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90”是雷军研发的第二款商业软件,之后,雷军和冯志宏还合作研发了RI内存清理软件。RI在当时很受欢迎,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当时电脑的内存很小,在运行程序多了之后会导致系统速度变得很慢,而有些软件则可能因为内存被其他资源占用而无法运行,这时候就需要释放内存的工具。RI能够将常规内存、扩展内存等自动释放,能够很快解决调试死机等问题。
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雷军决定使这款工具软件完全免费,并且开放了源代码,也算国内最早一批开放源代码的免费软件。很快,RI就成为了当时程序员人手一份的必备工具。
1990年,雷军开始读大四。暑假期间,王全国的两个朋友想办家公司,拉雷军和王全国入伙。王全国的两个朋友负责市场营销,雷军和王全国负责技术,四人平分股份。雷军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就同意了。
后来,他们将公司取名为“三色”。关于“三色”的由来,雷军说:“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世界就是由红黄蓝三色演变过来的。我们希望红黄蓝三原色创造七彩的新世界,放飞我们创业的梦想。”
“我当时想,乔布斯、盖茨就是大学创业成功的,我为什么不可以?想到这些,顿时热血沸腾,脑子晕晕的。今天回想起来觉得好奇怪,我们好像根本就没有讨论过,开公司谁投钱,开张后做什么,靠什么赚钱等问题。真的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雷军回忆说。
公司成立的那天,武汉电子一条街的很多老板都来道贺,说他们这是“书生报国”,将来一定能有一番大的作为。
然而,四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既没资金,又没经验,直到公司接到的第一单生意赚了四五千元,公司才有了第一笔收入,也算是启动资金了。
三色公司租用了珞瑜饭店103房间作为办公室,办公室不到20平方米,放了电脑和桌子,就没有什么地方了。开会、研发、设计、制作,所有的工作都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完成。雷军说:“我经常被他们从武大的晚自习上叫出来开会。我们晚上做开发,白天跑市场,五六个人躺在一间房间里,实在躺不下,就起来干活。”
再后来,李儒雄也加入了进来。李儒雄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人,他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并获得过“湖北省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奖”。和雷军他们不同,李儒雄上大学时学的是测绘专业,可他却一心向商。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30年校庆期间,打着学生会的牌子,李儒雄带着两三个帮手给别人照相,赚了200多元。这是李儒雄的第一笔生意。
三色公司创立之后,虽然创业团队都是业内的精英,大家都有无限的激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白天跑市场销售,晚上拼命做开发,每天忙得马不停蹄,可大家对做什么赚钱却毫无概念。一开始,看别人做什么赚钱,他们就做什么,没有什么套路。后来,盲目干活的他们终于看到了一个方向——仿制汉卡。
汉卡是一种将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驱动程序固化为一个只读存储器的扩展卡,早期的计算机使用中,因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有限,为了提高计算机的效率,减少在汉字输入过程中对存储器的频繁访问,研制了汉卡。使用汉卡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的速度,尽可能地减少占用计算机内存空间。
汉卡的出现是和大家熟知的传奇人物史玉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989年,史玉柱怀揣独立开发的汉卡软件和“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盘,南下深圳,给“计算机世界”打电话,想让“计算机世界”给他做广告,并要求先打广告后付费。“计算机世界”给史玉柱的付款期限只有15天,可一直到广告见报后的第12天,史玉柱分文未进。就在关键时刻,第13天出现了转机:他一下子收到三张邮局汇款单,总金额1.582万元!先人一步的思维方式,让史玉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汉卡的利润很高,一套就能卖到好几千,成本往往不到一半。所谓仿制汉卡,就是找来市面上的汉卡,对其进行比对研究,再制作出全新的汉卡,当然程序编码等全部要他们自己研发设计。
很快,三色公司的仿制汉卡就上市了。三色公司的汉卡售价500元,比联想推出的1000元左右的汉卡要便宜很多,他们渐渐地接到了越来越多的订单。
然而没过多久,三色公司仿制汉卡的技术就被人盗用了。虽然他们的汉卡一开始就采用了雷军设计的Bitlok0.99加密,但是汉卡上市不久还是被破解了。破解者在他们的基础上做同样的事情,但量比他们大,一次做500块汉卡,一块卖200元。因此,三色公司并没有挣到什么钱,难以为继。
雷军说:“看起来我们的团队很强大,最多的时候有14个人,业务范畴也挺宽的,卖过电脑,做过仿制汉卡,甚至接过打字印刷的活。”但实际上三色公司度日维艰,不要说公司运营,他们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一天,几个人待在一起,面面相觑,忽然一个伙伴开口说自己可以去找食堂的大师傅打麻将,赢些饭菜票回来。
结果,这位夸下海口说自己麻将打得好的同学真不是浪得虚名,很快弄回一堆饭菜票。此后,实在没钱的时候,雷军他们就派他去打麻将赢饭菜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