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彷徨之刃》
文/反英雄老A
东野圭吾再次拿起了“手术刀”,冷酷无情地剖析着人性之恶,用压抑阴暗的笔调,充满遗憾和无奈的结局,让读者陷入沉思。在法律无法惩罚坏人的情况下,是否该支持父亲为女儿复仇?作为被害者的父亲,又该怎样讨回公道?当法律制度无力解决,是否应该存在法外的正义?
这是一部让人窒息和崩溃的小说。
不管是书评还是最后改编成电影的影评,很多读者和观众都谈到了一个很直接的显而易见的问题:法律是站在正义一边的吗?
这个问题很大,我谈不了,也不想谈,我想聊聊故事中几个印象深刻的情节。
情节一:敦也被杀以后,其父母被叫到警察局认尸,警察想问他们一些问题。父亲只反复说着一句话:“儿子的事都是老婆在管。”
情节二:警察到敦也家了解情况,问到敦也是否会开车的问题,其母亲表示不知道孩子一天都在干些什么,但她却觉得自己的儿子一定没有犯错误。
情节三:警官真野和川崎在聊案子的问题,真野说:“母亲看自己的小孩时往往变得盲目。伴崎的母亲也是这样。就算已经铁证如山,她大概还是不愿相信;即使心知肚明,也会假装不知道。”
从上面三个情节我们能看出两个问题,父母对犯罪儿子的教育和爱。很直观的,教育和爱都是有问题的。
父亲说儿子的事儿是老婆在管,这体现出了他并不是一个尽责任的父亲,连自己的儿子一天在干些什么都不知道,直至最后犯下强暴和杀人罪,可见其教育有多失败,父亲当得有多失败。
我们往往会歌颂父爱和母爱的伟大,我不反对,毕竟谁都有父母,谁都会成为父母。但不管怎样,我觉得这种爱都应该是正常的,而不是没有道义底线的,更不是自私的。隐瞒孩子犯的错误是对孩子成长最大的阻碍,当然在博大精深的文字下你也可以定义成爱,但这种爱是畸形的,是丑陋不堪的。欠债还钱,杀人坐牢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虽然未成年犯下这种罪其本身有很大的问题,包括心智不健全(比如脑残)之外,父母的教育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在正是叛逆的年纪,父亲对儿子不管不顾把儿子丢给母亲,母亲却让孩子一个人住在外面不看管教育,比如敦也,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还有快儿的母亲,在儿子潜逃期间,隐瞒警察,还为其准备资金,她可能会觉得自己这是对儿子的爱,但这却更加深了儿子的罪以及自己的罪。都是为人父母,他们却忘记了被强暴杀死的女生也有父亲,并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些问题,在《彷徨之刃》这样的悲剧中,是值得思考的。
还有一个终极拷问,就是那些罪犯,法律会怎么惩罚他们?这个问题到故事结束也没有答案,这也是看完这本书让我崩溃的一个原因,我相信对很多读者也是。就像文章开头我说的,这个问题很大,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无法解答。不过,故事中有一句话我记忆犹新:“从这些法律条文中无法看见被害人的悲伤与不甘,只有无视现状的虚幻道德观而已。”
故事的最后,被害者的父亲没有成功复仇。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结局,我们似乎能看到,东野圭吾先生对这样的世界也很无奈。
是啊,毕竟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反英雄的生存空间。
当然,也不是末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