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玻璃般的孤独

——评《十一种孤独》

文/李唐

耶茨毕竟是一个作家,他用自己的笔记录着他的平庸与失败,还有无时无刻的恐惧。那种恐惧是你从麻木的状态中突然惊醒时所能感受到的,可是却无能为力,只能等着麻木重新降临,腐肉般暂时将恐惧覆盖,好继续安睡。

当初能够读到理查德·耶茨,也是一种机缘。其实这也是早晚的问题,只要是好书,总会在文学小圈子里传开的,但不同之处在于时间点。那时,我刚上大学,一头扎入茫茫书海,却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就在这个时候,我无意中发现了这本书。是的,我承认自己首先是被封面吸引的,由此可知封面对于一本书的重要性(不过后来我又迷恋上了80年代那种又土又黄的装帧,在此不提)。封面上,一个男人背对着我们,看着窗外的景色。窗外的景色是美国式的高楼大厦,尽管看不到男人的表情,但我们可以隐隐感觉:他似乎心事重重。

这样一幅情景打动了我,使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十一种孤独》。名字也很吸引我,但作者却完全不熟悉,以前也不曾听说过。

到了暑假,我将这本书带到了爷爷家。那时的日子是闲适的,似乎有些太过于闲适了,以至于觉得时间并非往前走,而是像阳光中的灰尘悬浮在空气中。现在想来(现在我已成为一名可悲的上班族)那时的闲适简直过分,简直太过奢侈了。

整天我无所事事,什么也不用想。没有寒假作业,亦没有生活上的琐事,我便整日看书。我将一大袋子书放到书包里,像是田鼠囤积粮食那样,留在这个暑假消耗掉。我翻开的第一本书就是《十一种孤独》,结果却看了整整一个暑假。

倒不是说这本书很晦涩难懂,需要逐字逐句仔细琢磨,而是它实在太好看了,使我不想那么快读完它。读完第一遍,又忍不住回过头来读第二遍。如此下来,称呼那个暑假为“献给理查德·耶茨的暑假”也未尝不可。

从书的译后记以及内页中的人物小传,我大致了解了理查德·耶茨——这个我此前从未听闻过的作家的生平。我知道他是一个酒鬼,没钱,当过枪手,写过剧本,也当过公司小职员;他的人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却也称不上“伟大的失败”,都只是不值一提的平庸的败北。他就像是现代都市人的一个缩影——既没有伟大的失败,也体会不到非凡的荣耀,占据他的,都是些生活的琐事,我们就在这些鸡毛蒜皮中磨耗了一生。

然而,耶茨毕竟是一个作家,他用自己的笔记录着他的平庸与失败,还有无时无刻的恐惧。那种恐惧是你从麻木的状态中突然惊醒时所能感受到的,可是却无能为力,只能等着麻木重新降临,腐肉般暂时将恐惧覆盖,好继续安睡。

他并不是一个得志的作家,尽管这本书曾被媒体高度评价为“纽约版的《都柏林人》”,但在他死后,他的作品被迅速遗忘;即使是在生前,他也是极为小众的作家,在图书馆里,他的书落满了灰尘。

他的人物也都是灰尘扑扑的,不过不是外表,而是内心,“孤独”这个中心词弥漫在整本书中。现在,这个词似乎被用滥了,就像“梦想”一样,但当这个词镶嵌进这本薄薄的短篇小说集中时,又是那么得贴切。它仿佛从喧嚣中安静了下来,静静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然后坐落于每一个人物的内心。

就像是《南瓜灯博士》中那个撒谎成性的孩子,以及他的班主任。她渴望走进孩子的内心,但最后彻底失败了。男孩用他的“恶毒”对抗他人的恶意,自愿将自己与其他同学隔离,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生活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就像是中国的城乡差异一样。而那个班主任,令人又爱又恨:她确实是一个热心的老师,起码愿意走进男孩的心灵世界,但同时,她的做法却又是老旧的一套,她不理解当下年轻人需要的是什么。此外,那深层次的原因根本不是她一人之力就可以弥补的,因此最后的结局是一个让所有人都伤心的结尾。

比起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生离死别,这是一件太小的事,就算很糟,也糟不到哪儿去。可是孤独感却在结尾处蔓延开来,如同纷纷扬扬的雪花。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名为《一点也不痛》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妙龄女子,和友人去看望她得了肺结核的丈夫。戏剧性的是,车上的一名男子是她的情人——这似乎是一个出轨的故事。然而,后面的情节让我们知道,她还是爱着她的丈夫的,尽管这种爱由于疾病与某种道不明的隔阂而变得有些模棱两可。

她看着自己的丈夫——那代表着曾经的美好;而楼下等待她的情人,则是她真实的生活。或许,由于距离和寂寞,她选择了出轨,甚至她真的爱上了她的情人,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医院里,她重新发现了自己对于丈夫的爱。这爱让她无可奈何,不知所措。

在小说的结尾,她听到了从医院大楼里传来的庄严的钢琴声,她的“嗓子眼突然给堵住了,街灯打她眼里掠过。她把半个拳头塞在嘴里,可怜地抽泣着,呼出的团团热气飘逝在黑暗里。”最后,她平静了下来,走上了情人的车。

耶茨的每一篇小说都值得反复阅读。他几乎没有废话,是那种典型的“美国式”的写作样板,不过比起其他美国作家,他的小说更为纯粹,就像是玻璃般通透、美丽而易碎。他的小说中也尽是些敏感的人,或许可以看做作者本人的化身。比如失业却不敢告诉家人、独自在外游荡的男人;在结婚前夕,突然感受到莫名孤独的女孩;郁郁不得志的军官;想要当作家却不得不混迹在可笑的小报社中的青年人……这些人就生活在我们中间,甚至我们就是其中的一员。

耶茨死后,他的作品迅速被人遗忘,所幸后世的评论家重新发现了他。他的作品影响了很多作家,比如卡佛,比如冯内古特,由此他获得了一个至为尊贵的哀荣——“作家中的作家”。

那个暑假很快就结束了。我合上书本,暗暗许下了一个誓愿:我希望成为一名作家,哪怕是小众作家。我希望成为像耶茨那样的作家。

后来,我的写作风格与耶茨愈行愈远,但是,我相信,在我小说内核中的某部分,依然是属于耶茨的,想抹也抹不掉。 lm+59D/1Bqvh31YTZmxa/xWz0hFAZ6DOodgFXVxOPYVLzeMnJtIIQBi785bx/pK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