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何红楼里的人物都早慧?
胖达君滚啊滚

讲个故事:

初,女年七岁,男年九岁,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主人有遗肉汁,男渴而饮之。女曰:“今日之祸,岂得久活,何赖知肉味乎?”兄号泣而止。或言于曹操,遂尽杀之。及收至,谓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见父母,岂非至愿!”乃延颈就刑,颜色不变,莫不伤之。

故事大意就是孔融被捕,他的一双儿女因为年幼暂时保命下来了,寄宿在别人家里。孔融被捕时这俩孩子正在下棋,听到坏消息也面不改色该干嘛干嘛。身边的人说,你爸都被抓了,你们咋连动不动一下。大意就是劝他们快逃命。这俩孩子回答说,哪有巢穴毁掉而里面的蛋不破的道理呢!他们的主人家给俩孩子肉汤,男孩子口渴就喝了。小女孩对哥哥说,从今天的祸事来看我们是活不久了,你还有心思喝汤么?她的哥哥痛哭,不再喝了。有人把这件事跟曹操说了,于是两个孩子果然大限到了。被捕的时候,小女孩对她的哥哥说,倘若死去的人知道我们要去了,我们能在黄泉下重见父母,这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么。说完这孩子就面不改色地赴死了。

题主,你知道这两个孩子出事的时候年纪多大吗?

男孩子九岁,女孩子才七岁。

那份“安有巢毁而卵不破”的睿智、面对死亡的从容镇定,还有处事的波澜不惊、大气沉稳……不要说是孩子,就是如今的大人又有几人能做到?

还有甘罗十二岁为相、秦舞阳十二岁杀人等等的事情,题主感兴趣的话可以百度一下,在此我就不展开了。

好了,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些孩子都这么早慧?

首先,你要知道古人是普遍比较早慧的。原因之一在于寿命比我们短得多。打个比方,你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倘若做了些无伤大雅的荒唐事儿,比如去做客,说话太重把主人家的小孩子欺负哭了,你妈要打你的时候周围的亲戚都会劝:“哎呀十来岁的孩子嘛,懂什么事。教育教育得了”……但是如果你是十八岁做出这种事呢?

古代的女孩子十五岁及笄,也就是十五岁就成年可以嫁人当妈了。换成现在你把十五岁的女孩子睡了生出娃儿来,得被唾沫淹死。

命短,所以他们完成心智成熟的时间,比现代人早得多。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问题。

这个不多说了。我国文化博大精深,题主去把儒家道家法家的经典,外加各类史书都读一读就懂了。

古时候的孩子很小就把这些书看齐全了。红楼里都描写过黛玉宝玉迎春等人看这类书甚至讨论它们的情节,那时这帮孩子才多大?这还只是古人最基本的文学素养。放到现代,又有多少人摸过这类书?

然后我们看看文中人物的身世。

我们首先说黛玉。她的父亲是巡盐御史,大概相当于现在的部级高官。生在这样的家里,都不说见过的世面了,光是听爸妈在吃饭的时候聊聊天就能长旁人一辈子都见不着的见识。

何况林家还是书香门第,黛玉到贾府时才六七岁的年纪。而在此之前她就已经跟着贾雨村读了几年的书,喝了满肚子墨水了。题主看看现在的娃,六岁的时候能写几个大字出来?

再者林妹妹生性忧柔敏感。这样的孩子最容易察觉到别人察觉不到的东西,也最容易因此而早熟。

家世、学问、教育,外加一颗天生的七窍玲珑心,这样的设定还能做到不早慧,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吧。

再说宝钗。皇商之女,且同样精读诗书,博古通今。世面和知识面完全不亚于黛玉,这是早熟的前提条件。

其次,宝钗年幼丧父。薛姨妈虽然慈祥,但是根本不会来事儿。薛蟠更不用说了,能不给家里添麻烦都是烧了高香。

在黛玉和湘云连当票长什么样都不清楚的时候,宝钗已经在为家族生意操劳了。

怎么能不早熟?怎么能不早慧?

剩下的孩子,也各个墨水充足。虽然比不上双女主的设定,但是随便拉出来一个都能完爆大多数年纪比他们长一倍甚至几倍的现代人。

而且看看这些孩子生长的环境。宅斗无处不在。贾府里一句玩笑话能闹出人命、使个绊子能撂倒一窝……环境逼得你早熟,生存逼得你早慧。

晴雯就不早熟,芳官就不早熟,看看她俩的结果吧。 KudcuGAF6c9zlNbxWY1ww63RfHkSaQIE81Unos/rJ/oXreSnrKNiXABQM+gwCEo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