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做父母的,似乎已经习惯了将孩子的生活安排妥当,似乎也习惯了帮孩子做出一切决定。但令诸多的家长苦恼的是,他们费尽了口舌、费尽了心神,最终换来的却是孩子的不耐烦、逃避、应付,甚至是逆反心理。

篮球明星乔丹的妈妈曾深有感触地说:“让孩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让他们自己做决定,选择与我为他们设计的不同的发展道路。”因此,若想让孩子快乐地生活与学习,家长就要尊重孩子,放开手脚,不再做孩子的指挥官,让孩子自己做主,选择自己的路。

一次,几个多年没见的同学带着各自的小孩到事先约定好的一家西餐馆吃饭。到了餐馆后,服务员给每个小孩都发了两支蜡笔和一大张游戏纸。游戏纸的正面是游戏,反面则是儿童餐,上面有汉堡、薯条、比萨、沙拉、意大利面等,而且其中还有几样这家餐馆的儿童特色食品。

同学甲的孩子爱吃比萨,当妈妈将儿童食物名称给他念了一遍后,他便大声地说要比萨。

同学乙则认为来到这家餐馆就应该尝尝这里的特色食品,而想吃比萨则可以到比萨店去吃。于是,就对同学甲说:“还是给他点个以前没有吃过的吧,他肯定会觉得新奇而高兴。”

同学甲听了乙的话觉得也有道理,于是就扭头给她儿子推荐了几种特色食品。可令妈妈们没想到的是,他不仅不为之所动,还一个劲儿地坚持要比萨。

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乙的女儿也想要比萨。可同学乙一直想试图说服孩子:“以后我们可以到比萨店专门吃比萨,我也可以在家里给你烤着吃。现在在这家餐馆我们就要尝尝不同的食物,或许你会更喜欢呢。”但女儿却嘟囔着嘴,一定要吃比萨。同学乙只好小声地劝她说:“今天你尝尝妈妈给你点的餐,肯定比比萨好吃得多……”

此时,听到小朋友都想要比萨,同学丙的儿子本来已经订好了要吃的东西,但也想要比萨,于是就问妈妈可不可以换一下。同学丙说,只要服务员还没过来点餐,你都可以换。

过了一会儿,服务员过来点餐了,同学甲和丙的孩子都自己点了比萨,而同学乙则还在跟孩子进行“拉锯”战。最后,为了不让服务员等太久,同学乙大声地说:“就按我的意思,点一份儿童特色餐。”话一出,同学乙的女儿哇地一声就哭起来,大家好不容易才劝住她不再哭了。

大家的饭菜都上来了,点到比萨的两个孩子大吃特吃着美食,而被妈妈强行点了儿童特色餐的孩子却一直嘟着嘴不肯吃,虽然看上去她面前的餐饭要比比萨好吃得多。

像案例中的同学乙一样,如果一味地只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忽视孩子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性就慢慢被扼杀了。而像同学甲和同学丙那样,让孩子自主做决定,不仅会让孩子感受到尊重,还在内心深处积聚了生活的自信心。

曾有一位医生父亲,看着儿子实在对念书不感兴趣,但又想让儿子将来能够接替他的班,于是就一关关地送钱,并最终让儿子进了一所医学院。这还不够,为了让儿子能够顺利地拿到这家医学院的毕业证书,这位父亲还在学校捐资建了一处学生食堂。

儿子很顺利地毕业接管了父亲的医院。但并没有好好研究医学的他,虽然已经达到了医师的级别,当了院长,却不太会看病,偶尔看了一两次病,还闹出很多笑话,在医院里留下不少笑柄。因此,他厌恶医院、厌恶医生的工作,也厌恶病人。但又苦于没有其他特长,只好借着院长的方便,让其他医生帮他看病。而他虽然有了在人们看来顺遂的一生,但却一天也没有快乐过。

歌德说过:“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将永远是个奴隶。”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便有了自己成熟的看法和选择,他们不想再做父母的附属品。因此,家长要学会适时地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做主,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

有两位美国的中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就向老师请假,说要去流浪,从北美流浪到中南美。当老师问他们准备了多少钱时,其中一个学生说没钱。老师又问他们打算怎么过日子时,他们说保证没有问题。当老师又问到他们的父母是不是同意时,他们说父母很赞成他们的想法。

两年后,他们回来了。虽然衣服又脏又破,脸又黑又瘦,头发又脏又乱,但他们却说,他们的流浪很值得,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充实自己。并且他们说自己已经做好了上大学的一切准备。

后来,曾经流浪了两年才回学校读书的两名学生都成了名牌律师。

孩子喜欢做某件事,只要不超出一定的范围,父母就不要横加阻挠。而孩子不愿做某事时,作为父母也先不要烦恼着急,先弄清楚孩子真正的想法和选择,看他们对你的安排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如果不是,就要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

曾经有人说,如果有“世界上最辛苦的人排行榜”,那么天下的父母绝对高居榜首。这话一点没错,很多父母都娇惯孩子,总感觉他们这也做不了,那也做不成,没有父母就不行,因此,就事事为孩子考虑周到,而不愿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选择,最终娇惯出一个个没有主见的“低能儿”。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父母常常会忘记这一点,他们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然而,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无异于是在扼杀孩子自主能力。

因此,父母要给孩子制定一个基本的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然后放手,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人生。

不要让孩子总觉得比人“矮三分”

众所周知,中国人向来以谦虚为美德,这一点在一些年轻父母身上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总喜欢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夸奖别人家的孩子,不管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比其他孩子差,就一味地让自己的孩子比人“矮三分”。殊不知,这种看似谦虚的“美德”却深深地刺激着孩子幼小的心灵。

一位妈妈带着天真活泼的儿子去公园玩,路上遇到一个熟人也带着自己的小女儿出来玩,便过去和她搭讪:“你家女儿真可爱、真乖,不像我家孩子整天吵吵闹闹,淘气得让人心烦。”

一直站在妈妈身旁的儿子瞪大了眼睛怯生生地说:“妈妈我乖,我没有淘气。”不料,听儿子这么一说,妈妈竟大声地对他说:“还学会狡辩了?乖什么乖,就知道淘气烦人,赶紧一边玩去!”儿子听到妈妈这样说,就闷闷不乐地一个人去一旁玩了。

但是,从那天以后,妈妈发现儿子变了,以前活泼开朗、天真好动的儿子只要一见到她就赶紧躲到椅子后面去,妈妈还以为是儿子跟她闹着玩,便对他说:“来,儿子,过来亲亲妈妈。”当儿子小心翼翼地亲了亲妈妈后,竟突然冒出了一句:“妈妈,我是你的乖儿子,我不淘气,你不要心烦。”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很纳闷,但想想最近几天儿子的表现,便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跟我说呢?我家儿子就是妈妈的乖儿子啊。”“你那天不是跟那位阿姨说我淘气、不乖,总让你心烦吗?”

儿子的话让妈妈大吃一惊,她明白自己在无意间犯了一个大错误。

其实,在生活中,谦虚的美德是必要的,但作为家长,却没有必要在人前贬低自己的孩子而抬高他人的孩子。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一段关于孩子自尊的话:“父母越不宣扬孩子的过错,则孩子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加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淡漠了。”俄罗斯著名儿童教育家纳西列科夫也指出:“自尊心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儿童也不例外。它是儿童要求受到别人尊重的情绪和情感,是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培养和保护儿童的自尊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也不例外。然而,在生活中,父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事却屡见不鲜。像案例中的妈妈一样,为了表示谦虚,当着孩子的面说别人家孩子可爱,而说自己的孩子“淘气”“没有人家聪明”“脑子笨”等的父母大有人在。看似是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让他吸取教训,但却在无意中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当众给孩子难堪,虽然父母想达到一种教育孩子的目的,但这种教育的做法不但不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还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成为自卑和偏执心理的诱发因子,从而让孩子总会认为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甚至会用消极或敌对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或事。自尊心强的孩子,甚至会为此变得内向寡言、行为孤僻,不愿接触他人甚至父母,从而缺乏安全感,严重的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这些都是家长在人前不顾及孩子的面子导致的严重后果。

每个孩子都有其生存的价值,同时也有得到别人尊重的权利。孩子在早期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接受知识教育,还要有健康的心理。作为家长,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小小的心灵不受伤害,就需要在管教孩子时给他留足面子,帮他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自尊和自信,让他始终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学习。

一次,东东的爸爸邀请了几位朋友来家里吃饭,觥筹交错之下,几个朋友开始聊起了各家的儿女。他们或许也受谦虚美德的影响,一直都在夸奖别人的孩子,却没有一个人夸自己的孩子。

这时,东东的爸爸听着大家都在夸别家的孩子,便兴致十足地说:“你们都别互相吹捧了,我倒是感觉我们家东东很好。既聪明又听话,还很懂事。前几天,他想着我干活累,还在我下班后帮我揉肩捶背。还别说,那小手捶在我的肩膀上,真叫一个舒服!”话里透着一股自豪劲。

听东东的爸爸这样说时,几个朋友无不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等东东的爸爸说完后,其中一个朋友就说:“东东确实是个好孩子,就刚才我们进门时,那声“好”就说明他是个非常懂礼貌的孩子。你看现在他也不打扰咱们,自己一个人在屋里写作业。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

东东的爸爸听后,对朋友们说:“其实你们的孩子也都很好,只是你们忽略了孩子的优点,光顾着在一边挑他们的毛病了。”

其实,说这些话时,东东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全都听到了。他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并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不辜负爸爸对他的肯定!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肯定就是对他们的鼓励,意味着为他们喝彩!而孩子也会为这份鼓励和喝彩变得更自信,更有前进的动力,从而赢得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不要让孩子成为你手中的“木偶”

有些家长在带孩子时,总想着孩子能让人省心,不惹麻烦事,像小大人一样规规矩矩地听话。于是,这部分家长对孩子所做的多半是控制,从而让天真而充满幻想的孩子失去了自由,成了家长“管教”下的“木偶”!

而家长对孩子管得太多太死,不给孩子任何自由的发展空间,这种让孩子失去自我发挥余地的管教方法,比责骂、羞辱的教育效果更差。因此,要让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就要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

“爸妈不来接你,你别随便出学校的门啊!”妈妈将甜甜送到学校后,又重复着每天都要说的话。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在离家不到500米的中心小学上学的甜甜,没有一次单独或者和同学们一起回家过,全是由父母接送的。

如今,已经10岁的甜甜没有一个朋友,父母为甜甜安排好了一切,甚至吃什么零食都是妈妈说了算。渐渐地,甜甜再没有了自己的主意,什么事都要和父母汇报,然后等父母做出决定后才去做。

当邻居建议甜甜的妈妈试着让甜甜跟其他小朋友一起走着去上学时,甜甜的妈妈说:“我们家就甜甜这么一个宝贝儿,可容不得她有半点闪失。别说我们,就连她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也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去上学。第一是不安全,第二是和那些孩子在一起疯跑,能学出什么好?”

在美国学生眼中,华裔家庭孩子的妈妈就像只老母鸡,孩子如同小鸡,总要靠母鸡的翅膀来保护。因此,“中国妈妈”(Chinese Mom)便成了一些美国校园中流传的贬义词。

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由于担心孩子的安全而进行过度的保护,担心孩子日后的发展而给他设立种种规则。不仅在生活方面,就连孩子的人生也要由家长安排好;目标由父母定,道路由父母找……真不知道孩子何时才能活出他自己。

美国人将“中国妈妈”当成贬义词,难道不是对我们的一个提醒、一次警示吗?在西方家庭,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对父母说自己喜欢做面包,希望长大以后能做个面点师,那么他的父母肯定是高兴的,并且会给予鼓励,因为他们看到了孩子的梦想;但如果换成是中国家庭,父母一旦听说孩子的“志向”是做个“厨子”,他们一般都会流露出不高兴的神色,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有如此的梦想是“没出息”的表现。

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孩子也没有一样的,他们的将来更是多样化的。作为家长,如果非得让孩子做一名像爱迪生一样的发明家,或者成为像杨利伟一样的航天员,实际上是很不现实的。家长对孩子管得太多太死,按照自己的意愿打造孩子的人生,如此一来,孩子怎么能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为自己的将来找到正确方向呢?父母又如何能在近似专制的情况下,培养出个性人士、尖端人才呢?

一次暑假,来自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孩子被集中在厦门进行夏令营活动。当孩子们游鼓浪屿时,为了让他们有更丰富的体验,团长拿过地图让孩子们自己选择游玩的地方。外国的孩子看着地图,做出了许多不同的选择。而当团长将地图拿给中国孩子时,虽然孩子们也进行了讨论,可半天也没能提出一个建议。最后当中方老师代孩子们决定游日光岩时,所有孩子都一致说好。一位美国老师觉得很纳闷,便问了一句:“你们中国的孩子难道连选择都不会吗?”

的确,为什么孩子连选择都不会呢?答案就是平常家长过于干涉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变成了家长手中的“小木偶”。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和长辈们都围着一个宝贝,唯恐他有什么闪失。因此让孩子这也不能玩、那也不能动,无论孩子做什么他们都不放心,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什么也不做了,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变得缩手缩脚,无所适从。这不仅抑制了孩子动作的发展,增长了其依赖性,凡事都要依靠家长,还让孩子的情感备受压抑,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和激情、对人生美好目标的追求以及天生的灵性。长此以往,孩子就真的成了家长手中“训练有素”的“木偶”:一切由父母操纵,一切由父母安排。而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能有什么作为呢?

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应该给孩子越来越宽广的自由空间,并有意识地要求自己、克制自己,不要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好,时刻记得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挥的机会。

其次,作为父母,应该解除不必要的担心,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各类事情、体验各种经历。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方式,并且还有自己的明确定位。每位家长都应该清楚,每个孩子的世界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因此,一定不要强求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否则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最后,做孩子的引导者,而不是强制者。家长应该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这会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是信任并尊重他们的。得到父母信任和尊重的孩子,会更尊重父母、信任父母、爱父母,更愿意和父母建立起有效的沟通。

孩子听话没有错,但如果听话到了没有自己思想的地步,事事都要将手中的“线”交由别人左右,那就是做父母的失败了。因此,为了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为了孩子的将来,家长在教育孩子听话的同时,也要记得给他们脱离限制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地选择自己要走的路,让他们有更广阔的空间自由地进步、成长。 41y2SKTtXcNOltee7y3AJGa5exhMfusVG8bcgLWDdYM4cGDmL3fAGLYwfT3BqiS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