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美丽的语文

一、《葡萄月令》教学故事

2011 2 24 日。星期四。下午第一节课是王娟老师的组内公开课。上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

天真的暖和了。怕迟到,一路小跑竟然微微出汗。师生早已等着。我不好意思地猫腰找座位坐下。

王娟老师先从题目入手,概括文章基本内容,然后选出文中“四月”“五月”“八月”三个片段,推荐了三个学生分别朗读。 13 班学生真不错,有几个朗读高手。听着清纯年轻的声音,我眼前那些四月的葡萄仿佛吸饱了水,青绿一片;想象中的五月葡萄花在梨花苹果花的映衬下格外美丽;最美的是八月的葡萄,一串一串,璀璨琳琅!老师纠正几个字的读音,如“挺 gu ā(括)”、“ bi ě(瘪)果”,还举例示范“长出来就给掐了,长出来就给掐了”一句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味。转入下一个环节,老师布置学生结合朗读的内容讨论文章语言的特色。学生讨论热烈。印象深的是两个学生。一个指出文中用了不少短句,比如,“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显得很精神;另一个指出文中语言具有方言、口语的色彩,如文中“磁棒”“挺括”等,有感叹语气,情绪饱满,“它真是在喝哎”“那叫好看”。学生不简单,看得出,抓得住。在每位学生发言后,老师加以点评。紧接着,老师顿了顿,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几个学生先后回答,但是多在“喜欢”之类的意思上打转,深入不下去。这一下把学生问“闷”了。我坐在下面想,这个问题设问可能有问题。那该怎么问呢?我一时也没把握。为了扭转沉闷的气氛,老师补充了文章的写作背景,讲到 1957 年“反右”中作者受牵连,下放农村种葡萄,但他并不灰心,而是以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最后,老师提到学生课前预习普遍提出的质疑:“为什么文章采用‘月令’这种有些流水账意味的形式?会不会让读者觉得拖沓?”学生回答,但互动面窄,只有几个学生应和,有些冷清。下课了,结尾稍嫌匆忙。我左右看了一下,听课老师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看来,大家的感觉和我一样。

课后评课时,老师们都肯定了这节课的设计和教学。王夫成老师说:“这节课带来一串清新爽口的葡萄。”大家都笑,小王老师也羞涩地笑了。老王老师接着指出本课的优点,比如备课精心、选点典型、注重朗读、教学中有启发有指导。但他觉得这节课前半节紧凑,后半节庞杂了些,没有再掀起一个高潮;语言赏析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辨析手法,方法比较单一,建议还可以采用替换、补充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我最后一个发言。我告诉大家,为了听好这节课,我昨晚翻出汪曾祺的作品又认真研读,一直忙到将近十一点钟。我举起手中的书说:“今天我把汪曾祺的《蒲桥集》和《晚翠文谈新编》都带来了,我重点谈谈对汪曾祺这篇作品的理解。读汪文有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字面理解,以为文章写的只是葡萄一年十二个月种植生长的完整过程。第二境界是发现朴素的文字中有人,有一个欣赏农事生活的快乐的‘我’。第三境界则是体会到这个‘我’与葡萄合一、与月令合一、与土地合一、与那种生存状态生命状态合一,从中读出‘我’的情感、胸襟和人格。我觉得这节课小王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只达到第一和第二境界,没有达到第三境界,正因为如此,课的后半段深入不下去,缺少独特的‘味儿’和‘范儿’。读法决定教法——要把自己的理解、困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拿出来,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探究。要想教得好,教师自己必须读得好。我读这篇文章有两点困惑:一是这篇文章到底好在哪里,二是这篇文章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价值。

“好在哪里呢?首先,文章有味,别具一格,个性鲜明。这篇文章朴素到了极致,可以说是‘散文中的田园诗’或者说是‘散文中的陶诗’。其次,文中有人。全文用一年十二个月的‘月令’来写葡萄生长的过程,背后站着一个热爱农事自然的人的辛苦劳作后的喜悦满足,表现作者对农事的盎然兴味。最后,其人有品。作者 1957 年‘反右’时受牵连,下放农村,参加劳动。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用对农事的盎然兴味和审美方式化解人生的苦难,表现出乐观与豁达的心态。

“文章有何价值?首先,是给我们一种精神滋养、一种人格示范。文章表现了对农事劳动的热爱,洋溢着乐观的情绪,展示了一种人文情怀,是极佳的审美文本。其次,文章表现了与自然的亲密交往,体现了本土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可以丰富现在城市学生对农耕文化的理解和想象,医治远离土地的饥饿感,回归精神的田园,让我们在城市生活中找到生命的起点和源头。

“本文写作上最大的特色,不是拟人啦、比喻啦。这些手法哪篇文章中没有?读过文章最突出的感觉是亲切有味。怎么来的?短句、口语化。文中多句号,尽可能不用关联词,显得简洁,用汪曾祺的说法,就是‘软熟、筋道、有劲儿’。还要注意文中句与句段与段似断又连,有一种大俗大雅的趣味,耐人琢磨,读下来有一种活泼跳跃的情味,不仅符合农事耕作的特点,也使文章充满了诗意(文中不少地方就是不分行的诗歌啊)。小王老师课上抓了,但是还不够,还要下功夫挖掘,要把自己‘泡’在文章中。自己真体会到了,才能传达给学生。比如文中,一月‘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的‘睡’,三月‘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待着’的‘舒舒服服’和‘凉凉快快’,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十一月的果园则‘光秃秃’,这些地方淡而有味,却是苦心经营值得咀嚼的地方。”

我也提出自己阅读中的困惑,与大家讨论。比如文章写七月追肥、追硫铵,说“汉朝是不会追这次肥的,汉朝没有硫铵”。这当然是一种联想,是说古代没有化肥,显示时间的独在性,但是,为什么是“汉朝”呢?大家陷入沉思。有位年轻老师提出,会不会是因为葡萄是汉朝张骞通西域时带回来的,所以自然联想到“汉朝”?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发言过程中,其他老师对本课教学也补充了许多思考,完善了教学思路。有老师说:“能不能把语言特色的问题探究的口子再收小一点,就让学生思考短句口语的效果和情味?”还有的说:“联系汪曾祺 1957 年的遭遇,让学生探究作家富有传统文人特点的审美气质,是不是更有价值?”……这是集体评课,也是集体备课、集体设计课,更是集体研究学习。大家都很兴奋,越说越带劲,真正掏出心里压箱底的宝贝,感觉教学接上了“地气”。

我和王夫成老师一起回办公室,他问:“汪曾祺的文章和孙犁的差不多。哎,曹老师,你觉得这两个人有什么不同呢?”这一问把我问住了。我发短信给文学评论家汪政,向他求教,他回复说:“孙是乡土的清新质朴,而汪兼有古典与文人的趣味?”我转告王老师,他很兴奋,说:“是啊!孙冲淡,汪散淡。”

初春的阳光照进办公室,亮堂堂的,也暖洋洋的。已经是“八九”了,已经是“雨水”了。从课文中走出来,想想我们此时不也生活在中国人的自然节气之中,感受到职业生命的独特月令吗?

二、云南冬天树林的审美历险

昨天我告诉学生,下周上于坚的《云南冬天的树林》。我分明看见坐在靠窗的几位同学在小声嘀咕什么。走过去,其中一位小才女告诉我,她事先读过那篇文章,感觉很吃力,似懂非懂。其他同学纷纷附和地点头。

这是我意料之中的事,因为我已经和这篇文章赤手空拳搏斗了一个晚上。我知道这是“现代散文选读”中被公认为难教的一篇,前天下午就着手准备,可是看了几遍,恍恍惚惚,意思抓不住,无法顺利地进入这片远离北方的、冬天仍然葱绿的树林。其实,作者于坚我是了解的,以前曾读过他的诗作,印象中是先锋诗人冷峻和锐利的气质,近年来又时常在《南方周末》“自由谈”栏目上读到他颇具公共关怀的杂谈。可是这篇文章很另类。题目和内容是熟悉的,可是表达的风格却是陌生的,文中不少抽象艰涩的议论哲思,使你难以轻易进入这片美学树林。翻了一下教参,仍然是一片茫然,不得要领。又上网寻觅一番,东西不少,但有参考价值的几乎没有。我打算晚上好好啃一啃这块硬骨头。

晚上我调整了阅读的态度和策略,不再带着过强的理性的预设去硬读,而是保持一种自然的状态,不再把它当作散文而是当作诗歌,当作不分行的抒情诗,让自己“倾听”文本和心灵的召唤,结果比较顺利地进入了那片茂密的南国树林,读出了感触和体会。我发现,这篇文章整体意思并不难理解,麻烦的是文中那些充满哲理意味的议论语句的理解。如同看一幅西洋油画,远看很美,靠得太近,看到的只是颜料和色块。本文叙事性比较弱,但是并不难梳理,写了作者从白天到晚上九点一天的林中漫游。从题目来看,文章先点“云南”,次点“冬天”,主体部分重点写“树林”,依次写了“光束”“黑蜘蛛”“小鸟”“蚂蚁”“阴影和声音”。先锋派诗人多具有现代哲学气质,于坚也是这样。文中多次提到“在”,有的加引号,有的不加引号,让人联想起西方浪漫诗哲海德格尔著名的哲学观点“此在”或“亲在”。而文中描写光线明暗变化的画面,以及黑暗中声音的真相杳不可知,无法不令人想到老海的《存在与时间》中所阐发的真理的意蕴。难怪有人不无幽默地说,《云南冬天的树林》不过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散文版。显然,文中有两个视角:一个是诗人的视角,另一个是哲学的视角。诗人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从远古洪荒走来的云南树林的生机勃勃,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与此相适应,此文语句绵长不绝,有一种无始无终的绵延感。哲学的视角,文中通过运用西方现象学哲学的基本概念“在” “此在”( being ,相当于咱们说的“活着”),引发我们对生与死、真相与遮蔽等问题的思考,写出云南冬天树林独特的美学气质。

我注意到两组高频出现的意思。一个是“生与死”。云南冬天茂密的树林里,落叶飘摇,死亡和生存一样灿烂,令人感动,色彩丰富斑斓的落叶,只是树林的一部分,让人浑然忘却生死,“死亡并不存在,生命并不存在”。另一个是“真相与遮蔽”。作者喜欢用“不是什么”的否定表达方式,先言说,然后加以解构,不时提醒我们,语言对丰富的存在无能为力(“回头望望,那一片耸起在星夜中的黑暗的东西,是你无以言说的东西”),从而把我们的审美注意力引向云南冬天树林的无穷无尽和神秘莫测,让我们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

第一天阅读收获颇大,让我信心大增。第二天晚上,我继续挑灯夜战。摆在我面前的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文章好在哪里,二是学习这篇文章要教给学生什么东西。

文章题目不陌生,但是写法陌生,与我们常见的“情景交融”的文章不一样。读完文章,你会发现,树林背后是对生命存在的体悟,是对世界真相的追问。文章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美学风格和样式,表达形式上,采用“陌生化”的手法,杂糅了非传统的“零度写作”手法,忽而形而上,忽而形而下,让具象描写和抽象议论“混搭”,又不断在具象的描述与抽象的议论之间“穿越”,具有一种独特的哲理味,给人无穷的联想。这是对以往审美经验的颠覆和挑战,所以学生阅读时会产生陌生感、疏离感,很不适应。其实这类文章我们以前也曾接触过,比如《前方》《斑纹》等,只是此文在表达上更突出、更极端罢了。让学生了解并熟悉这类文章的美学风格,不仅可以增加阅读经验,提高阅读技能,而且这样多元的“他者”,可以丰富自己的“此在”,使学生的心灵世界更加丰富,也更加妖娆。

这篇文章教什么?或者说,怎样把有价值的内容转化为课堂的设计和安排?首先要梳理思路,解决学生的内心焦虑。其次要解决疑难。从全文来说,学生阅读中有两个难点:一是 3 8 节有关“生与死”的抽象议论,另一个是 13 14 节有关“真相与遮蔽”的构思和笔法;其余部分阅读难度不太大。为了削平认知陡坡,教学中可以把有关生死的议论句先放一放,先引领学生分别从“特点”“手法”“情感”三方面,赏析写“黑蜘蛛”“小鸟”“蚂蚁”三小节,接着阅读 13 14 节,赏析文章从形到声、从实到虚、从有形到无形、从有限到无限的构思和笔法,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赞美云南冬天树林的生机勃勃和神秘奥妙,表达作者的敬畏之情”的意蕴;然后再折返回来,讨论理解 3 8 节中有关生死的议论句,并重点研习第 5 节,体会此文具象描写与抽象议论“混搭”与“穿越”的特色和手法,让这次艰深复杂的阅读体验熔铸提升为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策略。这样从文章结构的梳理,到内容、手法的鉴赏,再到主旨的理解,最后是对写作特色的体会,所教的知识不仅清晰,而且前后勾连,形成一个整体,推动学生的认知、情感、想象的发展。

此文阅读教学不能往深处走,而要往浅处行。这不仅是学生化难为易的学习需要,也有此文写作策略上的充分理由。作者在《棕皮手记·从隐喻后退》中说:“一个声音,它指一棵树。这个声音就是这棵树……并没有‘高大、雄伟、成长、茂盛、笔直……’之类的隐喻。在我们的时代…… Shu 已经被隐喻遮蔽。” 所以此文阅读应该“从隐喻后退”,也就是要在朴素的意义上去理解。 3 8 节都写落叶,有许多关于生与死的议论,怎样理解这些语句?其实可以把文章还原到生活中去,还原到云南冬天郁郁苍苍的树林中去。以常情常理来理解,这些语句不仅好懂而且有味。比如第 4 节中有一句:“死去的像存在的一样灿烂而令人印象深刻。”不妨理解为在苍翠树林中有几片或黄或红的落叶,它们的颜色鲜艳灿烂,让人热泪盈眶。又如第 5 节中有一句:“它忽然就离开了那绿色的属性,离开了它的‘本质’,离开了树干上那无边无际的集体。”其中“离开了它的‘本质’”一句,看似抽象难懂,放在上下文中,意思不过是“枯萎变色、从枝头落下”。还有“死亡并不存在,生命并不存在”,是呀,头上是密不见天的树林,地下是几尺的落叶,它们生死轮回,一起组成了莽莽苍苍的树林。还有“它是另一个时间中的另一种事物”,依据上文,这里的“另一个时间”不就是“枯叶离开枝头的时间”吗?“另一个事物”不就是指“枯萎飘落的树叶”吗?依据常情常理读文章,在上下文中读文章,不仅增加了对文章的理解,也使阅读能力训练落到了实处。

要往浅处行,还要把文章还原到写作和阅读发生过程中去,转化成语文知识学习的步骤。比如第 13 14 节,不妨设置三级台阶:( 1 )听着可言说和不可言说的东西,作者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2 )作者说“你的听觉全被恐惧和自卑所占据”,为什么会“恐惧和自卑”?( 3 )本节中最后三句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和情感?首先让学生梳理本节由“兴奋喜悦”到“恐惧自卑”的情感脉络,接着综合思考“恐惧自卑”的原因,最后重点研讨理解关键句。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关键句?抓住关键词“真相”“陷阱”“危险的洞穴”“无以言说”,整合起来理解:你描述、赞美了一天的树林,现在像一个陷阱,到处是隐伏着危险的洞穴;你自以为了解它了,原来还有这么多困惑,自己根本不了解它,它神秘莫测 —— 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接着研读第 14 节,体会其中重复四次的“它在那儿”所强调的含义,就是强调云南冬天的树林“无以表达”,充满了神秘、丰富和难以穷尽的意味,从而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意蕴。又比如,生死议论这个最大的难点,可以追问一句: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想,也许首先是因为云南冬天树林的落叶和树上的叶子一样,很有特点,让人印象深刻,让人产生生死轮回的联想;其次是大量的议论可以造成绵延感,让落叶成为慢镜头(如《阿甘正传》开头结尾的“羽毛”),“让子弹飞一会”,起到丰富放大细节的作用,使之更有审美效果。第 5 节就突出表现了这一点。此外还必须强调的是,从阅读策略的角度来说,这部分只是文章的“闲笔”而非主干,实际阅读中完全可以“跳过去”。这样啃骨头,语文的读写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

夜已经深了,离开云南冬天的树林,回头望望,那一片耸立在星夜中的黑暗的东西,不再是“无以言说的东西”,我的心中充满重新命名的喜悦,有了课程的思路和方案,有了穿行在莽莽苍苍密林中的地图,有了我和学生的审美预期和初步体验准备。在我的想象中,明天明亮的教室里,孩子们和我一起手拉着手,穿行在云南冬天的树林中,去欣赏落叶,欣赏黑蜘蛛、小鸟和蚂蚁,去感受那无以言说的美丽和战栗,去获得那宝贵的阅读体验和审美经验。我在想那几位有畏难情绪的同学会有怎样的表现,想着他们兴奋得通红的脸,想着他们回答的机智、见解的独特和新困惑的层出不穷……

在江南的春天,我将率领我的 54 个孩子,穿越云南冬天的树林,进行一次不同寻常的审美历险。

三、读《寒风吹彻》,懂与不懂,都有收获

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开始降临到生活中来……“现代散文选读”课程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我和学生仍然念念不忘刘亮程《寒风吹彻》带给我们的喜悦和感动。高二下学期放暑假,我给他们圈出十几篇必修选修课本上值得一读再读的文章,让他们温故知新,其中自然包括这篇文章。学生读后纷纷在我的博客上留言——

王海宽同学:预习这篇文章,似乎能感觉到自己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但是弄不清这种共鸣起源于何处。它是来自对“冬天”“寒风”的共同感受呢,还是来自对人生疾苦的共同理解呢?我也说不清楚。课堂上,在与同学、老师的讨论中,我对文章的认识由浅入深,也逐渐明白那种共鸣源自何方,明白作者与我心灵上共鸣的所在:人生冬天的寒风会把每个人吹彻,但是只要保持美好的心,保持可以预约的希望,冬日寒风很快就会过去,美丽的希望之花会在每个人的心中绽放!

彭晓欣同学:刘亮程谆谆苦训,人生的冬天避无可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耳边的头发在冰雪中零乱飞舞,只能直面地看着。可这看似苦寒到极致的劝告、提醒,却让人感觉作者以一种“过来人”的眼光,悲悯又怜恕地看着将迈入人生冬天的众人。他自知冬天躲不过、避不了,却以一篇《寒风吹彻》,让我们在身处乍暖阳春时,不忘前方遮遮掩掩的寒风。时隔半年,再读《寒风吹彻》,读完仍是惆怅,却再不似当初的冰冷。作者的冬天早已安然度过,度过就已值得感谢、自豪。

董若筠同学:这篇散文的难点在于虽读明白了内容,却不能明确主题思想。经过老师点拨和同学间相互启发,我们慢慢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作者,接近了他写作此文的主要目的。我们明白了他所谓的生命个体必须经历的严冬。了解此层后,只是读懂了课文。老师接着点拨我们:此文虽有理性的冰冷,却哀而不伤,其中尚育有希望,藏有冰川下的火种。这种“入”文本又“出”文本的方式,既让我们理解了此文,又以文本中更具深意的东西来撞击我们的思想,对丰富个人精神世界有不小的作用……

学生感触较多的是文章对他们思想的启发、精神的启蒙,而我在感动之余更多地在思考这类高强度人文价值文本的课程意义和教学策略。

常有同行对我说,像《寒风吹彻》这类文章不应该选入课文,因为学生学习难度大,教学中缺少抓手,不适合课堂阅读教学。但他们都承认一个事实:这类文章好学生特别喜欢读,好教师也特别来劲。也许这样的反差说明此文蕴藏着很大的课程价值,可以成为“现代散文选读”这门课程中教与学双方的发展的自我参照和标杆。想让学生领略高处的心灵风景,我们应该克服“人文性恐高症”。

课前我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普遍的感受是喜欢读却又觉得不好理解,说不清懂了没懂。我知道,我的孩子们还停留在初读的混沌状态中。他们缺少自信,缺少方法,无法叩开文本的意义之门,进入文本也进入自我内心。教学之始,我便摆出大家的困惑,告诉他们读书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读懂一篇自己不大懂的文章。有学生说,阅读要树立信心,精神饱满;有的说,要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背景阅读思考;有的说,要辨析题目,梳理文章,抓住文章的思路;还有的提醒,要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体验文章表达的感情,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我加以概括,拎出“知作者”“辨题目”“理思路”“解象征”“抓主旨”“赏表达”这六个要领,围绕它们组织教学,运用阅读猜想,阅读中不断修正丰富自己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在阅读的策略意识的驱动下钻研课文探究文章。

刘亮程的笔下,落雪缓缓降下与覆盖,寒风一次次把人生吹彻,文章形成表里虚实双层结构。表层是风雪弥漫的世界,而深层则是对冬天、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教学中,我抓住文章标题,由表及里进行梳理。我利用标题,启发学生用“寒风把××吹彻”的句式梳理文章的基本内容。讨论后,学生很快把文章切分成六次“吹彻”,分别是:寒风又将把“我”吹彻、寒风把十四岁的“我”吹彻、寒风把陌生的路人吹彻、寒风把姑妈吹彻、寒风把母亲吹彻、寒风把一切人吹彻。接着,探究文章的深层结构。我让学生把文中表达对寒风对冬天的人生感悟的语句画出来,品读这些语句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语句不动声色地深藏在文中风雪弥漫的画面和叙事中,议论中又兼有抒情色彩,成为全文主旨意蕴的语言“支点”。在与学生热烈的讨论对话中,我们惊奇地发现了文中的四个感悟句:( 1 )第 3 节“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样用自己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 2 )第 12 节“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 3 )第 26 节“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 4 )第 41 节“隔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无能为力”。我们重点辨析探讨了“我们帮不了谁”隐含的意思:不是“不帮助”别人,而是“帮不上”别人,我们的帮助代替不了作为个体的他者必须去承担和面对的人生困境。这句是关键句中的关键句。这句一旦打通,文中“冻死的鳏寡老人”“姑妈没有等到的春天”“母亲独自感受的透心寒冷”等疑难语句,迎刃而解。这样,文章从“冬天抚摸一生”到“生命有个冬天”,再到“每个人都要独自过冬”,最后到“即使有亲情的滋润也无能为力”,四个感悟句形成层层递进之势,引领我和学生去接近文章表达的主旨和中心,而接近的过程是感情亲历的过程,是研读发现的过程,也是文本意义和价值构建和生成的过程。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引导学生“解象征”,辨析“寒风”“冬天”“落雪”等关键词语的象征含义,就顺风行船,一路轻舟了。

但此时,新的更大的问题横在我们面前:此文揭示了人生有时不得不面对的“寒风吹彻”的生活困境和生活真相,必然会引发学生的情感、价值冲突,要知道,学生虽然嘴上挂着“不避厄运”“直面苦难”之类的话,但当他们真的被刘亮程文章“寒风吹彻”浑身冰凉之时,绝对需要引领者引领他们渡过暂时的困扰和危机。这是对教师专业智慧的挑战和考验。语文的问题要用语文的办法来解决。我先让学生重读了必修五课本上周国平《直面苦难》中的两段文字,用声音营造出坚毅沉勇的情感氛围,给以坚忍和顽强的理解和点化,升华文中的苦涩沉重的意境;接着,我和学生交流阅读感受:读完文章我们觉得悲伤,但并没有绝望之感。我提出新的问题,和学生一起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觉得哀而不伤、悲而不痛呢?

有同学从文章的表现方式上来理解:“其实作者把这些看作比较平淡的一件事,他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绝望。文章用很平常的语调、平实的语言,并不是伤感的。”

有同学从文章的写作目的来分析:“他虽然说我们要独自过冬,没人能够帮助我们,但我们还是能度过这个冬天的。他希望我们坚强地度过这个冬天,而不是停留在这个冬天里,认为自己很孤独、很无助。”

有同学联系学过的林清玄《可以预约的雪》,加以引申和阐发:“可以预约的雪,不可预约的人生。‘不可预约的人生’不就是‘寒风吹彻’吗?面对不可预约的人生怎么办?作者林清玄说要有祝福之念,要有悯恕之心,要有宽容之心,要不悔不忧、无怨无尤。”

还有的同学上升到这类文章的精神作用和价值层面:“他揭露了人生的现实。他告诉我们没有人能帮助你,让我们有一种免疫力,面对苦难的时候能让自己坚强。”

同学的回答精彩纷呈,一个个充满个性感悟的思考互相应和,不断拓展,也不断深化,形成情感、想象和思维的共同合力,塑造了学生全新的自我,放大了文本的课程价值。如同惊险刺激的蹦极运动,在勇敢无畏的纵身一跃之后,获得重新观照生活、审视人生的心胸和力量。

最后,我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三个富有表达特色的语句,和学生一起诵读、评点,鉴赏文章平淡隽永的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时空交错的艺术特色,体会其中具有悬念感、想象力与弹性的叙述技巧。就如同文章充满召唤感的结尾,我这节课也在大雪飞舞寒风凛冽的探究高潮中结束。

也许有人会问:梳理思路就是懂了吗?理解主旨就是懂了吗?体验感情就是懂了吗?略知一点表达手法就是懂了吗?……这样教与学,学生就懂了吗?我只能说,在课程意义上基本懂了。何况《寒风吹彻》这样的文章是诗与散文的结合,逼近精神的本真状态,是对个体生命真相的终极追问,也许关键不在于你所谓懂了没有、懂了多少,而在于你用心读了多少遍,结合自己的生命感受,构建了怎样的个体生命意义。一切课程都是过程的,打了下课铃语文学习才真正开始。我知道,学生心里肯定还有不少困惑。我常对我的学生说,有困惑是好事。困惑感是阅读者真实的心理状态,是重要的阅读经验。有了困惑你才会被人生巨大的神秘感攫住,振奋起来,感觉自己一下子变大了、变强壮了,踮起脚努力眺望远方。语文学习当然要“懂”,但也允许有“不懂”。在“懂”的焦点中心粘连着“不懂”的“附带知觉”(波兰尼语),才显示阅读的生动有力,才是阅读课最真实的图景。

以前读霍金的《时间简史》,很欣赏封底的广告语:“读霍金,懂与不懂,都是收获。”仿照这句广告语,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读《寒风吹彻》,懂与不懂,都会有收获”?

四、种子与大树

我时常觉得,“现代散文选读”选修课程,从前往后看与从后往前看,所看到的景象大不一样。从前往后看,是山峰与河流。那里耸立着一座座高低不一的山峰,有一两座孤峰突起,横空出世,兀自孤独地挺立着,仿佛沉浸在美丽的雪峰梦境之中,而山峰与山峰之间则沟壑纵横,蜿蜒流淌着河水……这山水缠绕的课程地貌召唤着我和学生的跋涉脚步。是的,是跋涉。表面上看,这门选修课是学习十几篇课文,实际上,是与众多风格迥异的作品交流、对话甚至碰撞,领略其中的真趣味、真性情、真见识。远远望去,这十几篇课文,有的高耸入云,闪着超越尘世的冷峻的光芒,如鲁迅的《春末闲谈》;有的奇峰横逸,不事雕琢,自成异类,如汪曾祺的《葡萄月令》;有的时尚前卫,散发出独特的现代气息,如于坚的《云南冬天的树林》;还有的雪峰独立,有一种俯视一切的博大宽容的气质,如刘亮程的《寒风吹彻》。当然,更多的是舒缓抒情的河流,欸乃一声,莺飞草长。它不仅化解了孤傲深刻带来的理解上的隔膜,而且咏叹人间常情常理的烟火气息,增添了山水的葱茏与诗意。

山峰与河流,原本是课本中设计的学习难度的高低配置,可也是教学中师生登山临水的精神探索的隐喻。“现代散文选读”选修课中要上出几节高峰课,给学生高峰体验,展示课程的高度,也要上好众多河流一般的平常课,展示散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幽深之境以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平凡美好。既有超拔高峻的山的气魄,又有流动包容的水的气质,这样才有这门课美不胜收的万千气象。

从后往前看呢?用“种子与大树”来形容可能最恰当。那是一段教与学的旅途,是学生变化成长的过程。对现代散文,有的学生原先有畏惧心理,有的不屑一顾,后来变了,变得喜欢,变得认真,沉下心,一篇篇学下来,情感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铸造,阅读技能和素养得到提高。岁月飘摇,一路走过,蓦然回首,都成为我们师生美好的记忆。

我一向认为:一篇课文学完,一本书学完,检测学生学习的质量,有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看学生口中、笔下有没有课文关键语句时不时蹦出来,因为这些语句往往是教学中最有活力、最具个性的记忆触发,间接反映出学生个体思维的质量,多少可以看出教与学的水平和质量。学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你一定忘不了徐锦澄老师“鼻孔里常川的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的邋遢相,一定忘不了“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的训斥,当然更忘不了他的认真负责,以及作者对他谆谆教诲的终身感激。学过《把栏杆拍遍》,标题的镜头感和具象感让人过目难忘,它是文章的精神内核,是这篇长文展开的种子和根,让人一下子想起这位山东老兵出生入死、久经沙场和对恢复大业的执着与不懈。学过《送考》,你首先想起的一定是孩子们“穿山甲喜欢吃什么东西”“喜欢吃蚂蚁”之类让人觉得可笑而又可悲的问题与答案,体会出作者对孩子们的处境和未来充满苦涩的同情。学完《寒风吹彻》,你不仅忘不了风雪弥漫寒风吹彻的画面,更有“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的个体觉醒和人生彻悟。还有不少课文,也许没有完整的句子,只有几个词语,比如《春末闲谈》中的“细腰蜂”“小青虫”,还有种种匪夷所思的“麻痹术”,看似如散落一地的碎屑,却可以神奇地聚合课文的内容和生活中的思考,犹如一枚钉子钉入你我将坏死的骨头,一到天阴下雨便隐隐作痛,发出信号,提醒你我人生的风雨又将来临……

更多美丽的记忆是被课堂、被我的学生塑造出来的,成为我和学生共同分享的故事。上《葡萄月令》的课堂情境历历在目。在学生富有个性的朗读声中,“它真是在喝哎”“它简直是瞎长”两句生活中普普通通的惊叹口语,竟然把四月和五月葡萄生长的情状展示给我们,把作者对葡萄的疼爱、对农事的热爱、对人生的豁达传达给我们。《绝地之音》中最能概括文章基本内容的,也许是“绝地,才能迸发出绝唱,绝唱,永远是绝地的宿命”这几句所有老师都不会放过的主旨句,但我们师生念念不忘的却是那首无词无调的“咧咧歌”。我至今觉得遗憾的是没有去听王老师的课,据听课老师说,他的“咧咧歌”妙绝。至于我自己,则在学生的一再请求下,学着阿宝《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调子,用“咧”“哟”“啊”三个字哼出了“咧咧歌”,也受到学生的喝彩欢迎,课前课后竟然有不少学生模仿。

最得意的还是我对林清玄《不可预约的雪》的化用和引申。教学中,我把这篇课文的基本思路和情感脉络概括为三句话:“可以预约的雪”“不可预约的人生”“可以预约的希望”。后来它竟然神奇地成为一个情感母体,在后面的教学中不断被提及,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升认识,凝聚共识,成为我和学生的学习共同体中的常识和独特符号。在《葡萄月令》中,我们借助三句话,把课文深层内容引申为“不可预约的厄运,可以预约的豁达”;在《寒风吹彻》中,我又把文章的主题引申为“不可预约的春天,可以预约的希望”。甚至到了后来“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学中,学习王维《山居秋暝》顺便提到诗中的禅意时,我又引用这三句话,作为生成新知的语义支点。我告诉学生,禅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有情味的活法。不可预约的人生,可以预约的平常心。学生理解起来一点不费力。这样,学习的过程也成为“不可预约的教学,可以预约的精彩”!课堂成为一片神奇的土地,播下的知识情感的种子在这里发芽长大,你仿佛能够听见它拔节开花的声音。

《葡萄月令》公开课

课堂教学中有两样东西最迷人:一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二是课文语言生活化的创造运用。还记得高二上“小四门”复习备考期间,我们还在咬牙坚持上“现代散文选读”。学生“亚历山大”,手忙脚乱,心神不宁,不约而同地发出余光中文章中“假如我有九条命,就好了”的感慨和叹息。他们告诉我,一条命睡觉,一条命复习,一条命用来学《现代散文选读》……我们老师也没闲着,有的用于坚文章中“它在哪儿”的哲理沉思宽慰自己,化解沉重;还有的别出心裁地解释《翡冷翠山居闲话》中徐志摩把吉卜赛译成“桀卜闪”的妙处:“桀”就是“桀骜不驯”,“卜”是“占卜问卦”,“闪”是“闪人”,过两天咱们也闪,哈哈……以戏谑的文本解构方式化解自己的不满和怨气,表达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春末闲谈》博大精深,文章从细腰蜂入手,谈细腰蜂的生活习性,然后由 E 君的忧虑说到各种“麻痹术”,宕开一笔,谈统治者禁锢思想、阉割独立思考的“麻痹术”是行不通的,并揭露批判其实质。但《春末闲谈》这个题目不容易让人抓住要领,从而找到有效的阅读策略。我启发学生依据内容给文章改题目,我们找到一个新题目——“从细腰蜂说开去(说到统治者麻痹术)”,教与学的思路立刻浮现出来,课被盘活了。后来,“说开去式”这种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读写策略不断引发我们师生的教学重奏与合唱。上《送考》时,我找到它发表在《中学生》上的早期版本,让学生体会原先文章以牵牛花始又以牵牛花结的构思,辨析删改后情味的变化和主旨的移位。学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原来文章‘从牵牛花说开去’的构思很妙,就像这两天新闻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的‘中国虎妈’,从‘中国虎妈说开去’可以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教育现实有更深入的认识!”语文的味道,有时并不在美丽的花上,而在这种不起眼的叶子里!

“现代散文选读”结束了,我和学生却难以和它说再见,因为我们已经和这门课融为一体,共同构建了全新的文本和自我。我播下的种子,已经长成枝叶茂盛的大树,风来它就摇,鸟来它就唱……看着美丽的大树,我想起种子,它虽然又小又弱,毫不起眼,却蕴藏着无穷的生长的力量。我想起了梭罗的诗句:“我不相信 / 没有种子 / 植物也能发芽, / 我心中有对种子的信仰。 / 让我相信你有一颗种子, / 我等待奇迹。” 我愿自己今后怀有“种子的信仰”,成为有“种子之性”的教师,每节语文课都能播撒快乐成长的种子! aRKeiaej/Q/xdJhtzQSCRlR1JCfqnHO7hj7ImPfqAa++Vz7KI9GP/6AuO19F/RU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