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孩子有礼貌就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吗?

【心事问答】

Q:

孩子马上要上幼儿园了,难免会和小朋友发生冲突,那么我们是要教他做温柔礼貌,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小绵羊”呢,还是教他做主动出击的“灰太狼”呢?

A: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打架是一种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因此对其作出消极的价值判断,总是教育孩子要互相谦让、宽容,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把听话、忍让的幼儿看成是好孩子,而不注意教给幼儿正确解决人际问题的方法。

【案例】

我的儿子两岁半了,我们一直都教育他对小朋友要有礼貌,结果上周接连两次哭着回来,一次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抢了他的玩具,他跟人家要人家不给,他就没办法了,结果只能伤心地跟我们说。还有一次是,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无缘无故就被其他小朋友打了一顿,而他居然一点儿没有还手,我当时也觉得特别委屈,觉得儿子没有任何的错,一直都很有礼貌,难道这不对吗?怎么总是被人欺负呢,我该怎样培养我的孩子呢?

礼貌的孩子与“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孩子是完全不能等同的。礼貌是有限度的,礼貌的规定不能突破法律,不能突破人本身应有的尊严和人格,以身喂虎的佛者之道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因为不仅对被打骂一方造成人身和人格的伤害,还会助长打骂者的霸蛮之气。另外,仅仅靠一方的道德委屈,不能造就平等和互相尊重的社会氛围。

现代社会崇尚平等和相互尊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完全不能体现这一本质。这一观念在孩子的幼年教育中就应当加强。

【专家分析】

礼貌是指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尊重与友好的体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作为个人性格的一种心理特点,畏首畏尾。缺乏独立性、过分依恋亲人,是这类孩子最突出的表现。在性格形成时期,孩子表现出性格意志的缺陷,父母应引起重视,及时地进行帮助、引导,使孩子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打架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因此对其作出消极的价值评判,总是教育儿童要谦让、宽容,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把听话、忍让的孩子看成是好孩子,而不注意教给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然而,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一定的争吵是经常发生的。有的幼儿蛮横无理,也有的幼儿胆怯、懦弱,对家长有着很强的依赖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家长的教育观念更是在不断更新,家长会告诉孩子在幼儿园中“谁要是打你,你就打回去。”另外,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很多家长也在教育孩子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这也反映出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异,传统道德对人的约束力在减弱。

【给家长的建议】

面对“大灰狼”和“小绵羊”之间的选择,家长要如何做呢?

不以传统标准要求孩子

不能以传统观念、自己心目中的好孩子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所谓的“好孩子”只知道一味地谦让,缺乏勇气和自信。“谦让”是一种美德,但是对于那些从来不懂得“谦让”的孩子来说,一味谦让只会更加纵容其行为,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把握一个度,既不能没有礼貌,也不能一味谦让,该出手时就出手,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自我保护能力。

要具有良好的教育艺术

在教育过程中要因人而异,根据每个孩子的气质特点和行为特点对症下药,培养孩子人际交往中的基本技能和处理冲突的基本方法。对待胆怯的孩子,要鼓励其勇敢地维护自身的利益,但是对于那些经常“打人”的孩子,要对其行为进行批评、警告,甚至是适当的惩罚。

对孩子人际关系的处理要合理引导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打”是一种磨合的过程,在正确培养孩子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增长幼儿与人相处的经验和技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敢于并善于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

培养品行为先

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冲突时,不能以“打人”作为问题解决的最后途径,要注意培养孩子友好相处、宽宏大度的品行。

家长要注意自己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孩子个性和心理健康的发展,为未来社会输送有用人才。 SpFWgCarVLKrYXKFO7JR/hQGaZy0gXda+C9A6M1t2wOCY3xNpBZBbAxPaiM9MCc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