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皇帝”式的教养到底是爱孩子还是害了孩子?

【心事问答】

Q:

家里就这么一个小孩子,几个大人都围着他一个人转,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他想干什么,就必须干什么!乱翻、乱扔东西更是常有的事情,甚至打人、骂人都很常见,我们家长从来不舍得批评半句,爷爷奶奶更是宠溺得厉害。但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孩子会成什么样子呢,他今后还能融入群体生活吗?能经得起挫折吗?

A:

“小皇帝”的育儿方式俨然成为中国普遍的社会问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都推动着“小皇帝”一族的迅速增长。家长的教育方式、隔代教育问题以及孩子“自我意识”塑造的偏差都是产生“小皇帝”的原因。

【案例】

妞妞虽然已是3岁的小姑娘,可脾气却倔得不行,是家里的“小皇帝”。穿衣服时,外婆夸妞妞“长高了”,可天真懵懂的妞妞却嚷着:“我不要长高,要长矮”。外婆便乐呵呵地应承说:“好,长矮,长矮。”

有时,妞妞脾气还很大,不高兴就摔东西,甚至还动手打老人。一次,妞妞把玩具摔一地,一边跳一边大喊:“爷爷快来捡”,结果由于爷爷来得慢了一点,就被妞妞狠狠地在脸上打了一巴掌。还有一次,妞妞穿着鞋子在沙发上踩,外婆数次把她从沙发上抱下来,小家伙却不干,哭闹着小手不停地朝外婆身上捶打。

小家伙上幼儿园的书包从来都是前天晚上妈妈帮忙整理好的,第二天由爸爸抱着妞妞背着书包出门。妞妞在家里就是一个小皇帝,她高兴,全家人都高兴,她要是不开心,全家人都要哄着她。

妞妞这个霸王小公主很让父母纠结,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妞妞会不会变得越来越刁蛮无理,最后走上邪路呢?

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在孩子小的时候仿佛是一种乐趣,然而在他的整个人生中却是一种负面影响。很多“小皇帝”要么在长大后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要么变成“啃老族”荒废一生,更为严重的甚至年纪轻轻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其实,“小皇帝“的形成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孩子的命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80%的习惯、个性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精神教育和指导,不让孩子成为“小皇帝”,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专家分析】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2~3岁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相信自己什么都能做,所以他什么都想亲自尝试。可是,事实上许多事他不能做,当事实和自己的想法出现差距时,小孩子的内心当然会有矛盾,所以,这个时候他发点小脾气也是可以谅解的。这时,家长就要给予正确的引导,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既不能对孩子的想法一味打压,也不能无止境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家长一直顺着孩子的想法,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行为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断地重复这样的举动,渐渐养成一种习惯,性格上也会变得刁蛮无理,对后续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只要钻入泥土,就会生长出一片花,一片庄稼,一片树木,成就一个五彩的世界。孩子的习惯就像是一颗颗种子,会在孩子的人生中生根发芽。好的习惯让孩子成长为祖国的未来,坏的习惯则使其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作为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父母要恰当处理“爱孩子”与“溺爱孩子”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爷爷奶奶对孩子的隔代教育问题,减少溺爱,更多地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良好心理品质和平和豁达的性格,使其在人生的道路上昂首阔步,稳步前行。

【给家长的建议】

准确意识“小皇帝”之害

“小皇帝”之害:一害孩子性情坏,贪玩孤僻傲气在。二害孩子生活怪,胃口养大难更改。三害孩子自理差,简单事务要依赖。四害孩子心灵歪,简单受挫想不开。五害孩子恶习在,多年娇惯形成灾。六害孩子怕吃苦,遇着艰苦就避开。

“小皇帝”的教育方式有着如此弊端,那家长在日常教育中要怎样避免呢?

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上小学,与家长接触最多,家长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道德情操、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等都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印迹,有些甚至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所以家长无论是做事做人,还是言谈举止都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要注意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

素质教育黄金三角法则

改变“小皇帝”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它贯穿于孩子的整个教育过程,是天下父母不得不面对的教育问题。父母要教会孩子成功的素质教育黄金三角法则是挫折、感恩和合作。

◎挫折。

尽量让幼儿离开父母的保护圈,放开手脚,做自己能做的事,比如吃饭、穿衣等事情,不要怕麻烦,让孩子反复做,孩子在不断实践中会找到正确的方法;其次,控制好奖励,在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时,不要给予过多的物质奖励和过分的赞美之词,简单表扬,以平常心对待;再者,可以通过批评、忽视、惩罚等方式使幼儿受挫折教育,比如游戏活动中,不一定每次都要让孩子胜利,也不一定每次都让他当主角,让他体会受挫的感觉,学会自我调节。但是挫折教育不等于责骂教育,不要随便否定孩子。

◎感恩。

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合作。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具备足够竞争力的前提是善于合群、学会尊重、重视协同努力与自我表现的统一。任何人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在和小朋友的游戏过程中要能够融入群体,不能一味地拔尖儿,逐步帮助孩子认识到各自才能与品质的多样性,认识到自助与助人、“靠自己拼搏”与“为别人喝彩”一样重要,帮助孩子成长。 ReG7Zqh+1KR2Ug/1jvpZzJZZa19Gg2SPQav8vLjKjRXMjMt4hM1q/QQ/pU2hlf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