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5 安贫乐道

子贡曰:“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 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注: ①谄(chǎn):巴结、奉承。②何如:怎么样。③贫而乐:贫而乐道。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诗经·卫风·淇澳》。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⑤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⑥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 子贡说:“贫穷而不逢迎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却乐于道,富裕而好礼之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切割、锉刻、雕琢、打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我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

心 读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是儒家倡导的处世态度和境界;做到了不容易,做好了是君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贫而乐道很难,当今之世,物欲横流,谁甘于贫穷,又有谁处于贫困而乐于求道?富而好礼更难,“富二代”在西方国家露富炫富,骄奢淫逸,为西方人所鄙视。不少知识分子在贫困时期能恪守信仰,富贵了却忘了根本,忘乎所以,贪婪成性,迷失信仰,迷失方向,迷失自我。人生有幸,贫困之时,坚信“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坚守了本心,坚持了本性,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学习,用于研究教育,用于求道,用于提升。随着岁月的流逝,读的书多了,知识积累多了,学术积淀厚了,自身命运也在求道中不断改变。唯有不断地切割,不断地修正,不断地雕琢,不断地打磨,才能接近“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境界。 AgScnEWakOZ6uLVqujX4ygEH2ANPHVDADTscsPQcPC1kh8fG+f0E8ZczLb5QZ4O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