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二

咖啡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

●任务目标

1.了解世界各地主要的咖啡产地

2.掌握咖啡在世界传播的历程

●任务内容

咖啡的起源让我们初步认识了咖啡是从哪里来的。而随着对咖啡认识的逐渐深入、对咖啡了解的逐步增多,人们也不禁好奇,咖啡是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走向世界各地,进而风靡全球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徜徉在咖啡的神奇旅程中。

一、阿拉伯世界的咖啡

1.走进阿拉伯王国的咖啡

兴奋的羊群开启了人们对神奇豆子的认识。咖啡没有停止流传的脚步,很快,随着埃塞俄比亚的勇猛战士的奋斗、阿拉伯帝国的不断扩张,咖啡越过红海,向东直入阿拉伯世界。

据史料记载,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大量饮用咖啡,当时的人们将咖啡当作酒和药品来使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出土的文物表明,当时在中东地区,以阿拉伯地区为活动中心的伊斯兰教教徒是采用烘焙和研磨生豆的方法饮用咖啡的。在此后几百年的时间里,阿拉伯半岛的也门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咖啡出产地,市场对咖啡的需求非常旺盛。在也门的摩卡港,当咖啡被装船外运时,往往须用重兵保护。同时,也门也采取种种措施来杜绝咖啡树苗被携带出境的现象。然而,虽然采取了很多限制措施,来圣城麦加朝圣的穆斯林香客,还是偷偷地将咖啡树苗带回了自己的家乡,因此,咖啡很快就在印度落地生根。

约10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将咖啡传至欧洲。当时欧洲人还没有把咖啡当成一种饮料来品尝,而是称咖啡为酒。

10世纪时阿拉伯地区著名的医生拉杰斯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位将咖啡记载在文献上的人。他不仅提到咖啡的药理效用、食用方法,还指出阿拉比卡咖啡豆的故乡是埃塞俄比亚。此外,拉杰斯还补充道,咖啡也生长于刚果、安哥拉、喀麦隆、利比亚以及象牙海岸等地。与此同时,咖啡的食用方法渐渐出现了变化——熬煮经过烘焙的咖啡豆直到形成黄色的液体后进行饮用。咖啡慢慢变成饮用的佳品。

2.咖啡是伊斯兰教的宠儿

正是由于伊斯兰教圣经《古兰经》中严禁喝酒,一些阿拉伯人便不得不四下寻找酒的替代品。最终,他们转而去消费大量的咖啡,后来一直发展到“人们打着喝咖啡的幌子,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聊天、下棋、跳舞、唱歌,想尽一切办法来消遣”。

宗教是促使咖啡在阿拉伯世界广泛流行,并最终演变为世界性潮流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为什么咖啡会是这个宗教的幸运儿呢?如果我们对比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史便不难看出些端倪。作为与咖啡齐名的醒脑提神饮品,茗茶伴随着佛教的兴起传播开来,佛教教徒是其最初的“铁杆粉丝”,也是最忠诚的“口碑传播者”——喝茶能使人在宗教活动进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效率并且不至于亵渎神明。曾有人在游览少林寺时买到一本“非法出版物”,其中有个野史故事:据说当年达摩祖师面壁九年悟道后开创禅宗,为了改变面带菜色的僧侣们的精神状态,便开始种茶、制茶、喝茶。于是乎饮茶之风兴起,今天“禅茶一道”的提法也多少与此有关。

咖啡之所以能够在伊斯兰世界大受欢迎,其兴奋提神的功效也居功至伟——只有喝着咖啡,才能保证信徒们在进行冗长的宗教仪式时具有最佳状态,感觉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注入体内。伊斯兰教经典中描述了很多先知穆罕默德的神迹,都是在他们喝过咖啡后发生的,也就不难理解了。

15世纪中叶以前,咖啡只是伊斯兰僧侣和医生的特殊饮品。前者在虔诚信仰中接触咖啡,将其当作仪式中的兴奋剂,后者将其用来治疗消化不良等各种疾病。十多年前曾有一则消息,说上海有个无证行医的郎中以专治妇科疑难杂症为由骗取钱财,他将浓黑的苦咖啡当作治疗某些妇科病的“灵丹妙药”。这一消息乍一听来,的确让人对这郎中嗤之以鼻,但翻阅咖啡的相关资料便可知晓,在17世纪咖啡确实是治疗妇女停经、痛经、月经不调等疾病的良药,这不得不让人对该郎中的遭遇唏嘘不已。

3.走下神坛的咖啡

作为神圣的特殊饮品,出于宗教考虑,咖啡的来历和工艺被长期保密,其底细不为世俗所知。直到1454年,一位著名的伊斯兰宗教人士出于感恩,将咖啡这种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饮品公之于世,咖啡才逐渐转变为伊斯兰地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大众流行饮品。还有一个野史说法认为:1405—1433年间,明朝派遣下西洋的郑和舰队曾数次到达饮用咖啡的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信徒发现中国人饮茶如喝水,毫无神秘感,茗茶却同样具备兴奋提神的功效,这促使咖啡很快走下了神坛,进入了世俗生活。此外,中国人喝茶的瓷杯造型对后世咖啡杯的基本样式的固定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数十年后,两位叙利亚人在麦加开设了阿拉伯地区最早的咖啡馆——卡奈咖啡屋(KahvehKhaneh)。在这家咖啡馆里,或抽水烟,或下棋,或闲聊的男人们三三两两,有人喝咖啡,也有人喝茶,充满果香的烟料化为烟雾从铜质烟壶中袅袅升起,与水烟壶中的咕噜声以及咖啡的啜饮声相映成趣,墙壁上装饰性的宗教绘图随处可见,讲述各种宗教故事的长者们被大家簇拥着……无不体现了浓重的伊斯兰文化风情。

但是咖啡在伊斯兰世界的传播也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三教九流的人喜欢聚集在咖啡馆里,这不仅减少了他们去清真寺做礼拜的次数,并且咖啡越喝越兴奋的特性注定让咖啡馆成为议论朝政、宣泄不满、煽动民众的场所,引起当政者的高度警惕便不难想见。但是任由执政者如何下令禁止咖啡,咖啡已如雨后疯长的草茎般难以遏制。几番角力,几度兴衰,16世纪末期,饮用咖啡已成为整个阿拉伯地区最基本的生活习俗,再也难以改变了。

二、漫漫征途——咖啡在欧洲

1.被咖啡俘获的土耳其人

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不仅摧毁了辉煌的阿拉伯帝国,也迫使原本居于中西亚地区的奥斯曼土耳其人迁徙至邻国拜占庭帝国居住。这个常年与蒙古人对抗的部族虽然军事上强大无比,文化和宗教信仰上却落后得可怕。当奥斯曼土耳其人环顾四周开始炫耀武力,进而征服四方时,他们在思想上、精神上却已被伊斯兰教征服驯化,最终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奥斯曼帝国被建立起来。我们查看世界地图不难发现,土耳其地理位置之特殊令人侧目——它扼守着亚欧之间的陆路通道。拥有土耳其的欧洲意味着大门紧闭,可以万无一失;而失去土耳其的欧洲则意味着门户洞开,成为刀俎鱼肉。被伊斯兰文化层层裹挟并不断进化的咖啡文化,拥有难以想象的文化优势,正如今天的星巴克坐拥美国文化所具备的优越感一样。咖啡开始遥望欧罗巴,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进而成为全世界的宠儿,而起点就在脚下。

1453年,奥斯曼帝国大军攻占君士坦丁堡,消灭了拜占庭帝国,并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意为“伊斯兰教的城市”。新兴的奥斯曼帝国一只脚踏在亚洲,另一只脚踏在欧洲,掌握着欧亚间主要的陆路、海路贸易路线,欧洲已经门户洞开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意味着欧洲结束了漫长、黑暗的中世纪,接踵而至的文艺复兴则让欧罗巴大陆涅槃重生,迅速走向文明开化。逐渐暗淡的神学思想为人文主义精神所替代,接纳和亲近咖啡也有了可能性——探讨人性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追求享受和幸福人生的人文主义气质便植根于此。如果有人只用一个词来描述咖啡馆的精神,答案就是“人文主义”。

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另一个意义是,欧洲人了解外部世界必须绕开家门口的“异教徒”土耳其,这样一来他们就被迫去寻找新的途径,从而拉开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序幕,就这样,地理大发现时代与文艺复兴时代几乎同时登场了。后来,咖啡被欧洲人带到世界各地也与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480年,一群天主教圣方济会的修士代表罗马教廷从罗马出发去埃塞俄比亚,首次见识了咖啡,并将其写进了游记。后来人们根据他们所戴的那种中央高高耸起的帽子,非常形象地命名了一款奶沫高高隆起的咖啡饮品——卡布奇诺。

1505年,奥斯曼土耳其大军南下占领阿拉伯地区,品尝并爱上了咖啡饮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喝咖啡的习惯传遍整个奥斯曼帝国。飞速发展的伊斯兰教裹挟着咖啡文化,即将吹响进军欧洲的号角,咖啡国际化传播的序幕缓缓拉开。

2.咖啡通向欧洲的起点站

1554年,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的首家咖啡馆——卡内斯咖啡屋开张了。卡内斯咖啡屋不仅提供咖啡,还采用豪华装修招徕顾客。果然此举引起了咖啡消费的热潮,不少跟风者竞相开店。因为有不少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士光顾咖啡馆并高谈阔论,当时咖啡馆被称作“智慧学院”,现代意义上的咖啡馆就此出现了,伊斯坦布尔被称作“咖啡通向欧洲的起点站”。

进入16世纪时,土耳其人就不断对继承自阿拉伯地区的咖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说阿拉伯人并不格外看中咖啡种子——咖啡豆,还常常取用咖啡果肉而舍弃内里的咖啡豆。土耳其人则不然,他们显然将兴趣点集中在咖啡豆上,晒干、烘烤、研磨、煮熬、饮用……乐在其中。16—17世纪这200年间,现代意义上的咖啡文化诞生于土耳其,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咖啡馆诞生于土耳其,第一个咖啡品鉴的技术流派——土耳其式咖啡也就此诞生。虽然今日这一流派早在历史尘埃中逐渐淡漠,但其丰厚的文化内涵依然为人称道。

在此期间,土耳其在向欧洲传播咖啡文化方面立下了赫赫功劳。例如,土耳其语中对于咖啡的发音“kahwe”正是后来欧洲人称呼咖啡的演变之源——威尼斯商人将其改称为意大利语“caffe”,法国人将其改称为“café”,德国人将其改称为“kaffee”,捷克人则改称为“kava”,希腊人改称为“kafes”,英国人改称为“coffee”。

1659年,土耳其派遣庞大的代表团出访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所带的礼物中就包括咖啡,代表团中还有咖啡制作师。我们经常说土耳其是咖啡不折不扣的“头号贵人”,这也算是理由之一。

1669年7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第一次在凡尔赛宫接见奥斯曼土耳其大使,却因举止傲慢而令会谈不欢而散。回到巴黎的土耳其大使心有不甘,开始营造舒适的宅邸并与法国贵族展开土耳其式外交,咖啡便是其“撒手锏”。1669年12月,路易十四第二次在凡尔赛宫接见大使,并要求他表演一次土耳其式咖啡礼仪。这一事件也让饮用咖啡成为巴黎上层社会流行的社交活动,一时效仿者如云。因此,咖啡爱好者在学习咖啡文化时,不应只注重了解具体史料,而应把握咖啡所蕴含的那种开放、学习、沟通、融合的精神和气质——咖啡是一种不断接纳和包容的国际化产物,大胆创新本身便是对咖啡与咖啡馆文化最好的继承和发扬。

3.售卖咖啡的威尼斯商人

16世纪以来,欧洲社会非常热衷于写旅行日记和旅行见闻录,咖啡开始不断在欧洲人笔下被提及。1582年,一位叫罗沃夫的德国医生对咖啡做了详细记述。十年以后,一位意大利医生兼植物学家绘制了第一幅关于咖啡植物及其果实形态的木版画。今天我们在全世界一些装修老旧的咖啡馆里还能看到那幅木版画的复制品。咖啡全面登陆欧洲,已呈“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1600年,在精明的威尼斯商人的策划下,第一批以商业性质进口的咖啡以“阿拉伯酒”的名义从也门摩卡出发运抵威尼斯,由一群走街串巷的饮料商人四处兜售。几十年以后,那些尝到甜头的威尼斯商人意识到咖啡贸易大有可为,于是从阿拉伯人手里取得咖啡专卖权,开始从也门摩卡向威尼斯贩卖大量的咖啡豆。此举却让售卖酒水、柠檬水和巧克力的威尼斯本地商人感觉受到威胁。他们纠集公众将咖啡形容为“来自异教的魔鬼饮料”,并要求教皇克莱门八世颁布咖啡禁令。哪知开明的教皇克莱门八世却给这种“撒旦饮品”举行阳光下的公正审判,其结果是为咖啡神圣正名,为咖啡受洗,将其视作上帝的恩赐,并借机愚弄撒旦。

几乎在与威尼斯商人取得咖啡专卖权的同时,“海上马车夫”荷兰人也在动咖啡的心思。1616年,经过精心安排和周密部署,他们从也门港口亚丁偷了一株咖啡树苗和少许咖啡种子,并将这些宝贝带到阿姆斯特丹,精心移植在阿姆斯特丹皇家植物园里的温室中。这次行动对于之后荷兰人在殖民地展开咖啡种植业意义重大,我国云南大理宾川最早种植的咖啡树也与此血缘甚近。

1624年以后,威尼斯商人的咖啡豆商业运输路径基本固定,这条“咖啡之路”是:也门摩卡港—穿过红海—抵达埃及苏伊士(全长约163千米的苏伊士运河直到1869年才开通)—转由骆驼商队接手—运抵地中海沿岸亚历山大港—海路分送至阿姆斯特丹、伦敦、马赛、威尼斯等欧洲港口。

随着源源不断的咖啡运抵欧洲,咖啡逐渐积聚了足以媲美蒸馏酒、啤酒的人气和力量。不久以后开始进行的那场“世纪大PK”被后世的欧洲史学家们如此渲染:咖啡最终将欧洲人从酒精的烂醉中解救出来。

●知识链接

欧洲的第一家咖啡馆

1578年出生在英国的威廉·哈维不仅是发现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的世界级医学家,也是最早饮用咖啡并积极宣传其健康功效的英国人之一。据说他临死前还要求自己的同事定期聚会,边喝咖啡边讨论学术话题。

1650年的英国正值“光荣革命”时期,一位黎巴嫩商人在英国牛津大学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这位商人不仅因创建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被载入史册,而且他不经意间选择的时间和地点也耐人寻味:此前五年,牛津还是查理一世的王军大本营——象征封建暴政的中心。此前一年,有暴君恶名的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议会宣布英国为共和国。而39年后的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光荣革命”成功,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整个世界都为之侧目。其实英国不仅拥有欧洲第一家咖啡馆,1652年创建于伦敦的一家咖啡馆也堪称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咖啡馆之一。但是,当时更大范围内的英国人对咖啡确实一无所知,比如,1719年出版的英国小说《鲁滨孙漂流记》中能看到甜酒等酒精饮品反复出现,却不见咖啡的倩影。

直到17世纪中后期,伦敦的咖啡馆才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聚会场所,即使是1665年的伦敦鼠疫(死亡人数超过10万)与1666年的伦敦大火(城市地标圣保罗大教堂也被付之一炬),也未能阻止咖啡馆的星火燎原之势。对于英国人来说,咖啡馆是个学习交流、指点江山乃至商贸交易的好场所。圆形或椭圆形的咖啡桌四周经常围着兴奋的人群(有人认为圆桌会议也是在英国咖啡馆里诞生的),喝完咖啡之后,激昂的语气并不能掩盖彼此之间交流的平等和自由。咖啡馆装修简洁、平民化,点一杯咖啡坐上一整天不过消费几个便士,纵使不点单消费仅聊天也只需一个便士(可以看作入场费或台位费),因此,咖啡馆获得了“便士大学”的美称。

其实“便士大学”一直是咖啡馆精神的象征,既要有圈子的概念,还要有颇具亲和力的装修来营造氛围,美味但价格低廉的咖啡饮品自然也必不可少……但可惜受制于房租和人员成本,如今中国一线城市的咖啡馆要做到这一点却难于上青天,本应十分亲民的咖啡不得不以“昂贵”的姿态示人。如今,咖啡馆在西方的功能也丧失了许多,咖啡的经营者们心中的苦楚却难以诉说。

意法的咖啡馆之始

1651年,意大利西部沿海港口城市来航(Leghorn)诞生了欧洲第二家、意大利第一家咖啡馆。但意大利咖啡馆文化之始,却源自1683年开设的波特加咖啡馆——一家风格小巧、简洁的咖啡馆。这家咖啡馆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开张迎客,到了17世纪末期,圣马可广场的几家咖啡馆已经是闻名遐迩,“圣马可”这个品牌今天在咖啡世界里的赫赫威名也多少与此有关。18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意大利各大城市纷纷效仿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佛罗里安咖啡馆,掀起了高档奢华的咖啡馆路线,也就是所谓的“咖啡宫殿”。

与此同时,对咖啡馆日渐警惕的法国政府开始严管巴黎咖啡馆,营业时间、顾客来源等都在限制之列。这反而导致巴黎咖啡馆层次的大幅提升,原有的彻底开放性质发生了质变,咖啡馆开始依据各自不同的选址、装潢、定位等来招揽不同类型的客人。“道不同,不相与谋”,固定客源的咖啡馆逐渐成为主流,咖啡馆的“圈子”概念出现了,这对今天全世界的咖啡馆影响巨大。最近几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国内各大城市,以IT从业者为主体消费者的互联网主题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开张,就是最好的证明。

德国的咖啡故事

17世纪上半叶,围绕军权与教权的“欧洲大战”在德国境内旷日持久地进行着。灾难过后,昔日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被彻底“碎片化”,只剩下奥地利和普鲁士值得一提。今天欧洲的第一大咖啡消费国——德国,在18世纪欧洲大陆消费持续升温之时,却丝毫没有体现出在咖啡消费上的“王者”潜力。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咖啡树是一种只能生长在“咖啡种植带”的热带经济作物,而普鲁士不仅本土种植不了咖啡,也缺少能够生产咖啡的海外殖民地。一旦民众喝咖啡上瘾导致咖啡进口大增,势必造成贸易赤字徒增,金银大量外流至英法等竞争对手手中。因此,普鲁士国王数次与该国啤酒商人携手,以便推销啤酒,禁售咖啡,不仅如此,还对进口咖啡课以重税,后来索性将咖啡烘焙权收归国有。这虽然使得普鲁士国土范围内的咖啡消费热潮暂时被抑制,但渴望与欧洲主流社会保持一致的德国民众不得不将各种谷物混合烘焙作为咖啡替代品饮用,留下了一段心酸的咖啡故事。

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德国自身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并超过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第一强国,因而开始重视自由经济理论,再加上迫于咖啡消费者和商人等各方的压力,这才将咖啡禁令取消。咖啡在与啤酒的竞争中完胜,德国咖啡消费量暴涨,最终使德国摘得欧洲最大咖啡消费国的桂冠。曾经有一幅插画,画中描绘的是19世纪80年代德国女性主题咖啡馆里的一个场景——女人们在咖啡馆里高谈阔论,热闹非凡。有道是“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么多女人挤在咖啡馆里,再借助咖啡因的兴奋作用,不知会上演多少好戏!

不喝咖啡就不算是晚餐结束

1669年,驻法国巴黎的土耳其大使受路易十四邀请,在凡尔赛宫表演了一次精彩而豪奢的咖啡礼仪。而在此之前,这位大使早已做足了功课:他在巴黎租下一所豪宅,并凭借极具异域风情的装修和香醇的咖啡,吸引了不少法国贵族携眷光顾,甚至成为巴黎极具知名度的社交场所。此时此刻,咖啡文化的香醇芬芳、优雅精致再一次令法国贵族们瞠目结舌,很快,一股由上而下的咖啡热潮逐渐在法国扩散开来。

十几年后的1686年,一个意大利商人在法国巴黎创建了一家装潢奢华的饮品售卖店,贩卖酒、咖啡、柠檬水等各式饮品。随着经营的日渐起色,咖啡的销量日渐占据主导地位,于是这家饮品售卖店更名为“普罗科普咖啡馆”。伏尔泰、卢梭、拿破仑等都曾是它的常客,为其奠定了文艺沙龙的格调。由于普罗科普咖啡馆经营的大获成功而带动了一大批跟风者,带有文艺范儿的咖啡馆便相继出现,普罗科普被视作法国巴黎咖啡馆文化兴起的一个标志。

1699年还有一个插曲,荷兰通过东印度公司将咖啡豆输出至印度尼西亚栽种。这件事情的伟大意义在当时看并不突出。1723年发生的另一件事显然更重要,一个叫德克律的法国军官将咖啡树苗从法国南特带到开往加勒比海区域的马提尼克岛的船上,在他的精心栽培与护理下,咖啡树苗于1726年开花结果。经过50年的苦心经营,到1777年,当时全欧洲约65000吨的咖啡年消费量的一半来自于拉丁美洲的法属殖民地——法国在咖啡世界的王者地位一时无人能及。而与此同时,法国国内的咖啡消费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一位同时期的英国作家描述说:“咖啡在法国非常流行,尤其是上流社会,不喝完餐后咖啡就不能算是晚餐结束。”

三、当代咖啡

目前咖啡的主要生产区在拉丁美洲,其次是非洲,亚洲地区也有很多国家生产。近年来咖啡豆的年产量在600万吨左右,平均亩产量在80~90千克,也门单产最高,达229.5千克。种植面积以巴西和哥伦比亚最大,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是仅次于石油的世界第二大贸易品,在日常生活和商业贸易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咖啡的市场需求刚性而旺盛,传统的咖啡消费国如美国和德国,年消费量分别达到120万吨和80万吨,在总消费量的30%以上。世界咖啡消费量主要由有限的产能决定,近年来由于一些非传统消费国如日本、韩国,尤其是中国的快速崛起,更是导致国际咖啡价格持续上扬,前景被看好。

2010—2015年,咖啡消费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中国城市平均每人每年的咖啡消费量是4杯,即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平均每人每年的消费量也仅有20杯。而在日本和英国,平均每人每天至少要喝一杯咖啡。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著名的茶文化国家,目前已经发展成了巨大的咖啡市场。拥有强大茶文化的中国具有巨大的咖啡消费潜力,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咖啡消费市场。在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咖啡专业场所的数量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增长。正因为中国咖啡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中国咖啡消费增速惊人,这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机遇已经降临,也意味着有更大的利润空间。而这无疑给众多计划开一家充满情调和浪漫、温馨感觉的咖啡馆的有识之士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每年的咖啡销售只有700亿元的市场,缺口达9300亿元之多。因此,咖啡产业的发展潜力将是无限的。 /z87gI8RL0uj+6gmsIj8Zg35ZtGys/ge/+1mk0kkNVS6XfXRRKSTjKQCgzfeHiy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