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宾从小就被包裹在一个电子产品构成的奇妙世界里,他的卧室挂满了各种最新的设备,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鲁宾比其他孩子更早、更多地接触到电子产品。在潜移默化中,他对电子产品的热爱已深入骨髓。
1963年,安迪·鲁宾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叫查帕瓜的小镇,那里位于纽约市的北面,属于纽约上州的范围,纽约上州(Upstate New York)泛指纽约州除纽约市及郊县外的所有地区,当地人习惯将纽约市以北的整个纽约州都称为纽约上州。
那里的自然风光优美迷人,尤其是到了秋天,湛蓝的天空,五彩斑斓的树叶,灿烂而柔和的阳光,以及气势磅礴的“美东大峡谷”都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据说那里是全美秋色最迷人的地方,可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如童话世界般的安迪·鲁宾却对这儿的自然风光不太感兴趣。
鲁宾记事的时候刚好是电子浪潮席卷美国,继而引发一股创业风潮的时期。鲁宾的父亲原本就酷爱电子技术,所以自然而然地就被这股创业浪潮给卷了进去,他放弃了原来的心理学工作,改行做起了商人,创办了一家电子产品直销公司。
因为工作的需要,老鲁宾的家里挂满了各种最新的电子设备。他就把这些最新的电子产品拍成照片贴在房间的墙上,并根据产品的类别自己建立了一个产品目录。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鲁宾比其他孩子更早、更多地接触到了电子产品。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鲁宾从小就被包裹在一个电子产品构成的奇妙世界里,他对电子技术的狂热追求,可能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幼年时期,小鲁宾就对各种电子产品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他的玩具就是父亲摆在家里的那些电子器械。他对那些不会说话的电子产品总是爱不释手,搬搬抬抬、拆拆卸卸,抱着它们吃饭,枕着它们睡觉,似乎极客基因早已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童年时代,鲁宾最好的伙伴就是他房间里那些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新的、旧的、被肢解得面目全非的、尚未组装好的……据说,从7岁开始,鲁宾就每天呆在家里对着那些电子产品拆拆卸卸,乐此不疲,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小鲁宾对那些冷冰冰的电子产品似乎有着用不完的钻研精力,可见,不管是父亲的遗传基因还是后天环境的潜移默化,鲁宾对电子产品的热爱从小就已深入骨髓。
按照常理推断,鲁宾既然有着惊人的钻研能力,那么学习成绩一定很好,可事实上并非如此,鲁宾在学生时代并不出众,成绩平平,没进过名校,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当地的普通学校就读,1981年进入纽约一所私立大学——尤蒂卡学院,尤蒂卡学院和美国其他的大学一样,实行学分制,只要修满了学分就可以毕业,很多人三四年就拿到了学位,可是鲁宾却在那里花了五年时间才拿到计算机科学学位。
鲁宾对学院式的理论研究并不擅长,真正让他痴迷的是商业性质的科学发明。1986年大学毕业后,鲁宾凭借自己在自动化方面的特长,进入了鼎鼎大名的卡尔·蔡司公司工作,这家德国公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光学设备制造商,鲁宾的职务是机器人工程师,后来被派遣到瑞士领导一项机器人项目。
安迪·鲁宾的启蒙老师可以说是他的父亲,也可以说是奇妙的电子产品。在许多知名的极客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从小就接触到了电子产品。对于国外“苹果教父”的乔布斯是这样,对于国内的“红衣大炮”周鸿祎亦是如此。当年幼的他们接触到充满创造力的电子产品时,就给他们以后走上极客舞台埋下了伏笔。
这些人,生来就是极客。
或许各位只知道乔布斯缔造了伟大的苹果公司,推出了Apple、
Macintosh电脑、Macbook笔记本电脑、iPhone手机和ipod平板电脑等引起轰动的产品,而不了解这个已逝极客的跌宕身世吧。
乔布斯的亲生母亲是日耳曼人,当时还是一个没有毕业的大学生,而生父来自叙利亚,他们当时在威斯康辛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读书,由于母亲生下乔布斯时并没有准备好去结婚,于是就把他送给了一个机械师家庭收养。
乔布斯的父亲没有多少财产,经常会在自家的车库修汽车,修好后再卖出去,以此来赚取一些外快。童年的乔布斯在玩累的时候就会溜到车库看他爸爸怎样修汽车。有时候,他会偷偷拿一些奇形怪状的汽车零件去摆弄。爸爸看他对零件这么感兴趣,就在闲暇的时候教乔布斯如何制作一些东西,如拆解和重新组装汽车上的一些电子零件。当然了,爸爸不是个电脑迷,只是在修汽车的时候会跟电子设备打上点交道,所以也会教乔布斯一些电子设备知识。
过了几年,乔布斯家搬到了后来成为著名的“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电脑工程师。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乔布斯在10岁的时候,就经常拆卸电子产品,并很快掌握了一些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可以说,后来乔布斯能有这么大的成就,跟他父亲的培养也有莫大的关系。
相比之下,鲁宾的父亲并没有太多的言传身教,而是把最新的电子产品带给了小鲁宾,让他自己捣鼓。不管怎样,这两个在今后改变世界的伟大极客都在朝着他们感兴趣的方向快速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