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儒家,知文学者

以上讲了这么多,无非要提醒各位:切莫轻信现代人对儒家、中国历史、中国文学的任何论述,那往往是在特殊时代情境和视野中形成的偏曲之见。要明白文学与儒家的关系,还得重新来看历史。

从历史上考察,孔子艺术修养甚高,大约是没什么疑义的。徐复观也说孔子开启的艺术精神十分可贵。孔子的艺术素养主要是诗。不过,当时诗只是音乐,并非后世所谓的文学。像后人常说《诗经》里面有六首是佚诗,诗句亡失了。实际上这六首并不是佚诗,而是六首乐曲,本来就没有配歌词,只演奏,不唱的。后世把《诗经》看成文学作品,没注意它本是乐章,故理解上才有这样的落差。但也因为如此,孔子的诗教,后来也就完全开启了文学家论诗的传统。所有论诗的基本原则都从孔子来,如“不学诗,无以言”、“温柔敦厚,诗之教”、“兴、观、群、怨”、“绘事后素”等,都反复被诗论家发挥着。

孟子也很重要,孟子一样重视诗书,且孟子有几个观点对于后来的文学批评有极大的影响,一叫“知言养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像《文心雕龙》有《养气篇》,韩愈说文章要怎么样才能写得好呢?不是去雕琢字句,而是要养气,“气盛则言宜”,这就是孟子养气说的发挥。中国论文学重气,讲文气,文章要有文气,作者就要养气。其知言之法也很重要。如《尚书》记载武王伐纣,决战很惨烈,血都可以把捣米的杵浮起来了。孟子就说读书不能把这类文字看死,尽信书不如无书。还有,书该怎么读?他说,须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这都是极重要且被后世奉为圭臬的。《孟子》的文章,宋代以后也成了重要的文学典范。像桐城派,到近代吴闿生还写了《孟子文法读本》,教人怎么从文学角度来阅读《孟子》呢!

荀子也一样对文学影响深远。我们刚刚曾提到孔子与音乐,但对儒家音乐理论最完整表述的,其实是荀子。其《乐论》也是《史记·乐书》、《礼记·乐记》的依据,后世相关论述亦可说是由此发展下来的。其次,《荀子》的文学表现与《孟子》不同。《孟子》的文学表现,是宋代以后从文学角度去看《孟子》而获得的理解。《荀子》不然,他是“赋”这种文体的创造者。《汉书·艺文志》说赋有三个源头,第一就是荀子,第二是陆贾,第三是屈原。这是赋的三种类型,但陆贾影响甚小,屈赋或另立为“骚”,所以荀子独为赋之祖。各位去看《昭明文选》的分类就可以看到这层道理。除赋之外,他还有《成相》篇。这一篇,有人说当是如少数民族一边捣杵一边踏脚唱歌的歌词;也有人认为是我们现在说相声之“相”,所以它跟说唱史是有关的。

西方人眼中的孔子

这些皆可以看出《荀子》在文学上的重要性。这些看起来可能还不觉得他有什么特别,听来寻常。但若与先秦其他各家略作比较,你就会发现,这是个非常特别的角度、很特别的传统。为什么?

因为跟墨家比,墨家就是完全反对这一套的。墨家不只非攻,它还有非乐,强调音乐对社会的危害。乐,指所有的艺术,譬如文绣、雕刻都叫乐,用音乐来概括所有人类的艺术行为、艺术活动。而为何认为这些都是不必要的?墨子是个实用主义者。我们常说中国人受儒家影响,是实用主义,其实墨家才真是实用主义,故只要“质”不要“文”。例如买一张桌子,墨家最重视的是材质好不好,耐不耐用、坚不坚固,能不能达成放东西的用途,这就是“质”。如果反而去讲究桌子的造型、雕花、上漆、样式等文饰之美,墨家就觉得是“买椟还珠”,不实用了。如若天下人都去追求这些文饰虚华,则必危害国家。墨子强调“质”,反“文”非“乐”。墨家如此,法家也是如此,它批评“儒者以文乱法”,说儒者的缺点就是“文”太多了,是国家五种“蛀虫”之一。其说很像柏拉图讲诗人应该逐出理想国,因为他们会蛊惑人心、危害城邦。

这两家是明确反“文”的,兵家、农家、名家、阴阳家这些则都跟文艺没关系。最后仅剩道家。道家与墨家一样,是反“文”的,故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强调返璞归真,仅重视质、朴而不贵“文”。道家当然仍可如徐复观所说,发展为艺术精神,但那是以道家诡谲的方式( 如“无为而无不为”、“不言之教”、“渊默而雷声”,等等 )开展出来,它本身却是质朴无文的。

所以先秦诸子,真正跟文学有关、提倡“文”的,其实只有儒家。中国文学若要讲思想源头,就只有这个源头,由其他家谈不下来。 cvncZpqUjCUtbL/oseMMy+cy94qs9nOOE769Tel1U6zITaIEZMu6vQ6ZhaRJ47N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