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吃苦一族

有一个德国人说,没有比山东人更优秀的铁路工和矿工了,因为他们能承受任何艰苦。山东人可以说是“吃苦一族”,是中国最能吃苦耐劳的群体了,这种吃苦的能力既是山东艰苦卓绝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磨练的结果,也有先天遗传因素,更有精神的教诲和榜样的力量。

孔子五十多岁时带着几个徒弟周游列国达14年之久,期间始终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处处碰壁,尝尽了人间的辛酸。被人围困在陈蔡之间时,甚至几天都没有饭吃,但他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对于吃苦,孟子认为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一个想要成功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他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在这种吃苦磨砺心志的精神感召下,山东人都能以苦为乐。山东是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的故乡,儒学给这块土地带来了无上的荣耀。千百年来,儒家的传统文化已经深深的渗透到山东人的灵魂中,这对他们的风尚习惯和性格塑造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儒家提倡“重本抑末”的小农自然经济观念,于是山东人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以务农为根本,鲜少经商,这就造就了山东人朴实、忠厚的性格,造就了山东纯朴敦厚的民风。孔子的儒学思想核心就是一个“仁”字,就是要对人友爱宽厚,孔子曾这样对他的弟子子贡说:“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仁”就是一种要人推已及人的宽厚之道。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善端的发扬光大就会使民众朴实厚道。墨子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主张人们彼此之间相亲相爱,真诚待人。这些思想千百年来深深的影响着山东人。

齐鲁文化不仅造就了山东人的性格,也陶冶了他们的气质,不管他们走到什么地方,别人都能从他们的一言一行和为人处事上认出他们,和山东人接触过的人对他们的描述是:憨厚宽容、真诚坦率、善良宽厚。山东人的这些性格,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实在。如果你到山东城乡旅行,途中饿了渴了,随便进一家农户都能受到主人热情的款待。

曾有人说山东人有思想,但并不机智,有经商的才能却并不精于此道,有文化但却并不善于辞令,这也都是由于山东人的纯朴厚道所致。《故乡的民性》是山东作家杨念慈的作品,他在书中讲了这样的两个故事:一个外地人路过山东,遇上了大雪天气,于是向当地的一位老者询问哪里有旅馆可以住宿,老者摇着头不说话。那人又向老人求宿,老人这才说话:“俺家里就有地方住啊,你一张口就找旅馆,俺怕你嫌俺家脏,容不下你这贵客呢!”老人把客人安置好后就走了,客人肚子饿的要命,想到老人刚才冷冷的表情,不敢再提吃饭的事,就忍着饿睡了。不一会儿,老人就回来了,看到客人睡了,就生气地骂道:“你怎么这么看不起人?怕俺连顿饭也管不起你吗?”客人坐起来一看,老人竟然有酒有肉的摆了好几样丰盛美味的菜肴,心里非常温暖。大雪一连几天下个不停,老人就这样天天有酒有肉的招待着,终于,雪停了,客人该走了,但想起老人这几日的热情款待,不敢不告而别,就在客户里等着老人出来,想和他告个别,并表示自己的感谢。可老人出来后一见客人还没走,生气地说:“雪都停了怎么还不走?想让俺养你一辈子啊?”客人表示自己连日打扰,心中很不安,想要给老者饭钱,老人一下就急了:“你把我当成卖饭的了?我哪儿像卖饭的?”客人一见老人生气了,赶紧把钱收回来了,向老人表示感谢,老人更生气了:“谢什么,几顿饭也不会把俺吃穷了。”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旅客住在一个旅馆里,吃饭时,问起店家:“掌柜的,店里这包子是什么馅儿的?”店家说:“牛肉。”旅客吃了一口,觉得牛肉很少,就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了店家,店家说:“牛肉多的包子太贵。”旅客不高兴了:“怎么,怕我吃不起啊?我有钱买啊!”没想到店家竟说:“你赶紧吃饱睡觉,哪来那么多事儿?出门在外的,你有钱不花,闷着难受啊?这是在你自己家吗?”旅客挨了这一顿训,觉得很惭愧,不再说话了。

店家说话虽然难听,可是他们自己节俭,也不愿意客人浪费。由此可见,山东人虽然不善辞令,但却纯朴厚道、实实在在。 owGFDkCgXzGkEwo+PkEklWA8vvELVQQ7kn0UfIJu/tvmlZy/dahBMJcIubMnuys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