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勇敢地面对逆境

生活中我们常说,如意之事常一二,不如意事常八九,因此,我们需要修炼的一个课题就是:勇敢地面对逆境。当不如意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是选择缩头逃避,还是勇敢面对?鲁迅先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这样的,生活中我们很多人生活惨淡,就是因为不能直面惨淡的人生。而缺乏勇气,是我们一事无成、庸碌一生的根源所在。

莉莉,一个17岁的美国女孩,从小体弱多病的她是医院的常客。在她3岁那年,因为患了一种极其罕见的贫血症,住了两年医院。在住院期间,她每3个星期就得去输一次血,以补充血液中运送氧气和营养的红细胞。可是这救命的血液,对莉莉来说却成了致命的“恶魔”。

从那个春天开始,莉莉便不停地生病,而且身体素质也明显下降。有一天下午,天气特别热,莉莉又发烧了,因此不得不待在家里休息。母亲推开房门走了进来,将莉莉抱住,莉莉也将头轻轻地靠在母亲身上。这时她突然感觉到了母亲的异样,就连门外的父亲也用忧伤的目光注视着她。她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爸爸、妈妈是如此一反常态,难道我的病情又恶化了吗?这是否意味着我又将回到那熟悉而陌生,亲切而恐怖的病房?

母亲抚摸着女儿的头发,一声又一声地喃喃道:“莉莉……莉莉……”莉莉听到母亲揪心的呼唤,望着欲哭无泪的母亲,在心里作了最坏的猜想。“孩子”,父亲轻声说:“坚强些,医生说,你感染艾滋病毒了。”父亲严肃的脸上显现出了悲伤和无奈。

听到这个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莉莉觉得自己的头被人狠狠地敲击了一棒,厄运怎么就这样降临了!她绝望了,生命对于她来说已毫无意义,她仿佛看见那可怕的艾滋病毒正在大口大口地吞噬着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莉莉独自待在家里,静静地躺在床上,望着顶上的天花板,她觉得自己陷入了黑暗的、万劫不复的地狱中。整整一个礼拜,她没有和父母说上一句话。她已经完全崩溃了。可是她的父母却对她充满了希望,他们让她大把大把地吃药,定期到医院检查,他们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几乎全用在了女儿身上。但再多再贵的药都无济于事,莉莉的身体仍然一天比一天糟糕,她的免疫机能已被破坏,已经失去了对疾病的抵抗力,一次小小的感冒都可能夺走她的生命。

莉莉不敢去上学,她无法面对老师和同学。她害怕,她害怕别人向她投来异样的眼光。

一天晚饭后,妈妈对莉莉说:“孩子,别再逃避了,现实就是现实,让我们试一次,只有勇敢地走出了这第一步,你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莉莉望了望憔悴的母亲,吃力地点了点头,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了,要像妈妈说的那样,要勇敢起来。

第二天,她给全校同学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上对同学们倾诉:……我是一个患有艾滋病的女孩儿,我想回到校园里,我希望大家理解,我们仍然是朋友,希望你们还把我看做是你们中普通的一员。我会非常注意,拥抱和在一起玩耍并不会传染。因此,希望你们不要害伯,不要孤立我,我非常需要你们的友情!我会勇敢地和你们成为好朋友,你们可以容纳我吗?”

令她意外而感动的是,当她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她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后来莉莉去世了,师生们为她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她曾勇敢地活着。

莉莉的勇敢令人动容。我们认为,面对逆境时,要做到“三不”。

1.不自欺

面对逆境,我们不能像鸵鸟那样把头扎进沙堆里。我们也不能总是用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来麻醉自己,我们应该对现实的逆境作认真的思考,既不能自欺欺人,也不能萎靡不振。

逆境已经来临就不要幻想逃避,更不能不予承认,想自己把自己蒙在鼓里是行不通的。一味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也是不行的。要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是喜是忧都只能由你自己承受,与其颓废消沉,倒不如主动出击,转变思路,磨砺意志,相信你的明天会更精彩。

2.不自贬

人在逆境中往往会失去自信,自轻自贱,自己看不起自己,有的甚至固执地认为自己一文不值,活在世上真对不起这个世界。这种认识大错而特错。其实,身处逆境的人,恰似一张破旧的纸币,虽然外形有些不好,但价值是一样的。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而是手里高举着一张20元的钞票。面对会场里上千的听众,他问:“这是多少钱?”“20元!”听众异口同声。他将钞票用手揉成一团,然后问:“这是多少钱?”听众还是齐声高喊:“20元!”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很有意义的一课。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张钞票,它还是20元,因为它没有贬值,它依旧值20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了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我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无论肮脏或洁净,衣着整齐或不整齐,贫穷或富有,我们依然都是无价之宝。生活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身处逆境要永远记住,我们的价值永远由自己说了算!如果我们不让自己的生命贬值,我们就永远有价值!”

一个人的成就绝不会超过他的期望。如果你期望自己能成就大业,如果你强烈要求自己干一番大事业,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大的抱负,那么,与自我贬低和对自己要求不高的心态相比,你会获得更大的收获。如果你认为自己处于特别不利的境地,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像其他人,如果你认为你跟其他人不同,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能获得别人那样的成就,如果你怀有这些思想,那么,你根本就无法克服前进路途上的那些阻碍和束缚。这种思想意识使得你根本无法成为你心中渴望的人物。

不断地自我贬损的人,总是把自己看得微不足道的人,总是认为自己不过就是活在尘世中的一个可怜人,总是认为自己绝无可能取得任何重大成就的人,这会给人们留下相应的印象,因为他们怎样感觉,他们看上去就会怎样。

我们的命运,或是我们自己认为的所谓“残酷的命运”,其实与我们自己有莫大的关系。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能力并不十分突出的人却干得非常不错,而我们自己的境况反不如他们,甚至一败涂地。我们往往认为有某种神秘的命运在帮他们,而在我们身上却有某种东西总是在拖我们的后腿。其实,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

假定你已成为你心中的理想人物,假定你已获得你渴望的那些品质,这样的话,你就会感到有一种强大的魔力,你就会感到有一种真正的创造力。

3.不自弃

在生活中,常常会有人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就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而生活中却还有一大批命运多舛,却依然不屈不挠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

公元前99年9月,西汉骑都尉李陵征讨匈奴,在浚稽山被围,苦战力竭,被迫投降匈奴。时任太史的司马迁为李陵做了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关押入狱,处以宫刑。正所谓“垢莫大于宫刑”,这种使人羞耻的刑罚,使司马迁陷入了极度的屈辱痛苦之中,曾经产生自杀的念头,“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但想到自己的大业尚未完成,潜心多年的《史记》还“草创未就”,于是他决定“隐忍苟活”地完成历史重任,从此他便把刑后余生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史记》的撰写之中。经过10多年的艰苦工作,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史记》。这是一部史无前例、规模浩大、组织完备,具有巨大的文史价值的伟大历史著作。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5种体例各有分工,又互相配合,构成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的后半生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困厄之中,但由于他的不自弃和忍辱进取,使得他的人格、精神和《史记》一样在人类史册上化作不朽。 pAMs0Bt9V5sbf2F8ZtyPk2oFItHABj9VSdxzwySWuiXj+AVZ4CyX6UN7F1Da9/s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