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 化民成俗

曾子曰:“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注: ①终:人死为终。此指父母的去世。追远:追怀祖先。远,祖先。

译: 曾子说:“慎重地对待父母去世,真诚追念远祖,老百姓就会日趋忠厚。”

心 读

很多学者认为孔子对鬼神持怀疑态度,理由是他说过“敬鬼神而远之”。但是,孔子也说过“祭神如神在”。孔子去世前不久有“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的生命叹息。儒家人生修养路径是移孝作忠,孝道是一切伦理的基础,是仁的根本。孝敬父母,追念远祖,怀念民族英雄和杰出人物,就是道德修养过程。

我笃信儒学,每年清明节都回黄冈祭拜先祖。因为跟随外公长大,在外公墓前往往会长时间静坐,回顾外公生前对我的照顾和教诲! 在家父墓前,怀念家父生前的往事,反思自己人生历程的是是非非。这种祭奠过程,是怀念、是反思、是修养,心更静也更净!所以,我坚信,谨慎持重对待父母过世,追怀远去的先祖,可以使民风淳厚。

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都重视博物馆建设,重视纪念为国家民族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目的就在于通过“追远”,使“民德归厚”!

很多人对化民成俗移风易俗和重振民族精神缺乏信心。我认为,选好突破口和载体,则大有可为。历史教育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最重要载体,中国基础教育长期将历史学科边缘化,十分可悲,十分可怕。没有历史教育,就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认同,就没有国家认同,就没有爱国主义,就没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没有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与担当。渴望、期待、呼吁这一令人扼腕的局面早日有所改观! hDio63bbk7ET4NlycT/2ZWGIBeCimIIv2bPDcl5XddmkYTbtFFslPKjPX7dQ6Mp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