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皇帝为何称皇后为“梓童”

古代皇后统摄六宫,母仪天下,是皇室后宫的最高统治者。但是,皇后有一个奇怪的称呼,着实令人费解,平日里,皇后常常自称或者被皇帝称为“梓童”。关于“梓童”的由来,民间流传多种说法,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一说“梓童”也称为“子童”,源自“小童”。《中文大辞典》中解释:“子童”,亦作“梓童”,是后妃、仙女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正配夫人自称为“小童”。《论语·季氏》中说:“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君夫人指的是诸侯的正配夫人,与后来的皇后差一个等级。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立为皇帝,不愿称王,以示尊贵。由此推论,皇后也不再沿用以前的称谓。虽然如此,但在史料中也可见与之类似的称谓。如《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上·邓皇后》中记载:“至各立为皇后。辞让者三,然后即位,手书表谢,深陈德薄,不足以充小君之选。”这里的“小君”显然也是皇后的谦称。

直到南宋时期,对皇后的称谓由“小童”逐渐演变成“梓童”。此时正值程朱理学大盛之时,封建伦理纲常被奉为天理。各位话本作者不得不避“小童”的“小”之嫌,将其改为“子童”。而“子”与“梓”同音,在古文中有通假的条件,且“梓”为木中之贵者,是有子的象征,正适合做皇后的称谓。《尚书大传》引商子曰:“梓者,子道也。”皇后不仅母仪天下,还承担着生产子嗣,延续王朝统治的任务。而历代帝王将建储作为立国之本,对皇后称呼为“梓童”,也正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这一心理。

至于“梓童”用于仙女和女王的自称,则多见于元代剧和明代小说中。

另外一种说法是,皇帝的印章是以玉雕刻而成,叫做“玉玺”;而皇后的印章是用梓木雕刻而成,所以就用“梓童”来称呼皇后。

第三种说法是源自汉武帝。在《汉武故事》中记载,“卫子夫入宫,岁余不得见,涕泣请出”。汉武帝因夜梦“梓树”临幸卫子夫,而后得子,并将子夫立为皇后。有人认为,这就是“梓童”的由来。 jzJSsT9phnkNpGCiWbbFAKyrAL3THNG1cnVH3wUANc7W7Af+X87DLYvkEuS02+O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