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学》导读
古代的大学之道

刘桂标

一、什么是大学?

在现代,一讲起大学,有些人便会想起教育产业中的名牌,如英美的剑桥、牛津、哈佛、耶鲁等,或中国的北大、清华等;有些人则会想起宏伟的教学大楼,甚至形形色色的国际排名等等。但这些真是大学最重要的东西吗?

昔日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其就职演讲中说得好:“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真正的大学,是培养德学兼备的大师,这个道理,我们中国人其实很早就已经了解。宋代大儒朱子(朱熹)在解释先秦儒家典籍《大学》时,清楚地表明:“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朱子《四书集注·大学章句》)

在我国古代,大学即太学,也就是现在所谓的高等教育,而其主要的教授内容,就是大人之学,这是相对小学来说的。据朱子所说,古代的小学有如现在的中、小学,是基础教育,主要教授的内容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至于大学,教的则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小学教的东西,是较为经验性的,主要是一般的礼节、待人之道及较容易了解的学科和术科,一般儿童和青少年都容易掌握;而大学教的东西,则是较为理论性的,是读书、做人的道理,以及将道理推广到家、国、天下的层面,须稍为年长及心智成熟者才能掌握。由此可知,古代的大学——大人之学,就是成就完善人格、道德君子的学问。

二、物、事、知本、知所先后

古代的大人之学,用学术专门用语来说,主要是工夫论。但这里工夫论中的“工夫”并非外国人称为“Chinese Kung Fu”的“功夫”(武术),而是指道德实践的程序和方法(成德工夫)。在道德反省方面,中国人甚至比西方人更全面。西方人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大哲,主张“德即是知”(virtue is knowledge),以为道德主要是理论问题,把握道德理论便是有道德的了。然而,中国人特别是孔子、孟子等大哲,提倡知行并重,认为真正的道德不单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因此,中国哲人很早已有工夫论——有关道德实践的历程和方法的讨论。

此工夫虽不同彼功夫,但却有相似的地方。譬如说,成德工夫有其循序渐进的实现历程,就像武术那样,一招一式,须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地学习。

更贴切的比喻是建筑工程。建筑需要材料,如砂、石、水泥、钢筋等,成德工夫也需要材料,在《大学》,就是工夫的对象,即物、知、意、心、身、家、国、天下等(统称为“物”)。在盖房子时,相应于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技术,而实践道德时,相应于不同的对象也有不同的工夫的技术,即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等(统称为“事”)。

盖房子很讲求地基稳固,因为地基不稳,则整间房子摇摇欲坠;而实现德性也需要把握基础——知道以至善的道德心为根本(称为“知本”),否则成德工夫不踏实,宋明儒者称为“玩弄光景(影)”。另外,建筑楼宇讲究施工程序,须由下而上,层层递进;道德实践也讲究为学次第,须由内而外、由亲及疏,步步为营。《大学》称这种了解为“知所先后”。

图一.三纲八目的层次关系

三、三纲领、八条目

为了使人了解道德工夫的要点,《大学》提出了三大原则及八大步骤——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其层次关系请见图一。

所谓三纲领,指“明明德”、“亲民”(一说当为“新民”)及“止于至善”,依次为发扬本来光明的道德心,亲近(或革新)人民以推广道德心至社会层面,以及以实现至善的道德心为一切道德实践的目的。此三大原则并非并列的原则,而是有两个不同的层次。最高的原则是止于至善,指道德实践须以道德心为基础;而明明德与亲民则是次层原则,明明德指个人层面的道德实践,而亲民则指社会层面的道德实践,两个原则都隶属于止于至善的纲领,因为无论是个人或社会的道德实践,都应以道德心为基础。

所谓八条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历程。它们体现了道德实践由内而外,以及由亲及疏的大方向。道德实践须由内而外,因为道德基础是发自内在的道德心;须由亲及疏,因为道德实践由自己亲人开始,再扩展到我们不认识的人,合乎人之常情和常理,使我们更容易将德性实践出来。

八条目中的格物和致知两项个人实践工夫的意义较具争议性,我们可以宋明儒学中的程朱学派及陆王学派的看法来说明。程朱学派的代表人物朱子以为,格物、致知指“即物穷理”,意即:我们要进行道德实践,需要多看儒家经典,并与人多做讨论,这样,才能把握道德价值的意义及道德实践的道理。而陆王学派的代表王阳明(王守仁)则认为,格物指正行为,致知指致良知,意即:道德实践的基础在于每个人都具备的良知(道德心),因此,道德实践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良知的存在,并且将它在现实层面中表现出来。

朱、王的观点表面上有所不同,甚至有矛盾对立;然而,实质却是相辅相成、互相补足的。用《中庸》的话来说,朱子重“道问学”,王阳明重“尊德性”。他们的主要意思可综合为:我们进行道德实践,一方面必须向外学习,这样才不致闭门造车,自以为是;一方面又要向内反思,这样才可将学习的东西理解和消化,以及符合我们的道德心的反省。用现代大儒钱穆、唐君毅诸先生所撰的香港新亚书院的学规的用语来综合二人所说,就是:“求学与做人,贵能齐头并进,更贵能融通合一。”

诚意、正心、修身,这三项个人工夫较易了解。诚意是指人要为人真诚,不要自欺欺人。正心讲的是要调节情绪,不要让喜怒哀乐等情绪影响正确的道德判断和实践。而修身是由个人实践到社会实践的关键,是要抱持公道的精神待人,不会因一己的好恶而偏私。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讲的三项社会实践工夫,它们是由个人的道德实践推广到社会的道德实践去。表面上,它们涉及三种不同的工夫——“齐”(整顿之义)、“治”(治理之义)及“平”(平定之义),但依原文来看,这里的分别只是数量上有所不同:天下是最大的单位,国次之,家则是最小的,但其基本原则都可说是实行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恕道。

总而言之,《大学》讲大学之道,虽远在先秦时代,但它的道理却有永恒而普遍的价值,值得现代人好好学习。它的教训可以用以下的话概括:“万丈高楼平地起,为学做人同一理。”笔者愿以此与各读者互励互勉。

四、余论

《大学》一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唐代以前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至唐代,韩愈等人引用《大学》原文,始为人所注目。到宋代,二程特别是程伊川(程颐)很重视《大学》,甚至将它从《礼记》中抽出单独成篇。其后,二程的追随者朱子更把它与《论语》、《孟子》及《中庸》合编为《四书》,并写成《四书集注》(又名《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由此成为日后儒者必读的经典。

《大学》的作者,旧传为曾子(曾参,孔子弟子),但不可信;一般学者以为成书约在秦汉之际,非一人一时之作,是儒家学者继承及发挥孔子、孟子等儒者思想而成书。

原书本无分章节,但朱子依据其内容思想并加以编辑修订,区分为经一章、传十章,他以为前者由曾子所著,后者为其后学所著,经文是全书宗旨,传文则是对经文的解释。另外,朱子将全书宗旨定为以讲述三纲领、八条目为主,但因原书对格物、致知二条目语焉不详,朱子便认定原文有遗失,因此写成《格物致知补传》以令全书义理更完整。朱子的说法纯粹出于个人的推断,不一定符合历史事实,但其整理原文的工作却令全书系统性更强,可读性更高,后来甚至成为最流行的版本。

历代儒者对《大学》一书多予正面的评价。唐代韩愈引用其关于修齐治平的言论,指出其发挥儒家重视现实伦理的长处。宋代朱子除将《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编成《四书》并作注外,更将《大学》视为“初学者入德之门”,在学习次序上有优先位置,并给予高度评价。明代王阳明也高度重视《大学》,甚至依据格物、致知等说法,建立起自己的致良知的哲学系统。近代孙中山赞赏《大学》以由个人道德修养为基础而建立的社会政治哲学,认为这是“应该要保存”的中国的“独有宝贝”。

本译注依据朱子的版本,对全文重新添加标点。在文本理解方面,以朱子的观点为主,并参考其他学者的说法。本书的注释和语译以现代的语言及提纲挈领的方式进行,希望初读《大学》的人士,对《大学》一书有概括而清晰的了解。 M4CZ59w0CETTZBgR3pDzAlYrawSn7sCqcKrDeruMumvwjf9Qcc/yfVQUktjpz2C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