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齐鲁之邦,礼仪之乡

山东的齐鲁文化,在先秦被称为“齐、鲁文化”,因为它是由差异较大的“齐文化”和“鲁文化”两种区域文化融合而成的。在古代,不同类型的文化传播,首先就是邻近地域之间的传播。齐国和鲁国相邻,既无高山之阻,又无江河之隔,且有共同的东夷文化之源,因而,两地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过。

齐鲁两国都拥有自己的文化策略,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齐国建国之初,姜太公把经济的发展放在了首位,采用“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举贤而上功”的建国方针。而鲁国在建国之初则施行任人唯亲的政策,采用“变其俗,革其礼,尊尊亲亲”的政策。两种截然不同的政策就形成了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正由于齐文化和鲁文化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两者必然会发生冲撞,这种冲撞正是文化融合的前奏。

齐文化和鲁文化之间有着很多对立因素,在政治方面,齐文化尚霸道,鲁文化尚仁道;在经济发展方面,齐文化讲究农、工、渔、商共同发展,而鲁文化则讲求以农为本而抑商;在律法方面,齐文化重“刑政”,鲁文化重“德政”;在外交方面,齐文化主张成就一统天下的霸业,鲁文化则弘扬王道,平治天下。鲁国的孔子和孟子都曾去齐国,希望能用鲁学影响齐学,孔子宣扬“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希望以此改变齐国的思想和风尚,但却以齐学的坚决抵制而宣告失败。孟子劝齐宣王行仁义之政,同样未能如愿。

齐学和鲁学是从战国时开始结合的,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极大地推动了齐、鲁文化的融合,而完成两种文化融合过程的中心则是齐国的稷下学宫,学宫延续了一百五十年之久,内部有很深厚的民主气氛,可以容纳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各家自由讨论和竞争,是一个民主自由、兼收并蓄的学术机构。孟子和稷下学者淳于髡等人进行过争论,虽然没有说服对方,但却让自己的思想受到齐学的影响,产生了一些和齐学相通的东西。荀子也在齐学中吸取了营养,充实和完善了自己的儒学思想,同时再以自己的思想来影响稷下学宫,后来的《苟子》就是齐学和鲁学相融合的产物。

《管子》一书是管子学派的著作总集,尽管它并非管仲所作。此书的核心思想虽是道家思想,但法家和阴阳家等思想也在其中占有一席之位。书中既有道家的“无为而治”,又有儒家的道德教化和富民强国,还有法家的法、势、术,是部诸子百家的文献。它的形成就标志着齐、鲁文化真正的融合了。两种文化对立且互补,这就使得融合后的“齐鲁文化”更加强大,更加丰富。

两种文化的融合是历史的必然,它们拥有共同的渊源,在历尽沧桑后终于融汇在了一起,共同构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已经达到中国最高的文化水准,出现了一大批齐鲁文人,如孔子、孟子、孙武、孙膑、扁鹊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崇法家思想中的君主个人专制。为了巩固统治,统一思想,他先后禁私学、焚书,最后坑杀儒生。而这些儒生主要由齐鲁文人组成,所以,秦始皇的做法,受打击最大的是齐鲁文人。

秦王朝的覆灭,在一定程度上是独尊法术策略的失败。汉初统治者深深了解到国家初定,人民生活困苦,于是采用齐文化的“以静制动”的统治术,实行“德化”政策,让人民休养生息,顺应天意人心,缓解了内部矛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2J93jBSKSbl2AiuJtul0HDYKpI9mTUfGiYAcGFeWa20yOfxsXelrvBZshpEuMBI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