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大戏中经常出现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颁布圣旨。“奉”是遵照的意思,“奉天”指遵从天意,是说皇帝的旨意受命于天;“承运”指继承新生的气运,也是指君权神授的意思。那么,这句话是从何而来呢?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定名号为皇帝,自称向世人昭示皇帝的命令是受命于天为“朕”,命为制,令为诏,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皇帝”和“诏”是从秦始皇开始使用的。汉朝以后,沿用了秦朝的皇帝制度,并且在汉代帝王的文书中出现了“诏书”二字。
而“奉天承运”这四个字源自明朝。其由来的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说,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在南京建造了富丽堂皇的皇城,皇城里规格最高、最重要的就是朝会大殿,名曰“奉天殿”。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建造了紫禁城,同样建造了奉天殿。据说“奉天承运”的说法源自奉天殿。清朝的学者俞樾在《茶香宝续钞》中记载:“奉天承运”是“论奉天殿名而及之”。
二说“奉天承运”这四个字不仅仅是源自“奉天殿”,还是因为朱元璋手捧的大圭上刻着这几个字。明朝万历时期的天文学家沈德符所著的《万历野获编》中记载,明太祖曾说过,皇帝手执的大圭上刻着“奉天法祖”这四个字,皇帝就是“奉天承运皇帝”,皇帝颁布的诏书前面也应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在“奉天承运皇帝”的后面加上诏曰,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重新断句后就演变成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