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汪国真经典诗文》
文/顾彼曦
汪国真诗歌的盛行,是20世纪90年代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文化现象之一。拥护者认为无论如何看待汪国真的诗歌,他确实影响了一个时代,而在90年代初中国开放的最关键时期,汪国真让年轻人回到了个体的感受。反对者则认为汪诗是一副麻醉剂,不仅没有文学价值,甚至是一场语言的灾难,公众对鸡汤式诗歌的热捧反映出文化贫瘠的现实。
有幸再次读到《汪国真经典诗文》,离上一本诗集,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但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我刚上初一,宿舍里一室友珍藏了一本盗版的汪国真诗集,叫《年轻的潮》,至今我才知道,这是他的早期代表作。那个时候,我们自己租房自己做饭,每天都要提个塑料桶去小河里打水,而那个室友从来都不会跟我们一块去,他每天就捧着一本《年轻的潮》在房子里转悠。看上去十分开心。突然有一天,他写了一封情书,让我转交给隔壁房间里的女孩,尽管那个年龄阶段,青涩懵懂,既有含羞,却又充满力量。我不得不现在对那个男孩说声对不起,尽管他再三嘱咐不能偷看,可我还是看了那封信里的内容,是女孩让我看的,她说她看不懂,让我给她解释一下。尽管她不太懂表达的意思,但她却说写得好美。其实只有我知道,他抄了很多汪国真的诗歌。
从那以后,我也向他借书过来朗诵,因为诗句浅显易懂,读起来从不绕口,有的激情豪迈,有的委婉清丽。很快我也喜欢上了里面的诗句。我就把一些美妙的诗句抄写下来,有的作为发奋读书的鼓励语,有的后来也用在了情书里。直到上了高中后,才发现不止我一个人曾经抄写他的诗句,骗过少女的心。大家都曾有过同样的经历。
至今我们最为熟悉的句子,比如《山高路远》里的:“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热爱生命》里的:“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感谢》里的:“让我如何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这样美妙的诗句举不胜数,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诗句的力量。尽管有一些人说,汪国真的诗歌是心灵鸡汤,分行短文,我们允许这种质疑存在,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其诗歌的影响力和社会功效性。
在上世纪90年代掀起一股“汪国真热”,大凡是学生,都会吟诵几首汪国真的诗句,其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等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人们最爱赠送的礼物必然是汪国真诗集。他的诗集发行量创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开创了一个十年前诗坛的神话。可以想象其影响力。
有人撰文评论说,汪国真的诗中不仅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种明白畅晓的表达方式,更主要的是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站在人生的更高层次的俯视现实中的一切,所采取的“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不能不说是汪国真诗歌倍受青年读者欢迎的原因所在。而所谓这种人生态度,实际就是对中国自宋元以来传统诗歌那种豁达、飘逸、潇洒、超脱的人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
要输就输给追求
要嫁就嫁给幸福。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一个哲理?鼓励了多少人从泥泞中走了出来,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
爱情像一杯清茶
生命之爱
我的心你可懂得
叠纸船的女孩
两个人的故事
有你的日子总是有雨
你就是我的梦
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少女般的情怀啊?爱情,一个不可名状的词语,人人都说不可解释,在汪国真那里,原来就是一杯清茶,虽然清淡,但是嘴角始终有回甘,那种爱情带来的甜。似乎他已经告诉我们,结果并不重要,要学会享受那个想念幻想的过程。
时间是一座空中花园,美好的故事,总会留下遗憾。就像残月,残缺也是一种美。汪国真迈过了那座比人更高的山,走过了比脚更远的路,却没有迈过59岁的大门。永远地与我们而去了。而他留给世界的背影永远留在了地平线上,留在了现代诗歌的神话里。
只要明天还在
汪国真
只要春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慢慢消融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