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老师与学生

一所学校好不好,普通人一般习惯用两条标准去衡量:任教的名师和出过的名学生。名师、名学生最多的,就是最好的学校。至于名师怎么个教法,名学生怎么个学法,这所学校怎么个好法,只有专门的考察者才会去细究。

关于范仲淹对老师和学生的重视,以及如何精心办学,众多记载大同小异,笼统而平面,一般都是这样叙述:他把师道确立为整个教育的重心,要求教师通晓经文经义,传授治国治人之道,不但学识渊博,还要力行仁义道德,才德俱佳,授业育德;范仲淹力荐“明师”,多次聘请和推荐著名学者任教,比如王洙和嵇颖等,他们博学多才,教学有志,授徒有方,成绩卓著;范仲淹掌管应天府书院时,总结戚同文的教学方法,为书院制订出一系列“为学次序”和“读书次序”,严格要求院生学习;他自己一方面担任主持,一方面还兼职教授“艺文”和“易经”两门课,“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 (《涑水记闻》) ;学院的基本课程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和《春秋》,学生会按照不同专长而入读各项分科,范仲淹主张学以致用,提倡实地考察,即所谓“明体达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向学生讲学,大多是提纲挈领式的,并不作逐字逐句的解释串讲,给学生以提示,再由学生提出疑难,作针对性讨论……由于范仲淹治学谨严,继承、发展了睢阳学脉,应天书院学风甚浓,人才层出不穷,比如富弼、张方平等,于是乎四方学子纷纷慕名而来,一时“人乐名教,复邹鲁之盛”,俨然国中一大学府。所以后来《宋元学案》将“仲淹之学”标识为“睢阳所传”,他树立了兴学立教的典范,应天书院也成为宋初儒学复兴的大本营。《宋史》有“以文学有声于场屋者,多其所教也”的记载。都大致如是平铺直叙,不如讲几个故事。我就讲一个老师的故事,“王故事”;一个学生的故事,“孙故事”。且“王故事”“孙故事”,都是史实,都是范仲淹兴办应天书院的真实事迹。

先讲“王故事”,就是王洙的故事。

王洙,字源叔,商丘本地人,比范仲淹小七岁,范仲淹来“掌府学”时,他就在应天书院当“讲书”。此前,他父亲王砺和哥哥王渎也都在应天书院当老师,看来教书是他家的“祖传职业”。王砺是戚同文的得意门徒,进士及第,官至屯田郎中,最后还是选择了回乡教书,肯定深受戚同文影响。王家父子三人先后供职同一书院,不但家学好,而且教书教得好,在当地极有名声。据说早在景德年间,范仲淹便结识了少年王洙。宋真宗景德年号只用了四年,即公元 1004 年至 1007 年,对应到范仲淹,是他十六岁至十九岁这一时期。有机会结识王洙,也就只有秋口读书那阵子,莫非与一伙同学进寺庙抽签问前程时,就有王洙在内?这段史料少有提及,更无考证,姑存一说吧。知道他俩认识很早就行了。

且说王洙生性聪慧,自小受家学熏陶,“泛览传记,至图纬、方技、阴阳、五行、算数、音律、训诂、篆隶之学,无所不通” (《宋史·王洙传》) ,二十七岁高中甲科进士,补任舒城县尉。可惜不久因事被免官,归居南京。又是晏殊识才,特聘他到应天书院任教。不久,范仲淹亦受聘“掌府学”,与王洙近二十年后再次聚首,喜出望外,二人从此成为志同道合的终生挚交。

不久,朝廷调王洙任贺州富川县主簿。去边远地方当一个小小行政长官,这不屈王洙大才吗?范仲淹首先提出不同意见。他诉诸晏殊,二人一拍即合,说什么也得把王洙留在应天书院。那上面怎么交代呀?晏殊圆通得很,就说这样吧,老范你笔头子了得,《上执政书》写得影响多大呀,就有劳你给皇上打一个报告,我看准行。范仲淹本性质直,又爱才心切,也不推辞,当即撰写了名篇《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其中不少章句前文已然有所摘引,但全文实在太精彩,故全文摘录,以飨读者。

右,臣闻三代盛王,致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材,陈正道。使其服礼乐之风,乐名教之地,精治人之术,蕴致君之方。

然后命之以爵,授之以政。济济多士,咸有一德。列于朝,则有制礼作乐之盛;布于外,则有移风易俗之善。故声诗之作,美上之长育人材,正在此矣。

国家崇儒敦古,右文致化,三京五府,多建庠序。当州近辅之郡,宜崇治本。兼至圣文宣王庙,已有学舍三十余间,有修学进士二十余人,非有讲贯,何以发明?臣窃见贺州富川县主薄、充应天府书院说书王洙,于天圣二年御前进士及第,素负文藻,深明经义,在彼讲说,已满三年。伏望圣慈特与除授当州职事官、兼州学讲说。所贵国家教育之道,风布于邦畿;进修之人,日闻于典籍。士务稽古,人知向方。干冒圣威,臣无任。

这一篇奏稿,言简意赅,词恳意切,别说一下打动了仁宗皇帝收回成命,就是今天我们读起来,亦觉动情。从此王洙留在应天书院总共八年,直到明道二年 (公元1033 年) 调往京都。由于他学识渊博,教授得法,又竭心尽力,深受同道与生徒敬重。欧阳修后来对王洙的教学艺术,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语言初如不出诸口,已而辨别条理,发其精微,听者忘倦。决疑请益,人人必得其所欲。”

范仲淹与王洙在应天书院的故事本也就这样,但其后续,益发感人。有人专门写了“范仲淹三荐王洙”。

明道二年四月,范仲淹被宋仁宗召回京都,任右司谏,职责是监察官吏,负责选拔人才,建言规谏。范仲淹荐贤不避亲,当下举荐王洙任国子监说书,即被批准。不久,王洙改直讲,校《史记》《汉书》有功,再迁大理评事 、史馆检修 、同知太常礼院。康定元年 (公元1040 年) ,王洙晋升天章阁侍讲,累迁太常博士同管勾 国子监,预修《崇文总目》,升尚书工部员外郎,修《国朝会要》,入直龙图阁,权同判太常寺。庆历三年九月,王洙受命与欧阳修共纂《祖宗故事》,历时一年,成二十卷。要不欧阳修怎么那么了解王洙呢!

可就在王洙大展才华之际,庆历四年 (公元1044 年) 十一月,他却因为参加苏舜钦的宴会,被庆历新政的反对者章得象、王拱辰等人罗织罪名,贬知濠州。反对者的目的是要进一步清洗庆历改革派人物。史载:“民以为过薄,而拱辰等方自喜曰:吾一举网,尽矣。”据说成语“一网打尽”就出自此。庆历五年 (公元1045 年) ,王洙再迁知襄州,途经邓州,特意拜会老兄故友范仲淹。二人诗酒唱和,感慨良多。范仲淹写有《依韵和襄阳王源叔龙图见寄》,诗很感人,如下:

高车赴南岘,敝郊主东道。

风采喜一见,布素情相好。

屈指四十秋,于今岁寒保。

我起为君寿,善颂复善祷。

愿尽杯中物,薄言理可到。

君子贵有终,功名非必早。

朝端卿大夫,所尚贤而老。

世虑久乃周,圣门深已造。

与君誓许国,无忝于祖考。

洁如凤食竹,乐若鱼在藻。

安得长相亲,时时一绝倒。

不忘平生期,明月满怀抱。

此时,已然五十七岁的范仲淹抱病邓州,会见王洙后,依然不改初衷,认为绝对不能大材小用,便第三次上书仁宗,举荐王洙,再草《乞召还王洙及就迁职任事札子》。内中言道:

臣闻国家求治,莫先于擢才;臣之纳忠,无重于举善。……王洙文词精赡,学术通博,国朝典故,无不练达,缙绅之中,未见其比,以唐之虞世南,先朝之杜镐方之,不甚过也。……徒以横议中伤,例谴居外,三经赦宥,未蒙召还,恐非圣朝弃瑕采善之意。……伏望圣慈,不以人之小累而废其大善。如朝廷采鸿儒硕学以备询访,则斯人之选,为中外所服。……欲乞特赐召还,仪表台阁。倘朝廷意切生民,重其外补,则乞就迁近职,别领大藩。使缙绅之列,知稽古有劝,为善弗掩,实圣政之端也。……或不如举状,臣受上书诈不实之罪。如朝廷擢用后犯入己赃,臣甘当同罪,取进止。

范仲淹押上一生清名和政治生命,甘愿第三次举荐王洙,如此肝胆胸怀,古今能有几人!王洙也无愧于三荐之恩,不但教育出成批的睢阳学者,而且成为北宋校勘、编纂古代典籍的佼佼者,他从翰林院所存的大量蠹简残策中,发现了东汉张仲景的《金匮玉函要略方》,后世简称《金匮要略》,可谓功德无量。

再讲“孙故事”,即孙复的故事。

孙复,字明复,号富春,山西平阳 (今山西临汾) 人。他虽然比王洙还大五岁,但不是应天书院的老师,而是一个学生。不过,要说学生似乎也不准确,更像现在常说的“访问学者”吧。孙复幼年丧父,家贫无助,但力学不辍,饱读六经,贯穿义理,可就是运气不佳,考了四回进士都落榜不举,失望之余,便于三十二岁退居泰山,苦读苦修,后来人称“泰山先生”,即发端于此。他与范仲淹结识,大约就在这个时期。

孙复只比范仲淹小三岁,前来拜见应天书院掌学范仲淹时,已然三十六岁,而且,第一次来,并非要当“访问学者”,是来向范掌学借钱的。楼钥在《范文正公年谱·五年丁卯 年三十九》条下,这样记载此事:

范文公在睢阳掌学,有孙秀才者索游上谒,文正赠钱一千。明年,孙生复谒,公又赠一千。因问:“何为汲汲于道路?”孙生戚然动色,曰:“老母无以养,若日得百钱,则甘旨足矣。”公曰:“吾观子辞气非乞客,二年仆仆,所得几何?而废学多矣。吾今补子为学职,月可得三千以供养,子能安于为学乎?”孙生大喜。于是,授以《春秋》,而孙生笃学,不舍昼夜,行复修谨,公甚爱之。明年,公去睢阳,孙亦辞归。后十年间,泰山下有孙明复先生,以《春秋》教授学者,道德高迈。朝廷召至太学,乃昔日索游孙秀才也。

这段史料又见于《宋名臣言行录》和《宋元学案·泰山学案》等,应是公认的史实。顺便一提,关于两次共赠钱两千,有不同说法,就是这两千之数,是两千文呢还是两千缗?两千文是两贯,也就是两缗,也就是二两银子,合现在人民币大约千元之数。孙纲先生在《范仲淹与应天书院》一文中说:“山东泰山有学生孙复,两次来书院乞讨。范仲淹各赠一千缗,并赐《春秋》。”两千缗就是两千贯,就是两千两白银,就是二百两黄金,范仲淹肯定舍得给,可他也得有啊。

言归正传。对孙复这样一个“编制”外的“学生”,范仲淹尚能如此关爱救助,对其他学生会怎么样,也就可想而知了。可以小举两例。应天书院还有一位名师嵇颖,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他的穷外甥张方平就在他跟前读书,却干瞪眼接济不上。范仲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便予以百般照顾与关爱。张方平后来一直追随范仲淹,宋神宗时贵为宰相,是苏东坡的老师。年轻的苏东坡因为未能见上范仲淹而抱憾终生,他在《范文正公集序》里说自己“嘉祐二年 (公元1057 年) ,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 ,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再一个就是富弼。在校生富弼,志向远大,但比较谨慎小心。范仲淹便教导他博通经史,增广见闻,并鼓励他大胆应试制举,为国家干一番事业。富弼后来成为北宋中叶的名臣,成为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的得力帮手之一。青州三贤祠中的三贤座像,中间为范仲淹,一边是欧阳修,另一边就是富弼。

回到孙复。他得到范仲淹帮助,在应天书院一边做事,一边学习,“不舍昼夜,行复修谨”,学业大进,尤其于《春秋》一经,因与范仲淹时相切磋,独有心得,这才“后十年间,泰山下有孙明复先生,以《春秋》教授学者,道德高迈”,才有“孙秀才”大放异彩,才有日后“宋初三先生” 扬威,开宋代学术兴盛之先河。对此,《东轩笔录》尚录有范仲淹一叹,曰:“贫之为累亦大矣,倘因循索米至老,则虽人有如孙明复者,犹将汩没而不见也。”是的,假如没有范仲淹热心兴教育人,孙复再有冲天才气,也难逃老死草野的悲剧结局。如此,何来旷世硕儒“宋初三先生”?

孙复在“退居泰山”之前,约有一年的时间从学于范仲淹,他“学《春秋》”,当始于范仲淹“授以《春秋》”。孙复苦学于泰山期间,还保持着与范仲淹的书信往来。在《范文正公集·尺牍》中,还保留着一封范仲淹写给孙复的信,其中有“及得足下河朔二书”云云,并邀请孙复来浙中一游,意极恳切:“足下未尝游浙中,或能枉驾,与吴中讲贯经籍,教育人材,是亦先生之为政,买山之图,其在中矣。”孙复在自己的《孙明复小集》中亦有《寄范天章书》,师友之情深远也哉。

孙复出自范仲淹门下,可他到底有多大的学术成就?“公去睢阳,孙亦辞归”,范仲淹离开应天书院去了京都,孙复何归?再归泰山。石介在泰山筑室,邀孙复去讲学。石介就是“宋初三先生”之一的那个石介,世居山东泰安徂徕镇桥沟村,故世称“徂徕先生”。其父石丙大进士出身,“专三家《春秋》之学”,对石介影响至大。《宋史·石介传》说他“貌厚而气完,学笃而志大”。石介二十多岁时,北游魏地,追寻宋初古文家柳开遗迹,再南下应天书院,就读于范仲淹门下。天圣八年 (公元1030 年) ,二十六岁的石介中进士,初任郓州观察推官。他一生追随范仲淹,为庆历新政写下《庆历圣德诗》,开罪于政敌,引出一场惊天大案。这是后话,回头还得细说。

且说孙复回归泰山,主要从事经学的研究与讲学,八年之中撰写《易说》六十四篇、《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等,声名渐显于世,从此专心于讲学授徒近二十年之久。石介对孙复执弟子礼,甚恭,文彦博、范纯仁 (范仲淹次 子) 等一代精英,也都出自孙复门下。孙复勤于治学,着力周、孔之道,推崇韩愈道统论。他在《孙明复小集·信道堂记》上说:“吾之所为道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之道也。”他认为:“儒者,长世御俗,宣教化之大本也。”即儒道应为包括帝王在内都得遵行的根本原则。这就大大抬高了士君子的社会地位,理论上对皇权专制构成一种制约。这是理学在兴起之初最有价值和进步意义的亮点。孙复治经,正如范仲淹所期,特重《春秋》,十二卷《春秋尊王发微》,置《三传》于不顾,以“尊天子,黜诸侯”立论,认为《春秋》“有贬无褒”,而要义为孟子所肯定的“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思想。孙复专重六经义理之说的主张,开后世宋学敢于突破前人旧说的先例。

孙复与范仲淹不同的一点是,他像韩昌黎一样“力辟佛老”,写过《儒辱》《无为指》等文,专门攻击佛、道,把儒、道、佛鼎立,看作是“儒者之辱”,进而号召儒者“鸣鼓而攻之”。很明显,这就比范仲淹的格局小多了。不过,范门孙复还算是北宋庆历之际经学变古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风影响颇大。程颐在《回礼部取问状》中记载:“孙殿丞复说《春秋》,初讲旬日间,来者莫知其数。堂上不容,然后谢之,立听户外者甚众。当时《春秋》之学为之一盛,至今数十年传为美事。”

孙复还编撰有《睢阳子集》十卷,不忘自家学问源头,乃睢阳学派一脉也。另有《谕学》诗一首,录之以收束本节。

冥观天地何云为,

茫茫万物争蕃滋。

羽毛鳞介各异趣,

披攘攫搏纷相随。

人亦其间一物尔,

饿食渴饮无休时。

苟非道义充其腹,

何异鸟兽安须眉。

人生在学勤始至,

不勤求至无由期。

孟轲荀况扬雄氏,

当时未必皆生知。

因其钻仰久不已,

遂入圣域争先驰。

既学便当穷远大,

勿事声病淫哇辞。

斯文下衰吁已久,

勉思驾说扶颠危。

击喑驱聋明大道,

身与姬孔为藩篱。

是非丰悴若不学,

慎无空使精神疲。 S/L7ESwuQabqDF31tQFj4u6b5uKnIq02MgCqRXhC0xQXeOR6lMBgQl8g0qOvpiF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