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诸葛亮的才能被高估了吗?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人?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琅邪郡阳都人。诸葛亮曾隐居在南阳,刘备三顾茅庐时提出三分天下的“隆中对”,之后出山助刘备占取荆、益两州,最终导致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死后托孤,诸葛亮主管一切政务。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分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五次出兵北伐,病死于五丈原。

诸葛亮是许多人非常崇拜的人物,看《三国演义》或是京剧,大家都晓得,他身着八卦衣,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气定神闲,谋划出空城计或草船借箭这样脍炙人口的妙计。但真正的诸葛亮不似京戏里面的倜傥,也没有《三国演义》里的神机妙算。

《三国志》才是真正可信的史书,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后面加个跋,说诸葛亮行政工作做得非常好,对人很忠实,对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一生都愿意为刘备肝脑涂地,而且他一辈子对人很宽厚,法律严而公平,但加了一句话“将略非其所长”,意思是说打仗并不是他的长处。这就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不一样了。罗贯中在小说中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但历史上的诸葛亮不是罗贯中所写的诸葛亮,更不是京戏中的诸葛亮。

诸葛亮当年在刘备三顾茅庐做“隆中对”的时候,已预见了天下三分的局面,不过鲁肃也看出了这情势。当时中原已经打了几十年的内战,而且刘备根本还没进四川,连荆州都还没拿到手,诸葛亮就可预见四川会属于刘备,所以也有人怀疑“隆中对”的真实性。

《出师表》

此外,两篇《出师表》,目前历史学家已考证出《前出师表》才是诸葛亮所作的,《后出师表》则有点可疑。不过我自己每次读到《后出师表》,常常内心颇为激动、悲伤,因为台湾目前的局面极像《后出师表》中那种人才零落的景况。《前出师表》中辈出的人才,到了《后出师表》时期已所剩无几了!蜀汉之所以能在四川苦撑那么久,与孙吴、曹魏三足鼎立,不是因为四川人才出众,而是最初来自中原那批人的才干。台湾前三十年不是光靠一个地方的资源建设起来的,而是靠来自大陆的人才,才有今朝啊!

诸葛亮“隆中对”里面提到,要一支部队由汉中到长安,然后出关中,另一支部队从荆州往北打,两支部队呈钳形攻势夹击中原,这是“隆中对”的主要论调,而且要一边北面抗曹,一边则与孙吴和好,这是他的大战略。大战略的后半段怎样呢?假如打赢了曹魏,南边的孙 吴又如何处理?是平分天下还是再打一仗,并没有交代。所以这个大战略是有问题的。第二点,当时形势是要绕道从渭水打到长安,再沿着渭水下来。曹操的根据地在河南东边,并不在此,从荆州出去可以拿到洛阳,已经是运气不错了。

马超被列五虎上将,不是因为他多会打仗,而是四川没别的兵源。诸葛亮昔日带进去的荆襄旧军队,后来不够用了,诸葛亮曾在五月渡泸,南下云南,深入那些不毛之地找寻兵源。马家军的基地正好在凉州,又有羌人作为后援,这是马超能得势的重要原因。后来姜维能在西北维持下去,靠的也是凉州兵,没有羌人的军粮与凉州的兵马,他无以为继。这些不是为了钳形攻势,而是因为没有别的选择。

话说回来,如果说诸葛亮在南阳躬耕的时候就想到往后要靠凉州兵,似乎又有点太早,因为那时他应该还有兵可用。出四川是走今天丹江口的那条路,叫商关道。只要从商关一带进入,就可以直驱洛阳了,那才是钳形攻势可以运用的。攻击曹操,应该往东北打,才能威胁曹操的大本营许昌。

从某方面来看,我常常想,为了生民百姓,其实诸葛亮不必六出祁山,只要好好守着四川就算了。但这也是不得已的事:若他不做攻击性防御,汉中恐怕也是守不住的;后来以四川做基地的偏安局势,守巴山守得住,却一定要在前面以攻为守,袭击对方,让对方打不进来。

倒过来问,商关道为什么打不进来呢?商关道是捷径,从商关道出四川很容易,但诸葛亮在那里已经摆着人了。那个地方穷山恶水,打进去难。所以真正理想的打法,他应该在关口要道,摆一支前哨部队,后面四川部队接济他,一波一波往下打;东边从荆州往汉水的东边打,打上淮水,就可以逼着东吴非上来帮忙不可,因为已经打到东吴的家门口,他非派部队一起跟着打不可。这就是我的“隆中对”,十足的“事后诸葛亮”。

从这上面来看,诸葛亮的战略并不高明,但是他为人公正明白,对人之好那是没话说的。所以我对诸葛亮还是给予相当高的评价,只不过对于大家从文学作品中得来的印象,以为他很会打仗。身为历史学者,我必须在这点上有所矫正。

这几个历史人物也可说明,真正看历史看人物,不应该只从一个角度,而应从不同的方面考察。

前后两篇《出师表》分别表现了在不同的背景下,诸葛亮率师出征的心情。《前出师表》是在北伐前夕,诸葛亮表达了受刘备托孤之重,叮嘱后主治国用人的原则,似乎已预见日后蜀汉面临的困境。这是老臣呕心沥血的忠悃之作。

《后出师表》则是他决心在关中渭上屯的长期抗敌的前夕所作。蜀汉人才凋零,其实已无能恢复中原,知其不可而为之,诸葛亮的心情等于是在作最后的告别。这两篇文字反映了诸葛亮走入不可逆转的悲剧,但是也正因为他这番心情,千百年来,读者对他不能不肃然起敬。 BxcFBIJgEztBMM4UsTkB4IT0VDZuQoUl9gF3Vp6HZjT/BhrEJieTfsc5VZNjXeW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