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即使你焦虑,也别让宝贝焦虑
——别把成人的过度焦虑转嫁给孩子

【妈妈讲述】

·我们从小就开始担心我家乐乐,乐乐很小的时候,哭多了、吃少了,动作发育稍微晚几天,我们总是很紧张这类大大小小的“不正常”,总也没有安宁的时候。

·我带孩子参加同学聚会,同学都已经是孩子家长,家长凑在一起,张家的宝贝会这个了,李家的宝贝会那个了,偏偏自家的孩子这些都不会,哎,特别焦虑。

·我们一直为孩子的成绩担心着,结果那天在参加家长会时,听到他说:“妈妈快把我逼疯了,她整天唠叨,谁家的孩子考上重点大学,你怎么学习成绩总不见起色?我现在对学习厌倦透顶,一上课脑子里就响着她的唠叨,根本学不下去。”

【七嘴八舌】

现在的很多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陷入焦虑状态,小时候担心宝宝发育落后,孩子上学之后又担心孩子成绩不好,没有同龄人优秀怎么办,似乎只有自己家的宝贝方方面面都遥遥领先,父母才可以不再焦虑,安枕无忧。殊不知,父母的焦虑可能会转嫁给孩子,给孩子制造了很大压力。

家庭教育最大的怪圈在于:每个家长都从童年走过来,都曾体验过被父母控制的郁闷和痛苦,为什么现在做了父母,却给孩子更大的压力?父母最常见的一种解释是现在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要想让孩子将来出人头地,就得从小抓起。

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家长潜意识里担心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担心被社会淘汰,但自己又缺乏成长空间,于是将成长的压力全放在孩子身上,这就是转移焦虑。

【专家分析】

现在很多父母特别喜欢攀比,比谁家的小孩有出息,学习好,读名校。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通常也是投射,他们有种种心理需求,但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是期望孩子去实现。孩子是父母最爱的人,是父母的希望,孩子实现了,就像是父母自己实现了。

很多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成功的标志,可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孩子们有权利规划自己的生活,走自己铺设的人生道路。如果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的“面子”,焦虑是在所难免的。同样,对于孩子,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关心的是他们的“面子”而不是自己的身心健康时,逆反心理就会产生。一个和孩子不能有效沟通的父母,又怎么能期望没有焦虑?

当然,孩子的个体原因对于家长焦虑的引发也很关键。孩子自身状态好,家长的情绪就会跟着好很多;孩子本身状态不够好,家长的焦虑就可能随之增大。

很多事实证明,父母越焦虑,孩子的发展越让父母失望。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孩子不堪重负,甚至可能极端厌倦、逆反。而且,有的孩子一到大考就发挥失常,容易产生考试焦虑的孩子,背后通常有给他转嫁焦虑的父母。

【给家长支招】

·学会承认个体差异

孩子的发育总会有些个体差异,家长总是用别家宝宝的长处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自然会觉得孩子处处都是毛病。孩子不可能每一个方面都比其他孩子发展得好,而且有一些发育情况并不一定符合书本上的标准。父母必须承认孩子的个体差异,只要孩子与标准状况没有过大的差异,就要容许孩子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放松心态,逐渐放手

孩子必须要渐渐学着独立,迟早会离开父母。因此,从孩子小的时候起,父母就要学着逐渐放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到学校上学是每个孩子必经的成长阶段,父母应当接受孩子生活和学习状态的改变,也要对孩子的适应力有信心,至于为了孩子而耽误自己的工作则更是大可不必。

事实上,父母心态放松更有利于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孩子。在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世界会充满乐观的看法。父母和老师对于孩子的一切教育都要符合孩子的天性,与天性相违的教育,注定要失败。

·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

父母在面对考试等容易引起焦虑的状态下,可以给孩子正确适当的心理暗示,这样既能缓解孩子的压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同时对调整自己的心态也是很有帮助的。

中国父母的特点就是太过焦虑,这种焦虑对孩子来说压力很大,对他们的成长非常不利。其实,家长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们能够快快乐乐地成长,做好他们自己。满足了他们不同阶段的心理营养,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出色的孩子,未来都会发挥得很好。 okcSF4rGnA2gDMh1TrBzwitNIjrl8LuVoztYvUuFeWFURZaM5hBVK6FLe07CD9X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