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近这几年,关于校园性侵、校园暴力的案子一茬接一茬地跳进大家的眼睛,令人触目惊心。校园,原本是铸就象牙塔的地方,却被裹在理想的被褥下滋生“病菌”,这让人很是惶恐不安。

也许你觉得惶恐不安这个词用得太过分了,你会想凡事都有坏的一面,我们应该宽容对待。其实我们这种动则宽容的态度是很可怕的,尤其是宽容那些在校园里伤害孩子的人或是事。如今,校园暴力等一系列因素,让校园里未成年的孩子遭受不公却又无法讨回合理的公道,让社会与校园教育体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同时,我们也可以明确地感受到网络上对于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呼声日渐高涨,这些全因不断增多却又无法抑制的校园暴力和教育弊端问题。

在国内,除了一二线城市一些最好的小学和中学,在校园安全和师生关系上处理得较为严谨公正外,其余的大部分学校都存在着严重的校园安全隐患和师生教育问题。我相信,真正从这样教育围墙里走出来的孩子,都有很深刻的体会。

我小学是在小镇上,对于校园霸凌有着极深的体会。那个时候,社会正是开放发展的起步阶段,各种思想涌进来,小镇上的人都思想浮躁,孩子的管教远远不如挣钱重要。很多疏于教导的孩子在那个青春叛逆的时段做出了令人发指的事情来。

我记得还是小学的时候,高年级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个类似古惑仔那样的帮派,这些顽劣的孩子扎堆在一起,在校园里以打架斗殴为荣,以欺负弱小为荣,以忤逆师长为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几个五年级的学生,喜欢在放学很晚后,在回家的一条小道上持刀打劫落单的学生。有一次,我跟一名很要好的同学因为放学值日,回家较晚的缘故,被这几位持刀的五年级学生堵在了小路上。当时还是年幼的我们,看到一帮凶狠的大个子拿着尖刀在我们面前晃悠,开口问我们要钱的时候,那种恐惧感可谓是深入骨髓的,甚至有种即将会死的绝望在心头涌起。他们没在我们身上搜到钱,愤怒之中,重重地甩了我们俩几耳光。

总是有高年级的学生,在放学的路上打劫低年级的学生……

我回家后,因为发自心底的害怕,没敢告诉父母,而我那位要好的同学则是一回家就叫上他的爸爸,又把那几个五年级的学生堵住了。他爸爸狠狠地又把那几个五年级的学生修理了一顿。从那以后,那几个五年级的学生就跟我的同学结上仇,三天两头在学校找他麻烦,不是踹他几脚,就是撕他的作业本,亦或者当着众多女孩子的面,扒掉他的裤子,几乎都快把他逼疯了。好在那几个五年级的学生很快便毕业了,否则我那位同学会被他们欺负成什么样子,简直不敢想象。

从那以后,那几个五年级的学生就跟我的同学结上仇,三天两头在学校找他麻烦……

到了中学,毛头小子都变成了血气方刚的少年。在我们中学校园外,几乎每周都会有在校学生跟校外的青年拉帮结派打群架的现象,老师制止不了,派出所管不过来,以至于每年都会有好几个正值青春大好年龄的孩子在群殴中丧命。而在学校里的孩子,每天都被这种暴力的氛围裹持着,放学上学都心里不安。 如果你曾经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对于那种暴力所带来的身体心理上的伤害应该是深有体会的。这种问题,绝对不可以在教育环节和社会大众面前忽视或者漠视。要知道小时候,我们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心智。人的心智一旦在小时候受过严重的创伤,就很容易形成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这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的不良影响。

为了孩子能有一个适合学习成长的校园,我们需要关注那些不利于孩子在校园学习成长的因素!更多的人关注起这个问题,才能将之带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孩子、父母、老师、学校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真正地重视起来。虽然这些话说得有些冠冕堂皇,但是该说的时候总是要说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却不开口挑破,实质上,这就是纵容!你别不信。

说个题外话。

上一期《刺——父母皆祸害?》,很多读者看完后反映,后面那些“故事”板块里“文不对题”的小说都是什么鬼东西,跟前面“刺痕”里的文章完全没有联系啊?

在此,我做一个解释吧。不难看出,在“刺痕”里,这些关于青春成长中不愿被人提及的故事都是赤裸裸的伤痛和血淋淋的教训。把这些故事拿出来给大家读,这个过程中难免会让人积郁太多的负能量和压抑的情绪。虽然这些负面的情绪是思考阵痛中绕不开的东西,但是作为编者,也不想将这种负面情绪贯穿整本书。所以我们在“刺痕”之后的板块设立了一个“故事”的板块,选了一些轻松易懂的小文章,来缓解读者之前在“刺痕”环节阅读中所积郁的负面情绪,以至于让大家读完这本书,不会太过压抑和绝望。

如此用心,希望读者朋友们可以体谅。

谢谢。

少耕 w3/t5e0GwdTQPUe+iKW4DxQcTd11Ls0IRK13GxhROIBLHrmX3GmAJNbY9qzGzWQ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