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暴走漫画的8年是如何度过的

曲琳/文

最近王尼玛和他的妹妹王尼美各带一组视频团队去拍片,结果两人都光荣地拖延了。一个是在北京,一个是在深圳;一个在拍《暴走大事件》,另一个在拍《脑残师兄》。北京的情况很不可控,请来助阵的包贝尔和刘昊然遇到了晚间大堵车。深圳那边的拖延症就属于自己作了:主持人皮诺偶然聊到了一个话题,在王尼玛的带领下,他们架着灯,全副武装地越聊越嗨,忘了时间。

虽然这话题的题目,唉,能把人无聊得一跟头。

王尼玛和王尼美,这两个人都富有商业头脑。他们都出生在商人家庭,父母是白手起家。所以他们抛弃投行的工作也不会觉得特别纠结。王尼美说,家人的影响,让她觉得白手起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暴走漫画是个兄妹档,主创是王尼玛和他的妹妹王尼美。深圳团队主要是“大事件”等自制剧的拍摄,北京是技术和App,总部西安是社区和内部协调,南京有一帮技术男负责运营,上海和成都也有办公室。但王尼玛兄妹的活动范围还不止于此,他们简直是过着“狡兔八窟”的生活。一会我们会聊到。

新粉很容易喜欢上“大事件”,而我们这些稍有点网龄的人还记得暴走漫画官网上那些漫画制作器。转眼间,暴漫已经8年了,他们两人1987年出生,算算,他俩出道还真够早。难道是童工出身?

知乎上有人把万合天宜和暴走对比。万合天宜拍的是屌丝的故事,叫兽做了多年的土豆播客,短剧一部一部拍得有条不紊,那是多么专业的一个团队啊。

暴走才是真草根和屌丝。2013年开始投拍“大事件”,草台班子三人上阵。王尼玛是在那一天开始做脱口秀主持人的,制片人小英哥是在那一天开始做制片的。制片的任务是张罗拍摄需要的一切,而真的屌丝,敢于面对啥都没有的状态。他们只有60平方米的两个房间,王尼玛紧靠着窗户才有足够的焦距。

“大事件”这个名字是王尼美取的。《屌丝男士》等自制剧相当于段子合集,王尼美凭直觉认为暴走不太适合走纯烧段子的路线,而时事热点是一直在更新的,可以长期采用。

第一季的台词由王尼玛自己写出,后来双周播改成周播,工作量就愈演愈烈了。你以为造梗很容易?除了文字调侃梗,还有开脑洞的短剧梗。现在“大事件”发出招聘,能有500多张简历飞过来,笔试减少一半,剩下合适的人才寥寥无几,编梗没有所谓的专业对口。

所以王尼美感叹,“大事件”最初的团队简直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敏感而有创造力。他们的关系有点复杂,王尼玛的高中同学、大学同学,王尼美的初中同学、发小,王尼玛干儿子的亲爹……也有同同这样的编外人才。同同是暴走爱好者,自己做了暴走的山寨视频段子,被王尼玛赏识并招安过来。他是暴走少有的刚毕业就要月薪一万元以上的同学。

这个知根知底无需磨合的以同学为单位的神秘组织,奇迹般地恰好脑洞都很大。“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特别会讲故事的人。”王尼玛这人其实没朋友,他的朋友都被他变成同事了。所以暴走是一群1986-1987年出生的人领导着一群90后。他们的工作方式很正常,互动方式更像是同好者,或者是一群病友。

我曾经很认真地想要研究,这种强烈依赖逗比创意的视频团队能有多高的工业化程度,梗不够新就像春晚小品,被淘汰的速度很快。眼见为实之后,我放弃了期待。暴走还停留在一种小作坊的运作模式上,即使有VC朋友赞叹大事件的工业化程度是自制剧团队里较高的——天哪,那其他制作公司得成啥样?

拍《脑残师兄》聊天的这件事,王尼玛辩解,他们是在花一些必要的时间进行脑洞间的碰撞。我来翻译他的话吧:为了造好梗,聊天是必要的时间成本,比赶时间重要!

王尼玛发明了暴走视频团队的特殊招聘方法:来一位应聘者,让ta坐在那,自己跟自己侃半个小时,他就在旁边听着。这使暴走的人都带着奇葩的味道。王尼玛经常介绍的导演八戒,父亲和爷爷都是看管监狱的干部,他在监狱大院长大,小时候听父亲和爷爷对他说的最多的是“不要和这个强奸犯玩,可以和这个杀人犯玩”。

年轻人有独立做一摊事的冲劲,越让他们独立他们越敢拼。抓住这样的心理,暴走鼓励新人开自己的新系列,所以有了《暴走撸阿撸》《暴走恐怖故事》等。它们都是周播,整个星期都要连轴转拍摄。十几位编剧听上去不少,分到每个节目当中就只有2~3人。尽管王尼玛欣赏腾讯通过冗余劳动力来维护创造性,但是暴走员工的工作量是严重饱和而不是冗余。

做内容的人是一群有难言之隐的人。两位导演八戒和SASA的要求都非常严格,由于大事件的一些段落在深圳之外拍摄,如北京方便接待明星客串,西安可以整合其他资源,每次回来的片子,不满意就要重拍。

还有时效性,每周先完成一些时效性不强的内容,周三、四再补拍时事部分。一些影响力很大的突发事件,例如周董大婚,不加上他们会浑身难受,又导致了必要的加班。

小英哥说办公室基本上一直有人加班,除了一次早上7点发现没有人之外。八戒的一份加班报告显示一个月上了33天班,因为他有两个周末都在通宵。

提取热点话题是相对容易的。尽管王尼玛不愿为我展示,但他介绍了暴走的一套热词系统。暴走有社区、App、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热搜内容,用户用生成器制作漫画时的文字、使用的图片模板,还有用户看前后8篇文章的行为判断,来获取网民的兴趣和情感导向——王尼玛说暴走对网民的情感要迎合。然后他们会在各个平台上做A/B测试。

比如,“你选哪个”和“你他妈快选一个”哪个更受网民欢迎,凭空猜测是猜不到的——这年头网友喜好更加不可捉摸,谁知道叶良辰为啥会这么火呢。所以一切都要看数据。王尼玛非常有互联网意识,2013年他就在建这个热搜系统了。

暴走的社区时代很像互联网公司,现在又嵌套着一个影视制作公司。它在2013年拿了投资,接着是几轮融资,冲着IPO前进。而造梗就像造血,系统化运作是筋骨,它的员工们是不可替代的大脑。

王尼玛和王尼美在伦敦政经学院读了本科。他们以每年换一个项目的速度,创业以及打工。

大二的时候,他俩将一个社团做到巅峰,社员有2000多,宣传做得铺天盖地,卫生间每个隔间各贴一张海报的节奏。社团活动也丰富多彩,他们给香港的投行打电话组织学生去参观,发现这招儿还挺好用,然后给航空公司打电话希望给学生折扣价,代价是邀请航空公司高层来学校演讲以提高人气。后来从香港回程时,这家航空公司就倒闭了,王尼美讪笑:可能是这一单做得太亏。

按照惯例,社团领袖到大三就要退休,他们就想要创业,还把暴走的商业模式勾勒了一番。暴走的事情他们从大一就开始做了,早期的四个表情是王尼玛手绘的——他在伦敦电影学校学过一点美术。

大四他们的重心又放到了找工作上。伦敦政经是一所盛产银行人才的学校,而且洗脑力超群,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关口,两个人都惊心动魄地进入了投行。这时候,他们的打工经历却开始分岔,被分在不同部门。王尼美的部门被卖给了瑞士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吃完午饭等晚饭。

王尼玛则意气风发地做了很多项目,参与了迪士尼和漫威的合并与很多地产项目,从早10点忙到夜里三四点,回去还要盯着当时只是个人站的暴漫社区。是的,大四回国的时候,他在西安注册了公司,员工是他的同学。世界上最浪漫的距离,莫过于每天顶着时差,通着电话聊着qq,商量暴漫怎么办下去。

王尼美说王尼玛忙到自己整天都遇不到他,这胖子脑回路异于常人,骨骼清奇,长胖的速度也异于常人,每个月他们都要去重新买一次衬衫。

王尼美的工作做得很不爽,唯一的慰藉是吃饭睡觉蹲坑,无时无刻不想着编段子,再发到暴漫上。二三四五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周冀竟然找到了王尼玛在投行的办公室电话,这把他shock到,周冀还提到了天使投资,这意味着暴走有成为一门生意的可能性。他们后来在2013年回国。

分析这对创业伴侣的所谓创业基因,你会发现他们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好像除了创业,没有更适合他们的职业选择了。这两个人的性格直接决定了暴走的品牌性格。

以漫画来归类,暴走并不是日韩风,而是欧美的fml(fuck my life)气质,直率粗鄙冷幽默,第一眼容易让人一口喷在屏幕上。其实这就是王尼玛自己的审美,他说自己当年不仅冷幽默,还愤青,喜欢骂骂咧咧。

王尼美是个极有娱乐精神的金牛座姑娘,中学和大学都在研究小品短剧,捧红了王尼玛。她的小品风格主要是恶搞。她记得那是《春光灿烂猪八戒》播出的年代,但恶搞毕竟还是少见的。放到今天,若让他们只用一个词代表暴走的精神,他们脱口而出的词会是“恶搞”。这两个人绝对想不到,现在全世界都已经习惯了恶搞。

对于暴走漫画的表情为什么会这么火爆,姚明、金馆长、张翰被再创作无数次,王尼美两手一摊:“没法总结,我不会讲那些所谓的成功学神话。”如果非要她说出一条理由,可能是表情加上文字的形式能符合不同语境。这有点妙。你摔了一跤用这个表情,你看别人摔倒又可以配上不同的文字,这是文字没有办法表达的意境。

这两个人都富有商业头脑。他们都出生在商人家庭,父母是白手起家。所以他们抛弃投行的工作也不会觉得特别纠结。王尼美说,家人的影响,让她觉得白手起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我严重怀疑,是家庭带来的商业敏感,让他们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做了非常有趣的决定。曾经的暴走社区聚集着很多高知白领,他们了解fml和英式冷幽默,笑点和王尼玛差不多。但王尼玛发现,他们只看不参与,即使创作也是自娱自乐。

随着表情的病毒式传播与SNS的热度,暴漫社区里进入了很多年龄稍低的,呃,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他们爱暴漫爱得明目张胆。有时为了防止一群小孩在上面和同学互相灌水,用算法把几个字设为关键词,第二天,发现满屏赫然都是那几个字——孩子们在做实验呢。

劣币驱逐良币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王尼玛认为看似劣币的学生群体是真正的消费人群。拥抱低龄用户是他做过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如果当时他有一些纠结,把主流的东西不断地往上引,可能就把自己堵死了,消费人群只有那么小。他问自己新浪微博开始不是要做Twitter吗,显然也没有做成,但是活得不是好好的?

他认为和投行运作地产项目是一样的,甚至地产和网站对他来说都差不多,看的全是流量。一个高档Mall建好,涌入了一堆小学生来撕名牌,怎么办?王尼玛说,商品重新排列,继续迎接他们。

但是王尼玛的情怀还在。他想放大年轻人的兴趣,为这些人做些实事,所以采用了一种曲线救国的方针,用不同的产品类型涵盖不同的用户群。App是9~24岁,微博是18~30岁,“大事件”能覆盖到45岁以下。

其实王尼玛是个有野心又现实的人。他很早就给自己做了定位。用户有三圈,第一圈是死忠粉,第二圈是泛品类粉,第三圈是路人粉。他很怕暴走成为一个小众的产品。即将推出的每一款产品就像打弹珠,都在力求精准地打到第二圈。但是第三圈就比较困难了,因为公司现在还很小,去年70个人,今年270个人。

还有一个重要决定是做“大事件”。暴走的一个公号曾被微博管制误伤。他们当时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认为很多成绩是会一夜消失的,如果没有不断尝试,可能和那批被关掉的公号一样悲惨。

优酷是“大事件”的独播方,也是暴走的一位贵人。但王尼玛开始并不清楚自制剧这个江湖到底是怎么个情况。2013年,他看到视频巨头们自己纷纷做自制剧,它们究竟是赛手还是裁判,或者只是场地提供者?

王尼玛抓到了优酷土豆CEO古永锵的出现时间,在一个活动中,古永锵从台上走下,他冲上去直接问:“优酷到底想做什么?”古永锵对这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胖子很认真地回答:优酷要做基础设施,你盖楼你赚钱,我们只收过路费。

王尼玛相信了古永锵。按照他的判断,很多公司在继续扩大版图的路途中,都要让自己变成基础设施。YouTube把自己“改没了”,腾讯qq开机页面不再是微笑的企鹅而是个轮廓,大家为了支撑更大的野心,都在去个性化、去标签化。

在他看来优酷也是这样。优酷作为平台会全力支持大事件,假如有一百个大事件在平台里,这个平台不就搭成了吗?他这才和优酷开始了深度合作。

找古永锵“蹭回答”的胆子是在大学时炼成的。他是校报编辑,校报在伦敦政经的监督作用非常强,有次他为了调查一位宿管对私闯宿舍的不作为,特意闯进去钓鱼执法,后来那位宿管被学校开除。

王尼玛一直非常支持各种机构对暴走内容的监管,优酷让砍哪些内容他就砍哪些。其实他是个可以“入世”的人,有站队意识,但同时又有棱角,触及底线就容易被惹毛。我见过这个胖子被“惹毛”的景象,只因为一个问题涉及他的底线就火药味十足。这样的性格是会得罪人的。据说暴走的几位主创都是这种性格,说得不爽就拂袖而去。

回国后他的性格变了很多。最近他要回一趟伦敦,因为家还在那儿。其实是他们的小狗蛋蛋还在伦敦,这次要把蛋蛋带回来。这一次,对他们来说,才叫彻底的回国创业。男女生搭配创业,配置一般是女生貌美如花,专注做产品或者市场,男生赚钱养家,思考那些所谓的格局,与投资人喝喝茶。王尼玛对赚钱这件事想得很多,但他是明显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把验证过的能力揣到兜里,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出来。

本文来源:创业邦(WeChat ID:chuangyezone) 1nqQ91cLVmvo+CzR57ExNwSwsfbR6z1XnpfttWZW+5VF658k04SkrIYo5M8Tz5o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