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担忧的等待?害怕性期待?

我有个远房亲戚家的姐姐,叫MOMO。有一天,MOMO姐长吁短叹地来找我诉苦:“你说说啊,这都多大了,还尿床!什么方法都用遍了,就是治不好!”

MOMO姐的儿子四岁了,小家伙活泼可爱,聪明伶俐,没想到这小帅哥居然还尿床。我假装不在意地跟MOMO姐说:“没事,他年纪还小呢,再观察一段时间吧。”

“还小?他都三十几了!”

什么?原来尿床的不是小帅哥?

MOMO姐眼看自己说漏了,赶紧捂上嘴,不过为时已晚。她低着头想了一会儿,半天才下了决心似的,道:“尿床的是你姐夫。”

MOMO姐问我:“为什么我老公三十几岁了还会尿床?”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解释一下什么是焦虑。焦虑是人们在挑战、危机等面前出现的内心不安、烦躁或恐惧等情绪反应。焦虑反应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马上要考试了但你还没复习完;快要结婚了你却还有一大堆事情没准备;失恋了你内心痛苦不堪……于是,你焦虑了。

焦虑在生活中简直无孔不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会感受到压力并形成焦虑情绪。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会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并以此来减轻焦虑。然而,当你焦虑时,一旦无法顺利解决问题就会变得更加焦虑,我们称之为“焦虑障碍”。泛虑症就是焦虑障碍的一种。

泛虑症又叫“广泛焦虑症”,是一种慢性的焦虑障碍,会对患者进行长期的、渐进式的折磨。而广泛焦虑症中的“广泛”二字,则说明了让患者焦虑的对象众多,并且是不特定的。因此,泛虑症一般是由于患者对不确定对象的长期持续的病理性担忧而形成的。也就是说,患者长时间对很多方面都感到敏感和担忧,而这些担忧往往是毫无根据、毫无道理的。当他们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摆脱这些担忧的时候,却往往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或者因能力或条件限制而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泛虑症就悄悄地建立起根据地了。

泛虑症患者不外乎两种类型:担忧的等待,害怕性期待。

首先,我们来说说担忧的等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为了某事担忧的情况,比如考试后觉得发挥失常而担心成绩不好,因家人不舒服而担心他们的健康,走夜路时担心自己的安全,等等。显而易见,这些事情的确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后果,因此担忧都是有充分理由的,其程度也都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且,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你失去了担忧的依据时,也就不会再继续担忧。比如,医生检查家人的身体之后,得知只是小毛病且开了处方,你就不会再担忧了。因此,这种焦虑和担忧都是面对压力的正常反应。

但是,泛虑症患者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过度担忧。什么叫“过度”?也就是说,他们的担忧是缺乏事实依据的,夸大了事件的危害性,因此扩大了担忧的程度。对泛虑症患者而言,生活到处都暗藏着不幸。比如,女儿一个人出门上班,母亲在家中毫无理由地开始担忧:出车祸怎么办?被人打劫怎么办?遇到恐怖袭击怎么办?事实上,这些担忧就是过度的、毫无依据的,夸大了小概率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那么,在过度担忧的时候,妈妈能为女儿做什么呢?——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在家中心神不宁地等待。这种现象被称为“担忧的等待”,即泛虑症的核心症状。有个成语叫“杞人忧天”,恐怕就是这种情况的最好写照。

另一种情况就是害怕性期待,又叫“自由浮动性焦虑”。患者完全不知道自己在焦虑什么,只知道自己时刻都感到焦虑,看什么都心烦意乱,想什么都忧心忡忡。患者说不上来到底是哪里不对,但就是觉得处处充满危险,整日提心吊胆。他们总是感到危险可能来源于任何一个角落,且随时会来临,甚至他们还会“期待”不幸的事情快点儿到来,这样就能早日解脱。

之前我们提到的MOMO姐的老公就属于这种情况。他对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总是很紧张,但又不知道到底在紧张什么。生活似乎为我准备了无数彩蛋,但一旦打开它们,就只有各种各样的不幸。我总是期待,不幸的事情都快点儿来吧!”他常常失眠,好不容易入睡,早上醒来后却发现床单上已留下一片湿漉漉的地图。作为男人,他因此以为自己“肾虚”,便更觉得颜面扫地。

事实上,人的身体反应也是情绪的出口。因为在清醒时分,MOMO姐的老公的过度焦虑无法得到宣泄,所以在入睡后意识放松时,身体就会用排尿的方式来缓解情绪,同时也在敲响警钟。果然,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后,他的尿床症状慢慢消失了。 ksvzoOBxnyabhreHWCv/7fipaZrtIKeS3OOr1OQESlHY7Ph25BG/FIGTrtRYI0M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