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戴笠电召毛人凤,说起缘由,毛人凤的弟弟毛万里起了不小的作用。

当初,毛氏兄弟随周念行在湖北黄肢公干,毛人凤当代理秘书科长,毛万里是个小科员。后来,新桂系控制了鄂政,周念行“调省”另用,毛万里自然也跟五哥毛人凤一样“晾”了起来。但他心思活,耐不得寂寞,颇有“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浪迹习性,在浙江窝了一年多,混不出个人样儿,便拔腿奔了南京。找到当教育部总务司长的老同学姜绍谟,被安排在总务司里当差。若论大小,高不出“四两白干,二两花生米”的档次,只图守着个金陵都城,也算开了眼界。

就这样捱到了1932年初,“一•二八”事变爆发,民族矛盾日趋白热化,于是在一片“共赴国难”的呼喊声里,国民党各派开始“大合作”,国民政府重新改组,教育部长一职落到了“CC系”手里,姜绍谟不是团体中人,按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惯例,自然显得格外生分,他稍加思忖,便以为教育部总务司氏是干不成了,当即递出辞呈,卷铺盖返回江山老家。毛万里遭受池鱼之殃,怎敢再吃教育部的官饭?只好跟着一起走。途经杭州时,突然从报上看到浙江警官学校招生的广告,心想:三年闯荡,落得一文不名,与其回家让人指戳,不如寻个新的所在,碰碰运气,想到这里,定下了报考警校的念头。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想不到这所坐落在杭州仓桥上的警官学校,竟是个大熟人的辖地。要论亲有亲,要说情有情。原来,就在毛万里随姜绍谟落魄出京时,戴笠正好被蒋介石召去,交代了要其主持成立复兴社特务处的重任。戴笠不敢含糊,出了门便全力张罗起来。干特务处,首先得训练一批专门的人才。于是,借南京三道高井“中央军校毕业生调查课”后进的“洪公祠”办了一期号称“参谋本部特务警员训练班”,效果不错。但碍于地面狭窄,无从施展的窘境,戴笠旋即向蒋介石请求,另辟一块清静之地,建成训练场所,最好还能以公开的名义,向社会招生,老蒋觉得这个想法可行,马上签署手令,指定戴笠兼任浙江警官学校政治特派员,事实上也就是鼓励他放开手干。戴笠心领神会,立即保举由胡宗南推荐过来的赵龙文出任警校校长,往下如教务主任、训练主任等要职,一一换上自己的亲信。一眨眼功夫,就在“CC”系控制的浙江省境内,搞成了一个戴氏“独立王国”。

毛万里投考浙江警校,恰巧撞上警校正科的第二期招生,事实上也就是吸收和训练特务的开始。考试完毕还未发榜时,他打听到了戴大哥与这所学校的关系,心头爆喜,马上写了封信给戴笠。两天后,有人找到旅馆里,直接带着他去警校谒见戴笠。小弟见大哥,老乡会老乡,无需过多的礼仪程式,待毛万里说清了愿意紧随鞍前马后的诚心,戴笠马上发话说:“用不着去读什么警校了。明天就到南京鸡鹅巷53号特务处本部报到。”戴笠急着用人,像毛万里这样从小在一起滚打过的兄弟,他一百个放心,因此,一经“考查”,便速成“毕业”了。

到底是一方山水的根底,毛万里到了戴笠手下,觉得心也畅,气也顺,一路小跑,往南京杭州打了一个半来回,便从洪公祠老特训班的少尉书记提升至杭州警校特训班的上尉书记,再提升到南京本部的少校秘书。这一连串的腾达,毛人凤全部看在眼里,咂咂滋味,说不出是酸还是甜?其间,毛万里多次劝过“五哥”到杭州跟戴大哥一起干,毛人凤始终阴沉着脸,不表示答应,也不表示反对。其实,他心里早就有了一千个乐意,道理很简单:一来他深深地仰慕着戴笠,相信他能干出一番成就;二来毛万里的腾达,说明戴很讲情谊,而论及情谊,自己跟戴的关系又远远要深于毛万里,倘若前去投靠,那盘果子肯定小不了。然而,他毕竟不像毛万里那么容易将就,内心的自傲养成了矜持的习惯,越是看重与戴笠的交情,越觉得自爱高于一切,怎肯落人不请自来的俗套呢?每当被这种矛盾的心态弄得寝食不安的时候,他就一遍遍地回忆在省立一中的那段往事:他忘不了戴笠被除名后跟自己辞别的话——“大路朝天,各走半边,我先去了,要是混好了,一定来帮衬你。”

你说过的话,难道,毛入凤恨不能当面责问戴笠。可他心里明白,真有见面的一天,责问也是多余的了。

其实,戴笠并没有食言的意思,相反倒是被毛人凤的“无动于衷”弄得暗暗伤心。他原以为:自己一树旗帜,毛人凤就会像当年干“青年会”一样,马上附和响应。谁知,左不见动静,右不见动静,便时不时地在批评毛万里的时候,夸奖毛人凤,想借此过过话,敲山震虎,搬动一下毛人凤的腿脚。

偏偏毛万里猜不透“五哥”和“戴大哥”的隐衷——表面上的不冷不热正掩饰着内心的渴求,因此,每每过话,都责备毛人凤不求进取,放着明道犹豫,反而加重了双方的误会:一个以为对方并非“看重”自己;一个以为对方无意出山“帮衬”自己,细想起来,真也是酸楚不已。

一晃眼,两年快过去了,毛、戴之间还是这么“僵持”着。其间,一些过去的同窗好友,诸如周念行、王莆臣、何芝园等,以及江山的小同乡张冠夫、周养浩、刘方雄等,一个尾随着一个被戴笠网罗到了南京。照理,落单生孤寂,再矜持的人也该松动松动了吧。不然,惯有“忍耐”力的毛人凤依旧纹丝不动,反倒是戴笠憋不住了。他原本喜欢一刀子见血,打了两年哑谜觉着太累,加上这两年特务处发展得很快,规模已今非昔比,不仅有了“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的堂堂招牌,而且据点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与重要地区。前不久,行刺张敬尧,暗杀杨杏佛,颠覆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可谓连战连捷,颇得蒋介石的赞许。美中不足的是摊子越铺越大,驾驭起来十分不便。上学时,戴笠听先生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从政了几年,这个体会没站住,人到用时方恨少却成了烦恼的症结,有一天,毛万里为了点皮毛小事,与来南京向戴笠述职的浙江警校政治特派员办公室书记长王孔安争执起来,一个自以为是头儿的“小同乡”,一个凭着黄埔军校毕业生的资格,互不相让。事情让戴笠知道了,他不愿落下庇护乡党,结帮抱团的话柄,把毛万里结结实实地训了一通,然后说:“你就不会学学你五哥?”

“那你为何不请他来帮忙?”毛万里嘟哝着,戴笠眼里忽然闪出了一丝光,猛地往前探出身子问道:“你五哥在什么地方?”

“家兄现在崇德县政府当科长”。毛万里觉着戴笠的口气十分郑重,一边回答,一边打量着戴笠的神色。

“他为什么对县政府的工作那么感兴趣?到我这里来不好吗?”戴笠终于说出了心里想说的话,释然之际,脸有点热。

“是的,是的。”毛万里毕竟经事许多,再懵懂也该明白头儿的心意,忙说:“如果是戴先生要他来,他一定会来的,家兄常在我面前称颂戴先生有远见,有魄力,佩服得很”。后面的话显然是毛万里自己的恭维,但附上去,也不算过。戴笠听了,大觉受用,甚至还有些感动,咧着大嘴笑了,二话没说,唤过毛钟新,按毛万里提供的地址,拟了一份电文稿,即刻发了出去,全部加在一起九个字:“祈即来南京一叙为盼。”

戴、毛两人本来就隔着一层窗户纸,无论谁主动一捅,就能穿隙而过,两载等待之后,终于有了一拍即合的结局。瞧着毛人凤匆匆打点行装,启程的忙碌劲,正应了一句老话叫: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iY9T6z1UltAjpEbgUQG1hMR5wLaDqh91bWUuFymbBf56/bOgvxJCTanD6gtm+kr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