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皇后一词有什么来由

“皇后”是六宫之主。《周礼·天宫内宰》曰:“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皇后”一词则是从“后”字的意思演变而来。

“后”字原是君主之意。《诗经》中记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对“后”字做的注解为:“后,君也。”

在周朝以前,帝王之妻称作“妃”,自周朝以后,才用“后”来称呼。如《礼记·曲礼下》中记载:“天子之妃曰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天子”改称为“皇帝”,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后妃制度,将皇帝的正妻定位皇后。从此之后,后妃制度逐渐发展,到汉朝时就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据《汉书·高帝纪下》中记载:“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

“后”字是君主之意,源自其甲骨文的字形。在甲骨文中,“后”字的左下方是一个口字,右上方是一个拢起的手。在远古氏族部落中,一般发号施令的是女性权威,“后”字代表有权威的女性长辈。而甲骨文的卜辞中,“后”经常被用来代指氏族中的女性首领。所以说,“后”字的原意是君主。《说文解字》中有:“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

但是,在金文中,这个字的字形发生改变,拢起的手移到了上方,将原来的字形进行了镜像般的翻转。改变后的字形沿用至今。“皇后”也就成了帝王正妻的代称。 D9FO/1TP+2mtqCVfKccXAxS4F7NbjpBAl0MihKtU0YxcWXR7gEnXrap9R8MQuML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