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 少年一段风流事

流光迅疾,不过是一错目的工夫,《人生若只如初见》已成少作。

犹记得,那夜写下第一段文字的因由,是因读到元稹的《遣悲怀》三首,读到那句“唯将永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不知触动哪根情肠,竟耿耿难消。想到此人诗文如此情真意切,现实中又如此浪荡风流,一时感慨,便将唐传奇中的张生、杂剧中的张生、京剧里的张生并诗词中的元稹邀来絮叨个遍。

继而,发现每首诗,每个诗人,乃至于每个时代,都有耐人寻味、非官方的多样面,遂一发不可收,从先秦两汉、《诗经》,写到清朝的纳兰容若、黄仲则。一笔笔写来,一年年过去,倏忽已是八年。

这些感受,原也算不得高深,只是一个小女生多年阅读的私享,如青萍之微澜。孰料,竟合了观者的心迹,勾起了一代人的诗意回响,是因缘际会,亦是意外之喜。

而今,又从头开始解读唐诗。

决定写唐诗,写那些我爱重的诗人们,心里是雀跃的,可这雀跃抵不过对自己质疑。比起年少初动笔时,莫名地多了几分慎重。这些年,好歹认真读了几本书。一想到陈寅恪、顾随、施蛰存、宇文所安,乃至于叶嘉莹、张大春、蒋勋等人写的关于唐诗宋词的论著,我就有种望尘莫及的挫败感。

幸好还有欢喜。最终让我重新有动力的,是那些诗人在我心中鲜活的样子,是唐代不容遗忘的辉煌。

我想,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曾经年少,青春激扬,生活在独一无二的大唐。二百八十九年,只是漫长历史中的星河一转,留下的余晖却灿烂了整个文明。

无人可以否认,那是个像金子一样的年代。千百年后,依然在记忆中熠熠生辉。那是个奢侈的年代,出类拔萃的诗人像约好了似的,扎堆亮相。

文星璀璨,杰作频出,令人目不暇接——就像壮阔的银河,忽然在你眼前一览无余,迎面倾泻下来,那种壮丽华美,足以击溃所有的自以为是。

又仿佛,是在一夕之间,山河动摇,珠玉俱裂。人还在梦中,长梦犹酣,就被惊起。看这万紫千红,一时都变了颜色……

红尘苦短,劫难深长,连我这不是当事人的人,想来都痛心疾首,想当时,那些亲身经历的人,是有多么痛断肝肠。

人世功业如聚沙成塔,大浪一来,就倾毁殆尽。再归来,纵然不是面目全非,亦免不了元气大伤。

中国的历史总躲不过“一治一乱”的循环。叫人叹一声,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黄金年代,我心中的黄金年代是大唐,白银时代是两宋,至于青铜时代则是民国了。我不是有意忽略其他朝代,实在是这样比拟下去,会稍显啰唆。

过去的已经过去,就像上一秒,绝不会再重来。我警醒,极力避免自己的描述滑入某种虚幻的,类似于心灵鸡汤的推崇之中。

追忆一份逝去的辉煌,是因为我们真的怀念,还是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信心再得到,所以躲在梦里不肯醒来?

在国外看到唐人街,我就心酸,原来我们还在津津乐道大唐,然而,又有多少人愿意了解,华人在异国他乡暗藏的辛酸。

若大唐是我们不想遗忘的前生,那么后世,我们该如何携带这份记忆珍重前行?历史不能脱离时代,文化却能够超越时代。诗不能给予人准确的答案,它只能观照人心和世事变迁。

我们需要的,是从历史文化的追索中找到人存在的真正价值——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在不正确中辨别正确。

抛开时代和观念的束缚,凭着最本真的心去探索,坚信某些共同的理念,是千秋万世,不能动摇和舍弃的。正是这些共同的认知,支撑着我们前进,继续寻找答案。

诚然,答案不会是唯一的,亦不是不变的。

我并不鄙薄如今的时代,亦不过分向往过往的时代。每一个当下,都是自然的存在。如果能够客观地去阅读,熟悉历史,就会发现没有完美的时代,没有完美的人,坏了之后,不会马上好转,还可能更坏。

文学和艺术一旦成为政治的附庸,多半是让人腻味恶心的,古典诗词却是个例外。那些吟诗作赋的文人大多一开始就是有志于涉足政治,参与国家管理的士人。他们有自己的操守和信仰,除了特殊场合的应制诗之外,绝大部分的诗词,用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态度,还不至于单纯彻底地沦为政治附庸和点缀。这个道理,古代的文人早就发现了,并一直坚持。

即便是广受诟病的宫体诗,亦只是侧重在人生的享受和虚度上,浓辞艳赋,风花雪月而已,除却格调不高,倒也无大错。

我在诗词里读到许多关于人生和时事的感慨,很奇妙地,后人崇慕的任何时代,在当时人看来,都可能千疮百孔,不堪提拿。回过头望去,却总有值得忆念的好处和价值。事物的本来面目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看待它的角度和获取的经验。

大浪淘沙后,总有金子留下。

这一次,我要写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诗人,写他们各自的命运和时代的千丝万缕。他们际遇类似,又不尽相同。

这一次,我要写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诗作。因为我意识到,我们对于文学的态度,不该是追逐潮流,只关注那些足够知名的作品,像追捧明星一样。

这一次,主旨不是爱情,你们不会看见太多关于情爱的表达,但它亦不会枯涩乏味,因为这些诗人,这些诗作,活泼劲朗,摇曳生姿,本身就足够精彩。

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诗人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值得记取的诗人。即使是那些家喻户晓的诗人,除却人尽皆知的名作,他们亦有许多值得再三品读的诗作,这些都不该埋没在尘埃里。

这当中,有令人叫绝的灵感,有令人动容的气概,有令人称赏的激情,亦有令人扼腕击节的溃散。正如有唐一代,有霓裳羽衣的华美,亦有后来月照梨花的冷清。我不断与之邂逅,与之暂别。每每掩卷沉思,总有些意犹未尽。

这一次,我告诉自己,要一笔宕开,心无挂碍,慢慢地写。

我现在解读诗词,写得越来越慢,非要等到心中有大触动才肯起笔。半点没有熟能生巧的意思,而且越写越长。

有时候,选择这些诗词是困难的事情,太多的隽词妙语,层出不穷,如三月桃花水,漫漫荡荡,让人不知其际涯。想要把它们都告诉大家,却发现那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事。

我担心你们看的时候会觉得冗长,但是没办法,了解得越深,想表达得越细,不再是以前蜻蜓点水的轻佻。

所以,感谢你们的耐心。

在阅读中,你们会发现我频繁地动用“幼时”、“少时”这样的字眼,屈指算来,我接触诗词已有二十五年。张潮云:“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对他的说法,我是越来越认同。

对文学、文化,应该有沉潜之心。我想尽量做到公允和全面,所以以后还会有增补。

我当然会一直写下去。任何事,只要心甘情愿,就会变得简单。人之一生,欲为一事则短,一事不为则长。

读诗,是一辈子的事。

私心里,这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是对过往的检点,对自己的交代。

如那克勤禅师证道时所言:“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希望经年之后,我读到这本书,像看陌生人的作品一样,会点头认同,觉得颇有几处观点、几句话,值得玩味,深得吾心。

这就够了。 FXPO5ma10F+vfsSvEB2SujSi9WGPmdbQrzoxoljhYfBJCVfnng0eYV5j4uV0WRI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