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悲观和乐观就像一个东西的两面,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只有并存才能完整,但是总有一面是美好的、向上的。悲观的性格并不是不好,而豁达的心情和乐观的心态能够让人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纵使是在漆黑的夜晚,也知道星星在不停地闪烁。这个世界是由人类创造的,所以它属于每一个人,而真正拥有这个世界的人,正是那些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常常会碰到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这可能只是引起烦恼的外部原因之一,但更多的病源应该从我们自身去寻找。那些终日烦恼的人,事实上并不是遭到了多大的不幸,而是自身素质和生活态度存在着某种缺陷。所以,当受到烦恼情绪袭扰的时候,就应当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要闷闷不乐,从内在素质方面找一找烦恼的原因,学会从心理上去适应你周围的环境。
人的一生,大大小小的挫折无数,所以必须学着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活、感受生活、改变生活,用成功和喜悦谱写人生多彩的篇章。有这样一则故事:
上帝问:“你怎么看待你的亲人?”
乐观的人说:“他们给予我的爱是别人都不能比拟的财富。”
悲观的人说:“爱得越深,被伤得也就越深。”
上帝接着问:“你看到院子里的花开了,你会想到什么?”
乐观的人说:“我会想在这整个园子的芬芳中享受快乐的一天。”
悲观的人说:“过不了几天还是要败的,我真的为它们感到惋惜。”
上帝的第三个问题是:“如果你知道明天自己就要死了,你会怎么样?”
乐观的人说:“我要尽我自己的全部力量完成我的梦想,让我离开的时候没有丝毫遗憾。”
悲观的人说:“我会自杀,最后一天干脆不如自杀算了。”
哪怕是生活在井底,每天也会看到阳光;哪怕是生活在深海里,总会有一丝的光亮。生活在这个多变的时代里,千万不要谈什么绝境,所有的一切终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给自己一丝希望,哪怕此刻失意充满了整个世界,给自己留一个信念,相信幸福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于丹在接受《都市主妇》采访的时候针对抱怨谈了她自己的一套理论,她说,什么是抱怨?也有的人说它是一种宣泄、一种平衡,它能把觉得不如意的事情发泄出来。每个人可能都会面对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如果抱怨是一时的还可以接受,但抱怨有时候是会形成习惯的。关键是我们常常会给抱怨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比如说,男人有时候用抱怨当名片,女人用抱怨当口红。
一个抱怨的男人会让别人觉得他的身份很重要。他抱怨是因为要让人觉得他有权力,他可以挑剔,对别人进行指责,他可以说因为我要负责任,你们做得不够好,以管理或者精益求精等美好的名义去宣泄他的这种抱怨。
而有些女人则把抱怨当口红。她会刻意地去渲染一种感伤,一种“我生活中的失落”,把女人示弱时的那种楚楚可人当成一种装饰。这一切是在我们生活中不自觉地发生的,并不完全见得是在你怒火中烧或者烦躁不堪的情况下的调节和宣泄,而是变成了生活中大家展示自己的一种方式。这在所谓精英阶层反而比较多。
一个有独立的生活方式的人,一个有自我价值空间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他的快乐和骄傲都是不能由他人去剥夺的,所以他就能迅速建立起自己的调整机制。
生活就是这样,如果没有寒冷的冬日,怎么会体会到春意的盎然?如果没有春天的多彩缤纷,怎么会感受到夏天的热情?如果没有夏天的酷热,怎么会感受到秋天的凉爽?如果没有秋天,又怎么能读懂冬天的缄默?任何事情,都有我们为之而自信乐观的理由,就看你是站在什么角度去仰视它。
给自己一点希望,抬头看看今天是什么样的,给自己留一些信仰,相信幸福就在不远方。请回到乐观的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堂。
人活着本就少有一帆风顺,遇到任何事的时候,都要想办法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只要铭记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奇迹就会出现。人生难免跌倒和等候,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是不容易的。不用发愁,也不必抱怨,这个社会中和你差不多的人还有很多,但是快乐的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要你努力对待发生在身边的每件事情,只要你认真对待每一天,不论你的人生成败与否,都会是精彩的。
在付出巨大的努力和饱受众多无奈的尘世之中,能够坚守乐观的心态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需要一颗足够坚韧的心才可以支撑起恬淡的风景和美好的未来,让幸福可以更进一些。
就像乐观的残疾人,当人们对他产生怜悯和同情的时候,他却自信乐观地说:“你觉得我很可怜,是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不要以为我失去了脚不能走路就觉得生活很凄苦,不是这样的,我是用心在走路啊。”
这就是乐观给予他们对人生的一种执著和热忱,很多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心头却渺然无痕。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霏霏阴雨覆盖明朗之窗呢?我们也可以望一望前面漫长的道路,从容地昂起头来,乐观且自信地说一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