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List |书单
当徜徉某处景致,心中默念“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当置身雪景,发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描写是那样恰如其分;当失去一段感情后的某个远日,独自咀嚼“只是当时已惘然”;当捕捉到一种怦然心动,呢喃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彼时的你是否才惊觉古诗词是如此的优美和应景。
诗篇,是衔接古今的隧道,任由今人穿梭其中;历史的厚重感沉甸甸地堆积在心头,那是不得不铭记于心的过往,如酒般醇香,值得久久回味,一探再探,一品再品。
你有多久没有读过古诗词了?还记得当初吟诵它们是怎样的心情吗?今天推荐几本古诗词佳作,再来品读一番,那优美的语言,绝尘的意境,于浮世中为心灵降一降躁。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从诗歌到人物,从句章到心境。如果不单纯是想要了解和背诵,那么选择这样一本邂逅诗词的书是最好的。
许多人,在年幼时错过了沉醉诗词的最佳时机,年长后面对内心丰富的情感往往会苦恼于“无尽思绪说不出”。好在,我们还拥有从古人手里继承来的瑰宝,那一篇篇、一首首道尽心情的篇章短句,可以帮自己表达出许多复杂的情感。
于丹老师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的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导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与情怀。
本作品延续于丹老师的独特风格,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能激起读者共鸣。让读者重温中国传统文学和古典哲学的精髓所在,找回心灵深处的宁静之美。
纳兰性德词集
说到纳兰性德,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清帝康熙身边英俊挺拔的一等侍卫,权相明珠的长公子。自古天妒英才,他31岁就已离开这繁华又落寞的人世。然而就是这个身处喧红闹紫、高门广厦之间的满清八旗子弟,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被评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他还有另外一个在清史上举足轻重的名字:满清第一词人。
读纳兰词,无论是沉静内敛还是热情奔放,他都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尽兴释放。“不是人间富贵花”的清冷、“天为谁春”悲愤、“不辞冰雪为卿热”的赤诚、“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伤……他始终以一支笔写一颗心。
“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纵观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隔花人远天涯近
大家词释,优美如斯。原本读诗词已是享受,循着作者精辟独到的蹊径去句章深处探寻,每每能发现另一番天地。
除了词句的优美,俞平伯对文字历史的把握与解释,也令人读来格外喜悦。例如书中说到张志和《渔父》词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那一首,到苏东坡时已经不能唱;因此易其词为《浣溪沙》,以便歌唱。“从张志和到苏东坡,这中间相去不过才百余年,便已经有失传的调子了。”寥寥数句娓娓道来,令读者了解了诗词文化中的沿革与变迁——书中类似“看则随意,实为胸中有丘壑”的例子,俯拾皆是。
俞平伯以其在古典文学领域精深的造诣,对其所选的唐宋名家词作发表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于热爱古典文学的广大读者而言,深有裨益。所谓“去古已远,引之使近。”经典的古人原词与俞先生所写的优美词释,交相辉映,堪称二绝。
诗酒趁年华
一部诗经,一坛酒香。贪杯的人未必能写出好诗,诗人未必都喜爱杯中物。但不可否认,有成就的诗人大多嗜酒。“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酒能助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酒最伤情。
白居易自称“醉吟先生”,欧阳修自号“醉翁”。苏东坡告诫众生“诗酒趁年华”。那么多超脱的人,不急功近利,从无用处做起:饮酒、读诗、体察人生,最终做出一番伟业。一卷诗书,一壶醇酒,作世间闲客,不负今生。
这是一本古代诗词品赏,但重点不在解析本身,而在于通过诗词思考人生,解读世情。全书以情感为轴,分为四个部分:欢、思、伤、纵,代表酒的四种情感基调。作者精选历代24首酒诗,代表24种情感,通过富有张力和表现的文字,传递出大量有价值的文化、社会讯息,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可读性。循着古诗词中的酒香,酒魂,酒文化,解析诗酒所传达的精神世界和人生况味。
中国古代才女诗词
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自古以来,女性看待世界便有着不一样的视野。或国或家,或物或情,或思或怨,或爱或憎……六十八位真正的“才女”,将她们的心事赋予诗词歌赋。“何以诉辛苦,告情于文辞”。
观才女诗词,是与男性诗人迥然不同的一个世界。杨柳曾经见证过多少真爱,风雪曾经漫卷过多少恩情;细雨曾经缠绵过多少忧思,明月曾经陪伴过多少无眠……雪白的纸张能写出无尽斑斓的人生,漆黑的墨迹也能描绘出璀璨的生命。
本书精选了一百篇情致飞扬,文采律动的诗词,将那些女性心中的当年时光投射于字里行间。其诗作或悲愁、抒愤,或抗争、呐喊,或吟咏、歌颂,具有独特的表达特色,彰显着中国妇女的才华和当时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