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寻找美丽的语文

——我心中六节美丽的语文课

在遥远的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在雅典城边建立了一座“雅典学园”,让师生在自由宁静的环境和氛围中,安静地思考,理性地辩论,通过交流与研究,追求知识和真理。他在《斐德诺》中借苏格拉底之口描述了那里如诗如画令人神往的意境:“在梧桐树的浓荫下,四肢舒展,躺在草地上,夏日的凉风轻拂,把脚放入清泉,一阵沁人心脾的凉爽,用芳香的青草作枕,斐德诺,来吧,我就躺在这儿,你来读你的文章吧,在这仲夏的温暖中”。

一千多年之后,到文艺复兴时代,大画家拉斐尔画了一幅杰作,就叫《雅典学园》。他把历史上希腊罗马以来的思想巨人,不论年代,不分流派,都画入这幅巨作之中。画面中心,是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只见他俩宽袍飘飘,缓缓走来,似在争辩。学园大厅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其中有“万物皆数”的毕达哥拉斯,有“一切皆流”的赫拉克利特,有几何学家欧几里得,有天文学家托勒密,有犬儒派哲人第欧根尼……他们或立或坐,神态各异。作者拉斐尔也厕身其中,聆听争辩……这是一幅气势恢宏的西方思想文化的画面,换个角度,也未尝不可以看成一个跨越时空的巨型课堂。

我心中也有一个语文的雅典学园。在我的语文学园中,有东西方的思想巨人,有民国时期的学术大师,还有求知路上亲爱的师长;有小说作品中的人物,也有银屏上光彩夺目的形象。他们走进我的职业生命,融入我的精神血脉,成为我职业发展学术追求的意象链,成为我精神成长的界标和谱系。他们告诉我什么才是美丽的语文,什么才是语文的美丽。在我得意忘形的时候,他们让我清醒,在我失意倦怠的时候,他们给我力量,在我困惑迷茫的时候,他们给我指引方向。此时,我坐在心灵深处的巨大课堂中,做一个学生,聆听他们的声音,敬仰他们的人格;一节课又一节课,让我认清语文美丽的面容和个性。

第一课:美在于生命的感发

《论语·先进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记录了孔子的课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一天,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学生讨论各自治国安邦的抱负。孔子和蔼地说自己年龄大一点,希望学生不要拘束,要畅所欲言。他启发学生说:你们平时总抱怨没有人了解你们,如果有人想了解你们,想重用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按捺不住,抢先发言。学生中子路年龄最大,他鲁莽、直率、好斗、急躁、忠厚、朴实,也比较自负。在老师面前他毫不掩饰:“千乘之国”处于内忧外患之时,经过努力,三年大见成效。

孔子笑了笑,什么也没有说。这个“哂”字中有讥讽,也有掩不住的欣赏和赞许,甚至还有不出所料的得意。子路说的不是老师心中的蓝图?但对于“千乘之国”,孔子有自己的设想:“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还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为了实现政治理想,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传治国主张,却四处碰壁,无人欣赏。孔子面对学生的慷慨陈词,心中可能感慨万千,他知道理想说出来容易,但真正要落实到行动上,可就难了。

其他学生看到孔子的态度,心中有数了,谁也不肯主动发言。孔子开始点名。先点了冉有。冉有很谨慎,甚至有点战战兢兢。他不敢用“千乘之国”这个词,用了“方六七十”,感觉还是大了点,于是缩小为“五六十”。如此小国,也要用三年时间,对于礼乐教化,还要另请高明,真是谦虚得可以了。

接着点了公西华,他更谦虚,说自己才能有限,只愿意在宗庙祭祀仪式上学做个“小相”。

别人在对话,曾皙在弹瑟,听到老师点他的名,做了一个结束弹奏的动作,然后站起来,一副洒脱、自信和成熟的样子。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说“异乎三子者之撰”,表示自己的不同。孔子鼓励他:“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曾皙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的“暮春咏归图”:“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幅“沂水春风”的美丽图画,表达了他宁静淡泊的志趣,也契合老师礼乐治国的理想境界,引起老师内心强烈的共鸣,夫子喟然而叹,给予充分肯定。

讨论结束后,曾皙有意落在后面,追问老师对其他同学发言的评价。孔子娓娓而谈,既指出子路的“不让”的缺陷,又肯定了他们三人的治国之才。寥寥数语,口讲指画,不同的语气态度,让人在受到启发的同时,也看出各人的优劣长短。好老师,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啊!

这是东方语文教育最美丽的原型,传递着一种温暖,雍容宽缓,平静祥和,有一种穿越岁月的力量,千百年来,不绝如缕,转化成无数语文教育故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善问者如撞钟”“做迟钝功夫,猛火煎,慢火养”“程门立雪”“如坐春风”“知是行之始”“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第二课:美在于生命的敞亮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讲过一个“洞穴寓言”,让我看到语文课堂另一种真实的美丽。

柏拉图假托苏格拉底与格劳孔在对话。他从一个设想中的生活情境开始:在一个黑暗的洞穴中,有一批奴隶被缚住双手,面朝洞壁,不能行动,不能回头或转身……苏格拉底层层设问,推动对方去努力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苏:让我们想象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长长通道通向外面,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着洞穴后壁。让我们再想象在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出火光。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着路边已筑有一带矮墙。矮墙的作用像傀儡戏演员在自己和观众之间设的一道屏障,他们把木偶举到屏障上头去表演。

格:我看见了。

苏:接下来让我们想象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从墙后面走过,有的还举着用木料、石料或其它材料制成的假人和假兽。而这些过路人,你可以料到有的在说话,有的不在说话。

格:你说的是一个奇怪的比喻和一些奇特的囚徒。

苏:不,他们是一些和我们一样的人。你且说说看,你认为这些囚徒除了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而外,他们还能看到自己的或同伴的什么呢?

格:如果他们一辈子头颈被限制了不能转动,他们又怎么能看到别的什么呢?

苏:那么,后面路上人举着过去的东西,除了它们的阴影而外,囚徒们能看到它们别的什么吗?

格:当然不能。

苏:那么,如果囚徒们能彼此交谈,你不认为,他们会断定,他们在讲自己所看到的阴影时是在讲真物本身吗?

格:必定如此。

苏:又,如果一个过路人发出声音,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回声,你不认为,囚徒们会断定,这是他们对面洞壁上移动的阴影发出的吗?

格:他们一定会这样断定的。

苏:因此无疑,这些人不会想到,上述事物除阴影而外还有什么别的实在。

格:无疑的。

可是,如果有一天,有一个奴隶,挣脱了束缚,回过头来,看到了火光和物体,又会怎样呢?苏格拉底的追问,永远是这样尖锐和锋利,让你无法回避,处于一种热烈紧张的思维之中。

苏:请设想一下,如果他们被解除禁锢,矫正迷误,你认为这时他们会怎么样呢?如果真的发生如下的事情:其中有一个人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头环视,走动,抬头看望火光,你认为这时他会怎样呢?他在做这些动作时会感觉痛苦的,并且,由于眼花缭乱,他无法看见那些他原来只看见其阴影的实物。如果有人告诉他,说他过去惯常看到的全然是虚假,如今他由于被扭向了比较真实的器物,比较地接近了实在,所见比较真实了,你认为他听了这话会说些什么呢?如果再有人把墙头上过去的每一个器物指给他看,并且逼他说出那是些什么,你不认为,这时他会不知说什么是好,并且认为他过去所看到的阴影比现在所看到的实物更真实吗?

格:更真实的多呀!

苏:如果他被迫看火光本身,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会转身走开,仍旧逃向那些他能够看清并且确实认为比人家所指示的实物还更清楚更实在的影像的。不是吗?

格:会这样的。

是的,人在这样的洞穴中生活久了,适应了黑暗,看到火光和物体,会感到困惑,感到痛苦,甚至会认为事物的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苏格拉底更进一步:如果有人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又会怎样呢?苏格拉底的问题就像连珠炮一样。

苏:再说,如果有人硬拉他走上一条陡峭崎岖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穴见到了外面的阳光,不让他中途退回去,他会觉得这样被强迫着走很痛苦,并且感到恼火;他来到阳光下时,他会觉得眼前金星乱蹦金蛇乱窜,以致无法看见任何一个现在被称为真实的事物的。你不认为会这样吗?

格:噢,的确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得见的。

苏:因此我认为,要他能在洞穴外面的高处看得见东西,大概需要有一个逐渐习惯的过程。首先大概看阴影是最容易,其次要数看人和其他东西在水中的倒影容易,再次是看东西本身;经过这些之后他大概会觉得在夜里观察天象和天空本身,看月光和星光,比白天看太阳和太阳光容易。

格:当然啰。

苏:这样一来,我认为,他大概终于就能直接观看太阳本身,看见他的真相了,就可以不必通过水中的倒影或影像,或任何其他媒介中显示出来的影像看它了,就可以在它本来的地方就其本身看见其本相了。

格:这是一定的。

苏:接着他大概对此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了:造成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的正是这个太阳,它也就是他们过去通过某种曲折看见的所有那些事物的原因。

格:显然,他大概会接着得出这样的结论。

从最初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到看阳光下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见太阳本身,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他”的内心敞亮起来,开始可怜自己的洞穴生活,为自己生活和心灵的变化而庆幸,并转而开始怜悯自己的囚徒同伴。“他”的生活信仰、人生价值观悄然发生变化。

苏:如果囚徒们之间曾有过某种选举,也有人在其中赢得过尊荣,而那些敏于辨别而且最能记住过往影像的惯常次序,因而最能预言后面还有什么影像会跟上来的人还得到过奖励,你认为这个既已解放了的人他会再热衷于这种奖赏吗?对那些受到囚徒们尊重并成了他们领袖的人,他会心怀嫉妒,和他们争夺那里的权力地位吗?或者,还是会像荷马所说的那样,他宁愿活在人世上做一个穷人的奴隶,受苦受难,也不愿和囚徒们有共同意见,再过他们那种生活呢?

格:我想,他会宁愿忍受任何苦楚也不愿再过囚徒生活的。

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又会怎样呢?他得重新适应洞中的黑暗,而且他会发现很难说服同伴跟他走出洞穴,他会受到同伴嘲笑。苏格拉底悲愤地追问:“人家不会说他到上面去走了一趟,回来眼睛就坏了,不会说甚至连起一个往上去的念头都是不值得的吗?要是把那个打算释放他们并把他们带到上面去的人逮住杀掉是可以的话,他们不会杀掉他吗?”

“洞穴寓言”虽然只是寓言,但表现了柏拉图的教育理想:“教育是让灵魂转向到其应该关注的对象和方向上去,让它能使用自己的能力去看”, 最终让灵魂从洞穴生活中解脱出来。

语文之美在于让学生看清自己,拂去心灵的尘埃和蒙蔽,学会做一个真正的人。

第三课:美在于生命的锻造

1975 年,临近年关的一个晴朗寒冷的周日下午,一个年轻人敲开了北大朗润园 10 号公寓 204 号的门,也敲开了他求知爱真的人生追求之门。

年轻人叫赵越胜,半年前参加工人哲学进修班,遇见前来授课的北大教授周辅成。年轻人求知思考的热情,感动了周先生,他让年轻人来家中谈谈。第一次去周先生家的经历,给赵越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忆说:

朗润园在北大东北角。进北大东门,沿未名湖东侧北行,过小石桥行百余米,便有一组群楼兀立。楼不甚高,红砖砌就。严冬时节,楼之间衰草枯杨在寒风中瑟瑟颤抖。进楼门,玄关处较常见的苏式建筑进深略宽,暗暗的。楼梯拐角处,堆放着一方大白菜,靠墙有几辆破旧的自行车。 204 号是二楼左手的单元,暗褐色的门上有几处破损的痕迹。

开门后师母热情的迎接,周先生关切爱护的话语,还有暗黑的门厅,简陋的沙发,拥挤恶劣的住房条件,暖气中夹杂的饭菜香气……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至今难忘。手捧一杯热腾腾的麦乳精,几句家常之后,话入正题。周先生谈希腊的历史,谈希腊城邦的结构、社会等级、公民与奴隶、雅典与斯巴达的特点。“不用讲稿,娓娓道来,条分缕析,启我心智大开。”不仅有知识的归纳、思想的启发,还有读书求知方法的引导。闲谈中,“我拿出准备好的笔记本,仔细记下先生所述。先生说,这些都在书上,我给你提个头,你倒是读书时要多记笔记。”交谈中,随处可见独立思考和人生追求的诱导启发和点石成金。周先生提到莎士比亚的戏剧,看年轻人困惑不解,便提高声音说:“莎士比亚的戏全谈人生哲学,比哲学家高明得多。”“一等的天才搞文学,把哲学也讲透了,像莎士比亚、歌德、席勒。二等的天才直接搞哲学,像康德、黑格尔,年轻时也作诗,作不成只得回到概念里。三等的天才只写小说了,像福楼拜。”说罢大笑,又补充说,“我这是谈天才,而我们这些读书人至多是人才而已。若不用功,就是蠢材。”

周先生热爱希腊,热爱有尊严的思想。在后来的交往中,他反复强调“读哲学第一步就是读懂苏格拉底,他是哲学家的哲学家”,他以为:“苏格拉底所使用的方法是所谓‘精神接生术’,就是要人不是先思考哲学,而是先哲学地思考。前者是以哲学为对象,后者是以哲学为生活。以哲学为生活就要对社会中的问题取一种哲学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知道自己是无知的。苏格拉底最宝贵的知识是‘知己无知’,自己的各类定见都可能是错误的。若有人告你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那你先要怀疑这宣扬者的道德,因为他在说着一些他并未深思过的东西。何谓真理?何谓标准?但这并不是相对主义,因为它不涉及对某一具体结论的定评,只关心你是如何获取这些结论的。”

最难忘的还是周先生的书房,以及他把一本本书交给年轻人时所传递的思想、信仰和追求。“坐在先生书桌旁,见高至屋顶的书架,上面摆满了书,高处还放有几函线装书……先生书桌对面靠东墙放着一张单人床,顶头有一架书,都是外文,其中一套,暗红色皮面,烫金书脊,极厚重地挺立在书架中央。我过去用手摸,先生淡淡地说,‘那是《康德全集》’。先生语出,我摸在书背上的手似乎触电。从未想过与先哲如此接近,竟至于‘肌肤相亲’。我与先生相对无言。夕阳正沉在未名湖上,一缕金光入室。刹那,这狭窄局促的小屋显出辉煌。”

从那之后,赵越胜便开始跟随周先生,有了精神上的皈依,有了自己的学术生活和精神生活。他们一起吃饭,散步,聊天……先生“只告我应读之书,读后向先生复述内容及我的理解,有不解处由先生点拨。在亲炙先哲典籍的同时,先生将正大的思想、纯正的品味授我,如时雨润物,化而无声”。多年之后,赵越胜在他写的《燃灯者》一书中,回顾与周先生交往的历程,把周先生称为 “燃灯者”,感激他为自己点亮了精神之灯、信仰之灯,就像第一次从周先生家中出来那种感受:“离开先生家已是夜幕低垂。清冷的天空有几点寒星。天酷寒,我却浑身灼热,心中兴奋满溢。不为他事,只因先生授我一席话,借我几册书。以往,多少渴望冀求,晦暗不明地蜷曲蛰伏心中,而今先生的智慧和学识点亮烛火,通浚阻塞,唤醒了一个青年的精神生活,让他懵懂的内心世界疏朗清明起来。”

赵越胜是幸福的。他追随周先生读书学习是一种源头式的历久弥新的人生锻造,锻造了他的青春、性格和情怀。语文之美就在于生命的锻造。

第四课:美在生命的表达

1942 年秋季,还是辅仁大学国文系二年级学生的叶嘉莹女士,一走进顾随先生“唐宋词选”课堂,就被先生“飞扬变化,一片神行”的教学吸引和感染。她回忆说:“自上过先生之课以后,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使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于是每次顾先生的课她都坐前排,领略着先生“旁征博引,兴会淋漓,触绪发挥,皆具妙义”的课堂魅力,享受着启迪心灵智慧的美妙意境,走笔如飞,记录着先生课堂上的一言一行,记下了整整六大本笔记。读这些课堂笔记,人们仿佛能看见顾随先生的学识风采,感受到他语文课堂的美妙动人意境。

我们借助叶嘉莹的笔记,展开想象,来到顾随先生的课堂,选听他“稼轩词选讲”中的一节课。

先生的课,在当时的燕大是出了名的“叫座”,每当先生上课,教室都坐得满满的。有国文系的,也有其他系旁听的。快上课了,有学生小声介绍顾先生上课风格,他讲作品并不逐句逐字讲解,而是讲自己读词的感受和思考,旁征博引,古今中外,兴会淋漓,还不时举出自己的作品参照,从词境联系到人境,从文心联系到人心,让人如痴如醉……有学生翻阅笔记,重温先生讲稼轩词开场的介绍:“一个天才是一颗彗星,不知何所自来,不知何往而去。西洋称天才为彗星;在中国,屈原是一颗彗星。此外,诗中太白,词中稼轩。辛稼轩,山东人,性情豪爽、热烈,少年带兵,而读书甚多,写词有特殊作风,其字法、句法便为他词人所无。辛词如生铁铸成,此盖稼轩一绝……”

先生拖着病躯,夹着布包,缓步走进课室,一双睿智明锐的眼睛望了望下面的学生,亲切地微笑,回过身,一言不发,把辛弃疾的《祝英台近·晚春》竖着板书在黑板上,那笔字遒美精神,如行云流水。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唤、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他回身,放声吟哦,哽咽顿挫。读到“鬓边觑”几句,那声音穿云裂石,无比凄厉苦楚。

教室里很静,只听到先生略带河北家乡口音的低哑的声音——

稼轩无论政治、军事、文学,皆可观,在词史上是有数人物。

……

若以作风论,辛(词)颇似杜(甫),感情丰富,力量充足,往古来今仅稼轩与杜相近。但稼轩有一着老杜还没有,便是辛有干才。我们感情丰富才不说空话,力量充足才能做点事情。但只此还不够,还要有干才。稼轩真有干才,自其小传可看出这一点。老杜不成。稼轩此点颇似魏文帝老曹。老曹原也感情丰富,只是后来狠心狠得把感情压下去了……稼轩有干才,其伟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扬素波、干青云之慨,岂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

《祝英台近》写“晚春”,一提“晚春”,便都想到落花飞絮,想到是景。而稼轩是最不会写景的,他纯粹写景的作品多是失败的。但如:“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满江红》)

如此之开端,真好,真响!《满江红》该用入声韵,而除稼轩外,别人作出多是哑的。稼轩词,即其音之饱满便可知其内在力量是饱满的、是诚的。(“月黑杀人地,风高放火天”二句,亦然。)《水浒传》写武松鸳鸯楼上杀完人,“蘸着血,去白粉壁墙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金圣叹批:“请试掷地,当作金石声。”辛此“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亦然。写景没有写得这么有力的。魏武、老杜也有力,但他们是十分力气使八分,稼轩十二分力气使廿四分。但写景不能这样写,前面使力太多,后面无以为继。

稼轩词中有写景之语,但他的写景都是情的陪衬,情为主,景为宾。北宋词就景抒情,至稼轩、白石一变而为即事叙景。北宋清真(周邦彦)写景写得真好:

人去乌鸢自落,小桥外、新绿溅溅。(《满庭芳》)

真新鲜,真是春天印象,水清且绿。此是纯写景,无情。又如: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

静安先生说此二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非荷之形貌外表,然而无情。作品是人格表现,周清真之词曰“清真”,美得不沾土,其人盖亦然。稼轩不写这样词。周是女性的,辛是男性的。

辛不能写景,感情太热烈,说着说着自己就进去了。如其《江城子》(宝钗飞凤)一首:

宝钗飞凤鬓惊鸾。望重欢。云水宽。肠断新来,翠被粉香残。待得来时春尽也,梅著子,笋成竿。

“云水宽”岂非写景,而“望重欢”是写情;“翠被粉香残”是景,而“肠断新来”是情胜过景;“梅著子,笋成竿”是景,而“待得来时春尽也”是情。情注入景,诗中尚有老杜、魏武,词中无人能及。他感情丰富,力量充足,他哪有心情去写景?写景的心情要恬淡、安闲,稼轩之感情、力量,都使他闲不住。稼轩词专写景的多糟,其写景好的,多在写情作品中。

稼轩此首《祝英台近》写“晚春”,不是小杜之“绿叶成荫”(《叹春》),也不是易安之“绿肥红瘦”(《如梦令》)。先不论辛之“晚春”词为象征抑写实。若说为象征,借男女之思写家国之痛。英雄是提得起、放得下的。稼轩是英雄,其悲哀更大,国破家亡,此点是提不起、放不下。宋虽未全亡,但自己老家是亡了。这样讲也好,但讲文学最好还是不穿凿,便是写实,写男女二性之离别,也是很好的词。

“桃叶”,晋王献之爱妾,献之曾为《桃叶歌》送之。“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烟柳暗南浦”,真远。“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无可奈何。能使稼轩那样的英雄说出这样的可怜话来,真是无可奈何。要提起,如何能提起?要放下,如何能放下?了解此二句,全部辛词可作如是观。

……

“宝钗分”一首词缠绵得很,在稼轩词中很少见,不过真好。词中写道“片片飞红”、“啼莺声住”,飞红也拉不住,啼莺也劝不住,只好让它飞、让它啼。“更谁唤、啼莺声住”与“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二句一样,无可奈何。飞者自飞,啼者自啼,而人是无可奈何。

此词若讲做男性之言,与后片不合,不如全当做女性之言。“鬓边觑”、“花卜归期”,感情很热烈、很忠实,不用说,而且也美。辛词往往以力代替美,清真词以美胜于力。……这样词要没有劲,非糟不可,而“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真美。

稼轩虽是老粗,但真能写女性,了解女性,而且最尊重对方女性人格。此一点两宋无人能及,便苏髯(苏东坡)亦不成,辛写女性总将对方人格放在自己平等地位,周清真、柳耆卿都把女性看成玩物,而稼轩写得严肃。“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可见心不在花。清醒时是“花卜归期”,睡梦中是“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在中国诗史上,所有人的作品可以四字括之 ——无可奈何。稼轩乃词中霸手、飞将,但说到无可奈何,还是传统的。“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忧,怜,无可奈何。

余初读时喜欢后三句,“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此少年人伤感;其后略经世故,知道世事艰难,二三十岁喜欢“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二句;四十岁以后才懂得“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三句是最美的。

四十多年过去,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古典诗词研究专家的叶嘉莹,仍保留着当年那六册课堂笔记,不时翻阅,品味顾先生课堂上精彩的一幕一幕。她在纪念文章中总结说:“古语说‘人师难求’,先生所传授给学生的,决不是书本的知识而已,而是诗歌的精魂与生命,以及结合此种精魂与生命的,先生所表现出的整体的品格和风骨。”

第五课:美在灿烂的感性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段,说的是聪颖而又苦命的香菱进入大观园,跟随林黛玉学诗。她勤奋努力,不断进步,终有所成。这个片段在小说中算不上最精彩,但它折射出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想象,无意之中留下了一个原生态生活化的母语教学的样本,散发着教育的诗性光泽,展示出语文课堂的美丽。

香菱是怎么获得写作的进步和成功的?稍微提炼一下,不难发现小说故事中包括了作文教学的若干要素和一个完整流程。

第一,讲点格律诗写作知识。林黛玉第一次授课就很有特色。写旧体诗要懂得格律,可是深浅难易的分寸感是对老师的考验。黛玉根据香菱此时初学的基础和需要,把格律诗的有关知识概括为简单的几句话:“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复杂的格律诗知识,被她提炼得简单明了,要言不烦:从整体布局上说,是起承转合;从形式规则上说,中间承转之处是两副对子;从声韵对偶上说,是平仄虚实相对。尤其可贵的是,她既告诉初学者写诗的“格调规矩”,同时又指出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她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这让香菱恍然大悟:“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林老师化难为易,既讲授了格律诗读写必备的常识,又鼓励了香菱,提高了她的自信心。请注意她的语气:“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用这样一种轻松鼓励的语气,化解了初学者的畏难情绪,激发出她的自信心和好胜心。

第二,重视阅读积累,打好底子。香菱告诉黛玉她很喜欢陆游的诗句“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黛玉就告诉她:这种格局浅近的诗不能学,学了出不来。那么应该学什么呢?黛玉说:“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这里黛玉老师选择的是各体诗中最正宗的成就最高的大家之作,王维的五律、杜甫的七律、李白的七绝,各读一百多首,加在一起便是三百多首。这个数量也颇有眼光。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为什么要读三百首,读二百首不行吗?不行。积累的数量偏少,不足以模仿借鉴,推动进步;四百首不行吗?也不行。消耗的时间精力太多,成本太高,容易让初学者望而却步。三百首,加上一年的学习时间,是一个比较恰当的黄金分割点。有了三大家垫底,再加上其他名家,既有了精读的教材,也有了泛览的篇目,打下一个比较扎实的底子,为香菱学诗成功奠定了基础。

第三,讲究讨论,透彻揣摩。香菱是好学生,不仅尽读了林老师红圈选的那些作品,而且阅读的过程中颇多自己的心得体会。黛玉在引导香菱读诗写诗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与学生一起研讨作品的精妙之处,把作品的写作手法转化为个体的写作经验。小说中有两处极为精彩的描写。黛玉趁着香菱来还书,与她讨论交流阅读体会。黛玉问:“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答:“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谈了一番自己的感受:“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着追问:“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举出王维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两个字,谈了自己的理解感悟,还有对“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中“青”“白”二字的理解。她的理解很有个性色彩:“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她们还研讨了“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余”字和“上”字。香菱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生活化还原:“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香菱精彩的个性解读让一旁的宝玉也佩服不已:“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她们的讨论没有八股式的架空分析,而是从个体生活经验出发,与自我写作经验融为一体,这样就让学生从名作字词的推敲锤炼过程中悟到了写作的方法,把读与写联系起来,构建了自己的诗歌写作策略。

第四,鼓励实践,在实践中指导。林老师不是空讲知识,也不是结论化地空洞分析作品的精妙,而是鼓励香菱多写,在写作中指导她。香菱在从师学诗的过程中,共写了三首诗,一次比一次写得好,最后一首写成,众人无不拍手叫好,认为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写作过程中,黛玉一方面提出要求,给予鼓励,另一方面又指出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解决的方向和办法。比如第一首,黛玉看过评价说:“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评价一针见血,认为这首诗“措词不雅”,根子是“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只是模仿借鉴他人的作品,没有写出自己的情感、思想和个性。第二首,作者借宝钗之口评价说:这首诗“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没有扣住原来的题目“月”,而且“过于穿凿,还得另作”。总之,对香菱的诗作,既指出她的不足,又明确努力的方向,保护初学者的积极性。小说中细致地描写了香菱在学诗过程中情感的起伏变化,尤其突出了她呕心沥血、苦心孤诣,上了瘾、中了魔一般的学习劲头。在作诗的过程中,她“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最后写成一首让人满意的诗作。如此巨大的学习热情,加上切实有效的指导,最后才获得写作的成功。

令人遗憾的是,当我依据教学论课程论理论对“香菱学诗”进行重述时,发现原来小说故事中迷人的光彩竟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变成了不见个体生命只见宏大本质的冷冰冰的技术化文本,这反过来证明,黛玉的诗学课堂最可贵的是一种生活的气息、生命的智慧。这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一个必备的信念就是尊重感性。有了感性,才有生活,才有个性,才能让学生灵魂被唤醒,热情被点燃,潜能被激发,找到自己的写作自信,建立全新的自我,最后破蛹化蝶。小说中,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曲折的情节、内心的思想活动,尤其是人物之间的互动,无论是黛玉“只管放开胆子去作”的诱导鼓励,宝钗“诗从胡说来”的写作心得,还是宝玉“三昧你已得了”的友情提醒,以及大观园众姐妹的理解,终于让初学者跨出关键的一步,让我们见证了她写作成长的奇迹。

语文美在这种灿烂的感性之中,如黎明的东方,冉冉升起的是燃烧的生命。

第六课:美在超越规则的自由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 Dead Poets Society )讲述了一群高中生和他们的语文老师基廷的故事:在老师影响下,他们从束缚压抑人的教育思想和制度中挣脱出来,学会思考、学会选择,不断成长。影片塑造了基廷老师和一群高中生的形象,让人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好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等重大教育问题。其中基廷老师的六个教学场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卡匹迪恩( CHRPEDIEM

第一次师生见面不同寻常。基廷老师吹着口哨走进教室,把学生带到大厅,让他们看橱窗中陈列的已故校友的毕业合影。他对学生说:“好好看看这些过去的面孔,照片上的这些男孩子们和你们一样,也曾意气风发,野心勃勃,然而无情的自然法则使他们早已化作了灰土。我们都是凡人,总有一天,这个房子里的人都会停止呼吸,僵冷,死亡,所以要把握今天,让生命超凡脱俗。”他指着照片,说:“如果仔细听,能听到他们给你们的忠告。来吧!近一点!听见了吧?”基廷老师在孩子们背后发出呼唤:“ CHRPEDIEM !”(拉丁语:抓紧时间)“抓紧时间,孩子们,让你的生命不同寻常!”这悠长的呼唤,震撼学生的心灵。从此,这句话在影片中不断出现,成为学生人生觉醒的座右铭。

撕掉导论

上课后,基廷老师先让学生读导论“如何理解诗歌”。正当学生掏出笔打算开始抄笔记时,基老师话锋一转:“屁话!这又不是装水管,这是在读诗。”他大喝一声:“把它撕了!撕了!”在孩子们起初犹豫不决最后一片欢呼的喧闹中,基老师不仅打破了照本宣科的习惯做法,而且让孩子们撕掉了对书本和权威的迷信。接着,基老师蹲下来,招手示意,让孩子们凑过来围住他。他告诉学生读诗不是为了技巧,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又是充满激情的,所以每个人都要为生命奉献一首诗。学生们听着基老师的话,陷入沉思……

站上讲台

又一堂课,基廷老师讲课中忽然跳上讲台。看着大家迷惑不解的表情,他告诉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要站在讲台上吗?我提醒自己:要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读诗的时候,不要只想到作者的见解,还要有自己的见解。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找到,找到的可能性越小!”基老师越说越激动,他引用梭罗的名言:“梭罗说:大多数人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别陷入这种境地!”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站上讲台,试着从全新的角度看待生活和世界……下课铃响起,基老师布置了一份作业:下周一的课上,每人读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歌。

发出野性的狂叫

周一课上,基廷老师让学生朗读自己写的诗。喊到安德森的时候,令人失望,他说自己没有写……基廷激动起来,在黑板上默写了一句惠特曼的诗句:“站在世界屋脊,我发出野性的狂叫。”然后又重重地写了一个大大的“ YAWN ”(叫喊)。他把安德森喊上来,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出呼喊。起初安德森只是小声嘟哝,后来被基廷逼急了,发出大声吼叫。基廷大为兴奋:“你内心还是有狂野的成分的嘛!”基廷让他看墙上悬挂的诗人画像:“你看见什么?凭直觉!”“一个疯子!一个狂野的疯子!”基廷突然捂住安德森的眼睛,让他自由地想象。只听到安德森说:“我看见一个牙齿流汗的疯子,他在告诉我真理,真理像是你脚下发冷的毯子,只能盖住我们的脸……”基廷惊呆了,松开手,大家也惊呆了,随后一片掌声。他们发现了另一个安德森,也发现了另一个全新的自我!

生活就是进攻

基廷老师把学生带到足球场,把事先准备好的写着诗句的小纸条发给学生,让学生大声朗读纸条,然后依次踢球攻门。孩子们相互感染,声音越来越大,热烈地投入到眼前的生活中。操场和天空回荡着他们青春的声音和热情。也许基老师是想借此告诉学生:生活就是这样生机勃勃地活着!

走自己的路

基廷带学生在教学楼下走路,起初学生各走各的,但不知怎么回事,走着走着,便踏出同样的节奏和步调。基廷让学生停下,面带忧虑:“每个人开始都有自己的步伐和节奏,可后来都变成一样的。”他话锋一转,解释说,“我说这个是为了说明顺从问题,说明坚持与众不同的信仰的困难。”他接着说,“我们都有被人接受的需要,但你必须坚信你的信仰是独特的……”接着,基老师引用佛罗斯特的诗《两条路》(“两条路在林中分岔,走选择走的人少的那一条”),提出对孩子们的希望:“我希望你们能找到自己的路,找到属于自己的步伐和步调……”

这六个教学场面,从抓紧时间的呼唤到学会独立思考的启发,从换个角度看生活到投身热烈的生活,从发现新的自我到坚持与众不同的信仰,极大地改变了孩子们的思想、精神和思维,使他们成为那穿梭于树林和山洞的自由精灵,又如那群在天空中飞翔的鸟儿。而影片结尾,基老师被辞退走出教室,孩子们纷纷站在课桌上,为心爱的老师送行的感人的一幕,更使影片的教育叙事达到高潮,让我们触摸到教育的灵魂。

这六个教学场面某种程度上也揭示出语文课程的规则和密码。首先,基廷的每一节课都有具体的抓手,它们都是具体的行动,看得见摸得着,有具象感和情景感。比如在大厅中面对照片呼喊“卡匹迪恩”树立人生追求,撕掉导论去体会什么是真正的诗;又如登上讲台,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待生活,等等。整个过程凭借“呼喊”“撕掉”“登台”等具体行动,构成具有情境感的课程现场。其次,可以慢慢打开,有个行动展开过程,以具体行动为凭借,巧妙融入相关学习内容,让人自然而然地融入学习情境,有一种感性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最后,这些个性化的具象活动,是一个交互性凭借,是师生双方理解和表达的抓手,使之主客一体,由教师的问题转化为学生的问题,由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由教师的任务转化为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

基廷老师最伟大的地方,也许就是他运用规则而又超越规则,所创造出来的如诗如画的语文课堂之美。

与学生读书交流 C0V8Zyi2K/iX/cdeYzMINvLsCcDzlsBzWZGLdgsG1Jw9Lwl9NUaq0bijTLV6xJt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