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写在备课本上的教学故事

一、我课堂上喊了两声“他娘的!”

2010 11 19 日。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在学校多功能厅,我开设了一节组内公开课,讲的是《高祖本纪》第一课时。原文是这样介绍后来的高祖、当时的刘三的:“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备课时我就在反复琢磨:怎样让学生体会刘三这种既大度又不免有点痞相的性格?我的眼光落在“廷中吏无所不狎侮”的“狎侮”二字上。“狎侮”课本上解释为“戏弄耍笑”,《古代汉语词典》训为“轻慢戏侮”。但这种书面化的、冷冰冰的解释,无法唤醒学生的人生体验,让历史人物“立”起来,“活”起来。果然,我问学生什么叫“狎侮”,学生有的说“喜欢骂人”,有的说“好作弄人”……我笑着摇摇头:“刘三这个家伙大大咧咧,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喜欢说大话,没轻没重,没大没小,说话很粗俗也很江湖,但他碰到什么人都自来熟,很有朋友缘,别人都喜欢和他在一起,觉得很轻松……他娘的!老萧,我们喝!”学生大笑,听课的老师也笑,随即不断地点头。讲到刘邦空手赴沛令宴会并“狎侮诸客”时,我抬起头,手一指听课的王老师诸人,说:“哟,老王你也来啦!他娘的,好长时间没有见到你了!……”听课师生大笑,后排有两个调皮的学生竟然互相推搡起来……

评课时几位老师都提到,课上两个“他娘的”很有味道也很有匠心:就像泡发地皮菜之类干货一样——泡发地皮菜需要水,这节课则运用原生态的戏谑语言,使历史人物活灵活现,让人印象深刻。我补充谈了自己的思考,我说:“像《史记》这样的文化原典,教学中简单地解释词语、翻译语句,就把经典给糟蹋了,应该紧贴人物,引导学生与生活经验打通,读出藏在文中的人物的神态、心灵和气质,这样两千年前的古代文本才能融入我们当下的生活,我们才能从中汲取历史人生的智慧。”

二、学生的问题都有课堂教学价值吗?

2010 12 2 日。星期四。《淮阴侯列传》第一部分写韩信早年生活中的三个小故事,上完第一课时,其他班级有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南昌亭亭长不给饭吃这样的小事韩信无法忍受,而胯下之辱这样的大事他反而忍了?”我在办公室听其他老师议论,觉得问题很有价值,第二节课就把这个问题抛给全班同学。

有同学说:“因为对象关系不同,结果不同。韩信与南昌亭亭长是朋友,自然无法忍受对方对自己的背叛和伤害,而‘淮阴屠中少年’与韩信是陌生的路人,对方又是泼皮无赖,必须忍辱负重。前者是朋友绝交,不会有什么问题,而后者则是人命攸关的大事,来不得半点鲁莽。”

又有同学问:“这三个故事有没有先后之分?如果有先后的话,也许反映了韩信从不能忍到学会忍的心路历程,是他在底层摔打中成熟的表现。”大家纷纷点头。我说:“讲得很好,给人启发。可以把‘心路历程’改为‘成长过程’,这样表达更准确。”

还有同学课后追着我问:“第一个故事说明韩信是个不能忍的人,这样一个不能忍的人,受到胯下之辱时,他需要多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啊,说明他的胸怀很大。”学生咄咄逼人的劲头,让人感动。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利用学生的问题和答案生成学生的课程知识。它是优质教学的一个外显指标。而我的教学智慧则是:精选学生的问题,加以放大,使之产生更大的示范效应。

后来又有学生提出问题:“韩信讲他打井陉之战之所以成功,原因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这种兵法今天还能用吗?”我想了想,这样回答他:“你大概觉得这种做法与今天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理念相违背,觉得这种兵法今天可能已经过时。‘置之死地而后生’中‘置之死地’是手段,‘而后生’才是目的,就是说要把人置于死地、险境、困境和厄运中,唤起人巨大的潜能,使他努力拼搏,取得成功。这种兵法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照搬当然不行,但其基本精神和原则在今天仍不失其价值。今天我们各种竞争中最后期限、自加压力等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现实版。”

我本想把这个问题拿到班级讨论,后来放弃了。为什么?因为这个问题指向文本外部,放到课堂聚不起气来,一讨论课堂就散了架子。

三、怎样使“言”与“文”结合起来

2010 12 9 日。星期四。下午第一节课,夏丹老师为全市老师开了一节公开课。其中“言”与“文”结合得自然贴切,很有文言文的味道。课后点评时,我提到三个印象深刻的教学镜头。

第一个:“奔射杀”,一字千金。

《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射杀白马将一节中说:“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老师先让学生读,然后问:“‘奔射杀’三字能否去掉一字?”生答不能。为什么不能?老师和学生探讨三个字的含义:“奔”,奔驰而去;“射”,射箭;“杀”,射死。让学生咬一咬这三个字,飞将军的神采就浮现出来了,“言”与“文”也打通了。

第二个:一个“尽”,一个“尝”,境界全出。

7 节有一句写李广廉洁爱士:“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老师问:“‘尽’是什么意思?”生答:“全,都。”这时大家心里会咯噔一下。“那么‘尝’呢?”“是‘吃’。”老师然后补充:“这里可解释为‘试吃’‘尝一尝’。”“那‘食’呢?”“食物”。“为什么?”“因为上文是‘水’,这两句是对称句。”士卒没有吃,李广连尝尝味道都不干,可见其人清廉爱卒之风。一咬,“文”与“言”就融为一体,味道就出来了。

第三个:四个“乃”字,掀起高潮。

讲李广最后一次参加对匈奴作战,老师特意选了四个“乃”做了投影,让学生诵读:“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老师问这三个句子中都用了哪个虚词,回答是“乃”字。于是请学生说说这四个“乃”字的意思以及所表达的人物心态。学生讨论后纷纷要求回答。第一处“乃”意思是“才”,表明汉武帝有顾虑,本不愿让李广出征;第二处“乃”意思是“就、于是”,表示承接,说明大将军卫青立功心切;第三处“乃”意为“竟然、却”,表现这位与匈奴打了四十多年仗的李将军的恼火和不甘心;最后一个“乃”字是“才”的意思,表现老将军的渴望建功,愿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决心和勇气。

四个“乃”概括了“乃”字的三种基本含义,把各方人物复杂的关系和心态表现出来,化繁为简,既复习了“言”,又训练了“文”,成为一个课眼,掀起教学的高潮,受到听课老师好评。

四、感其豪放,品其沉痛,赏其飘逸

2011 5 16 日。下午第一节课,有老师开设了一节《将进酒》的组内公开课,主要是用诵读的方式,通过抓情感变化来组织本课教学。应该说课上得不错,但是感觉这节课走进了文本,却没有走进作者的内心,没有很好地传达出李白豪放诗歌的味道。她反复指导学生分析诗中“愁”与“乐”的情感变化,试图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豪放味,但因为自己对诗歌的情感意蕴缺少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课堂后半部分教学过程不够清晰,抓不住文本,更抓不住学生。关键的问题是只注意“愁”,教学中大挖其含义,而忘了这是一首酒歌。一般人欣赏此诗,往往欣赏的是其中飘逸的飞翔的自由感和解放感,但教学中怎样把这种飘逸感外化出来,需要动一番脑筋。

《将进酒》是一首酒歌,就是借酒浇愁。浇什么愁?是“万古愁”。什么叫“万古愁”?结尾句呼应开头“悲白发”,由开头“朝如青丝暮成雪”可以推断就是一种人生短暂、时不我待之愁,就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伤,就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感叹,就是“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悲伤,作者可说是“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此外还有无法施展才华的痛苦。全诗虽是酒后放歌,竭力渲染饮酒的快乐,但全诗以“悲”开头,以“愁”作结。“最奇的是上文写了许多饮酒的欢乐,在末尾却结出一个‘愁’字来。非但章法精辟出奇,也见得借酒浇愁,太白虽达观,也跳不出这个愁城呢”(喻守真),这样“愁乐交战于胸是全诗主线,全诗开合起伏,全由这股不平之气主导”(马茂元)。葛兆光在《唐诗选注》中评李诗,依据王安石的评价,认为李诗特点就是一个“快”字,粗喉咙大嗓门,有一种冲口而出的率真和爽快。正是因为有了这股愤激不平作为底气,冲口而出,使全诗充满一股自然流畅而又气脉贯通的豪气和狂气。什么是豪气?李长之说,就是居高临下,就是以大观小。而这种豪气和狂气是李白诗歌招牌式的风格与气质。因此应该透过诗中大喜大悲、忽喜忽悲,而又大开大合、曲折起伏的表面,引导学生体会其中悲喜交织的不平之气,及其气势和力量。

因此本课设计可以考虑:( 1 )感其豪放:让学生找出诗中的豪放语句,加以自主鉴赏;( 2 )品其沉痛:梳理诗中的“悲”“喜”二字,体会诗中忽喜忽悲,而以悲为底的内涵;( 3 )赏其飘逸:体会诗中心有不甘,拼命劝酒,借酒冲绝世俗功利的桎梏,使自己的生命得到超脱张扬,使酒歌充满了飘逸之气的特色。这样可以把一般《将进酒》教学中不易落实的情感加以课程化,让学生对李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真正走进李白的内心,也真正走进作品。

五、 Read with a writer's eyes

教了一段时间《唐诗宋词选读》,不免心生厌倦,老是“情景交融”之类,分析来分析去,难以调动学生。前两天听熊放放老师上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我提了两条意见,其中一条是诗味没有上出来。诗歌教什么?不就是诗味嘛!正因为如此,我希望自己这一节课《登柳州城楼》能突破一下。怎样突破?想从还原写作过程的角度尝试一下。

2011 5 24 日。星期二。下午第三节课。上课后,我说:“学了不少唐诗,我们都是把诗歌当成现成的千古绝唱来分析解读的,好像诗人大笔一挥,写下来就是千古绝唱。其实,这是误解。我相信,这些诗作当初写的时候,就像我们写作一样,也是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一联一联,克服许多困难写出来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换个角度,不采用分析法,而是运用探究的方法,还原作者的写作过程,展开想象,大胆猜测,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这首诗来的。”我让学生从三个方面来揣摩这首诗的写作过程。这三个方面,一是作者的立足点在哪里,二是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三是作者怎样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组织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跃跃欲试,讨论热烈。

素有才女之称的盛星玮第一个站起来发言。她说:“作者是站在情感的角度来构思的。他被贬荒蛮的柳州,痛苦万分,触目所见,满怀愁思,郁结心底,发为吟咏,一吐为快。他登上柳州城,看到风吹乱水中的芙蓉,雨打着城墙上的薜荔。仰望远处,树木遮住了望眼,俯视近处,柳江如同自己的愁肠,抒发了自己痛苦的心情。”我肯定她的回答开了个好头,对诗的理解也比较到位,同时也指出她的理解只是“串讲”,说出了诗的内容,但没有把诗的写作过程展示出来。

我看见坐在后排的蒋成飞趴在课桌上,以为他上课走神,便点名让他来发言,谁知他早已成竹在胸,回答滔滔不绝,说得大家一愣一愣的。看来,他是想用这样的方式引起我的注意,蛮有心计的。“我觉得这首诗的立足点应该是‘城上高楼’的‘高楼’。为什么呢?”他卖了个关子,把同学都逗笑了,“从取景的视角看,‘接大荒’‘海天’等都是俯视和远视,而且下联中的‘惊风’‘密雨’的‘惊’和‘密’,说明在高处,因为只有在高处才有风大雨密的感受,才有这样鲜明的远与近取景的层次感,有了这样的取景、构图和描绘的铺垫,就自然酝酿出无穷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孤独愁绪,才有最后一联音书难达的思乡之苦……”蒋成飞同学越说越激动,最后得意地点一点头。教室里很安静,大家听得很认真。

忽然看见班长王海宽向我示意,就让他第三个发言。海宽站起来说:“我补充一下。我觉得作者不大可能一次登楼就写了这首诗,而是多次登楼有感而发,因此描绘的画面也是印象最深的、最难忘的。怎么把画面和感受表达出来呢?他在每一联、每一句都琢磨用好动词,把画面和情感串起来,比如,‘城上高楼’和‘大荒’之间用一个‘接’,就把那种荒凉感一下子拉到眼前,有冲击力;又如,‘惊风’和‘芙蓉水’用‘乱飐’联系起来,也许他曾想过‘吹’字,但是平仄不合,动感也不够,所以选择了‘飐’,是乱吹,吹得东倒西歪,一片狼藉;下句中‘斜侵’也很有效果,是风风雨雨纠缠着,是无休无止地吹打着。此外‘重遮’‘曲似’等,也都是作者写作中着力推敲的关键点。”王海宽的精彩发言,把班级探究氛围推向高潮,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王琳智这丫头鬼得很,常有奇思妙想,我想让她把班级头脑风暴吹得更猛烈,就让举手的迟骋同学等一下,让王琳智先发言。不出所料,她的见解让大家耳目一新。她说:“我猜想,作者一定在柳州城楼上徘徊了很长时间。开始是阴天,或者密云欲雨,然后突然下雨,雨越下越大,后来雨又停了。他向远处眺望,眺望朋友,眺望京华,眺望故乡,但是一无所见。还有一种假设,就是这一次登楼根本没有下雨,但它融合了以前多次登楼的经历,让他的第二联又刮风又下雨,他把自己想象成在风雨中飘摇的芙蓉,把自己想象成风雨中咬牙坚持的薜荔,而打在身上的风雨是那么大、那么猛,让人无处躲藏,充满了敌意,想要置他于死地……”她的发言还没结束,教室里出现一阵骚动,不少人窃窃议论,大家都很兴奋。

迟骋早就等不及了,站起来说:“我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我觉得作者已经想好了题目,是带着题目登楼去收集材料,他看到了……”班上炸开了锅,显然,大家多不赞同他的假设。我也大笑,开玩笑说:“你还以为像你写随笔那样,满世界痛苦地去找写作素材啊?”他同桌站起来说:“我觉得应该是触景生情,根本没有题目,是在写的过程中才想到题目,或者写成初稿后才‘配’上题目。”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迟骋有些懊丧地摸摸头,有些不好意思,接着说:“我再补充两点。一是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作者也许开始只是想到‘惊风乱飐……水’‘密雨斜侵……墙’,看到满池的芙蓉、满墙的薜荔这样富有地域特征的景物,才有了‘芙蓉水’‘薜荔墙’的说法。二是颈联,作者会不会先想起‘九回肠’?因为《报任安书》里面就有‘肠一日而九回’的说法,然后才对出‘千里目’,才有了这样工稳而又深刻的对偶句?”

我被同学们充满想象与个性的解读所感染、所折服,参加到他们的讨论中,不时加以补充和引申。最后,我总结说:“大家的发言很精彩,提出了很有想象质量的设想,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作者写作的现场,亲历了写作的过程。这也就是现在外国读书界常说的‘ Read with a writer's eyes ’。其实,作者的写作过程是无法复制的,不要说外人,就连作者本人事后也未必说得清楚。但是这种站在作者写作的角度来揣摩的方法,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探究的可能和方向,让我们看到了全新的诗歌面貌,对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让我们的阅读充满发现和创造的快乐,对我们的写作也不无启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灵活运用这种方法,让我们的唐诗宋词学习之旅更加快乐和充实!”

六、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

2011 6 1 日。星期三。下午第一节课。课前,我在黑板上板书:“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副标题——《长安晚秋》《商山早行》鉴赏课。一上课,我提出本课要求:希望大家运用学过的唐诗解读鉴赏的方法,依据个人兴趣选择其中一首,在课前自读基础上分组讨论,最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先讨论《长安晚秋》。刘御汐代表第一组发言。他先介绍与诗歌有关的作者信息:一是作者虽在长安但很不得意;二是诗中“长笛一声人倚楼”一联大受杜牧赞赏,是诗中的名句,作者因此被称为“赵倚楼”。首联写景,写出晚秋时节清晨长安的全景,用夸张的手法写宫阙的高大。颔联仰视,写大雁南飞,高楼上有人吹笛,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颈联是俯视,写了两个镜头:一个是篱边的菊花,另一个是盛开的莲花。尾联用两个典故:一是张翰闻秋风而起思乡之情,还有一个是钟仪戴南冠以示不忘故国,表达作者在官场上的失败和思念故乡的感情。从手法上看,主要有借景抒情、用典和夸张三种,夸张主要在“汉家宫阙动高秋”一句,用典在最后两句,而借景抒情则诗中所在皆是。

第二个发言的是陶嘉乐同学。小丫头伶牙俐齿,当她用演讲中惯用的“各位同学下午好”开场时引来班上一阵哄笑。但她很镇静。她首先表示她所在小组不同意“夸张说”,也不认可“失败说”,并做了解释。她认为诗中除了俯视和仰视变化之外,还有从“汉家宫阙”“残星几点”到“紫艳半开”“红衣落尽”这种由远及近的视角的变化。而从“拂”“动”到“篱菊静”“渚莲愁”,又有动静结合的效果。她的分析很细致也很精彩,还辅以手势和表情的变换,结束时赢得一片掌声。

第三个发言的是赵岑。他最近写了一篇《杜甫诗的现场感》的探究小论文,在班级广为传阅,人气很高。估计他们小组推荐他也多少看中了这个因素。他主要对诗歌细部做了更细致的鉴赏。比如,他分析第一联视角上抬,视野开阔,为下联的“雁”和“人”的出现设置了环境,做了铺垫。第二联残星大雁,长笛一声,既写了视觉形象又写了听觉形象,引出“人倚楼”,由雁及人,不言愁而愁自现,一直贯穿到篇末。第三联“紫”“红”二字也用得好,映衬对比,暗含时光流逝的感叹……发言过程中,赵岑还邀请小组内其他同学发言,形成“戏中戏”的格局,风生水起,掀起一个高潮。

接着全班讨论《商山早行》。不知是不是因为上一次《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讨论大出风头,蒋成飞又被小组推荐上来发言。他这次仍然采用“还原写作场景”的方法,认为诗中首联“客行悲故乡”,尾联“杜陵梦”,首尾呼应,扣住了“早”和“悲”;全诗回忆了作者早行时的所见所闻,“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串成一个早行的场景。第三联“槲叶”“枳花”既是记忆中难忘的事物,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不断地走啊走,表达了前途遥远与思乡心切。尾联写了记忆中的场景,“凫雁满回塘”,有一种温馨之感,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画面渲染氛围,含蓄地表达思乡的情感。

咦!张睿同学平时难得主动发言,这次怎么“隆重登场”了?看来一定是心有所感,急于和大家分享。果然,她重点鉴赏诗歌的颔联。她先引用闻一多分析温飞卿诗句的一段话:“(他)只把这一个一个的字排在那里,并不依着文法的规程替它们联络起来,好像新印象派的画家,把颜色一点一点地摆在布上,他的工作完了。画家让颜色和颜色自己去互相融洽,互相辉映——诗人也让字和字自己去互相融洽,互相辉映。”指出颔联是典型的“名词句”,即不用动词、形容词,而以名词直接组成的诗句。这是古典诗歌的特色。不标明名词间的关系,让人自由组合体验,获得广阔的理解空间。比如,杜甫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她的发言给人新的启发。

彭晓欣同学似乎对这首温诗兴趣不大,她公开大胆“走题”,就这两首诗,提出了新的问题。她觉得两首诗中各有一联名句,都很出名,又都处在颔联的位置,而且名句写得很好,好到其他各联仿佛都成了陪衬,以至于破坏了全诗的完整感,有一种突兀感,这种感觉在《商山早行》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她还把这两首诗与盛唐李杜的诗进行比较,最后结论一语惊人:“大诗人就是大诗人,小诗人就是小诗人!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她的发言引发班上一片嗡嗡声,大家都窃窃低语,可能不完全同意她的观点,但看得出来,大家都很佩服她的勇气和胆识。彭晓欣走下座位很兴奋,胖乎乎的脸涨得通红,拍了拍同桌的头……

同学的讨论太精彩,大大超时,已经打下课铃了,我的总结稍显匆忙和急促。我告诉同学:“这节课非常精彩,有自己的想象,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鉴赏,有交流,有讨论,有争论。积极主动,生机勃勃。和大家一样,我听得很认真,收获很多。”我还告诉我的孩子:“‘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是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日本人大沼松山的诗句,它揭示出晚唐诗歌独特的美,那是一种普通生活的美,一种小巧的美、精致的美、细腻的美,是一种不同于盛唐诗歌的独特的美。可喜的是,大家讨论中,对这种诗歌的美质也有了自己的触摸和感受。希望大家有新的收获,不断得到进步。”

七、一梦四问

2011 6 14 日。下午第一节课,上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我告诉大家,原来不打算上这首词,因为它比较容易大家也比较熟悉,但有不少同学喜欢这首词,希望老师教这首词,我想了想,决定加上这首词。

怎么上呢?我抓住标题中的“记梦”做文章。诵读之后,我说词题很长,为什么题目要交代这么细致?因为这个日子很重要,这次梦境让他难忘,这首词就是写给她亡妻的悼亡词。苏轼的亡妻叫什么?有学生回答说“王弗”。我说:“很好!看书很细!”

我告诉学生有关苏轼的一个“小八卦”:苏轼一生凡三娶,妻子皆姓王,可说与王家有缘。第一位叫“王弗”。第二位叫——没人接茬儿,我只好自说自话——叫“王润之”。第三个原是他的妾,叫——,我停了一下,学生很快接话,说“朝云”。显然学生对苏东坡生平有些了解。“对!朝云也姓王。”学生很兴奋,教室里有些骚动。

我回到标题上,说:“词题虽然长,但关键词就是‘记梦’。”我问学生:“这首词写的都是梦境吗?”标题既然是“记梦”,不是梦境还会写什么?学生纷纷翻书,陷入沉思,寻找答案。仔细一读,有学生摇头,提出不同意见了。有学生抓住“夜来幽梦忽还乡”中的“夜来”,提出这首词不仅写了梦境,还写了梦前;还有的学生发现词中“料得年年断肠处”一句,抓住“料得”一词,认为不仅写了梦前和梦中,最后三句还写到了梦后。

好!有了初步理解,我继续问学生:“梦中写了什么?感情有什么变化?”学生的描述充满个性和想象:作者来到故乡,进入故居,抬头看见妻子仍然坐在她习惯坐的窗前,梳妆打扮,一如生前;她忽然回过头来,作者似有万语千言,想要倾诉,但此时却只有相顾而视,泪流千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作者把万语千言都投入这个细节中去,感情上也让人由喜转悲。整个梦境似乎清晰,又似乎朦胧。最后,朝思夜想的妻子忽然消失,梦中醒来,脸上还留有泪痕!

我让学生举出最打动自己的句子鉴赏。有学生喜欢“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认为它写出了作者仕途上遭受的坎坷和打击,有一种沧桑感。有学生欣赏“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认为它不仅让人感受到无穷的痛苦,而且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呼应;解释“泪千行”的原因:他为何伤心落泪呢?也许是短松冈上,孤坟一座,明月之夜,倍感凄凉吧?我又带领学生反复品味“梦中”四句,引导学生回顾归有光《项脊轩志》以乐衬悲的手法,体会词中以乐写悲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诵读时,我分明看到前排的女同学泪眼蒙眬,竟至于伏案而泣。

最后问学生:“既然是‘记梦’,直接写梦就是了,为什么要从梦前写起,还要写到梦醒之后呢?”讨论使大家认识深化,原来梦前是铺垫,梦后是点染,把现实与梦境交错起来,产生一种梦如现实、现实如梦的幻觉,更好地抒发作者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整节课在同学们悲凉凄楚的吟诵声中结束。

整个教学并不复杂,无非抓住四次“记梦”,由浅入深,有出有入,有放有收,让完美的词境感染学生,把幽渺的词心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体验不断深化。而我要做的,就是在教学中,把意图隐蔽起来,形成一种“非指示化”的自由感和轻松感,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体会其中的三昧。

八、宋词的“四气”和负面效应

杨海明先生把宋词的审美特点概括为“四气”:富贵气、香艳气、阴柔气和哀婉气,表现出与唐诗不同的鲜明特色。

富贵气:宋词喜欢“摆阔”和“夸富”。词是一种充满富贵气的文体。杜甫诗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到了晏几道的词中就变成“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烛”变成“银釭”,有一种“以富为美”味道;又如,杜甫诗中说“危樯独夜舟”“老病有孤舟”,到了词中便被涂上了一层“夸富”的色彩,变成“留恋处兰舟催发”,被美化成兰舟画舸之类。这与北宋物质生活的富裕以及人们普遍的享受心理有关。(《扬子晚报》曾报道苏州城建施工时发现一口北宋古井,里面有几吨铜钱,其中不少珍稀的“版式”。据考证,这户人家,还只是中等殷实人家,可见北宋社会的富裕。)这种物质生活及心理慢慢发展成为一种雍容华贵的闲雅气度,给人一种从骨子里渗透出来的“真富贵”的气质。如“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等等。鲁迅在分析唐诗时这样写道:“唐朝人早就知道,穷措大想做富贵诗,多用些‘金’‘玉’ ‘锦’‘ 绮’字面,自以为豪华,而不知适见其寒蠢。真会写富贵景象的,有道:‘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全不用那些字。”

香艳气:词是一个充满“香艳美”的文学天地。所谓“香艳”,“香”,芳香,“艳”,美丽,就是女性生活或两性恋情的艳遇、艳事、艳情、艳史等,就是女性的人体美、外观美或者男女之间的恋情美,给人一种满是女性肌肤气息的感觉,给人一种艳情的联想和审美刺激。比如张先有一个外号叫“张三中”,就是“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温庭筠《菩萨蛮》中“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是床头的屏风,“重叠”说的是六扇屏风上画了重重叠叠的山水,而“金明灭”则是在朝阳照耀下金光闪烁,写女子在卧室中醒来起床的情景,充满脂粉香艳气息。

阴柔气:就是“以柔为美”,有一种柔性美感。用一种南方和女人的眼光去捕捉小、巧、柔、甜的客观景物,尤其喜欢选择与水有关的意象,使词中平添柔情似水的柔软感,表现出对刚性的人世竞争的厌倦和逃避,以及在柔性生活环境中寻觅幸福生活的心理。婉约派词人不必说了,就是豪放派词中也能见到这种因女性形象而带来的几分阴柔气的奇妙现象。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苍凉豪迈,充满了英雄之气,但因插入“小乔初嫁”几句,便增添“英雄美人”的阴柔意味;又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结尾也说“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起到刚中有柔、以柔衬刚的效果。

哀婉气:多是表现悲哀色彩的词语和意象。如“愁”“恨”“悲”“苦”等,动态性词语有“流泪”“断肠”“销魂”“失眠”“痴望”等,形容性词语有“惆怅”“无聊”“慵懒”“憔悴”“消瘦”“多病”等;此外,“伤春”“悲秋”,把词人对青春流逝的哀痛表现得十分沉重;更有“残月”“斜阳”“老柳”“寒蝉”“断魂”“废池”“黄昏”“霜叶”等带有“残缺美”或“阴冷美”的词语和意象……唐宋婉约词篇,简直就是由一批伤心人写成的!

下课路过各班教室,老师们个个精神抖擞,充满了教学激情。小熊说:“它表现出词人内心的无限悲苦。”王夫成说:“真是一片衰杀之气啊!”……真的,自从上宋词以来,仿佛我们就笼罩在一片衰杀和愁苦之中,浓得化不开。宋词教学就是这样。宋词具有婉约的审美特质,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自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宋词又有香艳气哀怨气,教学时间一长,学生(尤其是女生)很容易产生哀怨萎靡的情绪,不仅造成审美疲劳,而且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也很不利。教学中怎样克服这个问题呢?

一、精选篇目,不仅注意审美情感的类型的多样和协调,而且注意其中的“对子”,利用其相生相克的特点,使之中和与协调。如以南唐后主的家国之痛化解花间词的浓艳,以苏辛的豪放词化解婉约词的香软之气,即便同是婉约,柳永的羁旅行役也可以矫正补充晏欧词的泪水横飞。要做到“荤素搭配”,教师要有比较广博的趣味,要注意营养的调配,而不是拿个人趣味遮蔽丰富多样的艺术的真实。

二、要让学生了解宋词的特质,知道宋词只是反映人们思想感情比较私密化的一部分,虽然“要眇宜修”,绵密悠长,感动人心,但过分甜腻的东西吃多了,不易消化,只会成为堆积的脂肪,成为无用的垃圾,因此不可过于沉溺,要会摆脱。怎么摆脱?就是要有“间离效果”。比如,我曾经和学生一起探究宋词中“三大意象群”,体会宋词的“四大气质”,让学生跳出宋词,站在新的高度看待作品。这类探究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趣味。

三、与现代生活感受打通。比如,讲小晏词,我把作者与曹雪芹比较,他们都出身富贵之家,经历家道衰落,晚年穷困落魄,但秉性孤傲,不肯媚世求荣,诗酒自遣。伤心人别有怀抱,他的作品充满对往昔生活的追忆。讲他的《临江仙》和《鹧鸪天》,我说,有一首外国歌曲 Yesterday Once More ,读小晏的词大有昔日重来情不可堪的感觉。《临江仙》和《鹧鸪天》是小晏版的 Yesterday Once More 。获得“理解之同情”的心境,既顺利地进入作品意境,又不过分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

曾公祠读书后师生合影 gYFB+pEUDPGPu7l6nIolOR9ESxxue0/hsGIphgEWkdqfgTeG0kF3CfFvH0g7VW/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