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是事儿都关心

北京人喜欢侃,主要也是因为他们知道的多,所以他们有话题可以说,而且还不带重样的。但北京人最爱侃的还是政治,他们侃起政治来就像个政治家一样,几乎每个北京人都对政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外地人所不俱备的。但这并不奇怪,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人文气息相当浓郁,自古以来,北京城就是以高官贵族为主,政治文化背景非常复杂,在这样的城市中生活,必然要更加关注国内外大事,所以北京人个个都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善于思考的头脑,这和北京的发展息息相关,因为见多识广,通古思今就培养了北京人的自信心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和北京人接触过的人会发现,他们对政事非常关心,抱着巨大的热情。一个出租车司机,能把国内外的大小政事说个遍,他们能天南海北的聊,让你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见多识广,也能从中体会到他们身为北京人的那份优越感。

北京很久以来就是中国的政治中心,这就为北京贴上了政治的标签,所以政治也就成了北京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北京人的政治意识也比其他地区的人更强,一个很普通的小事看起来和政治完全挨不上边,但如果发生在北京,就一定和政治有关。比如说开一场运动会,充其量算得上是一种群众性的竞技集会,但这事儿发生在北京,就会被赋予很多政治意义。

在中国,北京人可以算得上是最崇拜政治的了,老舍就曾说北京的普通老百姓大部分是“官迷”,不管他是大是小,都算得上“官迷”,就算在经历了建国50多年的风雨和改革开放中观念的转变后,北京人仍然有着强烈的政治意识,渴望能参与其中。全国总工会的一次调查中,有一半的北京工人表示要“积极参加一切政治活动”,很少有对政治反感的。北京人这种对政治无比的热情是外地人无法比拟的。

北京人生活在天子脚下,他们对政治的了解也比外地人更多更深。很多国家大事就发生在他们身边,皇恩浩荡也好,龙颜大怒也罢,他们都得承受。北京人置身在这样一种政治方化背景中,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就会变得很强,国家大事见得多了,听得多了,经历得多了,就会不由自主想要关心一下。近百年来北京发生了很多的历史大事件,在那段时期,北京人关心国事的传统表现的更加突出。

清朝末期,义和团的“驱逐鞑虏,还我中华”的口号传遍了中国大地,当时的清廷为了安抚义和团,也为了抑制八国联军对政府的威胁,对义和团进行招安,并提倡普通老百姓也能参与其中。于是当北京人知道这个消息后,一方面出于民族血性,另外一方面就是自己想参与政治的思想,使百姓们积极的响应起来。谁知清政府却翻脸不认人了,捕杀了很多京津地区的热血男人,正是这件事,使得北京人对政治的热情一度出现了低迷。

但这种低迷只是暂时的,北京人整天都生活在政治的中心,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放弃对政治的关心呢?短暂的低迷期过后,“五四运动”又燃起了他们心中那把关心政事的火。

1919年5月4日,北京政府派代表参加“巴黎会议”,并准备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一传出,立刻引得举国愤慨。在这样的政治活动中,北京人生活在皇城根脚下,自然是首当其冲。北京出现了很多热血青年,他们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取消《二十一条》,受到了政府的镇压,北京工人和各界群众对于政府镇压学生的行为非常愤慨,11日,北京劳动界数万人举行集会,并派代表向北京政府请愿,终于使得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五四运动后,北京人对国事的关心形成了一种模式,就是由爱国学生首先提倡,进而取得北京工人和各界群众的支持,从而以集体的努力对国事产生影响。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北京人的抗日爱国行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就算后来北平沦陷后,北京人仍然在用各种方式为保家卫国尽自己的一份心力,他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和今天的北京人关心国事的文化传统,有着必要的联系。 jRa5yMUBlAyfC+ID0qQtUk9dXdLqLnQWCl8WFMa/DLgqkBPFNrIzwYFqFMfncHk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