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母校之恋

范仲淹可能不曾想到,自己以学子身份离开母校十二年之后,再以“掌府学”的资格走进应天书院,“冒哀上书”的同时,又“冒哀”办学且史功厥伟,开一代教学新风。“范公堤”、《上执政书》、应天书院兴学,这三件非常事功让他声动朝野,名满天下,由一名地方小官员一举登上中央政坛。真可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应邀回母校应天书院做事,范仲淹是非常乐意的。一个人如果“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范仲淹是非常看不上的;“问大旨”就得以国事为念,不拘小礼小节,以丁忧守制之身勇担教职又有何妨!更重要的是,他走出母校这十多年来,宦游数处,四方交结,深感母校教恩厚重,对母校怀有一种难舍的眷恋;而应天书院之名头,在全国实在是最为响亮,一提出自“正素先生”和“睢阳学派”门下,身价立增,谁不仰慕?如今有机会回归母校,去继承正素先生和睢阳学派的衣钵,于他而言真是天赐良机!

关于应天书院,前文已有提及,但无碍再述。

北宋最著名的四大书院,即白鹿洞、岳麓、嵩阳、应天,若论开办最早,坚持时间最长,所育人才最盛,在宋代教育史上占有地位最突出,则数应天书院。《宋元学案》及《宋史·儒林列传》皆称:“庆历之前虽有……诸儒,称‘学统’者惟有睢阳。”

应天书院,又名睢阳书院,早称睢阳学舍。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后晋。据《玉海·应天府书院》载,当时邑人杨悫“乐为教育”,聚徒讲学,受到赵直将军支持,这所私学因而成形。五代末北宋初,出了个名儒戚同文,字文约,宋州楚丘人,少拜杨悫为师,受五经。据《宋史·戚同文传》称,此公苦读苦学到“累年不解带”,而且“绝意禄仕”,对当官不感兴趣,但对国家前途、百姓命运却非常关心,特改名同文,取“书同文”之意。杨悫死后,他继承恩师衣钵,将应天书院做大做强。据《宋史·戚同文传》称,“远近学者皆归之”,“请益之人,不远千里而至。登第者五六十人,宗度、许骧、陈象与、高象先、郭成范、王砺、滕涉,皆践台阁”。当时睢阳门下人才之盛,显然比其他书院突出。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应天府民曹诚 (有人说他也是戚同文的学生) ,家资雄厚,慨然有复戚同文旧学之志。他出资三百万,招募匠人,在同文“旧学之地,造书舍”,为屋一百五十间,聚书一千五百卷,“博延生徒,讲习甚盛”。他还愿意以学舍入官,这让真宗皇帝听了龙颜大悦,“面可其奏”,命端明殿学士盛度“文其记”,前参知政事陈尧佐“题其榜”,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商丘乃睢阳旧地,世称戚同文为“睢阳先生”,门人则追号“正素先生”,《宋史·戚同文传》又追号为“坚素先生”。在宋代的儒学中,同文之学即被称为“睢阳学统”。世谓睢阳学统于复兴宋学有首创之功。

在此,不妨将应天书院的后续沿革顺便交代一下。

景祐元年 (公元1034 年) ,应天书院改为府学,官府拨学田十顷,充作学校经费。庆历三年,应天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学,与东京 (汴京) 、西京 (洛阳) 的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最高学府。靖康二年 (公元1127 年) ,靖康之变,金人南下,赵构建南宋于应天府,不久迁往临安 (今杭州) ,书院遂毁于兵火,久废近二百五十年。元初虽建有归德府学和文庙,但规模大减。其后,应天书院屡建屡废,名称也不断更改。明弘治十五年 (公元 1502 年) ,黄河泛滥,归德府城和应天书院也随之被埋。明正德六年 (公 1511 年) ,知州杨泰有在旧城北筑新城。同年,知州周冕继修,始告竣工,归德府迁入新城 (今商丘古城) ,应天书院也随迁城内,现存有明伦堂、大成殿、月芽池等建筑。明嘉靖十年 (公元1531 年) ,巡按御史蔡瑷将社学改建,沿用旧称“应天书院”。明万历七年 (公元1579 年) ,首辅张居正下令拆毁天下所有书院,应天书院难逃此劫。明万历二十九年 (公 1601 年) ,归德知府郑三俊重建“范文正公讲院”,位置在归德府学东。他效法范仲淹的精神,亲自执书讲学,一时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诸如官至户部尚书的侯恂,南京国子监祭酒侯恪,兵部侍郎叶廷桂、练国事等。范文正公讲院又名文正书院,明代中后期睢阳没于黄河,城址北迁,原讲院故址已无存。清顺治八年 (公元1651 年) ,书院重建,侯方域撰有《重修书院碑记》。清顺治十五年 (公元1658 年) ,符应琦重建讲堂,集诸士而课之。清康熙十三年 (公元1674 年) ,知府闵子奇又修书院,请来名师执教,“下帷讲学,有醇儒之风,学者翕然宗之”。清康熙四十年 (公元 1701 年) ,书院改为郡义学。清乾隆十三年 (公元1748 年) ,知府陈锡格重修应天书院。光绪二十七年 (公元1901 年) ,废科举,兴学校,诏令各省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1905 年 8 月,范文正公讲院改为“归德府中学堂” (简称归德中 学) ,铸就千年辉煌的应天书院,自此沉寂于历史长河。

且说范仲淹面对这样一座全国数一数二的著名学府,怀着一腔眷恋之情回到母校,看到故园风光,感念先师精神,想必倍感荣幸又庆幸,兴奋又振奋,觉得肩负重托,充满热情和干劲,决心不负重托,干出一番业绩。再说,这么好的地利之外,天时与人和也都不错呀。 JG8xnJtiEuiWfqNxKWgz0pwmpTDPISd3Zydo84mW78/waqKdzT74aE+Va7a48BC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