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什么时候家长应该学会对孩子“放手”?

【心事问答】

Q:

宝宝要上幼儿园了,可是吃饭、穿衣都不会,以前在家里都是我们来帮她弄,真担心到了幼儿园孩子会受委屈。

A: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自理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所以父母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来处理,慢慢自理能力就会好起来。

【案例】

晶晶和莉莉是一对表姐妹,只差两个月,她们俩今年都上幼儿园了。

不同的是,晶晶的父母平时对她非常关爱,穿衣吃饭都由妈妈帮忙,自理能力很差,到了幼儿园,不是吃饭的时候饭洒一地,就是课桌整理不好,午睡起来穿不上衣服,穿反了鞋更是常有的事。晶晶感到很痛苦,妈妈也很心疼。

莉莉就不同了,由于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从小就让她学着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穿衣吃饭,整理自己的小书包,都是莉莉自己来完成,到了幼儿园以后莉莉适应得也很好,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

这充分体现了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对孩子自理能力的不同影响。有时候父母会埋怨孩子什么都不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面对孩子较差的自理能力,父母也会愁容满面,可是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父母管得太多才让孩子失去独立做事的机会和能力吗?

孩子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只要父母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且,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就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做中积累经验和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勇气,让孩子逐步走向独立和成熟,并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专家分析】

专家认为,3~6岁是孩子独立意识成长最快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孩子得到过分的宠爱,其负面作用是相当大的。这无疑是在告诉孩子,凡事都得依赖父母。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仅没有独立性,也很难有所作为。

现在的父母都很重视对孩子早期智力的开发,但却忽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有些时候,父母没有耐心教孩子怎样正确地吃饭才不会把饭撒到外边,怎样穿衣服才是正确的,越俎代庖,自己动手给孩子穿上,时间久了,孩子也就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认为父母理应如此,自己不会做或不愿做都是天经地义的。

各个阶段,父母用“手”推动孩子成长

婴儿期:拍手——给予爱和信任。

在孩子婴儿阶段,父母最需要做的是与孩子建立牢不可破的爱和信任,而不是把他晾在小床里锻炼独立能力。及时有效地满足宝宝的基本需求和情感需求,这对稚嫩的宝宝非常重要。

幼儿期:放手——让他发现。

经过一年多的培养,亲子之间已经建立信任。而此时孩子会开始显露出独立的需要。通常这种需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他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二是他具备了初步的爬行或行走等方面的自立能力。于是,孩子会迫不及待地发表他的“独立宣言”。父母在此时应该顺应孩子的要求,放手让他去发现。

少儿期:牵手——引入集体之中。

孩子就要上幼儿园了。这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并影响他一生的事情。如何与人相处、学习社会技能等,是孩子真正迈向独立的重要过程。所以,他需要和小伙伴在一起。作为父母要尽可能为他创造机会,要有组织地、有规则地,引导他去适应和参加群体活动和游戏。

学龄期:助手——要有生存目标。

6~10岁是孩子性格和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可以借助孩子智力的提高和兴趣的增加,帮助孩子确立一个目标,然后制订一个实施计划。这个目标不必很大,但必须坚持。

前青春期:携手——允许孩子犯错。

孩子到了11~12岁,是最让父母犯愁的时候。此时的孩子会尝试摆脱父母,更愿意和同学在一起。这时父母应给他更多的耐心和宽容的环境,并要允许孩子犯错。

【给家长的建议】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鼓励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处。孩子在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唤起孩子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心也是孩子取得成就的潜在动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能培养孩子独立工作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似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他们想要摸、抓一切东西,甚至放到嘴里尝一尝。这时,大人们会非常紧张地盯着自己的孩子,唯恐防不胜防时,孩子就把不该吃的东西放进了嘴里。所以,父母就把东西尽量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不让孩子看见等。但是父母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尝试的机会,让孩子尝一尝拿到的东西,如果这个东西不好吃,那么他以后就再也不会要了,这要比强行的禁止效果好上千百倍。

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

父母要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可以建议孩子保持卧房的整洁,让孩子学会整理房间,叠被子和自己的衣服。晚上睡觉前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把玩具放在橱柜里等。整理玩具和衣物这些基本的动作,有益于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让孩子学会自理。自理能力对将要上幼儿园的孩子特别重要。

另外,3~6岁的孩子喜欢承担一些家务,如倒水、择菜、放置碗筷等,这有助于促进孩子的运动能力发展,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完成一些家务。

鼓励孩子自己动手

其实,家长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就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而不用亲自去帮助他,只要教会了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家长要学会适时放手,把责任推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尝试,不断积累经验,大人尽量不要替他做。大人退一步,孩子进一步,这就是成长。 OcV9s+N6EcPgrSqQWka6wK/k16Ung5FNkA6YFX5WIPnZZpCYX1zDOVcuQU/gvoW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