

23. 无迷恋、却双昧,只为祭献而活动,思想坚信此智慧,所为之业方消融。

24. 祭祀、祭品皆为梵(常道),祭品由梵掷梵火(梵的另一种形式)。唯信诸业为梵士,方能将梵来获得。

25. 有一些瑜伽者把祭品献给神明;另有人通过祭祀,把祭品献于梵火中。

26. 有人将耳等知根奉献给控制之火;有人将声音等根境奉献给知根之火。

27. 另有人将诸根的作为,以及生息的活动,均献于被智慧点燃的自我克制的瑜伽火中。

28. 有人祭献财物,有人祭献瑜伽,另有人却以苦行作为牺牲,那些严守誓言的禁欲者,祭献的却是智慧和自我习诵。

29. 有人把呼气奉献给吸气,又将吸气奉献给呼气,那些控制了呼吸气道的人全都专心致志于调息。 另有节制饮食的人,将生息奉献给生息。

30—31.他们全都通晓祭祀,靠祭祀把诸罪净涤。食祭祀剩余的甘露,才能达到永恒的梵境。啊,俱卢之雄!不祭祀就连此界都不可得,更何谈他界。

32. 展现在韦陀(梵的显现或常道)前的祭献,种类是那样繁多。要知道诸祭均由业生,懂得了它,您就会解脱。

33. 帕尔特(阿周那)哟!智慧祭优于财物祭献,敌人的惩罚者哟!诸业均在智慧中臻于完善。

34. 那些通晓诸谛的智者将要把智慧教授给你。您可要好生侍奉他们,不懂就恭敬地向他们学习。

35. 您懂得了它,般达婆!您就不再迷离懵懂,您将靠它见到万有寓于我又寓于自我之中。

36. 若与那些罪人相比,唯独您的罪恶滔天。所以,只有乘智慧之舟,才能渡过那罪恶之渊。

37. 阿周那!犹如烈火将柴薪化作灰烬,同样,智慧之火将诸业烧成灰粉。

38. 因为在此界的净化,没有哪个能与智慧类同。借瑜伽而获圆成的人,必将净化于自我之中。

39. 谁有信仰并控制了诸根,便得到了智慧且对它专诚。谁就在得到智慧之后,很快体验到无上平静。

40. 如若愚昧又无信仰,心神疑惑,他必亡故。心惑之人既无今世,亦无来世,更无幸福。

41. 檀南遮耶哟!若靠瑜伽舍其所为,用智慧断其所疑,自我克制了自我,那诸业就不会将他缚系。

42. 疑虑寓于内心而生于无知,您要用自己的智剑将它斩杀。杀灭之后,婆罗多!您就起来专心致志修习瑜伽。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四章,名曰“依靠智慧舍弃有为瑜伽,或智慧之道”。

第五章

阿周那说:

1. 克里希纳哟!你既称赞舍弃有为,又称赞有为瑜伽,二者哪一个更好?请你给我以明确回答。

薄伽梵说:

2. 舍弃有为和有为瑜伽均能导致无上自由。二者中间,有为瑜伽比舍弃有为更加卓著。

3. 如若无所欲亦无所憎,此舍弃者则被认为十分坚定。大力士哟!却除了双昧(寒暑苦乐等),就很容易获解脱于束缚之中。

4. 愚夫说数论和瑜伽有别,智者与愚夫则迥然不同。只要正确坚持其一,也能喜获双成。

5. 信数论者能达之境,信瑜伽者也能够到达。把数论和瑜伽视为一体,才算是正确的观察。

6. 大力士哟!不修有为瑜伽,舍弃很难获得成功。修习瑜伽的智者,可以迅速达到梵境。

7. 修习瑜伽净化心神,控制自我克服诸根,把自我视为众生之我。纵然有为,他也不会染身。

8—9.明了诸谛坚持瑜伽的人认为“我不做任何事情”。观看、视听、触摸、嗅觉、品尝、呼吸、睡眠、走路、言谈、排泄、捉握,还有眼睛的闭和睁,他坚信上述种种都是诸根在根境中的活动。

10. 他将诸业归于梵,虽然有为无迷恋。此人不会染诸罪,犹如莲叶 水不沾。

11. 为了净化自我,瑜伽者舍尽迷恋,以身心从事其业,还用智慧和诸器官。

12. 既瑜伽者能有无上平静,是因为完全舍弃了业果。非瑜伽者为欲望所驱使,受束缚是因对业果执著。

13. 灵魂由心舍诸业,自我克制不妄行。不使他为非已为,只是安宿九门城。

14. 神主未造世间诸业,也未将其为者创生,未使有为与果相连,悉皆归于原质运行。

15. 神主不曾给谁以罪过,也不曾给谁以善为。无知所蔽智慧暗,由此众生变愚昧。

16. 众生心中之智慧,一旦将那愚昧销毁,那智慧则犹如太阳,向其无上我投射光辉。

17. 若将心智倾注于它(无上我),对它虔诚以它为终的,则不再进入轮回,其罪恶也会被智慧净涤。

18. 无论是博学谦恭的婆罗门,还是母牛、大象、小狗及贱民,贤人哲士对待诸类,一视同仁而无尊卑之分。

19. 在此界,诸君能降创造之物(世上的生命),是因君心坚持等同。梵即等同而无云翳,因此诸君居于梵中。

20. 遇所恶不应苦悲,逢所好不必高兴。智慧坚定者不会受惑,通晓梵的人居于梵中。

21. 心灵不与外界相触,反从自我寻求安舒。心神已入梵瑜伽者,才能享受永久之福。

22. 相触能产生愉快,这是痛苦的孕育者。愉快却有始有末,智者却不会从中取乐,恭底耶哟!

23. 在从躯体解脱前,贪嗔冲击忍得住。圆满实现瑜伽者,方能品到乐与福。

24. 内有幸福与安恬,犹有光亮心中闪。此瑜伽者已成梵,故能得到梵涅槃。

25. 诸仙克已破疑团,济助众生心喜欢。一切罪恶全消尽,而后方达梵涅槃。

26. 诸苦行者离贪嗔,控制思虑止杂念。自我也已被领悟,身边自有梵涅槃。

27—28.心神凝于双眉间, 不与外物相接触。调气息于两鼻孔,匀呼吸于纳和出。离却欲望与惧嗔,克制诸根及心识,唯想解脱之仙人,永远化作超然士。

29. 我是祭祀、苦行的享受者,我是全世界的大自在天,我是一切创造物的朋友,懂得我的人便能得到安恬。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五章,名曰“舍弃有为瑜伽,或舍弃之道”。

第六章

薄伽梵说:

1. 为所应为而不念其结果,此人方为舍弃者和瑜伽者。舍弃者并非舍弃有为,也不是不去点燃祭火。

2. 所谓舍弃乃瑜伽,般达婆啊!您要知晓:如若业果欲念不舍净,修持瑜伽谁都做不了。

3. 仙人意欲攀瑜伽,有为称之为途径。仙人所以至瑜伽,其道称之为无为。

4. 当他无耽于根境,也不迷恋于业中。万般欲念皆舍弃,方称登瑜伽上峰。

5. 自我应由自我拯救,不要使自我沮丧泄气,因为自我既是自我之友,自我又是自我之敌。

6. 如果自我克制自我,自我便是自我之友。倘若不能克制自我,自我如敌而结怨仇。

7. 一旦克制了自我,心境安恬平静自若,其无上我便能等视荣辱、凉热和福祸。

8. 自我满足于智与识,克制诸根而志不拔,泥土金石等同看,此瑜伽士方为“既瑜伽”(智慧已定的圣人)。

9. 对于同心者、朋友、仇敌,对于中立者、公证人、仇人和亲戚,对于圣贤和罪人,一视同仁者无与伦比。

10. 无欲望的瑜伽者 ,克制心神和自我,独自处于清幽处,当与我常相结合。

11. 净处为己设坐席,切勿过高和过低。席上铺垫谷舌草,覆盖布片和鹿皮。

12. 端坐于席止根动,控制心猿和意马。凝聚心神于一点,为净自我修瑜伽。

13. 头颈躯体要端直,保持安稳不摇荡。意注自己鼻尖顶,切勿顾盼于四方。

14. 心神平静无惶惧,梵行之誓 守不移。制心念我持瑜伽,端坐以我为终的。

15. 修持瑜伽的瑜伽者,控制心识、停止思虑。与我相应持之以恒,方可达到平静安谧。这种平静建立于我上,它以涅槃为无上终的。

16. 阿周那哟!饮食过量或不食不餐,那也不能将瑜伽修炼。昏睡不醒或不睡不眠,要修瑜伽也很难。

17. 饮食娱乐要适当,睡眠清醒亦合度。从事诸业不过分,瑜伽方能灭痛苦。

18. 一旦心虑被调服,绝灭欲望唯念我。此无欲之士,称为离诸欲的相应者。

19. 止息思虑的瑜伽者,自我已与瑜伽相应。他好像无风处的灯盏,其灯焰静直毫不摇曳。

20. 靠瑜伽阻止狂奔的心意,狂奔之心才能被降服。唯有通过静观自我,才能在自我之中得到满足。

21. 于此方觉到无幸福,此福不为知根触。唯由心灵所领受,既入其中不复出。

22. 若认为既得之物最好,再无他获价值更高。对此信念坚定不移,那就不为痛苦所扰。

23. 须知,与苦羁之脱离,其名就被称做联系。修持瑜伽应有决心,而决不要颓丧委靡。

24. 产生想象之欲望,尽被舍弃无剩余。用心克制诸知根,不与各方相联系。

25. 凭借着坚定毅力,渐渐地获得平息。将心神都凝聚于我,切勿产生任何杂虑。

26. 动荡不定的心识,四处漂游无静止。多方约束勿使狂奔,将其纳入自我控制。

27. 瑜伽者的情感已经平复,他纯洁无瑕又与梵合一。无上幸福来到他的身旁,其心境已现恬适安谧。

28. 涤除罪恶的瑜伽者,只要与我常结合,涤除掉罪恶,他便容易尝到幸福的甘味,那是与梵接触的最大欢乐。

29. 如果自我达到了瑜伽态,处处等观而无丝毫差别,他便会在一切中见到自我,也会在自我中见到一切。

30. 他在我中能见万有,也能在万有中见到我。我既不能失去他,他也不能失去我。

31. 我遍居于众生之内,瑜伽者对我十分崇敬。同一的观念他信守不渝,任其所为仍居于我中。

32. 阿周那哟!谁能把一切比成自我,处处等视苦和乐,谁就可以被认作最高的瑜伽者。

阿周那说:

33. 摩涂苏陀那(克里希纳)哟!你说瑜伽具有等同性,我却看不见它的坚实基础,因为我烦躁不安心神不宁。

34. 克里希纳哟!心识强大且有力,躁动狂奔而无息。故把心识比作风,想要制伏它颇不易。

薄伽梵说:

35. 大力士哟!心识诚然难以控制,它躁动不安游荡飘忽。然而,恭底耶哟!通过反复修习,离却欲望即能把它调服。

36. 我认为:不克制自我瑜伽状态确实难达,善于克己奋发努力者才能够获得瑜伽。

阿周那说:

37. 克里希纳哟!有信仰却不能克制自我,心别瑜伽而四处漂移。修习瑜伽不能成功,还有什么地方可去?

38. 大力士(克里希纳)哟!若在通向梵的途中,迷茫动摇而踟蹰不前,两失之人岂不像残云而随风飘散!

39. 克里希纳哟!您应该彻底消除我的疑问,因为能消除我这疑问的,除了你而无别人。

薄伽梵说:

40. 帕尔特哟!无论是今生还是来世,他都不会殄消,因为任何一个行善者都不会踏上灾难之道。

41. 他可以到达贤人的境域,在那里长久地居住。而后,这个失掉瑜伽的人,便降生到纯洁的豪门富户。

42. 或者他投身于明智的修习瑜伽者的家室。要得到这样的投生,在世上可是一件难事。

43. 在那里,他又悟到了前生所形成的智慧印象。于是乎,俱卢难陀那哟!为成功他又重新奋发向上。

44. 这是因为他不由自主地为前生修习所强制的结果。所以,即使向往瑜伽,也会胜过吟诵吠陀。

45. 奋发努力的瑜伽修习者,经努力才能涤除自己的罪孽。这成功并非一生一世,历多生方达此最高境界。

46. 瑜伽者优于苦行者,甚至比智者还要出色,瑜伽者还胜于祭仪执行人。因此,阿周那哟!你要成为瑜伽者。

47. 在瑜伽修持者中,唯怀虔信者能凌瑜伽之顶。他们以皈依我的赤诚,一心一意地将我崇敬。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六章,名曰“自我克制瑜伽,或沉思冥想之道”。

第七章

薄伽梵说:

1. 请听啊,帕尔特哟!你已经把我当做了庇护者,你修习瑜伽将我冥想,无疑你能够完全懂得我。

2. 我要把智慧和知识毫无保留地告诉你。你懂得了它,在此界,再无其他所要知道的东西。

3. 努力追求成功的人,千人之中只有一个。在努力且成功者中,仅有一人真正知我。

4. 地、水、火、风、空,心、智慧和我慢,是我那原质的八个不同方面。

5. 这还是比较低级的原质。须知,大力士!我还有高级的原质。这种高级原质化成了生命,整个世界皆由它所载持。

6. 它孕育了世间万有,这一点你应当了解。我既是全世界的起源,又是全世界的毁灭。

7. 檀南遮耶(阿周那)哟!高于我的,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宇宙万物均系于我,犹如一线将群珠穿起。

8. 恭底耶!我是水的滋味,我是太阳和月亮的光芒。我是吠陀的“唵”音 ,我是人的英气和空中的声响。

9. 我是大地的清香,我是火中的光焰。我是众生的生命,我是苦行者的苦行。

10. 帕尔特哟!你要知道,我是万有的永恒之种,我是智者的智慧,我是光荣者的光荣。

11. 婆罗多的英雄!对于众生,对于强而有力的人们,我是舍弃欲望和情感的力量。我是不违达摩(精神责任)的欲望。

12. 要知道,属于萨埵(善的本质)、罗阇(情感)和答磨(无明、惰性)的万有都来源于我。它们均含于我内,而我却不为它们所包括。

13. 迷惑全世界的万有,皆由三德所演生。受惑的世界,并不知我高于万有且亘古常恒。

14. 我的摩耶也由三德所成,它神圣奥妙难以克服。唯有皈依我的人,才能将这摩耶超度。

15. 受惑作恶的卑贱者,却不肯皈依于我。其智慧已被摩耶掳走,其本性则属于阿修罗。

16. 阿周那——婆罗多俊杰哟!有四种善行者将我敬慕。他们是疾苦者和求知者和贪财好利之徒和贤哲。

17. 其中最优良的是贤哲,因其常修瑜伽信仰专一。他们为我所至爱,我为他们所至喜。

18. 上述均为尊贵者,唯贤哲被认做我自己。因其心与我相应的哲人,对我笃信,以我为终的。

19. 贤哲经历多生,最终却要归于我。万有皆为婆苏天,这个大我很难得。

20. 智被诸欲掳走的人,便皈依于其他诸神。他们为其原质所强制,只得将各自的礼仪遵循(以期获得享乐和权力等)。

21. 心怀虔诚的信仰者,无论想崇拜什么形象,我都会让他们坚守各自的信仰。

22. 有的人怀着那种信仰,对那种形象敬仰尊崇。他从中满足了欲望,这欲望也都是由我所规定。

23. 那些智力浅薄者,得到的是短暂之果。敬仰神者归于神,虔信我者归于我。

24. 那些没有头脑的蠢材,认为无形之我有形象。其实,他们并不明白,我的最高存在永恒至上。

25. 我受瑜伽摩耶 的掩蔽,对万有均不出露显现。这一受到迷惑的世界,并不知道我不生不变。

26. 往昔和现在的万有,阿周那哟!我全都知晓,我也知道将来的万有。然而,对我却无人明了。

27. 愿望和仇恨产生于双昧,敌人的惩罚者,婆罗多哟!创造物世界的众生都因双昧陷入了迷惑。

28. 有些人根绝了罪恶,在有为中积聚了功德。他们坚守誓言始终不渝,脱离了双昧且敬仰我。

29. 努力奋发求我佑,为从老死获解脱。他们全知梵和业,亦能全知纯自我。

30. 我含超神、超万有,也将那超祭祀囊括。心我相应的瑜伽士,即使在寿终也知我。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七章,名曰“智和识瑜伽,或智和识之道”。

第八章

阿周那说:

1. 人中的俊杰(克里希纳)哟!何为纯自我?何为梵?何为超万有?何为超神?何为业?

2. 摩涂苏陀那哟!在人体中,何为超祭祀?克制自我的人在临终时,又该怎样将你认识?

薄伽梵说:

3. 最高的不灭则是梵,所谓纯自我即自性,创造则被称做业,业能使万物诞生。

4. 人中的俊杰(阿周那)哟!变灭性则为超万有(有形世界),超神亦即布鲁舍(普遍精神),体中的超祭祀(寓居的祭祀庙)就是我。

5. 寿终之时思念我,捐弃躯体而别离,他会溶入我的状态。此真真切切而毋庸置疑。

6. 恭底耶哟!在寿终时,无论对何物思慕,脱体后必归其所思,此因对所思常念之故。

7. 因此,你就参加战斗吧!无论何时都要把我回忆。将心神和智慧都用于我,您将归于我而毋庸置疑。

8. 反复修习瑜伽使心识平静,约束它,不让它四处漂移,使其专念无上的布鲁舍,方能将神圣的布鲁舍归依。

9. 他应该沉思先知和古人,思念万有的浮载和君王,浮载小于极微亦不可名状,它胜过黑暗而色如灿阳。

10. 一个人在临死之前,心神宁静坚守信仰。他凭瑜伽之力准确地把生息凝于双眉中央,这样方能将那神圣无上的布鲁舍归往。

11. 有一境,知吠陀者称之为不灭,离却情感的苦行者 方能进入其中,过梵行生活 的人都渴望把它得到,我这就简要地把它讲给你听。

12. 他把诸窍全都封闭,而将思虑禁锢于心底,置生息于自己的头顶(双眉中央),执著瑜伽而坚定不移。

13. 称梵为神秘的“唵”音,专心致志地将我思忆。这样一个舍身而去者,方能达到最高目的。

14. 凝思自我经常不断,心无杂虑始终如一。帕尔特哟!此瑜伽者常修不懈,得到我就十分容易。

15. 高尚的人已获圆成,归我之后亦不再生。再生则为痛苦之源,它易消失且无常恒。

16. 阿周那哟!梵界之下,尽是充满轮回的世界。恭底耶哟!一旦归我之后,便不会再生。

17. 历千世为梵一夜,越千载为梵一日。明了此种情况者,方为懂得昼夜之士。

18. 当白昼来临时,万物由晦而现;夜晚来临又复逝,此时称为不明显。

19. 帕尔特哟!再三出露的万物必然覆没于夜晚。当白昼来临,万物又会再现。

20. 超越冥有,另有冥性永存。万物尽皆消逝,唯有冥性不泯。

21. 所谓永恒不灭的冥性,被称之为最高的终点。这正是我的无上住所,达到之后便不再复返。

22. 帕尔特哟!至高无上的布鲁舍,唯靠虔诚的信仰才能获得。万有均寓于他内,一切均由他遍充囊括。

23. 婆罗多族的俊杰哟!瑜伽者何时逝而再生,何时逝世而不再返,我将告诉你那个时间。

24. 火、光、白昼、白半月(月满),太阳北归的那半年,通晓梵者此时逝,便会趋向于梵。

25. 有烟、夜晚、黑半月(月缺),太阳南去的那半年,此时若至月光界,瑜伽之士仍复还。

26. 两条宇宙的永恒之道,被认为是一明一暗(智慧之道和无明之道)。循前者不再投生(自由),循后者仍旧复返。

27. 帕尔特哟!瑜伽者搞懂了这两条道路,他就不再受迷惑。因此,阿周那哟!你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修习瑜伽。

28. 瑜伽者弄通了上述道理,便能超越吠陀中讲到的祭祀、苦行和布施的功德果,也才能达到太古无上的住所。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八章,名曰:“不灭梵瑜伽,或不灭梵之道”。

第九章

薄伽梵说:

1. 因为你是不爱挑剔的人,所以我要把那最高机密对你解说。如果你懂得了这种智和识,就会从罪恶的深渊中得到解脱。

2. 它是学问之王,机密之首,它很神圣且又无上至极。它明白易懂合乎达摩,永恒不逝而且行之也易。

3. 般达婆(阿周那)哟!不信这种达摩(纯我之学)的人,就不能归于我,而会重蹈那伴有死亡的轮回覆辙。

4. 全宇宙尽我所充,而茫茫不显我形。那万有均涵于我内,我却不涵于万有之中。

5. 万有却又非含于我内,请看我的瑜伽多神圣!我的自我为万有之源,维持万有而不为万有所容。

6. 犹如大气弥漫各处,而且常居太空。要知道,那万有同样寓于我中。

7. 恭底耶哟!劫末万物都归入我那原质。到劫初,我又将万有创始。

8. 我用自己的原质,再三把群有创生。群有皆不由自主,是因受原质所控。

9. 檀南遮耶(阿周那)哟!任何业(创生和终止)都不能束缚我,因为我处之泰然,又不将诸业执著。

10. 恭底耶哟!在我的监督之下,原质产生了动静之物。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宇宙才会周而往复。

11. 我依附于人的形体,愚昧者却将我轻侮。他们不识我的无上性,不知它是万有的大自在主。

12. 有些人行事徒劳愿望虚空,智慧贫乏而心地愚蒙,他们所具有的是罗刹 (不洁净、情欲强烈、邪恶的动物)和阿修罗(愚暗、无明的动物)的迷惑之性。

13. 恭底耶哟!那些高尚者所具有的却是神的属性,他们知我是不灭的万有之源,而且诚心实意地将我崇敬。

14. 他们经常将我礼赞,坚守誓言努力奋争,常修瑜伽向我行礼,对我敬仰心怀虔诚。

15. 有人以智为祭品向我奉献,将我视为一体而对我尊崇,或者将我分别视为多类敬仰我,我却为遍宇之容。

16. 我是火 ,我是神圣的赞词 ,我是祭品 ,我是药草,我是酥油之清 ,我是祭祖的供品,我是祭祀,我是祭祀的举动。

17. 我是这个宇宙的父母,也是宇宙的浮载者和先祖,我是《梨俱》、《夜柔》和《娑摩》 ,我是“唵”音和可知之物。

18. 我是终的、朋友、主人和见证,我是庇护所、住所和载承,我是起源、毁灭和存在,我是贮藏所和不朽之种。

19. 阿周那哟!我放射着光和热,我操纵泼洒着雨水。我为永生又为死灭,我亦是亦非(显现和不显现)。

20. 有人懂得三吠陀 ,罪恶净尽饮苏摩 。他们欲求升天路,借以祭祀敬慕我。帝释净界既达到,在天享受天神果。

21. 广阔天宇任享受,功德耗尽入死域。众生如此蹈三规,贪图享乐获来去。

22. 谁敬仰我,专心思念我,而没有一丝一毫邪念,谁坚持修习瑜伽,我就将给谁以幸福财产。

23. 恭底耶哟!即使有些信仰者,虔诚地将它神崇敬,这也等于崇敬我,纵使其方式不合规定。

24. 我为诸祭之主,又为诸祭的享受者。有人之所以失足,是因没有真正知我。

25. 虔信神者归于神,虔信魔者归于魔,虔信先祖归先祖,虔信我者归于我。

26. 有人献我以花叶,又献水果表虔诚。我受虔诚之供物,是因奉者心纯净。

27. 恭底耶哟!把你的所为和所食,把你的苦行和施舍,把你的祭献和供物,都当做祭品献给我。

28. 您将解脱业的束缚,也将脱离善恶之果。自我修习舍弃瑜伽,解脱之后则能归我。

29. 我对万有一律等观,既无所爱也无所憎。虔敬我者寓于我内,我也寓于他们之中。

30. 即使罪恶多端品格低劣,只要他专诚敬仰我一个,那他也当被认为是善者,因为他已做出正确抉择。

31. 只要他趋于永久的平静,便能速成达摩的化身。你应该懂得,恭底耶哟!虔信我的人永不凋殒。

32. 即使是出身卑贱者——妇女,犬舍(商贾阶层)、首陀罗(侍仆阶层)、只要求我庇护,帕尔特哟!也能达到无上目的。

33. 更何况有功德的婆罗门,以及虔诚的诸王和仙人! 这样一个痛苦无常的世界,你既已进入,就要对我笃信。

34. 专心于我吧,要向我献祭!虔信于我吧,要向我敬礼!您要把我作为最高归宿,您完成了瑜伽就将与我合一。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九章,名曰“王学王秘瑜伽”。

第十章

薄伽梵说:

1. 大力士哟!你既然高兴,就请听我的金玉良言。我把它讲给你,是出于良好的意愿。

2. 不论是群神还是大仙,均不知我的始初。而我却是天神的起源,又是大仙们的始祖。

3. 谁知我是诸界的大自在,是非生而且没有始初,谁就是人中不受迷惑者,谁就能把所有罪过消除。

4. 智、识、无惑、宽恕、真理、克制、平静、快乐、痛苦、生死、畏惧与无畏。

5. 戒杀、平等、满足、苦行、施舍、荣辱,凡此众生的不同气质皆由我生出。

6. 七位大仙、以前的四位 。还有摩奴,皆为我的思想产物,带着我的天性。在此界,世人皆出自此。

7. 谁真正弄懂了我这表现,真正弄懂了我这瑜伽,谁就能达到永恒的瑜伽之境。我说的真切而无一点虚假。

8. 我是万有的起源,万有皆由我产生。如此认识我的智者,敬仰我而心怀至诚。

9. 如果时常思念我、谈论我,把毕生都奉献给我,且能互相鼓励劝勉,那就会知足而常乐。

10. 对于那些常持瑜伽,且又虔心敬我的人,我便授之以智慧瑜伽,依靠它方能向我趋近。

11. 我寓于每个人的内心,我用明亮的智慧之灯,照亮他们心中的愚暗,是出于对他们的同情。

阿周那说:

12—13.您是无上梵和最高住所,您是神主和最高的净化者,您不是所生而遍满一切,您是永恒和神圣的布鲁舍。仙人和天仙:那罗陀,阿悉多、提婆罗和毗耶娑,他们都曾讲到过您,说您是永恒光辉者,是原初神灵,天生而遍满一切。而今天您却亲自向我述说。

14. 凯舍婆(克里希纳)哟!您对我说的这番话,我全都信以为真。的确谁都不知您的表现,无论是鬼还是神。

15. 唯有您亲知您的自我,万有之源啊!神中之神!至高无上的布鲁舍!万有之主哟!世界之君!

16. 您的自我显现很神圣,您借以将那诸界充盈。您存身赖以这弥漫之态,请仔细地把它讲给我听!

17. 世尊(克里希纳)哟!我总在考虑您,可我不知道如何将您认识。现在,我当从哪些方面思考您?啊,瑜伽师!

18. 瞻纳陀那(克里希纳)哟!请再将您那表现向我细说,请再把您那瑜伽对我详谈。此因为,听者不满足于您那甘露之言。

薄伽梵说:

19. 好吧!俱卢族的英雄啊!我这就给你概要地讲讲我那神圣表现,我广远辽阔无垠无边。

20. 古塔给舍(阿周那)哟!我为众生之始,我为众生之中、末,我为众生心中之自我。

21. 在阿提帖中,我是毗湿奴。在光明中,我是太阳。在风神中,我是摩利支。在群星中,我是月亮。

22. 在吠陀中,我是娑摩吠陀。在诸神中,我是伐裟婆(因陀罗)。在知根中,我是心。在众生中,我是知觉。

23. 在婆苏中,我是帕伐羯。在夜叉罗刹中,我是维帖奢。在群山中,我是迷卢山。在楼陀罗中,我是商羯罗。

24. 要知道,帕尔特哟!我是家庭祭司之主:蒲厉贺斯帕底。在众多将领中,我是塞建陀。在所有湖泊中,我是浩瀚之海。

25. 在大仙中,我是步厉古。在语言中,我是单一的“唵”声。在祭祀中,我是默祷祭。 在群山中,我是喜马拉雅之峰。

26. 在树木中,我是阿湿婆陀。在天仙中,我是那罗陀。在干达婆中,我是吉多罗罗他。 在成就仙中,我是仙人迦毗罗。

27. 在马群中,我是长耳马,须知它生于甘露之浆。在佳象中,我是蔼罗婆特。在人群中,我就是君王。

28. 在兵器中,我是金刚杵。在母牛中,我是如意牛。在生殖者中,我是矜达婆。在群蛇中,我是伐苏启。

29. 在水族中,我是伐楼拿。在龙群中,我是阿难多。在先祖中,我是阿利耶曼。在执法者中,我是焰摩。

30. 在鬼怪中,我是蒲罗贺拉陀。在计度中,我是时刻。在飞禽中,我是金翅鸟。在兽群中,我是狮子。

31. 在净化者中,我是风。在勇士中,我是罗摩。在鱼类中,我是鲨鱼。在河流中,我是恒河。

32. 阿周那哟!我是一切创造物的始、末、中。论学说,我是纯我之学。对于雄辩者,我则是论证。

33. 我是字母中的“阿”字母,我是离合释的相违释, 我是无尽无休的时间,我是形貌遍宇的载持。

34. 我既是吞灭一切的死,又是将要诞生者的生,阴性名词中我是声望、兴旺、语言、记忆、才智、坚定、宽恕。

35. 在赞词中,我是普利诃娑摩。在韵律中,我是伽耶特利之韵 。在月份中,我是摩伽湿利舍。在季节中,我是烟花之春。

36. 我是发光者的光辉,我是有力者的勇猛,我是胜利,我是坚持,我是高尚者的美德。

37. 我是诗人中的乌商那,我是仙人中的毗耶婆,我是般度后裔中的檀南遮耶,我是雅度族的婆苏提婆。

38. 我是惩罚者的棍杖,我是求胜者的良策,我是严守秘密的沉默,我是智者的智慧。

39. 凡万有之种,阿周那哟!那都是我。假如没有我的存在,也就没有动者和静者。

40. 敌人的惩罚者哟!我那神圣的表现,无尽无休。这种表现的辽阔邈远,已由我概要地向您述说。

41. 任何存在,不论它力量超人,还是威严壮丽、灿烂辉煌,它的产生,您要知道,都是出于我的一份光芒。

42. 好了,阿周那!对您说来,知道得那么多又有何用?我只需要用我的一部分即可将那全宇宙充盈。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十章,名曰“表现瑜伽,或神圣表现之道”。

第十一章

阿周那说:

1. 您出于对我的宠爱,才对我倾诉了金玉良言,称为纯自我的最高秘密驱散了我的疑团。

2. 莲花眼(克里希纳)啊!关于万有的生和灭,我从你那听了个仔细。我还详尽地听了你那常存不灭的威严和壮丽。

3. 至高无上的自在天啊!您已经如实地把自我讲了讲。至高无上的布鲁舍哟!我还想看看您那神奇的形象。

4. 神主啊!如果你认为,你的形象可以给我看看,瑜伽之主啊!那就请您将不灭的自我显现。

薄伽梵说:

5. 帕尔特哟!请看!我的形象变化万千,种类殊多,奇妙动人,形态不一,五彩斑斓。

6. 啊,婆罗多!请看阿提帖、楼陀罗、婆苏、双马童、摩录多! 请看那未曾见过的诸多奇景!

7. 古塔给舍(阿周那)哟!整个宇宙成为一个整体,动静之物均由它所包容,现在就请您仔细观看!想见之物都在我的形体之中。

8. 然而,靠你的肉眼,却不能将我观察。我赠您一对神奇的眼睛,来观看我的神奇瑜伽。

桑遮耶说:

9. 这位伟大的瑜伽主刚把上面的话讲完,便把无上的神奇容貌呈现在帕尔特面前。

10. 面目不一,众多奇观;天上神饰,杂沓纷繁;武器高擎,种类殊多;兵刃不同,神妙非凡。

11. 身着天衣饰花绣,肤擦香膏神圣油。尽是奇辉映异彩,诸方神貌多无休。

12. 若论大我光辉,唯有千日同升,齐照耀于太空,方可与之类同。

13. 整个宇宙归于一体,千差万别各不相同。般度之子在此所见,均在神上神的体中。

14. 檀南遮耶见到这种形象,毛骨悚然,大为惊异。躬身合十向神敬礼,平身之后,便开口言语。

阿周那说:

15. 神啊!在您身上见到了诸神,见到了神龙和诸位仙人,见到了梵主坐于莲座,还有那万有荟萃于汝身。

16. 见您有无数臂、腹、口、目,您的形貌繁多无尽无穷,形貌遍宇哟,宇宙之主!于各方均不见您的始、末、中。

17. 我见你头戴王冠,手执钉锤,神轮托在掌上,你身躯高大无法测度,光芒四射灿烂辉煌。从各方都难以正视,您的光焰恰似那炽火灿阳。

18. 您是可知的不灭终极,您是常恒不逝的布鲁舍,您是宇宙的最高归宿,您是永恒达摩的不朽卫护者。我知道,您是古老的存在。

19. 我见您没有始、中和尽头。您威力无穷、生有无数双手。您以日月为目,面如炽火,以自己的光辉普照宇宙。

20. 天地之间唯为您所漫布,四面八方唯为您所渗透。看到您那奇异可怕之形,三界都被吓得发抖。

21. 神群络绎不绝地进入你的躯体,那些惶惧者双手合十对你称颂,大仙和悉檀仙众同声祝愿“您好”!并以最美的赞词将你歌咏。

22. 楼陀罗、阿提帖、婆苏、萨睇耶,毗湿婆、双马童、摩录多、乌湿摩波、干达婆、夜叉、阿修罗和悉檀诸仙,他们都凝望着您而惶恐惊愕。

23. 巨臂之神啊!你那硕大的躯体有无数面、目、腹、股和胳臂,因为口生獠牙而令人生畏,诸界见到你和我一样恐怖战栗。

24. 毗湿奴哟!你高耸云霄,光辉灿烂,大口如盆,巨目闪闪。见到您,我的心瑟缩颤抖,我不能宁定泰安。

25. 神主啊!你的口犹如劫末之火,颗颗巨齿而令人恐怖,见到它我失魂落魄。平息吧!宇宙之归宿!

26. 持国的儿子们,和那些护世之王,还有毗湿摩、德罗纳、苏多之子和我方的良将。

27. 瞬息之间都被吸进您的口,您嘴里的巨齿让人畏惧。见到已经化为齏粉的头颅,还挂在您那牙齿的缝隙。

28. 宛如条条川溪江河向着大海汹涌奔流,人世诸雄也纷纷进入您那喷焰吐火之口。

29. 好似习蛾迅速扑向炽烈的火焰而毁灭,众人也迅速冲进您的许多大口而终绝。

30. 毗湿奴哟!您用喷焰吐火之口向四周吞噬舔吮着众人,您以光辉充满宇宙,又用可怕的烈焰将它烤焚。

31. 平息吧,无上神!向您敬礼,请告诉我形象可怕的您是谁?我想了解您这位太初之神,因为我不知道您有何种作为。

薄伽梵说:

32. 我是永恒的毁世之时,我的责任就是毁灭众人。那敌方的勇士,即使没有您,也都会荡然无存。

33. 请您站起来吧!克敌之后,您将拥有富国,取得美名。那些人早已被我杀死,您只是充当工具,左臂子弓(阿周那)哟

34. 德罗纳、毗湿摩、遮耶达罗他、迦尔那以及其他善战的英雄,他们已经被我杀灭,请诛戮吧!不要畏惧,战斗吧!您将无敌于阵中。

桑遮耶说:

35. 着冕者(阿周那)听了凯舍婆(克里希纳)这番话,如鲠在喉嗫嚅不能成声,哆嗦着双手合十再次弯腰行礼,开口讲话而心里却极度惶恐。

阿周那说:

36. 正因为您的威名,赫里史给舍(克里希纳)!全世界都为之欢欣鼓舞拍手称颂。诸成就仙群都会向您弯腰行礼,所有的罗刹也都被吓得四散逃命。

37. 崇高之神啊!无限者啊!神主哟!宇宙的寓所啊!您为创始者且比凡高,您怎能不令仙群竞折腰!您为非变异,又为是亦非是,或高于二者。

38. 宇宙之归!无尽无了!您是原神,您是原人,您是宇宙的最终归宿。您是知者、被知者和至上终极,貌无穷哟!宇宙皆由您遍布。

39. 您是风神、死神、火神、水神,您是月神、生主和人类的祖宗。向您行礼、行礼、千次行礼!向您致敬、致敬、再次致敬!

40. 万有啊!在前后向您行礼!从四面八方向您致敬!因为您力量无限,遍充万有,威力无穷!所以,您是万有。

41. 认为您是朋友,才冒昧地喊:“嗨,克里希纳!”“嗨,雅达婆!”“嗨,朋友!”我未觉察到您的伟大,是因对您至亲或因疏忽之过。

42. 我单独与您相处或在他人面前,出于玩笑,于食、睡、坐和游戏诸方面,对您皆有失敬。为此,恳请您宽恕,阿逸多!您宽宏大量浩渺无边。

43. 你是动静两界之父,你是先知而令人敬慕。既然三界已无物与你匹比,哪还有比您更高的它物?

44. 因此,我向您弯腰行礼五体投地,受人称颂的神主,请求您开恩!就如父亲对其子、朋友对朋友、亲者对其所亲那样宽恕我!大神!

45. 我高兴地见到了从未见到的奇观,然而,恐惧仍使我瑟缩抖动。神主哟!请平息,宇宙之归宿!神啊!请为我现出您那本来面容。

46. 我想看到您以前那副模样;执钉锤、托神轮、王冠戴在头上。啊!千臂者!遍宇貌哟!请再现出您那四只手的形象(毗湿奴的形象)。

薄伽梵说:

47. 阿周那!由于我对您宠爱,我才靠自我瑜伽现出了最高形象。除您之外,从来没人见过,它遍及一切,太始无穷,灿烂辉煌。

48. 啊,俱卢之雄!无论靠吠陀、祭祀、布施、习诵,还是靠礼仪和严酷的修行,在人界,除您之外,再也没人见过我这形象。

49. 您看了我这可怕的形象,不要受惑也不要惶恐。待您惊魂已定,心情转喜时,再来看看我那另外一副面容。

桑遮耶说:

50. 婆苏天(克里希纳)对阿周那说毕,他自己的形象即刻复现。崇高之神恢复了温柔模样,便对恐惧者进行慰勉。

阿周那说:

51. 瞻纳陀那哟!我看到了您那凡人般的温柔面容,我的心方始宁定,有了知觉,又恢复了我那本来性情。

薄伽梵说:

52. 您已经见到了我这难以见到的形象。观看我这形貌,连众神也一定渴望。

53. 无论靠布施、祭祀,还是靠苦行、吠陀,谁都不能像你那样见到这副形象之我。

54. 只有靠虔诚的信仰,才能真正看到我、理解我,也才能归于我。阿周那啊!敌人的惩罚者!

55. 啊,般达婆!无迷恋而为我操持他的事业,以我为最高目的且虔信我,对所有存在之物均无敌意,这样的人才归于我。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十一章,名曰“呈现遍宇形貌瑜伽,或呈现遍宇形貌”。

第十二章

阿周那说:

1. 有些人经常修习瑜伽,敬仰您而且十分虔诚;有些人敬仰冥有和非变异,他们中谁对瑜伽最为精通?

薄伽梵说:

2. 常修瑜伽对我专诚,怀以至高信仰对我崇敬。这样的人在我看来,才配享有最高瑜伽者之称。

3. 他们所敬仰的是永恒不灭、不可名状、非显非现、遍及一切、不可想象、固定不动、常存不灭。

4. 善于控制诸知根,处处坚持等同观念,并且乐于济助众生,定能与我化为一同。

5. 凡凝思于冥有者,均有无穷无尽的烦恼。因为无形的冥有之态,有形者很难体验到。

6. 有人以我为最终目的,唯借瑜伽把我冥想,将诸业全都奉献给我,并且虔诚地将我敬仰。

7. 啊,帕尔特!将心神专注于我之人,我便迅即成为他们的拯救者,救他们脱出生死轮回之海。

8. 全神贯注于我吧!把您的智慧奉献给我!而后,您将常寓我内,这丝毫不必疑惑。

9. 檀南遮耶哟!如果不能全神贯注于我,您就反复地修习瑜伽。通过瑜伽的反复修习,就有希望得到我。

10. 假如您无力进行修习,那就专做有利于我的事情。为我做了许多事情之后,您就会获得圆满成功。

11. 如果您仍然做不到,那就依赖我的神奇之力,对自我严加控制,把诸业之果全都舍弃。

12. 因为智慧比修习优胜,禅定却比智慧更高,舍弃业果胜禅定一筹,而平静比舍弃更好。

13. 对待万有,友好、怜悯而无仇怨,等视苦乐宽厚忍让,既无我所,亦无我慢。

14. 对我虔信,坚定不移,而将心、智对我奉献,自我克制,总觉满足,此瑜伽者方如我愿。

15. 人若不厌恶他人,亦不为他人所厌,他能超脱喜怒怯勇,这才为我所喜欢。

16. 无所盼望,纯洁伶俐,没有烦恼,冷漠无牵,对我虔信,从不创新,这才为我所喜欢。

17. 谁能做到不计福祸,不悲不喜,无欲无恨,且怀有虔敬笃诚之心,谁就是我所喜欢的人。

18. 谁能等视敌友,等同看待荣辱,等视严寒酷暑,谁能驱除迷恋。

19. 谁能等视毁誉,沉默无言,事事满意,居无定处,思想坚定,对我虔信,谁就是我所喜欢的人。

20. 谁把我看做最高终的,怀有信仰并有虔敬之心,遵从上述合理的不朽教诲,谁就是我最喜欢的人。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十二章,名曰:“虔信瑜伽,或虔信之道”。

第十三章

(阿周那说:“我想了解什么是田和知田,凯舍婆!什么是原质,我想了解什么是布鲁舍,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可知。”)

薄伽梵说:

1. 恭底耶哟!这身体称为“田”,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们把知身者称为“知田”。

2. 你要知道,婆罗多!在诸田中,我也是知田,有关田和知田的智慧,被认为属于我。

3. 什么是田,有什么性质,它来自何物,变化如何;知田是谁,有何性能,听我概要地把它们叙说。

4. 此为不同仙圣以各种不同韵律所歌颂,亦以富于推理的梵经格言所吟咏。

5. 五大(地、水、火、风、空)、我慢、觉、非显(本性)、十根(诸根和有为)、一心和五根境和;

6. 欲、嗔、苦、乐、和合、觉、坚毅,凡此合称则为田,共寓之性为变异。

7. 谦卑、诚实、戒杀、宽恕,以及正直、尊敬师长和纯洁,还有刚直与克己;

8. 不贪根境,亦无我慢,生、老、病、苦、死,悉皆被洞穿;

9. 不恋妻、子,不牵家庭,一切顺逆,视作等同;

10. 专修瑜伽,对我忠贞,结庐僻静,不与人群;

11. 对纯我论坚信不疑,对诸谛学的洞察穷原竞委,以上所述称为“智慧”,与之不同的只能称为“愚昧”。

12. 我将把那可知讲述,领悟了它便得到了永恒;它就是无始的最高之梵,“非有非无”则是它的称呼。

13. 它到处都有手和足,到处都有口和目,到处都有首和耳,它将全世界充漫周布。

14. 它不具备各种知根,却似有诸知根的性能。无牵连却维系着万有,无三德却享有着德行。

15. 它在万有之外亦在其中,它既是静物又是动物,它极近却又相距辽远,它不可知乃微妙之故。

16. 它既独立完整不可分割,却又分别居于万有之中。它是毁灭者又是创生者,它被称为万有之载承。

17. 它被称做超越黑暗者,是诸种光线中的光明,是智慧、可知、凭智可悟,它却存在于万有的心中。

18. 以上便是我所描述的田、智慧和可知的梗概。我的信奉者懂得了它,便能达到我的性态。

19. 须知原质和神我,二者皆无始初。转变与三德,皆由原质生出。

20. 因果相衔,原质为因;感受苦乐,神我为因。

21. 寓于原质之神我,享有原质之三德。投生于好坏之胎,是因对三德执著。

22. 寓于体中的最高神我,被称为见证者和允诺者,也称为载乘和大自在,或曰享受者和无上我。

23. 如此懂得了神我,懂得了原质和三德,此人便不会再生,无论其行为若何!

24. 亲证自身之我,有人靠僧佉瑜伽,有人靠禅定,有人靠有为瑜伽。

25. 另有人不明这种道理,听了他人之言才敬仰我。即使他们依赖于所闻,也不能将那死亡超脱。

26. 婆罗多的俊杰哟!无论生者何物,动者静者,知晓它是原质与神我的结合。

27. 有人见到无上自在均匀地寓于万物,万物有逝而他永存,此人所见确切无误。

28. 因其见到自在天均匀地漫布于天际,故自我不伤自我,此人便能达到无上终的。

29. 有人如若发现唯有原质从事诸业,自我却是无为者,其看法才算确切。

30. 谁将万有的多样性,看做统归于一,并由一扩大之时,谁就算达到了梵的境地。

31. 恭底耶哟!永不泯灭的无上我,既无诸德又无始初。虽宿体内亦无所为,且不被那有为(业果)玷污。

32. 犹如遍及一切的空气,因其微妙而不受染。同样,无所不在之我,虽寓体内而不被玷。

33. 婆罗多哟!宛如一轮红日将整个世界普照,有田者,同样把诸田照耀。

34. 谁以慧眼看到了田与知田的区别,见到万有离却原质的解脱,谁就能臻于无上境界。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十三章,名曰“田和知田的区别瑜伽,或身体和灵魂的区别之道”。

第十四章

薄伽梵说:

1. 还有诸学中的无上学,我也要把它讲给您听。诸位仙人懂得了它,便获得了无上圆成。

2. 有些人凭惜这种学问归于我,与我化为一同,这样便在毁劫 时无恐惧,在创世 时也不再投生。

3. 婆罗多哟!我的胎藏为大梵,我将胎儿置其中,那万有皆由它萌发诞生。

4. 恭底耶哟!于各种胎藏中,萌发各种有形之物。梵是有形之物的孕育之器,我为播种者亦为其父。

5. 萨埵、罗闍、答摩, 这三德皆由原质生出。体中的宿主永不泯灭,而三德却能束缚宿主。

6. 其中,萨埵因其纯洁,而完美无瑕光辉璀璨,它行束缚,安那客!是以对幸福和智慧的迷恋。

7. 恭底耶哟!要知道罗闍的本质是贪欲,它是欲望和迷恋的根源,它束缚形体的宿主,是依赖对有为的迷恋。

8. 婆罗多(阿周那)哟!答摩生于愚昧,您知道它会使宿主迷乱,它行束缚依赖嬉忽,还依赖那懒惰和沉眠。

9. 婆罗多哟!罗阇使人迷恋于有为,萨埵使人迷恋于幸福,答摩蔽其明智,使人迷恋于嬉忽。

10. 婆罗多哟!克服了罗阇、答摩,就会出现萨埵;克服了萨埵、答摩,就会出现罗阇,克服了萨埵、罗阇,就会出现答摩。

11. 当智慧之辉于身内诸窍闪烁光芒,此时,便会得知萨埵已经增长。

12. 婆罗多的英雄啊!随着罗阇的增长,便会创诸业、有贪婪、生躁动不安和奢望。

13. 俱卢难陀那哟!一旦答摩居于优胜,昏暗、懒惰、嬉忽、迷惑便随之产生。

14. 时值萨埵增盛,恰有生命终绝,它便趋向净土——知真谛者之世界。

15. 在罗阇优胜时死亡,他便在迷业者中投生;在答摩优胜时死亡,他便投生于愚者胎中。

16. 据说善业之果纯洁,其性属于萨埵,罗阇之果痛苦,答摩之果愚拙。

17. 智慧出于萨埵;贪婪出于罗阇;嬉忽、愚昧和无知悉皆来源于答摩。

18. 萨埵性者上升,罗阇性者居中;那些品行卑劣者,性属答摩而趋向下层。

19. 当卓识者发现动因——唯三德而非其他存在,且知高于三德者,他便趋向我的性态。

20. 有身超脱了三德,三德皆由身体生出。那脱离生死老苦之魂,则会尝到不死的甘露。

阿周那说:

21. 神主啊!超越三德者其行若何?有何标志?他怎样将这三德超脱?

薄伽梵说:

22. 般度之子啊!光明(萨埵)、躁动(罗阇)、愚闇(答摩),当其消止无冀望,当其出现无怨憎。

23. 他坐而不为三德所扰,对任何事物都似乎冷漠无牵,悟到“世间只有三德运行”,他便宁定不动、处之泰然。

24. 他悠然自处,等观苦乐,把泥土、金、石看成一般。他坚定不移,等视好恶、等视对己之褒贬。

25. 等同看待荣与辱,等同看待敌和友,绝不创始诸新业,三德才算被超出。

26. 靠信仰瑜伽将我崇敬,目的专一且甚虔诚。此人既脱三德,即可归于梵境。

27. 因为我为不朽、不灭梵之归宿,亦为永恒达摩、终极幸福之础。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十四章,名曰“三德的区别瑜伽”。

第十五章

薄伽梵说:

1. 据说有一种树,名曰阿湿婆陀,其根在上,其枝向下垂落,其叶为不朽的吠陀经文。谁懂了它,谁就算通晓了吠陀。

2. 以三德滋养的枝干,在人世间向上下伸展,它的嫩枝就是根境,根受业缚而向下蔓延。

3. 在尘世还没有人发现它的形貌,它的始末根基也不曾有人看见。砍倒这棵根深蒂固的阿湿婆陀,需要用那锋利的无迷恋之剑。

4. 而后便能达到向往之境,达此境者则不再还,我找到了原初的神我——太古活力的起源。

5. 若去傲慢愚痴,矫正迷恋之过,根绝诸神欲望,全神贯注纯我,离却苦乐双昧,其心不受迷惑,此人方能达到永恒不灭之所。

6. 我那至高无上的宿地,火的光焰不能把它染红,日月不能把它照得通明,进入此地者便不复再生。

7. 我那永恒的一分,在有生界化成了生命。它培育了心和五根,这六根均处于原质之中。

8. 自在潜入这身体,亦能弃舍此身躯。它携诸根而出走,如风挟芳香离芳寓。

9. 凭着触、味、嗅,亦靠视与听,另借其心根,感受诸物境。

10. 自在天的离与住,以及伴以三德之享用,受惑者难以觉察,唯慧眼者才能将其辨明。

11. 勤奋努力的瑜伽者,能见寓于自身的自在天。本性不堪造就的愚昧者,虽努力也不能将其明辨。

12. 太阳的光芒普照整个宇宙,要知道,阳光、月光、火光皆为我所有。

13. 我进入大地之后,用生机维持万物,我化为苏摩醇浆,把各种植物滋补。

14. 我化为生命之火,存在于众生之体,消化四种食物, 调顺上下之气。

15. 我遍居于众生心内,记忆、智慧皆由我生,失去的能力也来源于我。靠吠陀确能将我弄懂,我是吠檀多的作者,对吠陀也十分精通。

16. 世上有两种神我——易逝的和不灭的。易逝的化成了万物,万物的终极称为不灭者。

17. 另有最高的布鲁舍,三界都由他维持弥漫。他被称为无上我,也是不灭的自在天。

18. 因为我高于易逝者,甚至也高于不灭者,所以在世间和吠陀中,我被称做无上神我。

19. 啊,婆罗多!未受迷惑者把我当做无上神我,真心实意地将我崇敬,他是全知。

20. 完人啊!婆罗多!以上所述是最为深奥之论。懂了它,便能如愿以偿,亦算有才有智之人。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十五章,名曰:“无上布鲁舍瑜伽。”

第十六章

薄伽梵说:

1. 无所畏惧、品质纯洁,坚信智慧瑜伽、布施,自我克制,举行祭祀,诵读经文、禁欲、正直。

2. 戒杀、真诚、无嗔怒,不中伤、平静、舍弃,怜悯众生、不贪婪,温和、谦虚、稳重。

3. 英气、宽恕、坚忍,纯洁,无怨、不骄,婆罗多哟!这些均属于生来就具有神资的人。

4. 帕尔特哟!虚伪、自负、嗔怒、妄言、无知、骄矜,这些均属于生来就有阿修罗资质的人。

5. 据说神的资质趋向解脱,阿修罗的资质趋向束缚。般达婆哟!您不要悲伤,您生来就具有神的天赋。

6. 在此界,被创造的众生分为两类,一类赋有神资,一类赋有阿修罗性。赋有神资的人我已详述,帕尔特!现在我就把阿修罗性的人讲给你听。

7. 何事当为,何事不当为,阿修罗性的人根本不懂。在他们那里没有纯洁,也没有善行和真诚。

8. 他们说:“世界并不真实,没有自在天,也没有基础,世界也并非相因而生,唯情欲是因,舍此别无他故。”

9. 持有此见者,智力浅薄没有灵魂,行为野蛮从事酷业,是导致世界毁灭的敌人。

10. 这些人欲壑难填、虚伪、狂妄、骄矜,因愚昧而持错误之见,他们行事而动机不纯。

11. 他们的忧虑没有穷止,直到死亡才告终结。满足欲望就是最终目的,肯定这就是他们的一切。

12. 他们沉湎于情欲和嗔怒,又被无形的奢望之索束缚。为了达到那享乐的目的,企图用卑劣手段积蓄财富。

13. “今天,我已获得了这个,明天,还想获得所欲获;这份财物虽已为己所有,那份财物也当归属于我。”

14. “我已经杀死了那个敌人,我还要将余者尽皆诛戮。我是主宰者、享受者、成功者,我有力量就应该享有幸福。”

15. “我很富有、出身高贵,还有谁能够比得上我?我将祭祀、布施、寻欢。”因无知而发昏的人说。

16. 那些五花八门的思想,使他们头脑发昏、神志迷惘。他们沉醉于色情享受,终于堕入地狱这个肮脏的地方。

17. 他们自负、固执,恃财而骄矜狂妄,他们表面上举行祭祀,实则虚伪又违反规章。

18. 他们沉湎于我慢、权势,沉湎于骄矜、欲望、嗔怒,仇视居于自身和他身之我,而且还怀有妒忌之心。

19. 那些冷酷可憎的人、作恶者和人中的贱才,我不断把他们投入到轮回中的阿修罗 之胎。

20. 恭底耶哟!被投入到阿修罗之胎的人,生生世世都糊涂懵懂。他们得不到我,于是便堕入世界的底层。

21. 欲望、嗔怒、贪心——地狱之门三重,导致自我毁灭,故应弃绝莫从!

22. 恭底耶哟!这三道通向黑暗之门,如果谁能与之背离,并从事于利我之业,谁便能达到无上境地。

23. 一个人如果为所欲为,将经典的规定统统背弃,那他便得不到成功和幸福,也达不到至高无上的目的。

24. 因此,判断何事当为不当为,经典就是您所依据的准则。您既然明白了经典规定,就应该遵照这些规定去做。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十六章,名曰“神资与阿修罗资质有别瑜伽”。

第十七章

阿周那说:

1. 克里希纳!一些人虽有信仰,也举行祭祀。但是,他们又背弃经典的规定,什么是他们的思想基础?萨埵、罗阇、答摩,究竟是哪一种?

薄伽梵说:

2. 人的信仰有三种,悉皆生于其自性,分属萨埵、罗阇和答摩,我这就把三者讲给您听。

3. 婆罗多哟!每个人的信仰皆与其本质相应。虔信者信什么,他便由其所信而成。

4. 萨埵性者虔信诸神,罗阇性者将夜叉、罗刹崇敬,另外有一些答摩性者信奉的却是各种鬼怪和精灵。

5. 有些人沉溺于虚伪和我慢,又为那欲望和情欲束缚,经典里没有规定的苦行他们行使且十分严酷。

6. 蠢材们折磨的是一堆五大,此五大均含于人体之中。他们也折磨寓于体内之“我”,须知他们皆属于阿修罗性。

7. 即使是食物也因人而不同,那宝贵的食物也分三种。祭祀、苦行和布施自不特殊,我将分别讲述,请您倾听!

8. 甘美迷人、爽口惬心之食物为萨埵性者所喜爱,它能延寿益气壮力强身,亦能使人感到幸福愉快。

9. 有些食物苦、酸、咸、烫、辣,或者粗糙,或者焦,这些为罗阇性者所喜爱,它给人以忧愁、疾病和痛苦。

10. 答摩性者所喜爱的食物,有的已变坏,有的味不正,有些是残羹剩饭,有些不洁净或发霉腐败。

11. 那些合乎规定的祭祀由不求果报的人举行,他们只想应当祭祀,这种祭祀属于萨埵之性。

12. 婆罗多的俊杰哟!欲求果报举行祭祀,以图表面的虚荣,您要知道,此祭祀属于罗阇之性。

13. 违章行祭又不舍饭食,不给报酬也不诵赞词,祭祀者缺乏虔诚之心,此祭则称为答摩祭祀。

14. 敬神、敬智者、过梵行生活,纯洁、正直、对师长 敬重、戒杀以及对再生者 的尊崇,这些均称之为身体苦行。

15. 言不伤人、亲切、有益、真诚、经常吟诵吠陀,此皆言语苦行。

16. 意念平静、举止文雅、沉默无言、心地纯净、对自身严格加以约束,此则称为思想苦行。

17. 有人不期望果报,坚持苦修而心怀至诚,以上所述三种被称为萨埵苦行。

18. 修习苦行出于虚伪,没有定期且不能持之以恒,目的是沽名钓誉受人尊崇,此即所谓的罗阇苦行。

19. 伤害自身,或为使他人苦痛,此因执迷之故,故称答摩苦行。

20. 施者认为应该施予,行布施不期回报,且要适地、适人、适时,此称为萨埵布施。

21. 行布施为了回报,或指望得到好的果实,施者迫不得已而施舍,此即所谓的罗阇布施。

22. 布施不计时间地点,动机不良不被重视,施予不应施予之人,这是所谓的答摩布施。

23. “唵、达多、萨多”(是的,那个,真者)——梵的标志三种。婆罗门、吠陀和祭祀,自古皆据此而创成。

24. 因此,每当讲解吠陀总是先将“唵”字吟诵,而后才遵照规定行祭祀、布施以及苦行活动。

25. 求解脱不求果报,首先将“达多”吟诵,而后才开始祭祀、布施和苦行活动。

26. 啊,帕尔特!用“萨多”表示真善,表示可赞颂的事业也要使用“萨多”。

27. 坚信祭祀、苦行和布施,被称之为“萨多”。为了此种目的之业,也被称之为“萨多”。

28. 帕尔特哟!无论向火中投放祭品,还是苦行和布施,无信仰则被称为“非萨多”,它无益于今生和来世。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十七章,名曰“三种信仰有别瑜伽”。

第十八章

阿周那说:

1. 雄臂哟,赫里史给舍!凯湿尼苏陀那哟!何为摒弃?何为舍弃?我想了解二者的真义。

薄伽梵说:

2. 智者认为“摒弃”即弃尽欲求之业;灼识者所谓的“舍弃”即对诸业之果的弃绝。

3. 有些博学的人说:舍弃业犹如舍掉罪恶。另有人说:祭祀、布施、苦行诸业不应舍弃。

4. 啊,婆罗多的俊杰!人虎啊!请听我对舍弃的断决,据说舍弃有三种。

5. 不应舍弃而当从事祭祀、布施、苦行诸业,唯有祭祀、布施和苦行才能使智者净化纯洁。

6. 帕尔特哟!舍尽了迷恋和果报,才当从事上述诸业,这就是我对舍弃的断决。

7. 舍弃规定之业,则是错误之举。因迷惑而舍此业,被称做答摩舍弃。

8. 视规定之业为苦,怕苦自身而将它舍弃,此属罗阇之性,虽弃也不会将舍弃之果收取。

9. 阿周那哟!从事规定之业被认为是正确之举,只舍弃迷恋和果报,被认为是萨埵舍弃。

10. 萨埵性的舍弃者没有疑虑、十分明智,不厌恶违愿之业,亦不迷恋惬意之事。

11. 凡有形之生命体绝不能把诸业舍弃,唯有舍弃业果者才有“舍弃者”的称誉。

12. 非舍弃者逝后的业果有三种:如愿、违愿或二者相杂,而此果决不生于舍弃者中。

13. 雄臂哟!请您倾听!数论讲五因,此为诸业成。

14. 活动场所、为者、工具诸种,用尽一切努力,第五则是天命。

15. 人创某种业,唯凭身、意、心。正确与错误,悉皆在五因。

16. 还有这样的情景:有人头脑很不清醒,只把自己当做为者,这种蠢材是非不明。

17. 人若无“我为”这种念头,其理智也就未被玷污。他纵使诛杀了众人,也等于没杀,亦不会受缚。

18. 识、所识和能识,此三者是有为的动因,工具、业和为者三种则是有为的组成成分。

19. 数论中说:识、业、为者均可细分为三种,此因其德行有别。现在就请您倾听!

20. 要知道,在万有中,能见不灭之共性、于不同中能见相同,此识属萨埵之性。

21. 因万有存在着不同而见各种差异之性,要知道,此识则属于罗阇之性。

22. 以一概全,狭隘无理,不见实质,此为答摩之识。

23. 所谓萨埵之业,为者不求业果,唯履行其职责,不因爱憎亦无执著。

24. 所谓罗阇之业,为者执于我慢,或为满足欲望,为而历尽艰难。

25. 所谓答摩之业,为者出于迷惑,不计损失,不论危害,不讲能力,亦不顾效果。

26. 满怀坚定热忱之心,没有迷恋不讲自我,绝不忧虑成功失败,其人称为萨埵为者。

27. 贪得无厌,伤害成性,污秽不洁,渴求业果,为喜忧和情欲所扰,其人称为罗阇为者。

28. 浮躁不安,粗野庸俗,阴险毒辣,伪诈懒惰,固执拖沓,颓废沮丧,其人称为答摩为者。

29. 檀南遮耶哟!请您倾听理智和坚定的区别。区别有三,均出于三德,我这就把它们详细讲解。

30. 帕尔特哟!萨埵理智,懂得当做不当做,知畏、无畏、行与止,还知束缚与解脱。

31. 帕尔特哟!罗阇理智,将其用来作鉴别,错断当为不当为,不分谬误与正确。

32. 帕尔特哟!答摩理智尽被答摩所遮覆,错把谬误当正确,颠倒看待诸事物。

33. 修习瑜伽不动摇,调息束心制根动,克己志坚。帕尔特哟!此即萨埵之坚定。

34. 耽于职责,迷于财利和享乐,贪婪渴求其果报,此即罗阇之坚定。

35. 帕尔特哟!愚者贪眠伤感多,委靡不振且惶恐,傲慢之气犹凌人,此为答摩之坚定。

36. 婆罗多的俊杰哟!现在请听三幸福!反复修习得欢乐,从而痛苦即根除。

37. 起初犹如毒药,终末宛若甘露,生于亲证自我之乐,此即所谓萨埵之福。

38. 起初像是甘露,结果却如毒药,它生于根、境相吻,此所谓罗闍之福。

39. 另一种出于嗜睡,生于懒惰和玩忽,始终都是自我欺骗,此即称为答摩之福。

40. 无论是在大地,还是在天界诸神之中,都没有脱离三德的生灵,而三德则是由原质产生。

41. 敌人的惩罚者(阿周那)哟!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他们彼此职分的不同,取决于各自性产生的三德。

42. 婆罗门的天职:克制、苦行、纯洁、宽恕、正直、知识、智慧、虔诚,产生于他们的性。

43. 刹帝利的天职:勇武、雄壮、坚定、才能、不临阵脱逃、慷慨和威严,产生于他们的性。

44. 吠舍的天职:事农、从牧、经商,产生于他们的性。首陀罗的天职则为侍奉,产生于他们的性。

45. 安于各自的天职,才能获得成功。尽天职者如何成功,这就请您倾听:

46. 从生皆由它起源,万有皆由它遍充,以尽天职敬仰它,才能够臻于圆成。

47. 自己的达摩虽然有此缺陷,也比履行他人之达摩优胜。从事先天生定之业,则不会有罪孽滋生。

48. 恭底耶哟!先天生定之业虽有弊端,也不应当将其抛入九霄,因为任何事物均有瑕疵,此若火焰总有烟雾缭绕。

49. 人若无迷恋之心,无欲望亦能克制自己,他便能通过舍弃将至上的无为之功获取。

50. 恭底耶哟!我将简要地为您讲述,如何成功,如何趋向于梵——这种完美的智慧之境。

51. 凭借纯洁的理智,坚定克制自我,回避声乐诸根境,舍尽爱憎双情。

52. 专心于禅定瑜伽,节食、收心、制身、独居、克制言语,求淡泊而不执俗欲。

53. 舍弃我慢、暴力、骄矜,抛却欲望、嗔怒、贪婪,平静恬然而无我所,此人便能归之于梵。

54. 与梵合一心境舒畅,既无欲求亦无忧伤,对于众生等同看待,此为对我至诚敬仰。

55. 凭虔信方能真知我是谁,我有几多。一旦对我真实了知,便迅即归溶于我。

56. 虽常为诸业,但求我福祐,上至不灭境,仰仗我恩酬。

57. 心将诸业奉献我,视我为最高终的。要凭借智慧瑜伽,将我永铭于心底。

58. 心中念我、借我的恩施,渡过一切难关。若因我慢不听我的教诲,那您就会彻底完蛋。

59. 倘若您耽于我慢,心想“我不去参战”,您虽有决心亦无用,因原质将迫您去干。

60. 恭底耶哟!已业先天生定,由于受到已业的束缚,您虽因迷惑而不欲为,亦非为不可且不由自主。

61. 阿周那哟!自在天寓于众生之心田,他以摩耶之力,使登上转轮的众生旋转不止轮回不息。

62. 婆罗多哟!您真挚地去求福祐吧!由于他的恩施,您将得到无上平静——永恒不灭之所。

63. 此为我所讲述的机密而又机密的智慧。如若您对它已经全知,那您便可以随意而为。

64. 请听我再来讲一讲机密中的最高机密。此因您为我的心腹,故进此言让您受益。

65. 请您思念我!虔信我!礼拜我!做我的祭献者!您为我所喜爱,故我真诚许诺“您将归我”。

66. 当您超脱了所有达摩(正义和非正义的有为),就来祈求我的福祐。我将救您出罪恶之海,请不要悲伤不要忧愁。

67. 您要永远保守秘密,切勿对那种人讲。他们不修苦行亦无信仰,不听从教诲且将我毁伤。

68. 若把这最高机密告诉信仰我的人,且对我至诚虔信,他将归我而无疑问。

69. 于人类再也没有谁比他对我更加亲近,大地上更热爱我的将来也不会有他人。

70. 有人要学习我们俩这一合乎达摩的交谈。我认为我应受其敬仰,因其将智慧视为祭献。

71. 有信仰而无吹毛求疵之弊,若有幸得以听此言语,当从诸罪中获得解脱,便至善行者的美好境域。

72. 帕尔特哟!您是否留心听了我的肺腑之言?檀南遮耶哟!生于无知的迷惑,是否消散?

阿周那说:

73. 多亏您的恩施,阿逸多!我才有了记忆、却除了迷惑,坚定了意志、驱散了疑虑。今后,我将照您的教诲去做。

桑遮耶说:

74. 以上所述为婆苏提婆(克里希纳)和高尚的帕尔特的交谈。听完这奇异玄妙的话语,我惊恐万状毛骨悚然。

75. 幸有毗耶娑给予的恩惠,我才得以亲闻这瑜伽。这至高无上的秘密之论,是由瑜伽主克里希纳所阐发。

76. 国王啊!凯舍婆与阿周那的对话,是那样奇妙神圣。每当我回想起他俩的交谈,喜悦之情便油然而生。

77. 君王啊!每当我想起赫黎(神主)的奇异之形,我就感到愉快且又觉得惊恐。

78. 哪里有瑜伽主——克里希纳,哪里有神臂弓——帕尔特,我认为哪里就有吉祥、幸福,哪里就有胜利和永恒之美德。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十八章,名曰“欲求解脱的舍弃瑜伽”,此为克里希纳和阿周那的对话,是《奥义书》的精华,大梵之学,瑜伽经书。

和平!和平!愿所有人和平。 r8F8luTYKqakSltNRm1zUK/r/SKyfOBpTE/WK7Z/+s3Z/qeMtLB0Z22Ee/44Yj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