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道家、道教的错误认识

文学与道家的关系,有许多人强调过。可这一讲却并非还是那些陈腔滥调,而是要着重介绍文学与道教。

一般人不懂,可能会说:既然谈道教,为什么题目不叫文学与道教呢?“道家”是指老庄思想,不是指道教呀!

这是一知半解的假内行。古代并没这样分,老庄固然被称为道家,道教各派也同样被称为道家,《隋书·经籍志》所载《道学传》就不是老庄而是神仙家言。所以现代人用道家指老庄、用道教指神仙方士,乃是分其所不当分。

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往往该分而未分。例如过去讲文学史说某某人受了道家影响时,常没搞清楚有许多根本不是老庄思想而是道教。像人们一谈到魏晋,就说是老庄玄学,举嵇康《养生论》、葛洪《抱朴子》等等为证,而不知他们都不是老庄,乃是道教的。

再看我们熟悉的《兰亭集序》。其内容主要是说聚会非常好、非常快乐,但这么美好的聚会却令人乐极生悲,想到人生苦短。因此《兰亭集序》是个悲伤的文献,讲人面对时间的哀伤。而在哀伤中,王羲之还有个重要的体悟:发现庄子所说“齐物等观”、“齐彭殇、一死生”等等都是骗人的。庄子教人不要执著于大小长短,大小是相对比较来的,人陷在这些比较之中就不能见到天地之大美了;假如从大宇宙的观点来看,一年、十年、一百年有多少差别呢,一个出生就死掉的婴儿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又差多少呢?庄子常常拿死亡开玩笑,是想去除我们对死亡的恐惧。王羲之却认为这只是个理论上的空话,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可以说是道教中人,他根本不信老庄思想,所以有一杂帖还说:“省示,知足下奉法转道胜理极此,此故荡涤尘垢,研遣滞虑,可谓尽矣,无以复加;漆园比之,殊诞谩如不言也。吾所奉设教意政同,但为行迹小异耳。”他如此瞧不起庄子,可见当时许多人和事并不能只从“庄老玄风”去理解。

一般谈思想史,又皆只谈道家,以致大家对道教都不太了解,也不知道它对中国历史有多大影响,所以这一讲我会偏重从道教讲。 RPm8Tfm1/TEDJk86f7MAtJVbPv5RUaHlY11gyvQHfNcIUjUl0M0R+GrdWv2C0PD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