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Preface

语文,我和你的故事

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想了想,说:“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

我说的是实话。我当然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关语文的言说很多,它们有的散发着诗意的光芒,有的内蕴着深厚的学理,但我还是坚守着自己朴素的感受:如果剥掉加在语文上面的层层华美的装饰,不断追问下去,进行现象学还原,我们会发现其中最原始、最活跃的课程密码,无非就是教师、学生和有关他们的故事。一如沂水春风,弟子各言其志,夫子喟然而叹,吾与点也;或如古希腊哲人,运用“助产术”,从影子纷乱的“洞穴”中爬出,用智慧的火把照亮探索真理的道路。

语文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这句话串起了我的语文人生。

从简陋泥泞的乡村中学,到古色古香的县城中学,再到豪华气派的省城重点中学,我的职业迁徙史是我的生命与众多学生生命交织的过程;从初一到高三,我的精神在一届又一届年轻他者心灵的映衬下,不断成长丰富成熟;从昔日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到今天参加语文教材编写,在各地开设讲座或公开课,我的思想随着时代思潮风生水起,理想与追求愈加坚定和执着……我知道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年轻时我有许多梦想,想当无线电工程师,想当诗人,最终无奈而又必然地把生命投入中学语文课堂,通过日复一日的教学行为来表达、释放自己的追求和信念。语文,给了我一个体面的饭碗,给了我独特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也给了我许许多多难忘的故事。

与学生相遇并不总在秋季,也不都在教室,但只要是故事,总有开端。第一节课是一个仪式,是我们生命开始彼此交融的庄重的仪式。我指着黑板,告诉我的学生:这不是一块普通的黑板,上面有天地玄黄,有道德文章,有高风亮节,有世间万象;有“道可道非常道”的老子,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孔子,有穿缁衣的鲁迅,有穿西装的爱因斯坦……这些古今中外的贤哲眼睛注视着我们,与我们的心灵交流。在语文的邀约下,师生开始走进故事的世界。

我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农夫。岁月给了我人生使命的神谕,我把自己的教育理想深埋在现实贫瘠的土壤中,用汗水和心血浇灌我田地里的禾苗和花朵,用智慧和信念擦亮每一个生命的细节,让黯淡平凡的生活闪耀神性的光芒。我的讲义里有各种精彩的文章和教学菜单,我的进度表中排满了已经完成和即将完成的规划与设想,我的备课本里夹着各种各样的黑名单、红名单,而我的心里则装着对班级每一个同学的要求和建议、期待和祝福……我想方设法用思想的扳手松一松课堂技术的螺丝,用丰富的个性和教育的智慧让学生从单向度的生存困境中解脱出来。在作文素材课上,我让学生介绍马寅初的风骨,探讨蔡元培的理想,我告诉他们,一个知识分子不仅要有知识,更应该是分子。在现代文阅读检测之后,我让学生从现代文阅读训练题中选择震撼人心的佳作诵读品味,筱敏《山峦》的词句磨砺着年轻的心,李汉荣《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境界让学生思绪飞扬……还有种种个性化的举动,至今为学生津津乐道:我曾因为晚自修取消语文读课文的时间和分管主任拍桌子发脾气,也曾因为教室的投影仪迟迟没有修好而率领弟子们抢占学校的报告厅……

高三的某一天,我推开窗户,问学生:“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十三中的树很多,谁能告诉我校园里有多少棵树?”一片沉寂。“你们有的在这里读了两年书,有的读了五年书,校园里这些茂密的大树,注视着你们,陪伴着你们,和你们一起成长,你们却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这些树,用心去打量这些树。放了学,你们好好地去数一数树,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放学后,大家争着冲下楼,在其他班同学诧异的目光中,在暮霭渐起的黄昏,认真地一棵一棵地数了起来。我告诉学生,到底有多少棵树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数树,让我们从庸常的生活中惊醒过来,获得生存的精神高度,怀着感恩、期待的态度,去过好我们高三的每一天。在人生的渡口,向时间河流的对岸,呼唤理想的渡船。我让学生写了高三的第一篇作文《母校的树》,和他们一起收获沉重苦涩生活中沉甸甸的思考。

对学生面对乞丐时经常产生的犹豫和两难,我总是写下林清玄的一段话:“只要做了乞丐就没有假的,因为他伸手要的时候,心情就是乞丐了。心情是乞丐的人,即使他四肢完好,孔武有力,家财万贯,也仍然是个乞丐,更值得同情,值得施舍。”我用这段话去启发学生,保持他们善良而高贵的德性。

5 · 12 ”汶川地震后,国家设立了哀悼日,禁止一切娱乐活动。网上有人指责,说这种哀悼活动干扰了他们的生活,侵犯了他们的权利,认为国难默哀是一种强制侵权行为。有学生在周记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我给他写了段批语:“国家以法令的形式公祭地震中的死难同胞,是限制了少数人的自由,可是它表达了多数人的自由意志,是基于现代文明理念和同胞深情的自愿行为,代表了民意——小自由应该而且必须被大自由管着——你有娱乐的自由,可是没有冷漠和麻木的自由!”我把周记连同批语读给全班同学听,提高大家的认识……

是故事,却没有结尾。转眼到了六月初,高考前紧张而又焦灼的气氛弥漫在炎热的初夏。经过精心准备的最后一节课,是我送给学生的人生礼物。我一题一题地提醒着我的学生,告诉他们成语解题的“慢三步”,病句解题的“慢四步”,诗歌鉴赏题的“四看三答”,还有默写,还有语用,还有文学阅读。我和他们一起背诵七言十二句的写作歌诀,最后,让他们带上三颗写作的“救命丹”。班上很静,寂静得如同黑夜即将过去,太阳即将升起的黎明。下课时间到了,我让所有的同学站起来,发给每个同学一页纸,上面写着俄罗斯白银时代天才诗人巴尔蒙特的诗《为了看到阳光,我来到世上》。这是我最喜爱的诗句,也是我的学生最喜爱的诗句。我起了头示意一下,年轻而又响亮的声音响了起来,冲出教室,回荡在校园:“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 和蔚蓝色的原野。 /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 和连绵的群山……”天亮了,我们一起上路。

语文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这句话更是一个语文教育的隐喻,表达了我的教育哲学。

在年复一年的节奏性重复中,我开始理解自己的课堂。课堂是师生相处的天地,是共同演绎故事的地方。表面上,是讲台桌椅四面墙;本质上,凡有师生的地方就有课堂,是师生独特的生命构建了课堂。课堂是神奇的。它只有四十五分钟,只能容纳五六十个学生,学的是永远学不完的听说读写好文章。起立,坐下,读书——但是课上着上着,思维之球开始传递,心灵之泉开始流淌,师生的思想飞翔起来,情感燃烧起来,课堂里弥漫着清亮的光芒,有一种升华、超越的气氛,于是,课堂变得无限大,时间变得无限长,课堂获得巨大的能量和容量,成为学生终生难忘的青春记忆。课堂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物质化的又是被构建生成的,它起于常规基础学习内容而终于情感思想心灵的高处和远处。课堂又是独特的,属于经验和叙事。走进课堂,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现场的情境感。情境感是迷人的,让人跃入当下,沉醉于眼前。情境有巨大的推力,前面的情境丰富当下的情境,推动后面的情境,指向未来和远方,如潮水阵阵涌向江岸,心潮逐浪高。我和学生互为对方的镜像,推动着情境又被情境推动,越到后面越丰富越立体,获得心灵的解放和心智的发展。每节课都有不同的表情。它永远是具体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既有独特的魂魄,又有丰满的血肉,大处分明,小处细腻,灵肉合一,让人销魂。

课堂本质上是经验的、个性化的,有自己的规则、节奏和主题,不是多读几本书、多了解一些理论就能走进课堂的。带着过多强势理论,你无法走进教学现场和教学情境。许多课堂里,没有教师与学生的故事,只有教科书的故事,只有试卷的故事,只有黑板与答案的故事。教师在现场却又逃离了现场,学生在现场却又缺席。要让课堂成为师生说故事的地方,教师不能有过多的理论预设,要把各种教学理论放在门外,保持一个人在生活中的丰富性,张开自己的感官和心胸,运用自己的经验、敏感和技能,把生命投入课堂中去。教师有了发现故事、叙述故事的才与情,方能走进课堂。

我们言说着故事,也在故事中确认自己。课堂的经验性、叙事性反映了教师的生存方式和职业特点。教师的专业化技能主要是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反思等经验方式积累而成的(这也是各类语文研讨活动中教师爱听课而不爱听讲座的原因所在),它藏在我们的行动中,藏在我们的身体中,藏在课堂的氛围中,藏在求知的热情中……只有坚守在课堂里,才能获得课堂的经验、课堂的感觉和课堂的思维。一个教师只要真正把学生的发展放在心上,当作自己的终极关怀和追求,在长期的实践中就会自然形成一种课堂敏感性,形成一种职业习惯,能够妥善处理课堂与教学。

一堂好课下课时,常见到老师发出微笑。那是一种陶醉的微笑。那表情仿佛告诉我们:因为我多年流血流汗地付出与努力,我值得陶醉。那是一种骄傲,是一种在行家面前展示炉火纯青的技艺的喜悦和满足;那是一种职业的自尊,那种成就感深入骨髓,在瞬间美丽绽放。说到底语文是一门“手艺”,有一种辛劳寂寞中磨砺出来的灵巧和扎实。那端正流畅的板书,那抑扬顿挫的朗读,那作文本上红笔的勾画圈点,那备课本里抄录的各种资料,还有课堂上内容的取舍、多少的把握、难易的处理,还有教学中顺序的安排、时机的预判、分寸的拿捏,还有长期读写积累起来的才识和书卷气……正因为有了这些,才有了教师与学生故事的舞台、道具、背景和氛围,才使得教与学的故事有了语文的气息。有时,我打量着眼前的青年教师,心里暗暗问自己:“他们能吃得了这份辛苦和寂寞吗?他们还有对‘手艺’的虔诚和敬畏吗?”语文是“手艺”,心手相连,传递着温暖的体温。伸出你的“手”,给学生面批一次作文,给学生开个书单送几本书,给学生发一条鼓励的短信,给学生解答一个课外读书的困惑,鼓励他们组织语文活动……大手牵着小手,放手让他们往前走。别忘了,语文是“手”的艺术,心手相连,才有动人的故事啊!现在的中学既没有大师也没有大树,有的只是钢筋水泥的大楼,豪华而又凄凉,有的只是技术化的操作和狂欢。正如现在的医院在外科水平突飞猛进的同时,医生个体“望闻问切”的临床诊断水平急遽下降一样,中学教育在规模效益提高的同时,语文教师个体教学能力也出现了滑坡。时常看到有的老师上课又是耳麦又是 PPT ,教室里回响的是播音员标准而夸张的声音和教师被扩音机放大的不真实的声音。我总不免担心:这门“手艺”还守得住吗?

手艺是心灵的诗篇,真正的手艺拒绝机械的复制。有了“手”的存在,才有心的真切、情的激昂。拯救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许应该从拯救我们的职业“手艺”开始。这些年来作文批改不断改革,除了传统的精批和面批外,还有互批,还有自批,花样翻新。这些方式我都尝试过。应该讲,各有其用。但是比较下来,还是老师精心地批改好。学生对老师的评语是很在乎的。一篇作文读完,抓住关键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好评语是不容易的。这是老师的基本功。其他方法可以穿插调剂使用,但想用它们一劳永逸替代老师的批改是不负责任的。这就注定了一个老师在写作教学上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在批阅上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不是我们悲壮的宿命,而是对学生心灵最温暖最具有人文关怀的触摸,是我们职业最神圣的部位!

在集体执迷于管理和效率的今天,基本教学技能的农耕和手艺气息,与整个社会弥漫着的快捷的氛围格格不入,许多青年从业者对掌握这类教学技能的艰苦性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和心血付出,因此语文教学手艺的传承,正遭遇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困难。因为这类手艺实在没有多少方法可讲,也不是讲讲方法就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实践,需要在一双内行的眼睛的注视下长年累月地实践,认真走过一遍,始能有成。我想起了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小说中“我”看着格斯拉的靴子,说是“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又说“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什么是靴子的灵魂?什么是靴子的本质?那是对手艺和手艺人品质所深怀的宗教般的信仰和执着。每次讲这篇小说我都深受感动,因为我们语文教师实际上也是手艺人,语文教学的手艺,最能映出我们的灵魂,见出我们的本质。

我们生活在技术化、管理化的时代,如何操纵技术而不被技术操纵,是维护我们自我人性的一个重要命题,而有没有故事,是人性、个性是否健康是否完整的外显。

葱郁的大树,给职业生命无穷启示

课堂是理想与现实的交织,如一朵莲花,生长在泥土之中,花瓣和花苞却伸向天空。理想让课堂向上向前,现实又让课堂向后向下,这热与冷的交汇,形成了矛盾与张力,使故事跌宕起伏。许多课我并不满意,常常是兴抖抖而去,沮丧失望而归。我们总有一种内在冲动,热衷于寻找高效快捷的方法和路径,总想三步并作两步,甚至一步到位,直奔结果,一劳永逸,不知不觉忽略了语文课堂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苦性。再高明的方法,再先进的理念,一旦进入课堂都不免软弱和苍白,因为它背后有更为庞大复杂的隐秘结构,制约着我们和课堂。听讲座,看论文,我们时常陶醉在浪漫的幻觉之中,陶醉在轻而易举的盲目之中,轻慢日常教学的世俗性,忽略常规教学的沉重与苦涩。其实,世俗气息是语文课堂真实的另一面,教室、办公室、食堂、图书馆、备课、作业、考试、讲评、晨会、班会、晚自修、补课、开学、毕业……不合理而又合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日常教学的辛苦琐碎的图景,可这些辛苦琐碎的“天大的小事”才是语文课堂最真实的存在啊!是不是有点像农夫种庄稼?天天下地耕作,脚踩着坚实的土地,头顶着现实的烈日,挥洒着生命的汗水,播种,浇水,施肥,等待花开时节和收获的秋天。不必讳言失败和沮丧,我们就是从课堂中摔打磨炼出来的。课堂铸造了我们合金钢般的思维品质和性格。失败的课堂往往从另一个方面更加有效地丰富深化了我们对课堂的认识,让我们有清醒的头脑和冷峻的目光:一堂课容量是有限的,必须顾及多数学生的基础,饭要一口一口吃,语文要一步一步来,有时不免走走停停,退一步进两步。课堂,语文课堂,只有“故事”,少有或者根本没有“大戏”。

故事常常与哲学和理论背道而驰。哲学理论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故事让我们“透过本质看现象”。语文是“象教”。何谓“象教”?就是“以象教人”。“圣人立象以尽言”,作品借助自然社会的物象、事象、意象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对人生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认识作品中参差多态的“象”,让它们活在学生的心里、口头和笔下,培养学生关注语言与表达形式的敏感,以及从中感受意味与意韵的习惯。故事是个体经验,它总是挑战定义和本质,挑战理论抽象和简单化,总是指向生命经验的丰富和生存体验的独特,让我们观照、把玩,获得自由的呼吸和诗意的飞翔。故事不是大戏。大戏有开头,有结尾,有高潮,有悬念,有冲突,而发生在师生之间的故事往往只有平淡平缓的中间,而且不断重复,面对它你需要有恒久的定力和朴素劳动的心意。

“万川映月”“理一分殊”,说的是万物共有之理以丰富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事物和关系之中。放弃对具体教学的神性体验和细节积累,也就放弃了真理。没有个体感受和生命细节的术语概念,无法帮助我们抵达超越之境,无法叩开真理之门。反之,我们职业口袋里的知识,也许不时髦,不够理论,却是多维的全息的,本质上与深奥的课程理论是同构的,具有永恒的价值和魅力。

常常在自以为抓住语文的时候,语文却从我们身边悄然溜走了。错误在于我们企图用一种“正宗”的理论霸占丰富多样的课堂,在于我们过于理性主义的偏执,在于我们灵魂深处急功近利欲念的膨胀和爆发。

思想是脆弱的,从经验中磨砺出来的信念才有力量,牢不可破,因为那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融入了你的情感、审美和生命。

吃过晚饭散步,我和爱人讲起这几天班上学生发生的故事,讲到夏福宁同学让大家“眼睛受伤,耳朵无聊”(班上学生对他投影内容太多而做的戏谑的评价)的演讲,讲到付禹奇同学拒绝使用投影仪的“环保宣言”,讲到袁泓同学想介绍评价希特勒《我的奋斗》的冲动和纠结……我兴致勃勃,她兴味盎然。走到楼梯口,邻居老周看到我俩,笑着说:“怎么,散步还和太太讲语文课啊?”我说:“不,我在讲我和学生的语文故事。”

把语文看成教师与学生的故事,就意味着我们推倒了教室的四面墙,我们的课堂是学生生活的现场,是学生成长的现场,语文呈现出丰满、全面、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阅览室读书是学语文,戏剧演出是学语文,听名家讲座是学语文,参加征文比赛是学语文,当小记者采访校园新闻是学语文,师生合作编辑语文小报和文学社社刊是学语文,甚至晨会、班会等也可以看成学语文……而要让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故事,关键是要深刻理解教师与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相互关系。

在我心中,《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是我们本土最经典的对话文本,反映了我们民族真实的对话形态,也映照出教师与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相互关系。围绕治国安邦的人生抱负,孔子与弟子们进行对话。有神态,有反应,情境感十足。和而不同,不同而和,众语喧哗,而非垄断的独白。我常想,这个文本依据西方对话理论,大概到“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也许就应该结束了。但在中国的教育语境中,不仅要有过程还要有结论,不仅要有启发还要有讲解,不仅要有个性还要有共性,不仅要重人道还要重师道。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对话教学出现普遍失误?因为我们把对话局限在课堂,仅仅当作提问多少次、互动多少次等局部的教学手段,而忽略了它本质上是师生交往中自主而又合作的共生状态。这种关系其实就是前人所说的“师友”:亦师亦友,即师即友,师友之间,其乐融融。学校环境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之游泳也,大鱼在前,小鱼随后,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在作文教学中,我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要“营造学生的写作生活”。何谓“写作生活”?就是通过写作让生命更有生机和活力。而“营造写作生活”则强调想方设法、因势利导构建热气腾腾的现场、势头和局面,让学生身处其中不知疲倦地“吸附”写作知识和技能,养成审视、发现和思考的习惯,形成乐于表达和交流的风气,塑造并拓展自我,获得写作与人生的同步发展。它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善于审视、思考、发现的人,才是活生生的人。这样的人并非只靠头脑活着,还靠心灵,靠生命整体。思考、发现、表达不仅是一种能力,它们就是生命本身,就是生活本身。作文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也许就是点燃一个个学生灵魂的活力,使他们在不断的写作行动中获得完整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气质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写作生活从练笔开始,写作生活靠事件拓展,写作生活在信念中升华。让写作生活生成个体的写作智慧,转化成写作的知识、方法和习惯,与生活融为一体,成为我们师生共同的记忆,成为我作文教学的灵魂。

传统教育理论有一个重视“学”的传统,民间教育智慧更把“学”放在首位和核心,以学研教,以勤奋读书的历史故事简化高深复杂的教学关系,这里面包含着深刻的现代教育的自觉。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西人萧伯纳更进一步阐发了主动学习无可替代的唯一性:“你不能教会一个人什么,唯一能做的是帮助他自己去发现。”( You cannot teach a man anything; you can only help him find it with himself. )“主动构建”“自我生成”是当今教育的显学,也符合我们的课堂观察和体验:凡动人的故事,从学理上说就是知识、情感、价值生长的故事。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教学相长,皆成故事。既不是简单地以教师为主体,也不是机械地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师生的对话、融合和故事为主体,让它把我们召唤在一起,如原始人快乐起舞的热烈燃烧的火堆,让课堂真正成为全体共享、富有魅力的生命共同体。有了这样的师生对话的大关系大结构,就可以不拘泥于课堂中的一招一式,不斤斤计较讲多讲少等技术末节,从机械教条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动起来,跳起来,笑起来,出现生动活泼的画面:语文能力强的学生是你教学班的领头羊,促进全体同学进步;学生精彩的发言是你最有价值的课堂学本,把集体讨论引向课堂的高境界;学生的优秀作文是你作文教学的素材,传递给大家写作的激情和动力;读书笔记中丰富的内容,营造了群体读书生活和氛围;而那些进步不大的学生则提醒你注重差异和个性,面向全体,克服局限……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课堂的活力和魅力,完成师生关系的沉重转身,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丰富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成长的故事,也让对话这类洋理论中融入中国教师与中国学生的故事,既说自己的话,又能与西方理论展开对话,在双向互动中丰富深化我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

印度哲学大师克里希那穆提说:生命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它是一个伟大的谜。我觉得这话没有说完,后面还应该接着说:“谜不是赤裸裸的,它藏在隐喻、映衬、重复之中,藏在相遇、融合、宿命之中,藏在追求、坎坷、坚守之中……一句话,藏在教师和学生的故事之中。”我们叙述着师生的故事,也被师生的故事叙述,获得生命的充实感和幸福感!

语文学习的从游之乐

有人说,好老师应该像一首诗。他是我们没有办法清清楚楚透彻了解的东西,永远让人觉得有些神秘。也有人说,好老师应该像一棵树。树是长在地上的,会随季节而变化,风吹树就摇,鸟来树就吟。其实,好老师是有故事的。读着这些故事,你仿佛就触摸到教师生命的本质、体温和灵魂。一个没有教育故事的老师,他的职业生命必然是苍白的、缓慢的、乏味的!

语文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给我的专业生活无穷活力,展示专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最需要的是一种当下的、同步的、行动中的知识,一种熔铸在现象中的实践智慧,提升我们专业生活的质量。哪里去发现、寻找这样的知识和智慧?这样的知识和智慧,主要不是靠抽象的规律和法则来填充,而是通过师生的故事来体验和构建。

为了增加对课堂、对教育生活的体验,从八年前开始,我尝试着从三个方面来聚焦透视我的课堂教学,做到三个“一”,即一本课堂观察本、一本语文课日志、一节录像课。我经常撰写课堂观察札记,捕捉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给自己更多反思感悟的机会与空间,让那些精彩的镜头、诗意的画面、瞬间涌出的感悟给我职业生命长久的感动——

2011 2 14 日。星期一。

这是本学期开学的第一课,上林清玄《可以预约的雪》。本课教学既易又难。文本难度不大,但新学期第一节课难上。把学生从假期状态中唤醒,使他们顺利进入教学现场,难;与假期学习内容勾连起来,旧知促新知,难;让学生体会到林清玄散文中的禅心佛理,也难。我用一副“洋对联”,一石三鸟,基本上解决了问题。

春节后我在网上看到一副新颖别致的“洋对联”,上联是: Eat well sleep well have fun day by day ;下联是: Study hard work hard make money more and more ;横批是: Geili (给力)。备课中我想起这副“洋对联”,想利用它做做文章。本课教学中,我先投影了这副对联,班上一下子热闹起来。我要求学生依据寒假中学习的对联知识和写作实践经验,把“洋对联”回译成原汁原味的汉语对联。经过反复讨论,大家共同“翻译”“创作”了一副对联:“吃得下,睡得香,天天快乐;学得好,干得棒,年年有余。”然后我和学生一起梳理课文的思路,抓住课文从“可以预约的雪”到“不可预约的人生”再到“可以预约的希望”的议论线索,重点分析“怎样预约希望”,诵读第 20 节“深深去认识生命里的‘常’与‘变’,并因而生起悯恕之情”,思考“悯恕之情”的含义,依据上下文,找到“祝福”“容纳”两个解释性词语,让学生理解感恩、接纳的“美丽的心”和“欣赏的心”,懂得以“常之心”应“变之态”。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由花及人,缘事而议,化高深的佛理为人间的常理”的写作特色。教学最后我又回到“洋对联”。我将其下联中的“年年有余”改为“年年进步”,送给学生作为新学期的见面礼。这样不仅呼应了开头,而且“不动声色”地为课文中“欣赏的心”做了生活化的例证和阐发。整节课共耗时 35 分钟。最后布置作业,留 10 分钟让学生消化巩固。

这节课以“洋对联”始,又以“洋对联”终,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把课文学习、语文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发展联系起来,开发了新的知识和课程内容。课堂上,“洋对联”始终映在黑板左边的幕布上,那鲜红的对联和祝福,使课堂上有一种快乐的气氛、喜庆的气氛,更有地道的语文的味道。

我还与学生约定,让同座位同学合作记录班级“语文课堂日志”,内容不仅有课堂常规教学内容,还有同学反应、精彩回答、课堂气氛、课后议论等个性表达。学生按照座位,依次顺延,这样既锻炼了全班听课的能力,又增强了他们有创意表达的意识,更留下了一份独特的集体记忆。我在学生面前自称“老曹”,学生在日志中也喜欢称我“老曹”,显得没大没小、没心没肺。我倒不以为忤,因为这种写作称谓散发出一种亲切的味道,意味着我与学生之间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就这样老曹长老曹短,我们一起走过两年的日子,“老曹”成了标签和符号,成了我们师生故事的开头、结尾或者背景——

2010 9 29 日语文课日志: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课时)

[ 第一幕 ] 穿越时空

[ 老曹上。灯光。人物。布景 ready ] 今日我们将共同研习《罗密欧与朱丽叶》。为感受月下花园的气氛,先请同学进行角色扮演。

[ 镜头切至舞台。跟随人物。大特写。同学朱晓静、罗骋上。 ] 对话中…… end

[ 灯光闭。两组下。 ]

[ 老曹上 ] 为什么朱丽叶说话较多?

[ 夏福宁 answer ]

[ 老曹 ] 罗密欧已经翻过院墙,诚信、爱意不言而喻。朱丽叶有了倾诉对象。

[ 第二幕 ] 心理游戏

[ 背景。字幕。将文章开头独白用简洁语言改写。黄光昊上,曰:朱丽叶太完美。 ] 咔咔。

[ 老曹上,点评。 ] 朱丽叶是太阳,她的眼睛是天上的星星,朱丽叶的一切都优美纯洁灿烂光明。

[ 背景。字幕随机打上。 ]

[ 第三幕 ] 异域风情之莎翁漫谈

[ 老曹上,莎翁语言特点分析。 ] 莎式博喻:一个本体带两三个喻体,结构严密。张扬的语言风格无束缚,与自由奔放的青春感情匹配。

[ 中西交融,全班讨论戏剧形式、意象及语言风格。 ]

[ 全班下。降幕。 ]

—— over ——

记录人:王×、孙××、董××

我还请经常听我课的青年教师,有选择地拍摄我的课堂教学录像,于是那一节一节语文课,不再湮没消失在教学进度表中,而是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职业记忆中,成了我与学生、与同行教师议论的话题和思考探索的素材。我前后录制了四十多篇课文,它使我的语文教学生涯第一次有了大规模连续性的影像记忆,使我觉得自己的职业生命有了鲜活丰满的血肉,给我触手可及的日常教学诗意的痴迷和沉耽。

教学本身很精彩,教学研究可以写得很好看。从普通教师的视角来认知、解读和构撰职业生活经验,讲普通老师喜欢的故事,让个体的经验获得命名,产生意义,让群体的职业生活变得通透,获得共享。这样,写的是自己的故事,获得共鸣的是广大同行。

这三个“一”犹如三只眼睛,打量着我的课堂,让我的职业生命变得饱满而又充盈。如果说“课堂观察本”是自我观察和思考之眼的话,那么,“语文课日志”则代表了学生的清澈明亮的求知的眼睛,呈现的是他们眼中语文课的青春和丰饶,表达了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理解和想象,而录像课则是同行锐利的眼睛,我与他们分享生命的激情和专业的创造。三双眼睛,不同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仿佛推开一扇意义之门,于是光进来了,我不断体验和确立新的自我,找到真正的心灵导师,把自己职业生命中每一个普通的日子擦拭得熠熠生辉,意蕴无穷,知道自己专业发展的种子应该播种在哪里,知道自己专业发展之路应该怎样走下去,感受到一种向上生长的力量和快乐。

九十多年前,西方教育大师杜威,不远万里来到南京,在离我工作的学校不远的“南高师”发表演讲,传播他的教育理论和信仰,为南京乃至全国的知识界带来新式教育改革的火种。在《经验与教育》中,他说:“教育即生活。”那什么是生活呢?“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是的,我每天走进满是绿树的校园,平静地守着这群可爱的孩子,教他们“美丽的语文”,看着他们叽叽喳喳走进我的语文课堂,看着他们像小树一样慢慢长大,然后目送他们走出我的课堂,走进喧闹的人生,去承担、享受公民的责任与光荣,我很充实,也很幸福。

马克斯·韦伯在那篇《以学术为业》的著名演讲中,引用了《圣经》以赛亚神谕中守望人那首美丽的歌,歌曰:“有人从西珥呼问我,守望的啊,黑夜如何。守望的说,早晨将至,黑夜依然,你们若要问就可以问,可以回头再来。”我欣赏守望人那种沉默中执着的平常和美好。我知道,我的人生事业的跋涉靠的是勤奋和定力,如同骆驼祥子,吃苦耐劳,不离不弃,一路走来,走到今天。我为什么会走到今天,成为现在的我?这个问题被我追问了许多年,每次追问都让我浮躁的心安静下来,对自我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我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不能说完美但高于现实的东西,这就是教育理想。它如神谕或律令一般,是我内心的召唤,对我的意义早已确立,不可更改。

感谢这些美丽的语文故事,让我有了不一样的学术追求、专业生活和沉甸甸的人生!

破愚昧以明斯道 Yfio0A26iP284xDxIXEN6d1QA86F8PUb4lnrwqM3U3FEpATquNNMhNBLrZ7viFi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