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筑堤长歌

还得回到前面的一句导游词——范仲淹则认为:“涛之患十九,而潦之患十一,获多亡少,岂不可乎?”此话可不是范仲淹说的,还是那个有眼光、有胸怀的张纶说的。但导游词说的范仲淹修堤时所遇到的“三难”,的确不假。

据《盐城市志》记载:“汉时,盐城境内的海岸线位于今通榆公路一线,线外辽阔的沙洲与浩瀚大海相连,线内以射阳湖为中心形成洼地。每当沿海强台风过境,狂澜掀起,席卷西侵,淹没盐灶、农田,漂泊人畜、庐舍,给沿海人民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其实,何止盐城一境,东濒黄海的海安、如东、东台、大丰一带,自成陆地后,海岸逐渐东移,庶民为图生计,纷纷开发农灶,而每当海潮漫涨之时则庐舍淹没,田灶毁坏,家破人亡,惨不忍睹。唐人崔桐有诗云:

今岁东隅厄,伤心北海翻。

万民葬鱼腹,百里化龙门。

这才促成唐大历年间,由淮南节度判官黜陟使李承率众修筑了捍海堰,但日损月磨,两百多年过去,至宋已“颓废不存”,海潮又恢复昔日狂暴,肆虐民田亭灶,沿海居民再陷深重灾难。这也才促成青年官员范仲淹上书张纶,要重修捍海大堤。据说有人责难范仲淹越职言事,范仲淹回答说:“我乃盐监,百姓都逃荒去了,何以收盐?筑堰挡潮,正是我分内之事!”这些人于是再去干扰张纶决策,说筑海堰后难以排水,极易出现积潦。不料张纶熟知水利,言道:“涛之患,岁十而九;潦之灾,岁十而一。护九而亡一,不亦可乎?” (范仲淹《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铭》) 他认为范仲淹的建议很好,立马奏请朝廷批准,并向宋仁宗力荐范仲淹任兴化县令,以方便主持筑堤事宜。宋仁宗采信张纶,这才解决了导游词说的第一难——启动难。

至于导游词所讲第二难和第三难——“定线难”“母亡”,大致情形一如所述,大多数记载也都是这么说的。有趣的是,关于堤坝定线这个难题,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说是范仲淹的女儿为父解难,才出了这么个好主意。可见老百姓对范仲淹爱戴至深,不免多加美好演绎,但这并非事实。

为佐证这段史实,兹引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相关记载如下:

天圣四年(公元 1026 年)八月,丁亥,诏修泰州捍海堰。先是堰久废不治,岁患海涛冒民田,监西溪盐税范仲淹言于发运副使张纶,请修复之。纶奏以仲淹知兴化县,总其役。难者谓涛患息则积潦必为灾,纶曰:“涛之患十九而潦之灾十一,获多亡少,岂不可乎?”役既兴,会大雨雪,惊涛汹汹且至,役夫散走,旋泞而死者百余人,众哗言堰不可复,诏遣中使按视,将罢之。又诏淮南转运使胡令仪同仲淹度其可否,令仪力主仲淹议。仲淹寻以忧去,犹为书抵纶,言复堰之利。纶表三请,愿身自总役。乃命纶兼权知泰州,筑堰自小海寨东南至耿庄,凡一百八十里,而于运河置闸,纳潮水以通漕。逾年,堰成,流逋归者二千六百余户。民为纶立生词。令仪及纶各迁官。

毕沅所记虽不错,但最真切自不如当事者。范仲淹手写此事至少有三回,虽大同小异,亦颇有罗列价值。

其一:

惟兹海陵,古有潮堰,旧功弗葺,惊波荐至,盐其稼穑,偃其桑梓。此邦之人,极乎其否。公(张纶)坚请修复,乃兴厥功。横议嚣然,仅使中废。公又与转达运使胡公再列其状,朝廷可之,仍许兼领是郡,以观厥成。起基于天圣三载之秋,毕工于六载之春。既而捍其大灾,蠲其积负。期月之内,民有复诸业、射诸田者,共一千六百户,将归其租者又三千余户。

(范仲淹《泰州张侯祠堂颂》)

其二:

又海陵郡有古堰,亘百有五十里,厥废旷久,秋涛为患。公(张纶)请修复,议者难之,谓将有蓄潦之忧。公曰:“涛之患,岁十而九;潦之灾,岁十而一。护九而亡一,不亦可乎?”且请自为郡而图焉。诏以本使兼领之。堰成,复逋户二千有六百。郡民建生祠以报公,于今祠之。

(范仲淹《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铭》)

其三:

初,天圣中,余掌泰州西溪之盐局日,秋潮之患,浸淫于海陵、兴化二邑间,五谷不能生,百姓馁而逋者三千余户。旧有大防,废而不治。余乃白制置发运使张侯纶,张侯表余知兴化县,以复厥防。会雨雪大至,潮汹汹惊人,而兵夫散走,旋泞而死者百余人。道路飞语,谓死伤数千,而防不可复。朝廷遣中使按视,将有中罢之议。遽命公(胡令仪)为淮南转运使,以究其可否。公急驰而至,观厥民,相厥地,叹曰:“昔余为海陵宰,知兹邑之田特为膏腴。春耕秋获,笑歌满野,民多富实,往往重门击柝,拟于公府。今葭苇苍茫,无复遗民,良可哀耶!”乃抗章请必行前议。张侯亦请兼领海陵郡,朝廷从之。仍与张侯共董其役,始成大防,亘一百五十里,潮不能害,而二邑逋民悉复其业。余始谋之,以母忧去职,二公实成之。

(范仲淹《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碑铭》)

从以上三段文字还能看出什么呢?范仲淹从实讲出了当年修堤的具体情况,自己不过“始谋之”而已,大功劳应该记在张纶和胡令仪头上,因为一百五十里捍海长堤,乃“二公实成之”。张纶官至五品,胡令仪官至三品,均不及范仲淹后来的官大,而且写这些文字时,二公均已过世,尽可由活着的人书写往事,心术不正者尽可往自家脸上涂金,范仲淹位高爵显,谁又敢不为尊者讳?可范仲淹宅心仁厚,低调做事为人,不贪不妒,老看别人长处优点,且实话实说,对别人的功劳、品行充分肯定,大加褒扬宣示。他赞扬张纶:“我公雄杰”,“本汝颖之奇,以文武事朝廷”,“公性刚不远仁,故无暴;明不深物,故无怨”,“我侯为何?四方是力。诚加于物,心竭于国,始终一德……遗烈在人,史其舍旃,垂千万年!”他赞扬胡令仪:“七守列藩,四当外计。曰勤曰恭,克威克惠”,“少尚严毅,老益精明,斥恶与善,始终一节”,“盖有西门豹之风焉!”唯其如此,人们对范仲淹更是钦敬有加,后世人“以范之功业,常昭于天下后世,范公令人易记耳”,才会把五百里捍海长堤呼为“范公堤”。老先生要是一直活着,早把名字改成“张公堤”“胡公堤”或是“张胡公堤”了。

还有一件趣事:不少人认定,修范公堤时,他的老同学、老朋友滕宗谅“同护海堰之役”,说滕宗谅是当时泰州主管司法的军事推官。这是真的,老年范仲淹在《天章阁待制滕君墓志铭》中专门有记:“在泰日,予为盐官于郡下,见君职事外,孜孜聚书作文章,爱宾客。又与予同护海堰之役,遇大风至,即夕潮上,兵民惊逸,吏皆仓惶,不能止,君独神色不变,缓谈其利害,众意乃定。予始知君必非常之才而心爱焉。”

好了,现在让我们随着导游小姐饱览范公堤遗址吧。不过,我们还可以通过种种史料,想见当年新修范公堤的雄姿。

范公堤将原堰址稍向西移,以避潮势。堤底宽三丈,高一丈五尺,叠石以固外坡,使洪涛巨浪不能奔激冲刷大堤。登范公堤东望,堤外有烟墩 (烽 火墩) 七十余座,远近相接,如有兵变匪警,即在墩上点火报警;还有潮墩 (救命墩) 一百零三座,涨潮时,赶海人可爬上潮墩避难。烟墩、潮墩星罗棋布,海雾飘忽,茫茫苍苍,别有一番风光。

到了宋代,淮盐已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范仲淹在修建堤坝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保护盐业发展,特意留下一些涵洞,使得海水可以通过涵洞流到堤的西侧,成为盐民们煮盐的不竭资源。

在河流穿堤入海处,范仲淹命人用砖石加以围衬,并且在堤内种植草皮和插栽柳树,一为巩固大堤,二使荒凉滩涂得以美化。堤的两旁栽满了柳树,柳荫成阵,每当下雨时,就形成了“范堤烟雨”的美景。

范公堤不仅雄姿英发,十分美丽,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大有意义。即如导游词所说:“范公堤的筑成,成为苏北历史上大规模围海造田的开端,也可以说是如东成为鱼米之乡的起始。由于范公堤‘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农事、盐课两得其利。当今如东土地肥沃、物产富庶、资源丰足,当年范公筑堤拦洪当功不可没。”要修正一下的是,岂止如东如此?沿堤百姓谁不受益啊!

前人功绩,后人歌颂,当然离不了诗词歌赋。这里录几首古诗吧。

霄汉高悬范老名,

筑堤千古障沧瀛。

横围翠垒山灵护,

倒压银涛海若惊。

已有甲兵为国计,

始知忧乐系君情。

至今僻壤还遗爱,

试听村歌牧笛声。

(明·崔润《捍海堰》)

吴陵持节日,沧海设重关。

寒日低淮浦,高祠遍楚山。

草深沙脊在,鱼鳄徙市廛。

我欲穷遗迹,徘徊烟树间。

(明·杨瑞云《范公堤》)

拾青闲步兴从容,

清景无涯忆范公。

柳眼凝烟眠晓日,

桃腮含雨笑春风。

四围碧水空蒙里,

十里青芜杳霭中。

踏遍芳龄一回首,

朝暾红过大堤东。

(清·高岑《范堤烟雨》)

茫茫潮汐中,矶矶沙堤起。

智勇敌洪涛,胼胝生赤子。

西塍发稻花,东火煎海水。

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日已?

(清·吴嘉纪《范公堤》)

“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罗聘、黄慎,以及当时著名学者钱咏都到过范公堤,留有诗画。这里不再一一列出。 OAyXzkciitnh/NoSrLHXTaNCp0zyYZgML/faw2USDTknU2IVBtIF5HFtWEViro8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