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在有限的几年统治中得罪了所有群体。普通农民自不必说,规模浩大的劳役与军役耗尽了民间财富与民间力量,田地因缺乏劳动力来耕种迅速抛荒,接踵而至的是饥馑和逃难。国家的征敛已经够厉害了,官员的贪污腐败使得百姓的负担几何倍数地加重,“租赋之外,一切征敛,趣以周备,不顾元元,吏因割剥,盗其太半”,“每急徭卒赋,有所征求,长吏必先贱买之,然后宣下,乃贵卖与人,旦暮之间,价盈数倍,裒刻征敛,取办一时”。百姓走投无路,只得造反道路,“强者聚而为盗,弱者自卖为奴婢”。
士大夫阶层本是皇权最紧密的伙伴,靠着皇权为生的,也被隋炀帝的予取予求整到离心离德。他轻慢士人。大业七年(611年)二月,杨广自江都北上前往涿郡筹备第一次征高丽,选部、门下、内史、御史四部在船上裁决全国官员升迁调补,参与甄选的三千士人跟着龙舟步行三千余里,天寒地冻,致死十分之一二。他嫉妒才子。官员薛道衡和王胄比他有才,杨广先后都以各种理由将其杀掉,在其死后还得意地说:“看你现在还写不写得出‘空梁落燕泥’?!”,“看你还写‘庭草无人随意绿’!”。
军队是统治者最后的依靠,枪杆子里出政权嘛!但是隋炀帝连这个都不维护。大业十一年(615年)他在雁门被突厥包围,全城只剩20天的粮食,而攻城者发动紧密攻势,流箭四处飞,甚至飞到他面前,吓得他抱着幼子哭到眼睛肿起来。在危急时候,民部尚书樊子盖建议他以许诺不再征辽和颁发高额奖赏鼓励士卒,他答应了。同仇敌忾下,士兵们果然发挥了最大潜力,协助他脱离危局。解围后樊子盖提醒他兑现承诺,他却只字不提,樊子盖催他,他反而说:“怎么?你想收买人心么?!”在这一点上他和杨坚果然父子同心,国家富成那个样子,却吝惜分给别人一点点。安全回到东都之后,他立刻开始筹划下一次征辽,对自己曾经的许诺就跟放屁一样看待,彻底丧失了军队对他的信任。到他执政的最后,普天之下竟完全没有支持他的势力,古今中外都难找见如此不专业的独裁者。
杨广统治的是世上最好统治的臣民,但凡有一点苟活的可能,他们都把维护稳定当作自己的本能。甚至当一个地方的臣民终于活不下去造反时,别的地方的人仍在努力维护稳定,只要自己还能活。
杨广统治的是世上最好统治的臣民,但凡有一点苟活的可能,他们都把维护稳定当作自己的本能。甚至当一个地方的臣民终于活不下去造反时,别的地方的人仍在努力维护稳定,只要自己还能活。大业十二年(616年),杨广决心南下江都的时候,数名官民先后极力劝阻晓以大义,都被他杀了。最后一次,当他行经梁郡(今河南省商丘县),梁郡多名百姓害怕政府主力离去后四处活跃的变民会打进来,为维稳做了最后的努力。他们拉住杨广的马头喊:“陛下如果一定去江都,天下就不再是陛下的了!”,结果是他们统统被杨广杀了。
无论是造反的,还是打酱油的,甚至是维护政权的,杨广一律不稀罕。在他的指令下,樊子盖在讨伐变乱时,不管平民变民,见人杀人见村烧村,投降者一律活埋,这个政权就是这样失去了全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