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

一切自由、一切真理和一切意义都依赖于个人作出并予以实施的选择。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童年的关系模式会成为我们内在关系模式,也即人格;

我们不断将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的人际关系上;

幸与不幸,是我们在内在关系模式的引导下主动完成的;

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这是我在《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中提出的六个定律。这六个定律可以概括成一句话:

我们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但这个过程是在关系中完成的。

自我觉察——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

相对于“成为自己”而言,我似乎更看重“关系”,心灵成长的前五个定律,不管怎么强调“成为自我”,但大部分篇幅还是放在了关系上。我似乎不断在强调,要理解关系,要接受关系的实质,要放下对关系另一方的执着,放下埋藏在潜意识深处的改造别人的梦想……

我为什么不把重点放在“成为自己”上,反而把“关系”当成了重点呢?

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我知道我该如何成为自己,但我不知道你该如何成为自己,这只能由你自己去探索;第二,束缚我们走向成为自己的最大障碍,就是围绕在关系上的迷雾。假若破除了这些迷雾,理解了关系的实质,懂得放下对别人的执着后,对成为自己的渴望自动会浮现出来。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甚至我的大多数文章,都是在做第二个工作——破除围绕在关系上的迷雾。

关于我们的心理行为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个简单的公式:

B

A——C

A,即Affair(事件);B,即Belief(信念);C,即Consequence(结果)。看起来,事件直接导致我们的行为结果,但其实,这中间由我们的信念做了大量的加工工作。

B可以视为信念,也可以视为一个人格系统,一种对话,即内在关系模式中,“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对话。不管你怎样理解,都不是特别重要,特别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想令自己的人生具有真正的价值,我们必须对B进行深度了解。

假若对B没有丝毫了解,那B对我们而言就完全是一个“黑匣子”,而我们的心理行为就是纯粹的自动反应。一个事件直接激起我们的一个特定反应,我们或许感觉很爽,但我们对这个过程没有丝毫的控制能力。

假若对B有了深度了解,那我们的心理行为就有了自主选择的色彩。深度的了解一旦发生,B一定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即便暂时没发生变化,它也不再是一个“黑匣子”。那么当一个事件发生后,我们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自动出现一个特定反应,而是会加以控制、进行分析,然后再主动选择更合理的反应。

从内在关系模式的角度看,如果你对B没有深度了解,那么你基本上就是一个纯粹的原生家庭 的产物,你彻彻底底地陷在家族命运轮回的链条上,一个完全了解你的内在关系模式的人,可以轻松对你的人生作出一个准确的预言。

这也就是说,你的一生是白活的,你不过是一个家族的自动产物。

但是,一旦你对B有了深度的了解,你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跳出家族命运轮回的链条。这样一来,你的人生将不再只是别人生命的延续,而有了你自己的意义。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苏格拉底如是说。我想,这位古希腊先哲的话可以从上述的角度来理解,即你必须省察你的生活,然后再根据你的了解,对你自己的人生作出选择。

很多人会告诉你,活着是为了什么。并且,为了帮助你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还发明了许多办法。

然而,每当听到这样的教导时,我忍不住会想,假若我按照这些办法做,那我的人生,究竟是我的,还是他们的呢?因为同样的道理,我在文章中更重视描述和分析,而不愿意提供办法,我是本能上不乐意这样做。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而要达到这一点,你要做的就是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如果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解释,就是将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一旦你习以为常的价值观、信念和教条背后藏着的潜意识的“黑匣子”的内容被自我觉察的光照亮,那些以前控制着你的一些非理性的东西就可以消失了。

对此,德国哲学家尼采也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能克服一切‘怎么办’的问题。”

亲密关系是决定人生是否和谐的第一关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最需要知道“为什么”的,是亲密关系的奥秘。假若我们的亲密关系一塌糊涂,那么我们的生命质量也会一塌糊涂,而不管你在其他方面多么卓越多么富有。

我认为,我们的一生有四个重要的关系:

(1)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即孤独;

(2)自己与最值得珍惜的人的关系,即亲密关系;

(3)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譬如友谊与事业;

(4)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我们若想拥有一个和谐的人生,那意味着我们在这四个关系上都要做到和谐。其中,亲密关系是第一关,假若这一关过不了,根本没和谐可谈,那么其他三个关系也一样是谈不上和谐的。

我之所以认为亲密关系是第一关,这是由亲密关系的特质所决定的。所谓亲密关系,不外乎两种:亲子关系、婚恋关系。如果你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那么这个关系最终会内化到你的潜意识深处,成为你人格的基石,这也意味着你的内心是和谐的。一旦有了一个基本和谐的内心,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容忍孤独甚至享受孤独就不是太难的事情了。

相反,如果你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充满冲突的,那么你的婚恋关系也势必会充满冲突。并且,这个内在关系模式一样会延伸到你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你与世界的关系上,令你习惯在社会和世界中制造冲突。希特勒与父亲的关系充满了激烈的冲突,这个充满冲突的关系模式最终延伸到希特勒生命的每一角落。

作为亲密关系的两个组成部分,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会种下因,而长大后的婚恋关系会收获果。

因为这个因果关系的关联如此强烈,我们可借助婚恋关系来反省自己在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其实也就是自己的内在关系,也即人格。

在《定律六:答案,在你自己心中》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40多岁的女士,两次婚姻都堪称悲惨,因为两任丈夫都很暴力,她在第三次婚姻中,丈夫爱她并承诺绝不使用暴力。但结婚两周后就打了她,其实真正的原因在这位女士身上,她在吵架时不断地对丈夫说:“你打我啊,你打我啊,你不打我,你就不是男人!”

这个故事首先是个人命运的轮回,这位女士在三次婚姻中都被打。这也是家族命运的轮回,这位女士对第三任丈夫说:“你是不是想打我,像×××(她爸爸的名字)打我妈妈一样?”这句话显示,她的原生家庭的关系——爸爸打妈妈——被她原封不动地移植到自己的家庭关系里了。

她这么做,一定是有一些很重要的理由。在这些重要的理由被觉察前,它们无疑就是一个“黑匣子”,它们操纵了她,令她在婚姻中一直处于自动反应的支配之下。但一旦她认清了这个“黑匣子”,她的内心就会发生剧变,她的心理行为模式会从自动反应发展到自主行为。

这个“黑匣子”里究竟有什么内容呢?答案可能有许多种。

一种可能的情形是,这位女士的妈妈在挨打后,可能和女儿一样,叫来一些亲朋好友,让他们指责自己的丈夫。她还可能会经常向女儿倾诉,让女儿同情自己。

更可能的情形是,这位女士在替妈妈争取公平。在她的原生家庭里,当妈妈被爸爸暴打之后,可能会不吭一声,但女儿忍不住想来替妈妈争取公平,她对爸爸充满了愤怒,并渴望替妈妈对爸爸进行报复。只是,如果爸爸太暴力的话,女儿未必敢把愤怒表达给父亲,她可能会将这个愤怒压抑在心中,以后再寻求机会把它表达出来,而最容易找到的机会,就是她自己的家庭。第三次婚姻中,暗含着这样的一个逻辑——她把丈夫变成和父亲一样的暴徒,然后她可能就会抛弃他,和他离婚,离婚就是她的报复方式。

当然,这一切并非她的有意追求,而是潜意识层面的内容。她对潜意识层面的内容越不了解,她被这个“黑匣子”控制的程度就越深,而命运的轮回也就越无从打破。但如果她清晰地了解了这些深层的心理机制,她就会懂得,她对丈夫的行为是多么不合理,她也就可以放下这些行为了。

也许,这并不是一个能立即达到的结果,它需要一些时间。但起码,她可以控制住自己,当丈夫又产生类似的冲动后,她可以对自己说一句:“停!你又在玩一个游戏了。”哪怕仅仅做到这一点,她在婚姻上也已是部分摆脱了命运的轮回,而有了自我选择的空间。

从自己入手是改善关系的唯一有效途径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省察一下自己关于亲密关系的信念和教条。那一切被我们当作金科玉律的东西,真的就是正确的吗?有太多时候,那些看起来无比光鲜的金科玉律,其实不过是一个你根本不了解的黑匣子罢了。

譬如,一个女孩说,她一定要找一个有男人味的男友。这个男人味,到底是什么意思?许多和她有同样渴望的女孩,最后找的男友或丈夫,其实就是一个施虐狂。有这样梦想的女孩,常常是刚伤痕累累地离开了一个暴力男友,接着又迷上了一个有“男人味”的男子,结果最后又是伤痕累累。她们也觉得自己有些不对劲,但她们会说,我就是对温和的好男人没感觉。

感觉的确是最重要的,只是,感觉其实只是一个信息,如果你仔细聆听这个感觉,你会发现藏在这个感觉背后的真相。那个真相才是最重要的。但我们经常抵触这个会令自己难过的真相,我们更愿意放纵自己的感觉。那么,你的生命就是没有意义的,你不过是其他人生命的一个自动反应结果而已,你看似活过,但你其实不曾存在过。

我还发现一个规律,童年越不幸的人,越容易产生一见钟情式的爱情,越容易在乎感觉。由此,我特别想强调,如果你的童年很不幸,一旦有了一见钟情,那么这几乎意味着危险的来临。假若你渴望过健康的生活,渴望自己的心灵有所成长,渴望自己的一生是自主选择的结果,那么请不要立即投入到这种迷恋式的爱情的怀抱中去。你要停下来,试着不去执着于那个人,那么你一定会产生强烈的情绪。这时,你好好去聆听一下,你的这些情绪是什么,这里面藏着什么信息。如果你听到了,你就可以解脱了。

停下来,聆听,而且什么都不做,这是一个很好的了解自己的办法。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处于自动反应的支配下,譬如,一坐在电脑桌前,你就会有点急不可待地想打开电脑。那么,试着就是不打开电脑。这时一定会有情绪产生,去体会这个情绪,顺着这个情绪往下想,看看最后究竟能看到什么,那个最后看到的东西,一定是很重要的答案。一旦找到这样的答案,你对电脑或网络的执着就可以放下了。

一个女子,一次看体育比赛,看到一个运动员撞在另一个运动员的脸上,撞得另一个运动员头破血流,这个女子忍不住哈哈大笑,结果被丈夫说冷血。她也觉得自己太冷血了,于是开始谴责自己。我建议她去体会去聆听自己的内心,展开一下自由联想,从那个撞击的画面自由想象下去,看看会想到什么。她这样做了,最后脑中出现的画面是,她的爸爸一拳打在妈妈的脸上,而那时她觉得很爽。

原来,她的妈妈是特别喜欢唠叨的人,而她的爸爸是很沉默的人,尽管很讨厌妻子的唠叨,爸爸却不会还嘴,更不会使用暴力。但这个女儿为爸爸感到痛苦,于是渴望爸爸揍妈妈。然而,这种渴望似乎大逆不道,她自己也无法接受,只好把它压抑到潜意识中。但是任何自然产生的情感都是压抑不了的,它总要找机会表达出来,她在看体育比赛时的冷血就是表达了这种被压抑的情感。

我们的一切心理都是围绕着关系展开的,它先在原生家庭的关系中产生,而后又在其他关系中展现。只是,关系势必意味着别人的参与,这就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巨大的难题——这个关系中的事情,到底该我负责,还是该对方负责,若想改变一个关系,是该从我入手,还是从对方入手。

答案自然是,我们该从自己入手,这甚至是唯一有效的途径。

但问题是,童年时,一个关系中的事情,的确不该孩子负责,孩子如果想从自己入手,一般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

这就给我们的人生制造了巨大的矛盾,我们多在童年时学会了把改变关系的责任放到别人身上,长大后又照搬了这个做法,但这是无效的。

这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迷雾,我们必须把围绕在这一点上的迷雾拨开,才能走向不可预测却精彩绝伦的成为自己之路。 svJ5jVBu6EeWiyxenfnlGSj3JVWdCWLeawRtx77JizbwPeOtNNmFTIob+gbobjE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